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的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876658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的分析(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劳动关系 第五章 企业劳动合同分析 一、劳动合同制度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含义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一种法律形式。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以与变更、解除,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既能使劳动者有一定的择业和流动自由,又能制约劳动者在合同期履行劳动义务和完成应尽职责,从而使劳动力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合理的流动性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即它是当事人之间确立、变更终止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然而劳动合同与劳动过程相联系还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

2、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过程是人的因素(劳动力)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结合作用的过程。合同当事人必须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另一方是劳动力使用者,即拥有生产资料经营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也就是企业、事业、团体等单位与个体经营者。 (2)法律保障求职者与招工单位通过相互选择确定合同当事人。求职者的因素包括体力素质、劳动技能和经验、知识水平与志趣爱好等等。招工单位也因生产资料的性质、类型不同而分为行业、单位、工种等。众多的招工单位和求职者只有通过相互选择的过程,才能确定每一个劳动合同的具体当事人,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得到恰当的组合。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这种相互选择的有效

3、途径。 (3)求职者与招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形成管理关系。求职者只有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合同制定后,劳动者一方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一方中去,成为该单位的一名员工。从劳动者方面看,对享受和承担本单位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对外依法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从用人单位方面看,有权利也有义务组织和管理本单位的员工,把他们的个人劳动组织到集体劳动中去。 (4)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即价值的实现。劳动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的劳动成果当时就能衡量,如编织的劳动;有的劳动成果当时无法衡量,如耕耘

4、的劳动;有的劳动有独立的成果,如小件行的搬运;有的劳动物化在集体劳动成果中,如机床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无论劳动成果如何,劳动者一方只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要求,完成用人单位交给他的属于一定工种、一定专长或一定职务的工作量,用人单位就应按照合同支付劳动报酬。 (5)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与第三人的物质利益。从整个社会看,劳动过程必须连续不断,是再生产的过程。劳动力本身也需要再生产,它决定了劳动合同的容不限于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有时还要涉与劳动者的直系亲属在一定条件下享有的物质帮助权。各国在确定最低工资时,一般均考虑劳动者赡养人口的生活费用,我国也不例外。劳动合同所确定的工资必须高于

5、法定最低工资,已经包含了这一因素。若员工因生育、年老、患病、工伤、死亡等原因,部分或全部、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劳动力的时候,不仅对员工本人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有时也要对劳动者所供养的直系亲属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 二、劳动合同的制定 (一)劳动合同制定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 劳动合同的制定是指求职者和招工单位经过相互选择,确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并就劳动合同的条款经过协商,达成一致,从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制定过程一般应是劳动法律关系的确立过程,是求职者转化为劳动者,招工单位转化为用人单位的过程。在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制定,是在已有劳动关系的员工中进行的,是

6、劳动法律关系的重新确定过程,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 2.原则 制定劳动合同应遵循下述各项原则: (1)合法原则。无论合同的当事人、容和形式,还是制定合同的程序,都必须符合有关劳动法规和劳动政策的要求。尤其应当强调的是,凡属与劳动合同有关的强行性法律规和强制性劳动标准,都必须严格遵守。因而,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只能有限制地体现契约自由的精神。 (2)平等自愿原则。所谓平等,是指制定合同时,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都有权选择对方并就合同容表达具有同等效力的意志。所谓自愿,是指合同的制定,应完全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对方接受其意志,除合同管理机关依法监督外,任何第三者都不得干涉合

7、同制定。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平等是自愿的前提,自愿是平等的体现,因而二者都不可分割。 (3)协商一致原则。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合同制定与否以与合同容如何,都只能在双方当事人以协商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因而,只有协商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与容 1.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的形式,是劳动合同容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外部表现。各国关于劳动合同可以或应当以什么形式存在,都由立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形式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之分。各国劳动立法对此作出的选择,可归纳为三种模式: (1)允许一般劳动合同采用口头形式,只要求特定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 (

8、2)一般要求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口头形式; (3)要求所有劳动合同都采用书面形式。 凡是法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制定的劳动合同,均为要式合同。在要式合同的适用围,如果合同形式不符合要式合同的要求,就会给合同当事人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由于立法规定要式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因而,许多国家从有利劳动者的角度,规定劳动合同不符合要式合同要求的法律后果。其中常见的有: 定期劳动合同因未采用书面形式而转化为不定期劳动合同。例如,比利时雇佣合同法规定,如缺乏书面文件表示合同已按一定期限或明确的任务签订,则应当作为以一样条件签订的没有一定期限的合同。又如,法国劳

