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PPT学习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10876806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PTX 页数:192 大小:12.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资源描述: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PPT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PPT学习教案(1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隶校2/196第1页/共192页3/196引言第2页/共192页4/196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第3页/共192页5/196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第4页/共192页6/196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第5页/共192页7/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6页/共192页8/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7页/共192页9/196常见的各类天然辐射源常见的各类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外层空间外层空间大气层内大气层内近地轨道近地轨道星际空间星际空间银河宇宙射线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粒子事件太阳粒子事件地磁捕获辐

2、射带地磁捕获辐射带银河宇宙射线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粒子事件太阳粒子事件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系列天然放射性系列不成系列的放射性核素不成系列的放射性核素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8页/共192页10/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9页/共192页11/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0页/共192页12/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1页/共192页13/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2页/共192页14/196国家国家 地地 区区 区区 域域 特特 证证 近似近似人口人口 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吸收剂

3、量率a a (nGynGyh h-1-1) 巴西巴西GuarapariGuarapariMineas Gerais and Mineas Gerais and GoiasGoiasPocos de Caldas AraxaPocos de Caldas Araxa独居石砂,独居石砂,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火山侵入岩火山侵入岩 7300073000350 350 9090170170(街道)(街道)90909000090000(海滩)(海滩)11011013001300平均平均340340平均平均28002800中国中国 广东阳江广东阳江 独居石微粒独居石微粒 80000 80000 平均平均370

4、370 埃及埃及 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独居石砂独居石砂 20400 20400 法国法国 中央区中央区西南西南 花岗岩花岗岩, ,石砂石砂铀矿铀矿 7000000 7000000 2020400400101010000 10000 印度印度 克拉拉和马德拉斯克拉拉和马德拉斯恒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独居石砂,沿海独居石砂,沿海地区地区200Km200Km长,长,0.5Km0.5Km宽宽 1000000 1000000 20020040004000平均平均18001800260260440 440 (UNSCEAR 2000)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3页/共192页15/196国家国

5、家地地区区区区域域特特证证近似近似人口人口空气吸收剂量空气吸收剂量率率a(nGyh-1)伊朗伊朗腊姆萨尔腊姆萨尔马哈拉马哈拉泉水泉水200070170008004000意大利意大利拉齐奥拉齐奥坎帕尼亚坎帕尼亚奥维多城奥维多城 南托斯卡纳南托斯卡纳火山土壤火山土壤5100000560000021000100000平均平均180平均平均200平均平均560150200纽埃岛纽埃岛太平洋太平洋火山土壤火山土壤4500最大最大1100瑞士瑞士TessinAlps,Jura片磨岩土壤中片磨岩土壤中226Ra300000100200a 包括宇宙辐射和陆地辐射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4页/共192

6、页16/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5页/共192页17/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6页/共192页18/196检检 查查 每每10001000人口检人口检查次数查次数 每次检查的有效每次检查的有效剂量,剂量,mSvmSv年集体剂量,年集体剂量,人人Sv Sv 胸部胸部X X射线摄影射线摄影 87 87 0.14 0.14 71200 71200 胸部胸部X X射线透视射线透视 37 37 1.1 1.1 234700 234700 腰椎腰椎 15 15 1.8 1.8 159000 159000 胸椎胸椎 4.1 4.1 1.4 1.4 33400 33400 骨盆

7、和腹部骨盆和腹部 11 11 0.83 0.83 53300 53300 上胃肠道上胃肠道 13 13 3.7 3.7 274000 274000 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7页/共192页19/196检检查查每每1000人口检查人口检查次数次数每次检查的有效每次检查的有效剂量,剂量,mSv年集体剂量,年集体剂量,人人Sv下胃肠道下胃肠道3.46.4127000尿路造影尿路造影3.83.781300CT168.6785000血管造影血管造影2.112143000介入程序介入程序0.842098000总总计计3302330000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8页/共192页20/19

