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碳用的矿用电缆标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8719169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碳用的矿用电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煤碳用的矿用电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煤碳用的矿用电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煤碳用的矿用电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碳用的矿用电缆标准(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标准1 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定义、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通信电缆。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28-19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39-1984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GB2423.4-19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2900.10-1984电工名词术语电线电缆GB/T2951.1-1997电线绝缘和护套材料

2、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尺寸测量一机械性能试验GB/T2591.2-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GB/T2591.4-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温试验GB/T2972-1991镀锌钢丝锌层硫酸铜试验方法GB/T29761988金属线材缠绕试验方法GB/T3048.4-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3048.6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试验检流计比较法GB/T3048.8-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试验电压一电流法GB3082-1

3、984铠装电缆用镀锌低碳钢丝GB3953-1983电工圆铜线GB49101985镀锡圆铜线GB5441.2-1985通信电缆试验方法工作电容试验电桥法GB5441.61985通信电缆试验方法串音衰减试验比较法GB5441.71985通信电缆试验方法衰减常数试验开短路法GB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8815-1988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MT386-1995煤矿用阻燃电缆阻燃性的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HG2-1398-1981低密度聚乙烯树脂/T8173-1995(GB4005-1983)电线电缆交货盘3 定义本标准采用GB2900.10和下列定义批批是指一次订货的产品数量。如果一次订货中

4、有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则不同的型号规格应视为不同的批。型式试验(T)型式试验是制造厂在供应电缆标准中规定的某一种电缆之前所进行的试验。其特点是,在做过一次试验后一般不再重做,但在电线电缆所用材料、结构和工艺有了变更而影响电线电缆的性能时,必须重复进行试验;或者在产品中另有规定,如定期进行试验等,也应按规定得利进行试验。抽样试验(S)抽样试验是制造厂按制造批量抽取完整的电线电缆并从其上切取试样或元件的试验。例行试验(R)例行试验也称出厂检验,是制造厂对全部成品电线电缆进行的试验。4 产品分类与命名型号电缆型号见表1。表1型号名称用途MHYV煤矿用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用于平巷、斜巷与机电

5、硐室MHJYV煤矿用加强型线芯聚乙烯绝缘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用于机械操作较高的平巷和斜巷MHYBV煤矿用聚乙烯绝缘镀锌钢丝编织铠装聚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用于机械冲击较高的平巷和斜巷MHYAV煤矿用聚乙烯绝缘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层聚乙烯护套通信电缆用于较潮湿的斜井和平巷MHYA32煤矿用聚乙烯绝缘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层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用于竖井或斜井4.2规格电缆规格应符合表2规定。表2规格MHYVMHJYVMHYBVMHYAVMHYA32对数芯数121252202302222210230250214202502802524.3命名代号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MH铜质线芯省略钢铜加强线芯J聚乙烯绝缘Y铝

6、一聚乙烯粘结护层A聚乙烯护套省略编织铠装B聚氯乙烯护套V细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外被层324.4 产品表示方法产品用型号、规格与标准编号表示。例如:a) 具有30个对绞线芯的煤矿用聚乙烯绝缘铝一聚乙焕粘结护层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表示为:MHYA32302MT818.141999b) 具有1个星绞线芯的煤矿用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表示为:MHYV14MT818.1419995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51 导体511 MHYV 型电费采用镀锌软圆铜线绞合导体;MHJYV 型电费采用镀锡软圆铜线与镀锌钢线混绞导体;其它型号电费采用软圆铜线。软圆铜线就符合GB 3953的定;镀锡软圆铜线

7、应符合GB 4910 的规定;混绞导体的镀锌钢线的导体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表3型 号规 格导体结构根数/单线标称直径绝缘标称厚度外护套标称厚度电缆外径MHYU127/0.280.45 1.6 7.1227/0.280.451.68.6147/0.280.451.68.0527/0.280.451.611.5 表4型 号规 格导体结构根数/单线标称直径绝缘标称厚度外护套标称厚度电缆外径MHJYU124/0.28铜线+ 3/0.28 钢线0.45 1.6 7.1224/0.28铜线+ 3/0.28 钢线0.451.68.6 表5型 号规 格导体结构根数/单线标称直径绝缘 标称厚度护套 标称厚度编织

8、镀锌 钢丝直径外护套 标称厚度电缆外径MHJYU521/0.80.35 1.50.200.301.615.61021/0.80.351.50.200.301.618.42021/0.80.351.50.200.302.023.4表6型 号规 格导体结构根数/单线标称直径绝缘 标称厚度铝一聚乙稀粘结护层重叠宽度MHJYU2021/0.80.353021/0.80.355021/0.80.35 表75.1.3导体直流电阻:在20时,电电缆导体的直流电阻应符合表8要求. 表8 型 号导体直流电阻()固有衰减()MHYV451.10MHJYV731.30MHYBV36.70.95MHYAVMHYA32