9、动法典规定,有固定期限的雇佣合同采用书面形式,而非书面合同就意味着是签订了一个没有特别说明时间的合同。 劳动者因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而有权单独证实其权利。例如,利比亚劳工法规定,雇佣合同应该用阿拉伯文字书写,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应允许工人单独以任何有效的证明方式确立其权利。又如,伊拉克国劳工法规定,若书面合同遗失,惟独工人有权用某种可行的证明方式对合同加以证实。 劳动合同形式还有主件和附件之分。主件一般是指在确立劳动关系时所制定的书面劳动合同;附件一般是指法定或约定作为劳动合同主件之补充而明确当事人双方相互权利义务的书面文件。法定的劳动合同附件,主要有: (1)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即用人

10、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2)专项劳动协议,即已确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其用人单位就某种事项所签订的专项协议。劳动部规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中有关工作岗位、劳动报酬等容,可以在协商一 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专项协议来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本单位的待岗或放长假人员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容协商签订专项协议。 2.劳动合同的容 劳动合同的容,即劳动合同条款,它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意的对象和结果,将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化。在各国关于劳动合同容的立法中,主要就容构成和若干重要条款作出规定。 根据各国劳动法规定,劳动

11、合同容由法定必备条款和约定必备条款所构成。 法定必备条款,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只有完全具备这种条款,劳动合同才能依法成立。它有一般法定必备条款和特殊法定必备条款的区分。 一般法定必备条款,是法律要求各种劳动合同都必须具备的条款。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合同期限。除依法允许制定不定期合同的情况以外,都应当规定合同有效期限,其中应包括合同的生效日期和终止日期,或者决定合同有效期限的工作(工程)项目。 (2)工作容。即关于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劳动任务条款。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关于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生产资料条件的条款。 (4)劳动报酬。即关于劳动

12、报酬的形式、构成、标准等条款。 (5)劳动纪律。即关于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的条款,它一般不尽列劳动纪律的容,只是表明劳动者同意接受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纪律。 (6)合同终止条件。即关于劳动合同在法定终止条件之外的哪些情况下可以或应当终止的条款。 (7)违约责任。即关于违反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条款,不仅包括关于依法承担违约责任的抽象规定,而且含有关于在合法围承担或免除违约责任的具体约定。 特殊法定必备条款,是法律要求某种或某几种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有的劳动合同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立法特别要求其除一般法定必备条款外,还必须规定一定的特有条款。例如,比利时雇佣合同法规定

13、,商业推销员雇佣合同中应制订计算佣金的条款;学生雇佣合同中应包括履行合同地点、日工时和周工时、学生食宿地点等条款。我国有关劳动法规中也有此类规定,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和私营企业劳动合同中应包括工时和休假条款;学徒培训合同中应当有培训目标、学习期限、生活待遇等条款。 约定必备条款,即劳动关系当事人或其代表约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它是法定必备条款的必要补充,其具备与否,对劳动合同可否依法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决定性意义。按照作出约定的主体不同,它可分为集体合同约定必备条款和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必备条款。前者即集体合同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必须载明的条款,既包括集体合同已规定标准而应由劳动合同将其具

14、体化的条款,也包括集体合同仅列出项目而应由劳动合同明确其容的条款。有的国家(如日本)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法规中少作或不作规定,而主要由集体合同约定。后者即签订劳动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特别约定劳动合同中必须有的条款。 在约定必备条款中,有的属于法定可备条款,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具备的条款。劳动合同的某些容由于非常重要而不应被忽视,但又不宜作为法定必备条款,于是,在立法中予以特别提示,指明在劳动合同中可以作出专项约定。此类条款通常有试用期条款、条款和禁止同业竞争条款等。 试用期限是指用人单位与新招员工约定的相互考察的时期。一般说,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员工可以约定试用期。在原固定工进行劳动合同

15、制度的转制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原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不再约定试用期。双方约定试用期时,技术性不强的工种试用期可短一些,技术性强的工种试用期可长一些,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按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在试用期中只能用解除合同来消灭劳动关系。在试用期中,劳动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增加的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等容,对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事项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承担义务的约定。通常包括期限、方式以与泄密的赔偿办法。期限与试用期限不同。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并短于合同期;而期则可等于或长于合同期,也就是说,在劳动关系消灭的一定时期,用人单位仍可要求原员工承担义务。在劳动合

16、同中约定事项,有利于防止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但条款的约定也应合理。哪些人承担义务?承担多长时间?应当以该秘密涉与的围为限,不应要求员工对已经公开的技术或信息承担义务。 关于条款,在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并可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时间(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容。 禁止同业竞争条款即约定禁止,劳动者参与或者从事与用人单位同业竞争以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合同条款,它包括对禁止同业竞争的期限、围和补偿等的约定。关于禁止同业竞争条款,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规定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

