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108815868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1版讲解版讲解规规 范范 内内 容容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场地和总平面 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6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 7 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面积指标和净高 8 安全、通行与疏散 9 室内环境 10 建筑设备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 纲领性文件。是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规划纲要(2010-20202010-2020年)年)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

2、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德育为先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加强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 传统教育。 德德 育育 为为 先先3.0.2 中小学校建设应为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3.0.10 中小学校设计应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社会

3、、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及传统相适应。3.0.11 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朴素、安全、实用。4.3.9 中小学校应在校园的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5.1.3 中小学校的公共教学用房应包括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及任课教师办公室等。6.2.6 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教学环境卫生。坚持能力为主坚持能力为主 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能力为主能力为主第 5.1.2 条规定了中小学专用教室应包括科学教室、 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劳动教室、技术教室。第 5.3.3 条及第 5.3.17 条规定了宜

4、在小学的科学教 室及中学的生物实验室附近设植物培养室,在校园 下风方向附设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第 4.3.4 条规定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 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并在第 5.3.4 条及第 5.3.19 条规定了在冬季获得直射阳 光的科学教室、生物实验室应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设 置摆放盆栽植物的设施。 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加强体育,健康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身心健康, 意志坚强;加强美育,有审美、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爱劳动;加强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可持 续发展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全全 面面 发发 展展第 5.1.2 条规定了中小学校除普通教室外专用教室应有包括科

5、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体育建筑设施、劳动教室、技术教室等。4.2.5 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等。第 6.1.1 条规定行政办公用房中应包括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办公室。 新教学内容新教学内容 u 劳动课小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u 技术课中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 中学必修课 金工木工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中学选修课 电子控制技术建筑与建筑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服装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课等 初中 高中 u 环境教育课u 品德与生活课u 品德与社会课u 科学课u 唱游课u 艺术课u 地方特色

6、课u 学校特色课u 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课u 综合课 新教学活动新教学活动 研修以中学为主学生组织的活动体质测试心理咨询社会服务 课时调整课时调整体育 小学 每周4节 初中 每周3节 高中 每周2节中小学生每天必须在校参加 体育活动1小时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调整比例外语课时增加特色课占1620%社区服务课及社会实践课占1620%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视听设施班班通 远程教育 研讨 表演 合作实验 展示交流 自主探求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学会公平的关键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

7、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地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和谐和谐-公平公平 公平 入学机会公平 教学质量公平 就学条件及环境公平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 (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 建项目。在第 5.1.16 条的表 5.1.16 中规定了宜设 置通讯外网,为教育资源较匮乏的地 区进行远程教育是很重要的措施。第19条明确规定: “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遍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谐和谐-公平公平3.0.3 接受残疾生源的中小学校,除应 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8、,还应按照现 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 障碍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无 障碍设施。主要教学用房主要教学用房1.0.3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 满足教学功能要求; 2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第条、条、条等约20条条文 对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设置做 出了规定。在第条、条等约7条条文对课桌、实 验桌等教学家具的平面尺寸做出了表述。在第条、条等约19条条文对课桌的 布置做出了规定。主要教学用房主要教学用房4.3.2 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 应设在 4 层以上,各类中学 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 5 层 以上。主要教学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在第条、条等约5条条文对黑板及 讲台的设置做出

9、了规定。在第条、条等约7条对门、窗的 设置做出了规定。对于采暖、降温、通风、给排水、电、气及关 键部位的建筑细部构造等各方面的建设 在满足教学要求、适宜的舒适度和经济 实惠方面都做出了规定。 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中小学校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绿色设计绿色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保 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的基本方针;并应满足有利于节约建 设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 中小

10、学校建设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 求,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有关 要求进行设计。绿色建筑绿色建筑 保护环境 节地 节能节水 节材 管理可持续 发展 保护环境质量保护环境质量 日 照 空气质量 采 光 噪声控制日日 照照 4.3.3 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应 少于2h。4.3.4 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 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保证获得 直射阳光。4.2.6-6 绿地的日照及种植环境宜结合教 学、植物多样化等要求综合布置。空气质量空气质量 9.1.1 中小学校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 准的有关规定。9.1.2 中小学校教学