9、5.2绝缘5.2.1绝缘采用低密聚乙烯电费料,其性能应符合HG2-1398中电电缆料的要求.5.2.2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应容易剥落而不损伤导体或镀锡层.绝缘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裂缝与其他损伤.5.2.3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表7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其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减0.05mm.5.2.4电缆绝缘线芯在20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3000M. .5.2.5电缆绝缘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9要求.5.3线组5.3.1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线组.一对线芯应采用对绞,绞合节距不大于120 mm;两对线芯可采用星绞或复对绞,其节距均不大于150 mm.5.3

10、.2成对的2根绝缘线芯应用不同的颜色,普通对为红,白二色,标志对为蓝色,白二色,星绞组4根绝缘线芯的绝缘的绝缘应为红,蓝,白,绿四色.5.4缆芯 一对线芯和两对线芯的电缆可直接用线组作为缆芯.二对以上的电缆应用对绞线组按同心式绞合成缆芯,最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相邻两层之间的绞向必须相反.同一层中相邻两对线组应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每一层中应有一个标志对.5.5包带 MHYBV ,MHYAV,MHYA32型电缆的缆芯外面应用非吸湿和非吸油性的绝缘带纵包或重叠绕包.绕包带应扎紧,其重叠部分应不小于带宽的20%,最小不得低于5 mm.5.6粘结护层5.6.1粘结护层用铝一聚乙浠复合带符合本标准录A的

11、规定.5.6.2MHYAV与MHYA32型电缆,在塑料绕包带外纵包一层铝一聚乙烯复合带,该护层必须连续、完整。纵包重叠量应大于表6表7的规定,重叠处采用热封。5.7 护套5.7.1 MHYBV 与MHYAV与MHYA32 型电缆的护套应用低密度聚乙烯电缆料,其性能应符合HG2-1398 中电缆料的规定。5.7.2 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缆芯包带或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层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粘结护层。护套表面应平整,无裂缝与其他机械损伤。5.7.3 护套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5表7的规定,并允许有20的负偏差。5.7.4 电缆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9要求。5.8 铠装5.8.1 MHYBV型

12、电缆护套外应采用编织镀锌细钢丝铠装。细钢丝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 规定,钢丝直径应符合表的规定。编织覆盖率应为2535。镀锌钢丝可用银钎焊焊接,但焊接处不允许有钢丝端头露出。5.8.2 MHYA32型电缆护套外应用镀锌钢丝铠装,镀锌圆钢丝直径应符合表7规定。铠装镀锌钢丝应符合GB 3082 的规定。59 外护套5.9.1 外护套为蓝色采用聚氯乙烯电缆料,其性能应符合GB 8815的规定。5.9.2 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缆芯或钢丝铠装层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护套或钢丝镀锌层。外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缝、气孔、夹杂或其他机械损伤。5.9.3护套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表7规定.外护套厚度的平均

13、值应不小于元宝的标准值。MHYBV 与 MHYA32 型电缆外护套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其他型号应不小于标称值的mm5.9.4 电缆外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9要求。表9序号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1老化前机械性能1.1抗强度 (N/mm2)101012.51.2断裂伸长率 ()3003501502热老化试验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h)4247242.1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出5.10 电缆外径 电缆的平均外径应不大于表3表7规定的最大值.5.11 成品电缆5.11.1 电缆导电线芯不得有断线、对间连电、混线现象。5.11.2 电缆任意对

14、线组的工作电容应不大于0.06uF/km.5.11.3 耐交流电压性能:电缆绝缘线芯间与绝缘线芯与屏蔽间应能经受历时1 min、1.5Kv 交流电压的试验,不允许有击穿和闪络现象。5.11.4 电缆在500m长度上任意两对线芯间的远端串音衰减不小于70Db.。5.11.5 电缆工作对的直流电阻差应不大于环阻的2。5.11.6 电缆的固有衰减应符合表8规定。5.11.7 电缆在1km长度上每根线芯的电感应不大于800uH.5.11.8 低温冲击试验:电缆应经受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试验后电缆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的裂纹与破口。5.11.9 低温冲击试验:电缆应经受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试验后

15、电缆表面应无损伤,线芯间无断路和短路。5.11.10 低温卷绕试验:和型电缆应经受低温卷绕试验。试验温度为。试棒直径应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倍。试验后电缆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的裂纹与破口。5.11.11 低温拉伸试验:、与型电缆应受低温拉伸试验。试验温度为。5.11.12 高温试验:电缆应经受高温试验。试验后电缆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的裂纹与破口。5.11.13 湿热试验:电缆应经受湿热试验。高温温度为,周期d。试验后应立即检查,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km,线间耐工频电压1.5kV,1min不击穿,且电缆表面无皱纹、气孔、裂纹。5.11.14 密封性能:电缆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5.11.15 阻

