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4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08727219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我国领土分别位于东亚大区、亚洲中部大区和()。A.自然区B.青藏高原大区C.欧洲东部大区D.亚热带大区参考答案:B2.生物有机体可以把化学潜能转化为太阳辐射能。()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以及各自然综合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实现的。()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植被B.土壤C.气候D.人文参考答案:B5.()是自然地理系统中起联系作用

2、的组成部分。A.大气B.土壤C.水分D.有机界参考答案:C6.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B.Fe+C.Ca+D.Fe+参考答案:C7.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A.罗士培B.贝尔格C.索恰瓦D.帕萨格参考答案:C8.大气循环是以大气环流的形式进行的,包括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其中季风环流支配着全球性的大气循环。()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土地结构是指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包

3、括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土地单位内部结构四个方面。()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新生代以来的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分哪几个阶段?()A.新生代自然地理系统B.天然生态系统C.第四纪自然地理系统D.全新世自然地理系统参考答案:ACD12.人类与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下列哪几个阶段()。A.工业化阶段B.采集渔猎阶段C.人地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D.农业社会阶段参考答案:ABCD13.太阳辐射是地表热量的源泉,是推动地表一切物质运动最直接最巨大的能量来源。()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

4、梦溪笔谈D.禹贡参考答案:D15.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参考答案:C16.太阳辐射能是地表化学元素迁移最主要的动因。()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D.限制性程度参考答案:B18.不属于贯彻发生学原则的主要区划方法有()。A.地理相关分析法B.类型制图法C.古地理方法D.主导标志法参考答案:ABD19.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5、。A.残积处境B.平亢地处境C.水上处境D.水下处境参考答案:B20.地方是土地地段最低级的单位,即自然地理综合体最基本的单元。()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1.土地结构是指土地个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土地单位内部结构四个方面。()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2.自然地理系统不同于其他各圈层的主要特征是()。A.太阳能集中分布B.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C.自然地理环境D.存在物质的三相和三相圈层界面参考答案:ABD23.昼夜节律是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效应。()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A.错

6、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北美洲可分为四大区,下列哪个不属于北美洲的分区()?A.南美洲大区B.极地岛屿大区C.东部大区D.科迪勒拉山地大区参考答案:A26.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A.残积处境B.平亢地处境C.水上处境D.水下处境参考答案:B27.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A.原始共生阶段B.和谐共生阶段C.改造自然阶段D.顺应自然阶段参考答案:B28.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成为松散的物质,增强了透水性和通气性,矿质养分元素以可溶性盐的形式释放出来,并形成一些

7、次生的黏土矿物,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综合自然区划中特有的关键性原则是()。A.发生统一性原则B.相对一致性原则C.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D.区域共轭性原则参考答案:C30.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A.自然大区B.自然地区C.自然区域D.自然地带参考答案:D31.综合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是()。A.古地理法B.地理相关分析法C.发生统一性D.叠置法参考答案:ABD32.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A.依附自然、顺应自然B.采集渔猎、农业社会C.工业化、人地协调D.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参考答案:AD33.

8、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温湿气候条件下发生,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黑壤和黄壤。()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5.物质循环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气团是在水平方向上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即气层的温度和湿度等主要物理属性变化较小。气团的规模大,范围可达数百公里直到2000-3000公里,垂直厚度可到达对流层的中上部。()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

9、研究的主要方法()。A.定性分析法B.统计分析法C.系统分析法D.模型化方法参考答案:ABCD38.()是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A.土壤B.水分C.有机界D.大气参考答案:A39.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A.任美锷的区划方案B.黄秉维的区划方案C.席承藩的区划方案D.A.H.克雷洛夫的区划方案参考答案:A40.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是()。A.自然区B.相C.限区D.地方参考答案:BCD4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部门区划叠置法B.类型制图法C.地理相关分析法D.主导标志法参考答案:AC42.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哪几类()。A.面要素B.线要

10、素C.自然要素D.点要素参考答案:ABD43.岩溶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为()。A.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省自然州B.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C.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D.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参考答案:C45.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从赤道向极地应该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6.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C.PRED系统D.人文地理参考答案:B47.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A.科属种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C.相限区地方D.级亚级单元参考答案:A48.下列不属于形成地貌基本格局的能量因子是()。A.太阳能B.地球内能C.潮汐能D.生物能参考答案:ACD49.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就是经度地带性。()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0.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A.地方性B.干湿度地带性C.带段性D.省性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