11、用房的新风量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有关规定。9.1.3 当采用换气次数确定室内通风量时, 各主要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应符合表 的规定。空气质量空气质量9.1.4 中小学校设计中必须对建筑及室内装 修所采用的建材、产品、部品进行严格 择定,避免对校内空气造成污染。10.1.8-1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证教 学、行政办公用房及服务用房的室内空 气中CO2的浓度不应超过1.5;10.1.8-3 在各种有效的通风设施选择中, 应优先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设施;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4.3.5 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 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 有效组织校

12、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6.2.19 食堂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并设置,宜设在校 园的下风向,厨房的噪声及排放到油烟、气味 不得影响教学环境。5.1.9-3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中,外窗的可开 启窗扇面积应符合第9.1节及第10.1节通风换 气的规定。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10.1.9-1 非严寒与非寒冷地区全年,严寒与寒冷地 区除冬季外,(除化学、生物实验室外的其他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应优先采用开启外 窗的自然通风方式;10.1.9-3 严寒与寒冷地区于冬季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略) 在夏热冬暖、夏热冬冷等气候区中的中小 学校,当教学用房、学生宿舍不设空调且在夏 不能达到

13、基本热舒适度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电风扇:(略)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10.1.10 化学与生物实验室、药品储藏室、准备室的 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略) 5.3.9 化学实验室的外墙至少应设置2个机械排扇, 。实验桌应有通风排气装置,排风口宜设在 桌面以上。药品室的药品柜内应 通风装置。5.11.2 中小学校内有油烟或气味发散的劳动教 室、技术教室应设置有效的排气设施。5.10.8 风雨操场通风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 规定,应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 时,宜设机械通风或空调。5.15.2 体质测试室应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采光采光9.2.1 教学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 不

14、得低于表的规定和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其采光洞口面积宜 按不低于表窗地面积比的规定估 算。(表中规定主要教学用房的采光系 数为2.0%,窗地面积比为150;走廊 楼梯间的采光系数为1.0%) 采光采光9.2.2 普通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史地、 计算机、语言、美术、书法等专用教室及 合班教室、图书室均应以自学生座位左侧 射入的光为主。教室为南向外廊式布局时, 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5.1.9-2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窗玻璃应 满足教学要求,不得采用彩色玻璃。5.1.8 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m。

15、噪声控制噪声控制 第条及条规定教学用房的环境噪 声控制值及混响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第条规定主要教学用房的空气声隔声标 准及顶部楼板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应 符合表的规定。(略)5.1.13 教学用房的楼层间及隔墙应进行隔声 处理;走廊的天棚宜进行吸声处理。隔 声、吸声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噪声控制噪声控制4.1.6 学校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有关 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 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高速 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 不应小于80m。当距离不足

16、时,应采取有 效的隔声措施。4.3.7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 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噪声控制噪声控制5.8.6 音乐教室的门窗应隔声。墙面及顶棚应 采取吸声措施。5.10.7 当风雨操场兼作集会场所时,宜进行 声学处理。5.12.1 。兼作唱游课教室的合班教室应 对室内空间进行声学处理。5.16.2 心理咨询室宜安静、明亮。 噪声控制噪声控制5.11.3 中小学校内有振动或发出噪声的劳 动教室、技术教室应采取减振减噪、 隔振隔声措施。4.1.7 学校对距周界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 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有关的限 值。 节节 地地 3

17、.0.7 多个学校校址集中或组成学区时,各 校宜合建共用的建筑和场地。4.2.2 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 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 约用地。4.2.3 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提高土地利用 率,宜以学校可比容积率判断并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 学校可比容积率 = 地上总建筑面积 学校可比总用地节节 地地4.2.1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 用地 、绿化用地及道路及广场、停车 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4.2.5 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 及武术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 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设400m环形跑 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4.2.6-1 中小学校应