8、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19页/共192页21/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0页/共192页22/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1页/共192页23/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2页/共192页24/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3页/共192页25/196项项 目目年年 份份19801980200020002100210025002500年核发电预计值年核发电预计值 GW(e) GW(e) 80801000100010000100001000010000年集体有效剂量年集体有效剂量 ( (人人Sv) Sv) 500500100010002

9、00000200000250000250000世界人口世界人口 (10(109 9) ) 4 4101010101010年人均当量剂量年人均当量剂量 (mSv) (mSv) 0.10.11 120202525占天然辐射源平均暴露量的百占天然辐射源平均暴露量的百分数分数 ( () )0.0050.0050.050.051 11 1辐射防护导论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4页/共192页26/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5页/共192页27/196源源世界范围个人年均世界范围个人年均有效剂量(有效剂量(mSv)照照射射的的范范围围和和趋趋势势天然天然本底本底2.4典型范围为典型范

10、围为110mSv,这,这与具体地点的环境有关,也与具体地点的环境有关,也有相当多的人口所受剂量达有相当多的人口所受剂量达到到1020mSv医学医学检查检查0.4范围在范围在0.04mSv(最低健康(最低健康医疗水平)和医疗水平)和1.0mSv(最高(最高健康医疗水平)之间健康医疗水平)之间大气大气核试核试验验0.005已从最大的已从最大的1963年的年的0.15mSv逐渐降低,北半球逐渐降低,北半球相对较高,南半球相对较低相对较高,南半球相对较低第26页/共192页28/196源源世界范围个人年均世界范围个人年均有效剂量(有效剂量(mSv)世界范围个人年均有效剂世界范围个人年均有效剂量(量(m

11、Sv)切尔切尔诺贝诺贝利事利事故故0.002已从最大的已从最大的1986年的年的0.04mSv(北半球的平均(北半球的平均值)逐渐降低,事故现场值)逐渐降低,事故现场附近较高附近较高核能核能生产生产0.0002随着核能计划的发展而增随着核能计划的发展而增加,但又随着技术的完善加,但又随着技术的完善而降低而降低职业职业照射照射0.6包括核燃料循环、辐射工包括核燃料循环、辐射工业应用、国防活动、辐射业应用、国防活动、辐射医学应用、教育等的均值医学应用、教育等的均值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7页/共192页29/196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第28页/共192页30/196辐射源种类辐

12、射源种类辐射照射类型辐射照射类型剂量估算的基础剂量估算的基础集体有效剂量集体有效剂量(106人人Sv)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天然辐射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50a650人工辐射源人工辐射源 公众照射公众照射大气层核试验大气层核试验 核能生产核能生产 严重事故严重事故职业照射职业照射 医疗医疗 核能生产核能生产 工业应用工业应用 国防活动国防活动 非铀采矿非铀采矿医疗照射医疗照射 诊断诊断 治疗治疗已终止的实践已终止的实践迄今已完成的实践迄今已完成的实践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50a迄今已发生的事件迄今已发生的事件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50a以目前的照

13、射率持续以目前的照射率持续50a 30 0.4 2 0.6 0.6 0.05 0.12 0.03 0.01 0.4165 90 75表7-6 50a连续照射或1945-1992年间发生的事件所致世界人口的集体剂量 (UNSCEAR ,2000)第29页/共192页31/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0页/共192页32/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1页/共192页33/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2页/共192页34/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3页/共192页35/196售的。售的。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4页/共192页36/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5页/共192页

14、37/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6页/共192页38/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7页/共192页39/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8页/共192页40/196践的所有潜在照射所致的个人危践的所有潜在照射所致的个人危险与正常照射剂量限值所相应的险与正常照射剂量限值所相应的健康危险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健康危险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39页/共192页41/196任何公众成员(包括其后代)在任任何公众成员(包括其后代)在任何一年里所受到的有效剂量均不超何一年里所受到的有效剂量均不超过相应的剂量限值。过相应的剂量限值。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40页/共192页42/