17、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不超过3年),不得到与原用人单位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或经营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劳动者一定经济补偿。劳动契约法规定,劳动契约得约定劳动者于劳动关系终止后不得与雇方竞争营业,但以劳动者因劳动关系得知雇方技术上秘密而对于雇方有损害时为限;雇方对劳动者如无正当理由而解约时,其禁止竞争营业之约定失其效力。有的国家(如比利时)规定,对工资达到一定数额的劳动者,才可以或应当在雇佣合同中约定条款和相应的禁止同业竞争条款;如果雇主无正当理由或劳动者有正当理由终止合同,则这种条款无效。 (三)劳动合同

18、的制定程序 劳动合同的制定程序是指通过劳动合同的制定,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常称为“招收录用”,是确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程序。当一个企业获准招工时,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便首先确定了。由于企业是提出订约提议的一方,也称“要约方”。将招工单位“故意拖延不制定劳动合同”作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情况,是将招工单位视为法定要约方。劳动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接受提议的一方,也称“受约方”。在招工结束之前, “受约方”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招收录用”程序来确定。因此,“招收录用” 程序也可以说是通过确定受约人,从而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程序,此阶段的程序包括下

19、述主要环节: (1)公布招工(招聘)简章。用人单位依法获准招工(招聘)以后,就应当以法定方式或有关国家机关指定方式,向不特定劳动者公布招工(招聘)简章。在简章中应载明法定必要容,其中包括员工录用(聘用)条件、录用(聘用)后员工权利义务、应招(应聘)人员报名办法、录用(聘用)考核方式等事项。 (2)自愿报名。劳动者按照招工(招聘)简章的要求,自愿进行应招(应聘)报名,并提交表明本人身份、职业技能、非在职等基本情况的证明文件。 (3)全面考核。用人单位或其代理人依法对应招(应聘)人员的德智体状况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4)择优录用(聘用)。用人单位对于经考核合格的应招(应聘)者,择优确定被录

20、用(聘用)人员,并向其本人发出书面通知;为便于监督,还应公布被录用(聘用)者。 第二阶段即具体签订劳动合同的阶段,是对劳动合同的具体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通过第一阶段确定了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招工单位作为法定要约方,应向求职者发出要约,提供劳动合同的文本(草案)。用人单位应当在正式制定劳动合同前,将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求职者作为受约方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条款如果没有任何异议,全部接受,也就是作出了承诺;如果受约方对合同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或要求增加新容,应视为对原要约的拒绝,并向招工单位提出新的要约,双方再通过要约 新要约再要约直至承诺的协商过程,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一般情况下,

21、劳动合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告成立,劳动法律关系也得以确立。对于某些特殊的招工单位如私营企业,按地方规定必须进行鉴证的,须经劳动部门鉴证后方能生效。 程序一般包括下述主要环节: (1)提出劳动合同草案。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拟订的劳动合同草案,并说明各条款的具体容和依据。 (2)介绍部劳动规则。在提出合同草案的同时,用人单位还必须向劳动者详细介绍本单位部劳动规则。 (3)商定劳动合同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草案和部劳动规则的基础上,对合同条款逐条协商一致后以书面形式确定其具体容。对劳动合同草案,劳动者可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并就此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对部劳动规则,劳动者一般只需表示接受与

22、否即可,而不能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或补充其容;不过,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作出不同于部劳动规则某项容或者指明不受部劳动规则某项容约束而对劳动者更有利的约定。 (4)签名盖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在经协商一致所形成的劳动合同文本中签名盖章,以此标志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完成。凡属不需要鉴证的劳动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即告成立。 (5)鉴证。按照国家规定或当事人要求而需要鉴证的劳动合同,应当将其文本送交合同签订地或履行地的合同鉴证机构进行鉴证。凡需要鉴证的劳动合同,经鉴证后才可生效。 上述两个阶段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招工单位招用合同制员工,必须依次确定合同当事人、确定合同容,才能在当事人

23、之间,确立劳动法律关系。 (四)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1.劳动合同的有效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从合同成立之日或者合同约定生效之日起就具有法律效力,即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其具体表现主要是: (1)当事人双方必须亲自全面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2)合同的变更和解除都必须遵循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 (3)当事人违反合同必须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4)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必须以法定方式处理。 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以完全具备法定有效要件为前提。在各国立法中,劳动合同有效要件通常散见于具体的合同法规,而无集中性

24、规定。从理论上归纳,立法所表明的劳动合同有效要件,一般包括: (1)合同主体必须合格。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即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另一方必须是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的单位。 (2)合同容必须合法。即劳动合同必须完全具备法定必备条款,并且所载各项条款的容,都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劳动政策和集体合同的要求。 (3)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即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都出于本人自愿,并且与本人在意志相符。 (4)合同形式必须合法。要式劳动合同,必须采用法定的书面合同或标准合同形式;非要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当事人所要求的书面或口头合同形式。 (5)制定程序必须合法。劳动