18、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 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4.2.6-5 未铺栽植被或铺栽植被未达标的体 育场地不宜计入绿化用地。 节节 地地4.2.7 中小学校校园内的道路及广场、停车 场用地应包括消防车道、机动车道、步 行道、无顶盖且无植被或植被不达标的 广场及地上停车场。用地面积计量范围 应界定至路面或广场、停车场的外缘。 校门外的缓冲场地在学校用地红线以内 的面积应计量为学校的道路及广场、停 车场用地。节节 能能 被动式节能、自然通风提高效率 提高窗的透光率 因地制宜 利用可再生能源 精心进行系统设计 计量加密、科学控制 灯具、采暖设施等终端节能节节 能能10.1.1 中小学校建筑的采暖、通风与空气

19、调 节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适宜舒适度的要求, 并符合节约能源的原则。10,1,4 中小学校热环境设计中,当具备条件 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先利用可再 生能源作为冷热源。10.1.6 中小学校的采暖系统应实现分室控温; 宜有分区或分层控制手段。 节节 能能5.1.9-4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外窗在 采光、保温、隔热、散热和遮阳等方面 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 准的规定。10.2.1-2 中小学校内建筑的电梯、水泵、风 机、空调等设备应设电能计量装置并采 取节电措施;10.3.3-3 教室应采用高效率灯具,不得采用 裸灯。10.3.7-3 学生宿舍居室用电宜设置电能计量 装置。 节节

20、 水水 u 用水器具末端节水u 雨水收集u 采用中水u 防渗漏、防冻节节 水水10.2.7 中小学校的用水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 水性能良好、坚固耐用,且便于管理维 修的产品。10.2.11 中小学校应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水资源情况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合理 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10.2.12 中小学校应按当地有关规定配套建 设中水设施。节节 水水10.2.2 中小学校的用水定额、给排水系 统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10.2.4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的中小学校中, 教学用房的给水引入管上应设泄水装 置。有可能冰冻部位的给水管道应有 防冻装置。 节节 材材u 提高

21、材料产部品的利用效益 规定中小学校建筑不宜设置 大量装饰性构件u 在改扩建项目中充分利用原 有的场地、设施及建筑u 资源共享u 建筑及设施多功能节节 材材3.0.9 在改建、扩建项目中宜充分利用原 有的场地、设施及建筑。3.0.11 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 计应朴素、安全、实用。3.0.7 多个学校校址集中或组成学区时, 各校宜合建可共用的建筑和场地。分 设多个校址的学校可依教学及其他条 件的需要,分散设置或在时钟的校园 内集中建设可共用的建筑和场地。 节节 材材5.1.6 中小学校的教学用房及教学辅 助用房宜多学科共用。5.1.7 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 用房中,隔墙的设置及水、暖

22、、 气、电、通信等各种设施的管网 布线宜适应教学空间调整的需求。 安安 全全 校园及建筑本质安全师生在校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防灾避难能力 安安 全全3.0.5 中小学校设计应满足国家有 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应与校 园应急策略相结合。 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 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 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 面的设计。 安全设计安全设计 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救援疏散时的避难条件防御备灾条件 安全设计安全设计 包括 防火 安防 防灾 餐饮设施安全 水质安全行为和通行安全 环境安全安安 全全4.1.2 4.1.2 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 质塌

23、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 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 的地段。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的地段。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 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 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防护标准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防护标准 的规定。的规定。4.1.8 4.1.8 高压电线、长输天燃气管道、高压电线、长输天燃气管道、 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 园。在周边穿过时,其防护距离园。在周边穿过时,其防护距离 应符合相关规定。应符合相关规定。4.1.5 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条 件时应设置临时停车场地。学