15、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41页/共192页43/196第三节 辐射照射的分类第42页/共192页44/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3页/共192页45/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4页/共192页46/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5页/共192页47/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6页/共192页48/1961.物理因素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7页/共192页49/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8页/共192页50/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49页/共192页51/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0页/共192页52/196第四节 电

16、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1页/共192页53/196图7-2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2页/共192页54/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3页/共192页55/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4页/共192页56/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5页/共192页57/196按效应发生的个体按效应表现情况按剂量-效应关系大剂量照射的遗传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躯体效应急性效应急性放射病受照射远期发生的效应 白血病 癌症 白内障 不育 特殊的躯体效应室内受照后 胚胎和胎儿的效应:致死性效应 先天性畸形 生长发育缺陷 远期恶性疾

17、病的诱发基因突变发生在性细胞: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生长发育障碍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6页/共192页58/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7页/共192页59/196 图7-3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发生的几率和严重性与剂量的关系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8页/共192页60/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59页/共192页61/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0页/共192页62/196A.随机效应特点:直线的斜率也称危险度系数,表示发生严重疾病几率的大小。故也可以用危险度来描写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1页/共192页63/196B.确

18、定性效应特点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2页/共192页64/196组织器官组织器官效效应应单次照射阈值单次照射阈值(Sv)多次照射的累积剂多次照射的累积剂量的阈值(量的阈值(Sv)睾丸睾丸精子减少精子减少永久性不育永久性不育0.153.5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卵巢卵巢永久性不育永久性不育2.56.06.0眼晶体眼晶体混浊混浊视力障碍视力障碍0.52.05.05.08.0骨髓骨髓血细胞暂时减少血细胞暂时减少致死性再生不良致死性再生不良0.51.5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3页/共192页65/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4页/共192页66/196第

19、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5页/共192页67/196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66页/共192页68/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67页/共192页69/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68页/共192页70/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69页/共192页71/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0页/共192页72/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1页/共192页73/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2页/共192页74/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3页/共192页75/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

20、量及其单位第74页/共192页76/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7-11。第75页/共192页77/196辐射类型和能量范围辐射类型和能量范围 ICRP60ICRP60ICRP103ICRP103所有能量的光子所有能量的光子1 11 1所有能量的电子、所有能量的电子、 子子b b)1 11 1质子(能量质子(能量2MeV 2MeV )和带电介子和带电介子5 52 2 粒子粒子 、裂变碎片和重离子裂变碎片和重离子20202020中子中子 (能量(能量10keV10keV) 5 5随中子能量变化随中子能量变化是一个连续函数,是一个连续函数,给出一个能谱与给出一个能谱与W WR R曲线图

21、和一个曲线图和一个计算公式,求出计算公式,求出W WR R值值 (能量(能量1010100keV 100keV )1010 (能量(能量100keV100keV2MeV 2MeV )2020 (能量(能量2 220MeV 20MeV )1010 (能量(能量20MeV 20MeV )5 5 表表7-11 7-11 辐射权重因子辐射权重因子 W WR Ra a)注:a)所有数值均与辐射到身体上的辐射有关,或就内照射源而言,与该源发出的辐射有关。b)不包括由原子核向DNA发射的俄歇电子,此种情况下需考虑进行专门的微剂量测定。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6页/共192页78/196WR()

22、6/ln22 .18+5 . 2nEe()6/2ln20 .17+0 . 5nEe()6/04. 0ln225. 3+5 . 2nEeEn1MeV1MeVEn50MeVEn50MeV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7页/共192页79/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8页/共192页80/196表征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表征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反应了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该组织或器官对总危反应了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该组织或器官对总危害的相对贡献。害的相对贡献。为辐射防护的目的,器官和组织的当量剂量所乘为辐射防护的目的,器官和组织的当量剂量所乘的因数,乘以该因数是为了考虑不同器官和

23、组织的因数,乘以该因数是为了考虑不同器官和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79页/共192页81/196组织或器官组织或器官W WT T(ICRP26ICRP26)W WT T(ICRP60ICRP60)W WT T(ICRP103ICRP103)性腺性腺0.250.25 0.200.20 0.08 0.08 (红)骨髓(红)骨髓0.120.120.120.120.12 0.12 结肠结肠a a0.120.120.12 0.12 肺肺0.120.120.120.120.12 0.12 胃胃0.120.120.12 0.