25、合同的制定,必须完成各项法定必要程序,并且,在制定程序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定规则,尤其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2.劳动合同的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是指劳动合同由于缺少有效要件而全部或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其中,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它所确立的劳动关系应予以消灭 ;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它所确立的劳动关系可依法存续,只是部分合同条款无效,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为立法所规定,只不过在不同国家有从严规定与从宽规定之区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制定的劳动合同”一般确定为无效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制定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6、。按劳动部的解释:“员工被迫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未经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所谓“员工被迫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指有证据表明员工在受到胁迫或对方乘己之危的情况下,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而签订的劳动合同;所谓“未经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指有证据表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是在双方充分表达自己意思的基础上,经平等协商、取得一致的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确认。 根据此规定和合同原理,可将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归纳为下述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法,即劳动者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或者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 (2)合同容不合法,即合

27、同缺少法定必要条款,或者合同条款。 (3)合同形式不合法,即要式合同未采用法定的书面形式或标准形式。 (4)制定程序不完备,即制定合同未履行法定必要程序。 (5)意思表示不真实,即制定合同过程中,由于欺诈、威胁、乘人之危、重大误解等而导致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上述各种原因对于决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意义,可因实际情况的差异而不尽一样。其中,对于主体不合法的合同,一般应确认为全部无效;对于具有其他原因的合同,一般应确认为部分无效。凡确认合同全部无效的,应持谨慎态度。特别应指出,在劳动合同无效的畴中,还包括部劳动规则无效的问题。根据部劳动规则的各项有效要件的法律意义,对于制定主体不合法或制定程序

28、不合法的部劳动规则,一般应确认为全部无效;对于容不合法的部劳动规则,一般只应就其不合法部分确认为无效,其余部分则仍然有效。由于部劳动规则是劳动合同的附件,因而,部劳动规则无效一般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但是,对于以部劳动规则的某部分容为依据的劳动合同条款来说,则可能随着部劳动规则的该部分容的无效而无效。 劳动合同经法定机关依法确认为无效,其法律后果一般是,自制定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对此应理解为自制定时起无效劳动合同就不能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依据,而不应理解为像无效民事合同那样自制定时起就不对当事人产生权利和义务。这是因为,劳动力支出后就不可回收,由此决定了对无效劳动合同已履行的部分,即劳

29、动者实施的劳动行为和所得的物质待遇,不能适用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的处理方式,并且对处于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实践中,劳动合同的制定和被确认无效一般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对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必要按照下述两个阶段认定和处理: (1)自合同制定时起至合同被确认无效时止,合同全部无效的当事人之 间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合同部分无效的当事人之间并存着部分劳动法律关系和部分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当以劳动法规、劳动政策、集体合同和部劳动规则的有关规定为依据重新确定,其中,劳动者如果未得到或者未全部得到劳动法规、劳动政策、集体合同、部劳动规则所规定标准的物质待遇,用

30、人单位应当按照该标准予以补偿。 (2)自合同被确认无效时起,全部无效的合同所引起的事实劳动关系应予终止;部分无效的合同中,无效条款应当由劳动法规、劳动政策、集体合同和部劳动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所取代,或者由当事人依法重新商定的合同条款所取代。 劳动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还会导致特殊的法律后果。其中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收取保证金或扣押证件等物品的,应当返还给劳动者 (2)劳动合同全部无效而用人单位对此有过错的,如果当事人双方都具备主体资格而劳动者要求制定劳动合同的,在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依法制定劳动合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未否定劳动合同制定程序

31、的第一阶段(即确定合同当事人阶段)双方所作出的同意与对方制定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所以,可重新开始劳动合同制定程序的第二阶段(即确定合同容阶段),并且,这样做可避免劳动者因劳动合同无效而失业。 (3)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无效有过错,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五)制定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 用人单位和被招用的员工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双方首先应衡量本身的条件 即用人单位要衡量是否具备对新招人员提供生产或工作以与生活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培养新的能力等等 ;而被招用人员则要对照企业的招工简章,衡量自己是否符合招工单位招工的条件。其次,双方在确认自己具备招工和应招条

32、件的基础上,再了解对方是否确有招工或应招的条件。即招工单位要了解应招人员的基本状况,包括验看应招人员提供的户籍、学历、技术级别等证明。应招人员也要了解招工单位的基本状况,可以通过招工简章、劳动服务公司或主管机关等途径去了解。 2.制定合同时,既要根据法律,又要结合实际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抛开国家的法律政策,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商订,那么有可能产生无效合同。但是如果不结合实际作出具体规定,也会给履行合同带来困难,所以合同不能千篇一律。 3.劳动合同的容要繁简得当 对国家法律政策规定较细致、具体的容,可写明按照某项规定执行即可(当然,必须把这些规定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文本一并提交给合

