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数学说课稿

上传人:xia****ai 文档编号:108885319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编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精编小学数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小学数学说课稿(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 )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义务教材( )年级()册的第( )单元()页()页的( )的内容,我的说课稿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一、说教材1、( )的内容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教学既是( )的基础也是( )的基础,本节内容在计算教学(或概念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将为其他学科以及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根据以上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探索( )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抽

2、象概括能力;第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感受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本着课程标准,在剖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 )方法。4、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索,理解( ),归纳( )为主,加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颖练习为辅,突出计算(或概念)教学的本质。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集合

3、,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 )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发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学法,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 )的特征。三、说教学程序数学课堂注重的是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为此,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或概念)教学的要求,我安排了以下

4、五个环节:1设境激趣,导入新课;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3看书质疑,解答疑问;4巩固练习,强化新知;5、全课小结,交流评价1设境激趣,导入新课让学生参观小明的房间,说说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口答出哪个事物的面积,学生只能说出床的面积:21.2=2.4,而对于房间,阳台的面积只能列式,以此来复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积的变化规律,然后找出3.62.8,2.81.15与21.2式子的不同,从而自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的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了解( )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环节中我设置了( )个层次,剪一剪、说一说、折一折、辩一辩。在每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来发现( )的特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3、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由此来了解他们在认知

6、中的疑点,及时给与解答,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4、巩固练习,强化新知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课本练习) 5、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整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计算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苏教版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86到87页“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我从三方面说课:一、说教材

7、:1、小数乘小数是在整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因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是直接在积上点小数点,而无需在位数不够时用0来补足。我想学生要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并不难,关键是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去归纳算法,这才是完整的计算教学。3、根据以上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算法;(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间

8、内在的联系,感受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5、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学生自主探索,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为主,加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颖练习为辅,突出计算教学的本质。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它在现实中却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的要求,本人在教法学法上突出体现以下五点:1、以情境教学促学习动机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本课创设

9、了计算小明房间面积的现实情境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生活中蕴涵着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它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的。小学生入学前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包括一些模糊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把学生那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变成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并不断唤起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获取知识。2、以估算促笔算,突出算法多样化在学生列出2.83.6后,安排了学生先估算,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同时为学生探索笔算提供了一种支持过程,通过

10、笔算与估算的比较,进一步验证笔算的合理性3、重视过程,突出算理算理是小数乘小数理论依据,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算,又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是计算教学之根本。传统教学中就一直重视让学生明确算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强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理算法,只有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才能进行准确、灵活的计算;才能突破难点,实现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小数乘小数的难点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我认为只有当学生深刻明白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才能真正的突破难点,因此在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去发现把因数看成整数计算的积和真正的积有什么关系,弄清楚为什

11、么还要缩小积的倍数,应缩小多少倍,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只有重视弄清算理的全过程,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突破教学难点。4、多种形式应用,促进内化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教学。我在练习环节中,变换了练习的呈现方式,设计了有坡度的多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计算技能。5、注重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两次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加强小组合作,同桌交流,通过

12、个体思考,小组交流和班级研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说教学程序数学课堂注重的是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为此,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1在情境中引发问题;2在探讨中解决问题;3在应用中深化认识;4在余味中延展问题一、在情境中引发问题让学生参观小明的房间,说说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口答出哪个事物的面积,学生只能说出床的面积:21.2=2.4,而对于房间,阳台的面积只能列式,以此来复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积的变化规律,然后找出3.62.8,2.81.15与21.2式子的不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的

13、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二、在探究中解决问题1、估算引路,大胆猜测先让学生估计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在估算的时候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最大值和最小值,找出3.62.8的积应在9和12之间。估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为笔算提供一定的支持过程2、细化过程,掌握算理这个环节,是本课中突破难点的核心环节,本着“授人以渔”的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探索计算的方法,提

14、出问题:回想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此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学生能够根据以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凭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然后学生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再抛出问题: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该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呢?这个才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此时安排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教师再借助于课件具体,形象的进行演示,让学生弄清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然后引导学生再一次借助于课件的演示完整的叙述推导过程。然后,再结合前面的估算结果,与笔算进行比较,进一步确认按上面的计算方法算出的积是合理的。建立了估算与笔