24、校的规划 布局应与生源分布及周边交通相协调。 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保障学 生跨越的安全设施。安安 全全本质安全本质安全2.0.9 本质安全是从内在赋予系统安全的 属性,由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在 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 行。1.0.3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3 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 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 避难能力; 安安 全全4.1.3 中小学校建设应远离殡仪馆、 医院的太平间、传染病院等建 筑。与易燃易爆场所间的距离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体育场地体育场地4.3.6-1 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 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

25、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 -3 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 间应预留安全分隔设施的安 装条件。体育场地体育场地室外田径场及足、篮、排等球场地长轴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偏东宜小于20度,偏西宜小于10度。抗震抗震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 防分类标准规定:6.0.8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 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 于重点设防类。3.0.3-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 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 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 用。 抗震抗震 现行国家

26、标准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规定: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 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 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 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 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避难疏散场所避难疏散场所 2.0.1 用作发生意外灾害时受灾人员疏 散的场地和建筑。4.3.8 中小学校的广场、操场等室外场 地应设置供水、供电、广播、通信 等设施的接口。6.2.7 在中小学校内,当体育场中心与 最近的卫生间的距离超过90m时,可 设室外厕所。室外厕所宜预 留扩建的条件。 安防安防 8.1.1 中小学校应装设周界视频监 控、报警系统。有条件的学校 应接入当

27、地的公安机关监控平 台。中小学校安防设施的设置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 范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安全安全5.3.3 。在校园下风方向附设种植园及 小动物饲养园。5.3.23 。种植园的肥料及小动物饲养园 的粪便均不得污染水源和周边环境。6.2.2 中小学校的饮用水管线与室外公厕、 垃圾站等污染源间的距离应大于25.00m。6.2.18 食堂与室外公厕、垃圾站等污染源的 距离应大于25.00m。10.2.13 化学实验室、食堂等房间排出的废 水必须经过处理再排入排水干管。10.2.6 中小学校的二次供水系统及自备 水源应遵循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的 原则,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 关规定。10.

28、3.1 中小学校应设置安全的供电设施 和线路。10.3.2-3 各栋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置 电源总切断装置和可靠的接地装置, 各楼层应分别设置电源切断装置;安全安全安全安全9.1.4 中小学校设计中必须对建筑及室内装修所 采用的建材、产品、部品进行严格择定,避 免对校内空气造成污染。8.1.3 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 有关规定及国家、行业、地方对材料、产品、 部品的防污染检测验证。8.1.4 体育场地采用的地面材料应满足环境卫生 健康的要求。疏散通行宽度疏散通行宽度8.2.1 中小学校内,每股人流的宽度应按

29、0.60m 计算。8.4.3 校园道路每通行100人道路净宽为 0.70m,每一路段的宽度应按该段道 路通达的建筑物容纳人数之和计算, 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于3.00m。8.2.2 中小学校建筑的疏散通道宽度最少 应为 2 股人流,并应按 0.60m 的整 数倍增加疏散通道宽度。8.2.3 中小学校建筑的安全出口、疏散走 道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等处每100人 的净宽度应按表(略)计算。同 时,教学用房的内走廊净宽度不应小 于2.40m,单侧走廊及外廊的净宽度不 应小于1.80m。8.5.3 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净通行宽度 得小于1.40m,。疏散通行宽度疏散通行宽度疏散通行宽度疏散通行宽度8.

30、8.1 每间教学用房的疏散门均不应少于2个, 疏散门的宽度应通过计算,同时,每樘疏 散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当教 室处于袋形走道尽端时,若教室内任一处 距教室门不超过 15.00m,且门的通行净 宽度不小于 1.50m 时,可设 1 个门。8.8.2 普通教室及不同课程的专用教室对教室 内桌椅间的疏散走道宽度要求不同,教室 疏散走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校园出入口校园出入口 8.3.1 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 2个出入口,出 入口的位置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 需要,出入口的布置应避免人流、车流 交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机动车专用出 入口。8.3.2 中小学校校园出入口应与市