33、同制工人),对于国家法律政策未作具体规定的容,特别是容易产生劳动争议之处,则应该尽量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就需要订得比较详细。因为合同的条款是当事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依据,条款不齐全,不仅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合同的履行。尤其是一些必要条款,如果不全,合同的法律效力就会受到影响,像工种、岗位或者报酬等,如果没有,合同就无法履行。此外,对具有行业特点的涉与双方切身利益的事项应作出明确规定,有些易误解的事项更要作详细说明或解释,否则,则容易产生劳动纠纷。 4.劳动合同中的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明白 避免使用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词句也就是说劳动合同书面记载的容一定要与当事

34、人的愿望相一致,否则,也容易产生劳动纠纷。 5.劳动合同责任规定要明确 责任是合同的核心,也是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集中体现。如果责任规定得不明确,一旦发生争议追究责任时,可能互相推委,使争议迟迟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6.合同签定日期和生效日期要明确 合同的日期是劳动合同的法定容之一,如果在合同中不注明起止日期,也容易产生争议。在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的合同已经履行了一段时间,而合同的一方还没有正式签字,由此,又影响到合同的终止问题。所以,合同中可以约定履行合同的具体起止日期即签订日期与履行日期不是必须一致的。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上问题,以使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日益完善。

35、三、劳动合同的履行 (一)概念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法律行为,亦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要求,共同实现劳动过程和各自合法权益。劳动合同依法制定就必须履行,这既是劳动法赋予合同当事人双方的义务,也是劳动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主要表现。 (二)原则 劳动合同的履行,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劳动合同亲自履行原则 劳动合同亲自履行原则是根据合同主体特征提出的。劳动关系是具有人身关系性质的社会关系 ;劳动合同是特定主体间的合同。劳动合同的履行也只能在签订合同的特定主体之间进行。劳动者一方的主体变更一般视为合同解除,用人单位一方对劳动者提供劳动

36、义务的请求权也不应转让给第三人。劳动法律关系确立后,劳动者不允许请他人代替劳动,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不能擅自将劳动者调动到其他单位。 2.劳动合同全面履行原则 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是根据合同容特征提出的。劳动合同是一个整体,合同规定的条款相互之间有其在的联系,不能割裂。 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履行合同的全部条款和各自承担的全部义务,既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与其种类、数量和质量履行,又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履行。 3.劳动合同协作履行原则 劳动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是根据合同客体特征提出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的过程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只有当事

37、人双方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一般地说,民事合同往往与某种劳动结果相联系,合同对劳动结果,尤其是标的物的约定有助于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主要是和劳动力的使用和保护相联系,约定的权利、义务难免空泛,在符合法律和合同规定的前提下,还需要劳动者一方服从用人单位的指挥,才能使劳动过程得以进行。这一方面要求劳动者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另一方面也要求用人单位体谅劳动者的实际困难。 劳动合同协作履行原则要求: (1)当事人双方首先应按照劳动合同和劳动纪律的规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为对方履行义务创造条件; (2)当事人双方应互相关心,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和管理,互相督促,发现问题与时协

38、商解决; (3)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遇到困难时,双方应在法律允许的围尽力给予帮助; (4)员工违纪,企业应依法进行教育,帮助员工改正,企业违约,员工要与时反映问题,尽快协助纠正,并设法防止和减少损失; (5)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都应从大局出发,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与时协商解决,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4.劳动合同特殊规则 履行不明确条款的规则。对于劳动合同中容不明确的条款,应当先依法确定其具体容,然后予以履行。一般认为,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有明确规定的,就按照该规定履行;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未作明确规定的,就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履行;集体合同未作明确规定

39、的就按照有关劳动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履行;劳动法规和政策未作明确规定的,就按照通行的习惯履行;没有可供遵循的,就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如何履行,其中,劳动给付义务也可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履行。 向第三人履行的规则。劳动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一般都只向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并且,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请求权一般不得转让给第三人。换言之,只有在法律允许的特殊情况下,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才应当向第三人履行义务。关于劳动者向第三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的条件,有的国家(如德国)立法规定,在劳动合同已有向第三人提供劳动约定,或者雇主要求向第三人提供劳动并取得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劳动者才应当向第三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但是,

40、在雇主死亡其营业应由其继承人承受,或者雇主的营业转让第三人的情况下,若劳动合同无特别约定,劳动者应当向第三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而不必取得劳动者同意。关于用人单位向第三人履行劳动待遇给付义务的条件,各国都严格实行法定原则,即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场合,用人单位才可以将工资等劳动待遇向法定第三人按法定标准支付一定数额,而不允许合同当事人就此作出约定。 履行约定之外劳动给付的规则。劳动者履行劳动给付义务原则上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围为限,在劳动合同未变更时,用人单位一般不得指示劳动者从事劳动合同约定之外的劳动。但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特别规定了例外,即遇有紧急情况时,为了避免发生危险事故或者进行事故后抢救和