24、12 乳腺乳腺0.150.15 0.050.05 0.12 0.12 膀胱膀胱0.050.05 0.04 0.04 肝肝0.050.05 0.04 0.04 食道食道0.050.05 0.04 0.04 甲状腺甲状腺0.030.03 0.050.05 0.04 0.04 脑脑0.010.01唾液腺唾液腺0.010.01皮肤皮肤 0.010.010.01 0.01 骨表面骨表面0.030.03 0.010.010.01 0.01 其余组织或器官其余组织或器官b b0.300.30 0.05 0.05 0.12 0.12 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0页/共192页82/196第五节 辐

25、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1页/共192页83/196组织对全身总危害的贡献。组织对全身总危害的贡献。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2页/共192页84/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3页/共192页85/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4页/共192页86/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5页/共192页87/196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6页/共192页88/196注意:时间、人群第五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及其单位第87页/共192页89/196实践干预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88页/共192页90/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89页

26、/共192页91/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0页/共192页92/196预行动与补救行动;并加强应预行动与补救行动;并加强应急的准备与响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1页/共192页93/196动予以维持而长期持续存在的非动予以维持而长期持续存在的非正常公众照射,这种照射的剂量正常公众照射,这种照射的剂量率基本上是恒定的或者下降缓慢。率基本上是恒定的或者下降缓慢。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2页/共192页94/196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应急照射情行干预的其他任何应急照射情况。况。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3页/共192页95/196度控制的

27、以往的实践和源的利用度控制的以往的实践和源的利用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持续照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持续照射情况。射情况。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4页/共192页96/196涉及持续照射的干预情况下,当涉及持续照射的干预情况下,当超过规定的行动水平时所采取的超过规定的行动水平时所采取的行动,以减少可能受到的照射剂行动,以减少可能受到的照射剂量。量。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5页/共192页97/196差。)或剂量率接近或预计会接差。)或剂量率接近或预计会接近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的阈值,则近可能导

28、致严重损伤的阈值,则采取防护行动总是正当的。采取防护行动总是正当的。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6页/共192页98/196在此二种情况时,采取补救在此二种情况时,采取补救行动不具有正当性。行动不具有正当性。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7页/共192页99/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8页/共192页100/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99页/共192页101/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100页/共192页102/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101页/共192页103/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102页/共192页104/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103页/共192页105/196第六节 实践与干预第104页

29、/共192页106/196第七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105页/共192页107/196第七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106页/共192页108/196第七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107页/共192页109/196第七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108页/共192页110/196第七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109页/共192页111/196第七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110页/共192页112/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1页/共192页113/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2页/共192页114/196剂量限值剂量限值 应用应用职业人员职业人员公众公众 有效剂量有效剂量20 mSv2

30、0 mSva a-1-1 连续连续5 5年内平均年内平均1 mSv1 mSva a-1-150 mSv50 mSva a-1-1在任一年在任一年年当量剂量年当量剂量眼睛眼睛 150mSv150mSv 15mSv 15mSv皮肤皮肤500mSv500mSv50mSv50mSv四肢四肢 500mSv500mSvGB18871-2002、IAEA No115、ICRP60基本限值有效剂量限值和当量剂量限值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3页/共192页115/196说说 明明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和医疗照射;不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4页/共192页116/196四肢(