31、政交通衔 接,但不应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 园主要出入口应设置缓冲场地。校园道路校园道路8.4.2 中小学校校园应设消防车道,消防 车道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8.4.5 校园内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 阶。设置台阶时,不得少于 3 级。建筑物出入口建筑物出入口 8.5.1 校园内除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人 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外,每栋建 筑应设置 2个出入口。非完全小学内, 单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且耐火等 级为一、二级的低层建筑可只设 1个 出入口。8.5.5 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设置无障 碍设施,并应采取防上部物体坠落和 地面防滑的措施。走道走道

32、8.6.1-2 走道疏散宽度内不得有壁柱、消 火栓、教室开启的门窗扇等设施。8.6.2 中小学校的建筑物内,当走道有高 差变化应设置台阶时,台阶处应有天 然采光或照明,踏步级数不得少于 3 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当高差不 足3级踏步时,应设置坡道。坡道的 坡度不应大于 1:8,不宜大于1:12。楼梯楼梯 8.7.2 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 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梯段宽 度不应小于1.20m,并应按0.60m的 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每个梯段可 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8.7.3 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 数不应少于3级,且不应多于18级。 楼梯楼梯 8.7.3-3 楼梯的坡

33、度不得大于 30。8.7.4 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8.7.5 楼梯两梯段间楼梯井净宽不得大于0.11m, 大于 0.11m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 施。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宜为0.10m 0.20m。8.7.8 中小学校的楼梯两相邻梯段间不得设置 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楼梯 8.7.6-1 楼梯宽度为2股人流时应至少在一 侧设置扶手; -2 梯段宽度达3股人流时,两侧均应 设置扶手; -3 梯段宽度达4股人流时,应加设中 间扶手,中间扶手两侧的净宽均应满 足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4 中小学校楼梯的梯段扶手高度不应 低于0.90m,水平扶手高度不应低于 1.10m。楼梯楼梯 8

34、.7.6-5 中小学校的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 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 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0.11m。 -6 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 止学生溜滑的设施。8.7.7 除首层及顶层外,教学楼疏散楼梯 在中间层的楼层平台与梯段接口处宜 设置缓冲空间,缓冲空间的宽度不宜 小于梯段宽度。教室内疏散教室内疏散 除初小外,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 0.60m,初小可为0.55m;最后排座椅后应设不小于 0.60m宽的横向疏散走道。8.8.2 普通教室及不同课程的专用教室对教 室内桌椅间的疏散走道宽度要求不同, 教室内疏散走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5章对各教室设计的规定。门窗门窗 疏

35、散通道上的门不得使用弹簧门、旋 转门、推拉门、大玻璃门等不利于疏散通 畅、安全的门; -2 各教学用房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开启的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 -3 靠外廊及单内廊一侧教室内隔墙的窗 开启后,不得影响走道的安全疏散。 -4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临空外窗的开启扇 不得外开。窗台与栏杆窗台与栏杆 8.1.5 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0.90m。8.1.6 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 阳台等临空部位的防护栏杆必须牢 固、安全,高度不应低于1.10m。 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 推力应为 1.5kN/m。工作提示工作提示 设计说明不能忽略以下内容:学校规模 每班学生人数交通条件主

36、要上学方式所在地的气候资料 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是否为抗灾避难所是否被指定为接受适龄残疾生源的学校学校特色课、地方特色课及综合课的要求地形特点 市政条件及接口资料工作提示工作提示 总平面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各项: 建筑布置 体育场地布置 绿地布置 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 竖向设计 管网综合设计 安全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各项: 防火专项设计 防灾专项设计 安防设施设计 通行安全设计 环境安全设计 餐饮设施安全设计工作提示工作提示 智能化设计宜包括以下各项: 公共安全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周 界防护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 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 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机房:信息中心设备机房、数字程控交换机 系统设备机房、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 消防监控中心机房、安防监控中心机房、有 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弱电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