41、善后工作,用人单位可指示劳动者临时从事劳动合同约定之外的劳动,劳动者应当服从这种指示。劳动者于其约定的劳动给付外,无给付其他附带劳动的义务,但有紧急情形或其职业上有特别习惯时,不得拒绝其所能给付的劳动。 四、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或单方依法修改或补充劳动合同容的法律行为。它发生于劳动合同生效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期间,是对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完善和发展,是确保劳动合同全面履行和劳动过程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 劳动合同变更的对象,只限于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它应当符合下述要求: (1)是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的有效条款。已履行

42、完毕的条款再无变更的必要和可能;而无效的条款应予取消,不应适用变更。 (2)是依法可予变更的条款。换言之,依法不应作为变更对象的条款,如合同当事人条款、合同期限条款等,不得进行变更。 (3)是引起合同变更的原因所指向的条款。合同变更由于法定或约定的原因不同,所应变更的条款也就有所差异。凡是与合同变更的原因无关的条款,就不必予以变更。即是说,只有在制定劳动合同所依据的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致使劳动合同中一定条款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才可变更。 1.变更原因 实践中,引起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按照其来源不同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如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生产

43、经营项目、重新进行劳动组合、修订劳动定额、调整劳动报酬或员工福利分配方案、发生严重亏损、防止泄露商业秘密等。 (2)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到一定等级等。 (3)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物价水平大幅度上升、国民经济调整、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等。上述各个方面的原因,按照其引起劳动合同变更的依据不同,可分为法定原因和约定原因。前者即劳动法规所规定的引起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后者即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引起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在上述各种原因中,有的是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有的则是应当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这应

44、依据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合同变更条件的规定来确定。劳动合同变更,一般为协议变更。 劳动合同的自愿变更是指劳动合同制定以后,由于制定合同时所依据的情况发生变化,经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变更原订合同。变更劳动合同确定了与劳动合同制定完全一致的原则,即“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变更条件 根据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具备三个条件: (1)双方当事人原来已经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所谓“变更”是对原订合同的修改和增删,没有一个已经生效的劳动合同,就谈不上合同的变更。这是劳动合同变更的前提条件。 (2)制定合同时所依据的情况发生变化。劳动合同依

45、法制定后,就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当事人双方都必须严格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只有出现情况变化,才允许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这是劳动合同变更的客观条件。 (3)劳动合同变更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劳动合同在签订时要贯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种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一致形成的法律关系,一般也通过协商一致才予以变更。这是变更的主观条件。 3.主要环节 其法定的程序包括下述主要环节: (1)预告变更要求。需要变更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提前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的要求,说明变更理由、条款、条件,以与请求对方当事人答复的期限。 (2)按期作出答复。得知对方当事人提出的变更合同的

46、要求后,通常应当在对方当事人要求的期限作出答复,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而要求另行协商,如果不属于法定应当变更合同的情况,还可以表示不同意。 (3)签订书面协议。当事人双方均同意变更合同的,应当就合同变更达成书面协议,并签名盖章。协议书中应当指明变更的条款,并约定所变更条款的生效日期。 (4)鉴证或备案。凡在制定时经过鉴证或备案的合同,变更合同的协议签订后也要办理鉴证或备案手续。 4.变更类别 劳动合同的自愿变更是劳动合同变更的主要方面,也是和民事(经济)合同变更完全一致的容。然而,劳动合同除具有与民事(经济)合同一样的一面外,还具有不同的一面。通过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

47、劳动过程具有复杂性,各国立法除主要对“自愿变更”作规定外,还根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进行劳动过程时遇到的实际情况,对强制变更作规定。强制变更是指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关系可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要求而变更,另一方当事人对这种变更要求不得拒绝。这类规定主要有以下两类: (1)劳动者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和生理变化有权单方要求变更劳动合同。如日本劳动标准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怀孕女工如要求调换轻便工作,雇主应予以调换。” (2)用人单位根据经营需要单方临时性变更合同。如前联劳动法禁止企业要求员工完成劳动合同未予规定的工作,但又有“除外”的规定: 允许临时调动工作,每年不超过一个月;员工违纪可受到调任、

48、降职; 员工拒绝随同企业迁到其他地方工作,可以停止劳动合同。1993年6月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基础(草案)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如:“由于生产需要和停工,允许不经员工同意而短期临时调做其他工作,但不得调员工做有害于身体健康的工作。在临时调动工作期间,员工按完成的工作领取工资,但不应少于原平均工资。”即用人单位对掌握商业秘密并负有约定义务的员工,有权按合同约定在合同终止前或该员工提出解除合同后的一定时间(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合同的相关容。 劳动合同依法变更的法律后果,即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变更合同的协议所约定之日起发生变更。如果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变更日期在合同变更手续完毕日期之前