31、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量剂量150mSv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5页/共192页117/196护水平。护水平。 未孕妇女的职业照射控制与男人未孕妇女的职业照射控制与男人相同。相同。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6页/共192页118/196以接受的水平。以接受的水平。 次级限值分为用于外照射和用于内照射共两种。 1. 用于外照射的次级限值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7页/共192页119/19620,50TTThWI用于内照射的次级限值是年摄入量限值(ALI)。摄入与ALI 相应活度的放射性核素后,工作人员受到的待积剂量将等于 为职业性所规定的年待积剂量的

32、相应限值。它是满足下面两 式的年摄入量中的最小值500,50 ThImSvmSv式中:h50,T是摄入活度的1Bq放射性核素后在靶器官T中产生的待积当量剂量;I是摄入量Bq。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18页/共192页120/1961, LSSHH 在剂量限值表7-15中已说明了这个限值用于规定期间有关的外照射剂量与该期间摄入量的50年(对儿童算到70岁)的待积剂量之和。因此,在内外混合照射的情况下,剂量限制需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iiiLALIIEE3.用于混合照射的次级限值第119页/共192页121/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0页/共192页122/196第八节 辐射防

33、护剂量限值第121页/共192页123/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2页/共192页124/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3页/共192页125/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4页/共192页126/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5页/共192页127/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6页/共192页128/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7页/共192页129/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8页/共192页130/196自自然然性性疾疾病病性性交交通通事事故故我国不同产业(我国不同产业(1980)类类别别危险度危险度类类别别危险度危险度类类别别危险度危

34、险度类类别别危险度危险度天然辐射天然辐射10-5癌死亡率癌死亡率(我国)(我国)510-4大城市车祸大城市车祸(我国)(我国)10-4农农业业10-5洪洪水水210-6癌死亡率癌死亡率(世界)(世界)10-3路面事故重路面事故重大伤害大伤害10-3商商业业10-5旋旋风风10-5自然死亡率(英自然死亡率(英国国2050岁)岁)10-3航运事故航运事故10-5纺纺织织210-5地地震震10-6流感死亡率流感死亡率10-4机机械械310-5雷雷击击10-6林林业业510-5水水利利10-4建建材材210-4治治金金310-4电电力力310-4化化工工310-4石石油油510-4煤煤炭炭10-3第八

35、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29页/共192页131/196第八节 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第130页/共192页132/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1页/共192页133/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2页/共192页134/196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3页/共192页135/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4页/共192页136/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5页/共192页137/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

36、36页/共192页138/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7页/共192页139/1961.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途径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8页/共192页140/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39页/共192页141/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0页/共192页142/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1页/共192页143/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2页/共192页144/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

37、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3页/共192页145/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4页/共192页146/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5页/共192页147/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6页/共192页148/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7页/共192页149/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8页/共192页150/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49页/共192页151/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

38、150页/共192页152/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51页/共192页153/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52页/共192页154/196第九节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153页/共192页155/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54页/共192页156/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55页/共192页157/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56页/共192页158/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57页/共192页159/196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58页/共192页160/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

39、测第159页/共192页161/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0页/共192页162/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1页/共192页163/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2页/共192页164/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3页/共192页165/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4页/共192页166/196第165页/共192页167/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6页/共192页168/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7页/共192页169/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8页/共192页170/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69页/共192页171/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

40、170页/共192页172/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1页/共192页173/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2页/共192页174/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3页/共192页175/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4页/共192页176/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5页/共192页177/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6页/共192页178/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7页/共192页179/1966. 222Rn的监测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8页/共192页180/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79页/共192页181/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80页/共192

41、页182/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81页/共192页183/196第十节 辐射防护监测第182页/共192页184/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3页/共192页185/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4页/共192页186/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5页/共192页187/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6页/共192页188/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7页/共192页189/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8页/共192页190/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89页/共192页191/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90页/共192页192/196第十一节 辐射防护大纲第191页/共19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