15、算的联系。在教学试一试时,我直接放手,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完全放手,大胆尝试,在完成后再同桌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第二次的同桌交流是在例题积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一次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在掌握算理的这个环节,通过扶与放的结合,循序渐进的推理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迁移类推的思想。3、加强口算,提升算法出示课件(已知:48273=35186,求:4827.3=,48.27.3=,4.827.3=),让学生快速找出积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第一次出现根据整数乘法的积,来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旨在减少学生的繁琐计

16、算,直接运用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体验和发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简便方法,为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4、回顾比较,归纳方法对比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过程,我直接提出问题:比较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进一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一算,二数,三点点”简洁的话,概括了小数乘法的算法,便于学生的记忆。这个环节的设计,以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为线索,层层推进,逐步抽象概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结出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三、在应

17、用中深化认识不巩固的教学,就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准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单纯的计算训练,往往单调枯燥,索然无味。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所以教师应善于剖析学生的错误思维,组织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在轻松愉悦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有效的形成计算技能。我安排了5个环节的练习:1、帮帮小马虎(出示课件)把学生曾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让错误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从而避免学生在作业中再出现类似的错误。2、给积点小数点。运用所学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巩固新知3、等式变形第二次出现根据整数乘法的积,

18、来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不过这次是根据积的位置,确定因数的小数位数,在开放练习中,更加凸显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的位数关系。4、我做小判官形式新颖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高涨,巩固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让学生明确点小数点后,积末尾的0应划去。5、课堂作业通过适量的课堂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目标所完成的情况四、在余味中延展问题数学学习总是环环紧扣的,一节课结束了,应留有余味,为下节课埋下思维生长的起点,于是我出示了:1624=384,求:0.160.24=?第三次出现根据整数乘法的积,来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为下节

19、课的教学,积的位数不够时应用0来补足,埋下思维的生长点总之,本节课,我紧紧以整数乘法和积的变化规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摈弃了大题量计算的教学方式,努力使自己的设计能从更高层次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关注思维的有效生长,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概念型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2、教材所处的地位: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对于以后学习比的性质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

20、一。教材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3、教材类型:本教材类型为概念教学。4、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让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5、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6、教具和学具:电脑课件,三张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和彩笔。二、说

21、学情1、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2、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中,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3、由于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掌握知识的方法也有很大联系,教学中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该凸现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靠理解掌握知识。1、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

22、学习兴趣。2、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三、说教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直观演示法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2、实际操作法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3、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四、说学法通过本课

23、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法,如: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学习方法;通过指导看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说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以旧探新的方式引入新课。1、幻灯出示复习题1,指名回答。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学生刚学过,复习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铺垫作用。2、幻灯出示商不变规律,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设计意图:复习这部分知识,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探究新知,讲练结合。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教学例1。(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法,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纸,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其中1/2、2

24、/4和4/8;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及长短;然后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相等,都各占纸条的一半,所以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虽然不相同,但分数的大小相等。欢迎光临易百特教师网站,网站域名:http:/www.EbaITe.COM/教师再示范一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演示和教师的示范操作,既教给学生一种验证的方法,又抽象数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扫清障碍。(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A、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都扩大了2倍,得出结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B、从右向左看,分子和分母都

25、缩小了2倍,得出结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找分数,动手操作分析观察比较和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中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加深理解(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4)出示一辨析题,问:相同的数可以指什么数?包括0吗?设计意图:可以使学生一次次地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5)教师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6)在学生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质疑: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

26、质吗?启发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说明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可以看做商不变规律。设计意图: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3、教学例2-分数基本性质的初步应用。出示例题。(1)要求学生读题后归纳出题目要求。(2)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问:怎么化?根据是什么?(3)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题目要求。(4)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及结果。(5)全班反馈,教师板书说明。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尝试、比较、汇报、讨论,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对分数基本性质运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4、即时训练。幻灯出示。课堂总结六、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十6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七、作业完成课文第十7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