49、,那么,在前一日期至后一日期之间劳动者因合同变更而应增加的利益,则应当追补,如补发工资等。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1.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和事由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亦即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复存在。 根据各国立法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能够引起劳动合同终止的事由,主要有下述几种: (1)合同期限届满。定期劳动合同在其有效期限届满时,除依法续订合同和其他依法可延期的情况外,即行终止。 (2)约定终止条件成立。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实际成立,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3)合同目的实现。以完

50、成一定工作(工程)为期的劳动合同在其约定工作(工程)完成之时,其他劳动合同在其约定的条款全面履行完毕之时,因合同目的已实现而当然终止。 (4)当事人死亡。劳动者死亡,其劳动合同即终止。作为用人主体的业主死亡,劳动合同可以终止;如死者的继承人依法继续从事死者生前的营业,劳动合同一般可继续存在。 (5)劳动者退休。劳动者因达到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办理退休手续,其劳动合同即告终止。 (6)用人单位消灭。用人单位依法被宣告破产、解散、关闭或撤销,其劳动合同随之终止。 (7)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因依法解除而终止。 2.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从广义而言,包括劳动合同依法终止

51、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以与解除劳动合同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从狭义而言,仅指劳动合同依法终止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即在终止劳动关系并消灭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同时,对当事人双方附随产生新的权利义务。这里仅取其狭义。 (1)用人单位的义务 支付经济补偿。即在法定条件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的项目和标准,向劳动者(或其亲属)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在有的立法中,这种经济补偿称为离职费或遣散费。 从理论上说,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终止所负的经济补偿义务,应当包括劳动贡献积累补偿、失业补偿和其他特殊补偿。劳动贡献积累补偿,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用人单位已作贡献的积累所给予的经济补偿,其数额一般应当与本单位工龄挂钩,

52、除了劳动者因有过错行为而被辞退以外,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应当支付这种补偿。 失业补偿,是对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解除而丧失原劳动合同所约定就业机会的经济补偿,其数额应当与劳动合同解除时所剩余的未履行期限挂钩,除了劳动者因有过错行为而被辞退和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以外,合同解除时应当支付这种补偿。其他特殊补偿,是对劳动合同终止时有病伤未愈等特殊困难的劳动者所给予的经济补偿,除了劳动者因有过错行为而被辞退以外,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应当支付这种补偿。 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经协议解除,或者由用人单位解除(因试用不合格或劳动者有过错行为而解除者除外)的,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龄,每满一年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

53、是,经协议解除或者因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被用人单位解除的,最多给予不超过12个月工资的金额。未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发给应付经济补偿外,还须按其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失业补偿费。私营企业因破产或歇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合同未满的时间每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失业补偿费,但最高不超过12个月工资。 禁止同业竞争补偿费。约定劳动者为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而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定期间不与该用人单位进行同业竞争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劳动者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医疗补助费。劳动合同因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由用人单位解除的,在发给经济补偿金的同时,还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患重病或

54、绝症者还增加医疗补助费,其中,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在上述各项经济补偿中,以月工资作为计算基准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来说,月工资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劳动者本人的月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今后立法的重点主要在于不仅规定在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者无过错行为而被辞退时给予经济补偿,还应当规定由于用人单位原因特别是有过错行为而辞职时也给予经济补偿。关于后一种补偿,已有许多立法先例。例如,利比亚劳工法规定,工人由于雇主的原因而即时辞职的,雇主应当按定期劳动合同期

55、满和不定期劳动合同终止的离职费标准付给工人,而且毫不影响可能由法院判给工人应得的任何赔偿费。 不仅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的劳动贡献积累补偿,而且还应当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的失业补偿。因为这样可以使劳动合同解除给无过错行为的劳动者所造成的损失,得到全面补偿。 不仅规定在劳动合同依法解除时给予经济补偿,而且还应当规定在劳动合同由于期限届满或目的实现而终止时也给予经济补偿。因为只规定前一种补偿而不规定后一种,不仅显失公平,而且会引导本来可以将劳动合同履行完毕的劳动者倾向于解除劳动合同,从而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所以,有的立法规定应当给予后一种补偿。例如,利比亚劳工法规定,当定期劳动合同期满和不定期劳动合同终止

56、时,未服务五年以上者享有每年金额为半月工资的离职费;服务五年以上者享有每年为一个月工资的离职费。 (2)其他义务 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有关费用。凡是依法应当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在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负责全部缴足。因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部分致残的员工,若本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当按当地政府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因工致残就业安置费;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宣布解散或经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时,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正在治疗或疗养、以与医疗终结经鉴定确认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享受抚恤待遇的因工死亡员工遗属,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女员工,以与未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员工,应当

