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890569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性、季节性;4有免疫性。(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1潜伏期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2前驱期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3症状明显期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出现细密皮疹,乙型脑炎出现颈项强直等典型特征。多数传

2、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同。4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康复。(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1)病人;(2)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6种传播方式:(1)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传播;(3)虫媒传播;(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5)医源性传播;(6)垂直传播。3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发生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二、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

3、源,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1早发现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2若发现传染病人或怀疑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以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3及时隔离病人、接触者及怀疑传染病人,有条件的托幼园所应设隔离室。(二)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管理好幼儿的饮食、注意炊事用具、餐具的消毒等。(三)保护易感者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2预防接种。三、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一)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1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

4、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2护理和预防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小儿搔抓皮肤,可用炉甘石擦剂止痒。预防:保持小儿活动室、睡眠室空气流通。少带幼儿到公共场所,避免让幼儿接触病人。发现病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检疫21天。病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二)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1症状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

5、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疹期间病儿精神良好。(三)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1症状潜伏期25天。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12天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胸部迅速波及躯于、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手压可退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处,皮疹细密如条条红线。面部充血潮红,口唇周围皮疹稀少,呈环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头肿大,像杨梅,称“杨梅舌”。皮疹24日内消失,1

6、周左右开始脱皮。少数病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2护理和预防护理:隔离病儿至少7天。遵医嘱,彻底治疗。预防:同水痘。(四)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1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天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乏力可持续12周。2护理和预防护理:应卧床休息,退热后不要急于活动。多饮水,吃有营养、好消化的食物。预防:增强体质。流感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7、,减少聚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接种流感疫苗。(五)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岁以上儿童。1症状潜伏期约为1421天。一般先于一侧腮腺肿大、疼痛,后波及对侧,约45天消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压痛感,咀嚼时疼痛。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出现嗜睡、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2护理和预防护理:病儿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吃酸辣的食物;要常漱口;可服用板蓝根治疗,腮腺肿痛时,可冷敷,或以中草药外敷(如青黛散、紫金锭等)。预防

8、:隔离病儿,至腮腺完全消肿。接触者检疫观察约3周,可服板蓝根冲剂预防。可注射腮腺炎疫苗。(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比较广泛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及病毒携带者。1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等多种类型。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腹泻、肝肿大有压痛,不喜欢吃油腻食物等;部分人有黄疸(巩膜、皮肤变黄)。2护理和预防护理:隔离病人。肝炎病人应多休息,病情好转可轻微活动。饮食以少脂肪、多维生素及适量蛋白质和糖类为宜。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水杯、牙具等应个人专用;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幼儿的食具、水杯等应煮沸消毒(水烧开后

9、煮15分钟以上)。(七)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轻,病程短,4岁以下的儿童易感,幼儿园内极易引起流行。患病后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但维持时间尚不清楚。手、足、口病通过直接接触患儿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1症状患病后可出现口痛、厌食、低热等症状,口腔内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手、足、掌背可见几个至几十个斑丘诊,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可口服抗病毒药,同时保持口腔卫生,710天后可自愈。2护理和预防护理:手足口病潜伏期3-7天,患手足口后应隔离患儿28天;预防:把好晨、午、晚检关,积极宣传传染病学知识,争取及早发现患病幼儿

10、。发现患儿立即隔离,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凡是患儿所去过的公共教室均紫外线灯消毒,同班幼儿集体服用板兰根一周。 隔离患儿不得少于2周,隔离期满由所在地街道级以上医院开据证明,方可返园。发现患儿20天之内,患儿所在班级不再办理出入园手续。(八)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无,病情凶险。1症状普遍型(典型菌痢):起病急,高热。大便每天10次以上,以粘液、脓血为主,便后又里急后中重感,伴全身乏

11、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轻型(非典型菌痢):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仅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重型:每天大便数10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感,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酸中毒,全身症状不重。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2护理和预防护理: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镜检阴性,停药后大便培养两次阴性后,经医院开据痊愈证明方可返园预防:消灭传染源是预防措施之一,除治愈患者外,必须对托幼儿以及幼儿园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带菌者,调离工作岗位并予以治疗。切实做好饮食卫生、水源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