57、根据当地政府规定,一次性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所需的生活与社会保险费用。在立法中,对其他用人单位也有必要作此类规定。 出具劳动关系终止证明书。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终止的当时或者应劳动者事后请求,免费向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书,以证实原劳动关系已经消灭。证明书的容应当包括法定必备事项,并应客观公正。有的国家还规定,劳动者未要求证明的事项不得记入。 为被裁减人员提供一定就业保障。用人单位从裁员之日起六个月需要新招人员的,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裁减的人员中录用,并向当地劳动部门报告录用人员的数量、时间、条件以与优先录用人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条件的,应当为被裁减人员提供培训或就业帮助。 返还劳动者寄

58、存财产。在劳动关系存续期劳动者寄存于用人单位的各项财产,当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返还给劳动者。 继续提供住房。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房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定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让其继续居住该住房。 (3)劳动者的义务 劳动者因劳动合同终止对用人单位所负的义务,主要有: 赔偿损失。劳动者对劳动合同解除有过错的,应当按照法定或约定的要求,向用人单位赔偿因此所受的损失。 结束并移交事务。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应当依其忠实义务的要求,结束其正在进行中的事务,对紧急事务作应急处理;同时,向用人单位办理事务移交手续,对原归其保管的物品,在交接前负责继续保管。 继续保守商业秘密。劳动者对

59、其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得知的商业秘密,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定期限应当继续。基于此项原因,有的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中允许约定劳动者承担不为同业竞争的义务。 (4)与劳动合同终止相联系的两种情况 与劳动合同终止相联系,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续订劳动合同,二是维持事实劳动关系。 续定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续定是指原订的劳动合同终止执行后,由于生产、工作需要,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一致,继续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续定是劳动合同制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一般劳动合同的签订相比,有4个显著特征: a.合同当事人有限制。劳动合同期满,一般是允许续订合同的,但是定期轮换工的续订合同受到限制。 b.合同制定程序有区别。在合同续

60、订时,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已经确定,不需要通过“招收录用”程序重新确定当事人,但是当事人之间在续订合同时,仍然要对涉与双方权利义务的有关事项,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劳动者一方仍从事原工作,不再规定试用期。 c.合同期限有规定。 d.合同形式有联系。续订合同与原订合同从联系方面看:续订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曾经存在过一定时期的合同关系,彼此比较了解,可以吸取原合同的长处,从而使新订的合同更加切实可行。 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除当事人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外,通常是由于合同期满后既没有续订合同,又没有终止合同,而形成事实劳

61、动关系。这种状况不符合法律要求。随着劳动合同制的推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应受到劳动法规和取得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的调整。当劳动合同没有签订或虽然签订但过了合同的有效期,劳动关系只能受劳动法规的调整,然而劳动法规对于当事人之间的一部分权利、义务是通过任意性规来规定的,例如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者的报酬等等,当事人的这一部分权利和义务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劳动关系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实践中,出现事实劳动关系,劳动部门一般均要求企业与员工补办终止或续订合同的手续。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 1.劳动合同解除的含义和种类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消灭劳动

62、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终止和劳动合同解除是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两种行为,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1)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是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法定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则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它不要求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而是由劳动法规定,只有在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况时,才允许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正常结束,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消灭。在正常情况下劳动合同关系是按签订、履行、终止的轨迹发展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关系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运行到了终点。劳动合同解除则往往是由于劳动合同制定时所依据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主观方面的,如劳动者违

63、反劳动纪律;也可能是客观方面的,如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以与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这种变化致使劳动关系无法保持,而提前结束。 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别依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有法律意义的分类主要包括下述几种: (1)以解除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按照合同解除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协议解除。即劳动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立法对这种解除方式一般不规定条件,只要求解除合同的合意在容、形式、程序上合法即可。实践中它包括,在当事人双方均无单方解除权的情况下,经合意解除合同;以与无单方解除权的当事人在征得有单方解除权的当事人同意后,解除合同。 单方解除。即享有单方解除权的当事人以单方意思表

64、示解除劳动合同。所谓单方解除权,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无需对方当事人同意而单方决定解除合同的权利。立法要求,当事人应当以要式行为行使其单方解除权。按照行使单方解除权是否需要预告,可分为单方预告解除和单方即时解除,前者即经预先通知对方当事人后才可单方解除合同;后者即在通知对方当事人的当时就可单方解除合同。按照行使单方解除权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劳动者单方解除(通常称辞职)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通常称辞退或解雇)。对于不同形式的单方解除,立法所规定的要求有所不同。就辞职而言,一般只对即时辞职规定条件,而对预告辞职则不规定条件。申言之,劳动者可以无条件地预告辞职,但即时辞职则要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就辞退而言,各国都予以严格限制,即要求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的情况下方可辞退劳动者。 (2)以解除条件的依据为标准的分类 按照合同解除条件的依据是法规还是合同,可分为: 法定解除。即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立法之所以规定合同解除条件,旨在限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尤其是辞退)的任意性,以维护劳动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