16、燃性能:电缆阻燃性能应达到MT386标准中5.3、5.4规定的试验要求.5.11.16 交货长度:a) MHYA32井筒电缆按用户要求的长度交货;b) 规格为12、22、14的电缆交货长度不小于200m;c) 其它规格的电缆交货长度不小于100m。短段不小于50m 的电缆不得超过交货量的10。长度计量误差应不大于0.5。用户对供货长度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协议交货。5.12 工作条件5.12.1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月平均最大相对温度为(时)。5.12.2 电缆允许敷设与安装的温度应不低于10.5.12.3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MHYV 与MHJYV 型电缆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其它型号

17、外径的15倍。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本标准中除环境试验在有关条款中规定以外,其它试验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35;环境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106kPa.6.2 绝缘厚度测量6.2.1 步骤绝缘厚度应按GB/T 2951.11997中8.1规定的方法测量。应在至少相隔1m的3处各取一段电缆试样。每根动力线芯、控制线芯的绝缘厚度均应测量,其他绝缘线芯若有绝缘厚度的要求也应测量。6.2.2 结果评定每根绝缘线芯取3段绝缘试样,测18个值(以mm为单位),应计算到小数点后第3位,并按GB 8710规定修约。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绝缘最薄处的厚度。6.3 厚度测量6.3

18、.1 步骤护套厚度应按GB/T 2951.11997中的8.2规定的方法测量.应在至少相隔1m的3处各取一段电缆试样.6.3.2 结果评定3段护套试样,测得18个值的平均值(以mm为单位),应计算到小数点后第2位,并按GB 8710规定修约。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护套最薄处的厚度。6.4 外径的测量6.4.1 步骤电缆的外径应按GB/T 2951.11997中8.3规定的方法测量.应在至少相隔1m的3处各取一段电缆试样. 6.4.2 结果评定所测得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外径平均值(以mm为单位),应计算到小数点后第2位,并按GB 8710 规定修约。6.5 印刷标志耐擦性试验用1团浸水脱脂棉

19、或1块棉布轻轻擦拭10次后,字迹仍应清晰可辩.6.6 导电线芯通电试验采用直流电压为36V与以下的指示器或指示灯检查.6.7 电感的测量 电感的测试用误差不大于2的电感测试仪进行测量.测量时,将试样中任意对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至测试仪.6.8 低温静弯曲性能试验常温下,将试样在木轴上绕成圈,MHYV和MHJYV 型电缆用木轴直径等于电缆外径的10倍,密绕3圈;其他型号电缆用木轴直径为电缆外径的20倍,绕1圈,然后放入403的低温箱试验2h ,取出后立即检验。6.9 高温试验 将试验平起码地或卷成直径不小于电缆外径30倍的圈放入1002的恒温箱中,放置168h;取出后在常温下恢复1h,然

20、后将试样在10倍电缆外径的圆柱上连续绕续10次。610 密封性能6.10.1 步骤 从电缆一端充入压力不小于30N/c的干燥空气或氮气,直到电缆另一端的气压表上读数不低于10 N/c为止.6.10.2 结果评定电缆充气后的2h ,气压表上的读数不应降低.7 检测规则7.1 检验分类 电缆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7.2 型式试验(T)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1) 产品或老产品或转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2) 正式生产后,如工艺、配方、结构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3) 发产品检验合格证时;4)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需仲裁时;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1、提出检验要求时;凡生产用于煤矿用的电缆必须由国家采煤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本标准规定进行型式试验,并获取“产品检验合格证”。73 抽样试验(S)7.3.1 抽样方法产品批量小于5km,抽样不得少于3段;批量大于5km时,每增加5km,增加试样1段.7.3.2 抽样试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应从不同卷(盘)中另取双倍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应对该批电缆就不合格项目进行100的检查,不合格者为不合格产品.7.4 例行试4 例行试验(R)产品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方能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至少应包括如下容:a) 制造厂名称;b) 产品型号与规格;c) 长度(m);d)

22、制造年月或生产批号;e) 标准编号;f) 质检中心颁发的合格证号;g) 质量检验专用章.成品电缆应按表10规定试验,检验是否符合相应要求.表10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条文号试验类型试验方法标准号条文号1电气性能试验1.1导体直流电阻5.1.3T,RGB/T 3048.41.2导电线芯通电试验5.11.1T,R本标准6.61.3绝缘电阻5.2.4T,RGB/T3048.5 3048.61.4工作电容5.11.2T,SGB/T5441.21.5交流电压试验5.11.3T,RGB/T 3048.81.6串音衰减性能5.11.4TGB5441.61.7直流电阻差5.11.5TGB/T3048.81.8固

23、有衰减5.11.6TGB 5441.71.9电感5.11.7T本标准672结构与表面标志2.1表面标志8.1.1T,S本标准6.52.2电缆外径5.10T,S本标准6.42.3绝缘厚度5.2.3T,S本标准6.22.4护套厚度5.9.3T,S本标准6.33绝缘机械性能4护套机械性能5.2.5TGB/T 2951.119979.14.1老化前机械性能5.9.4TGB/T2951.119979.24.2热老化试验5.9.4TGB2951.219978.15低温性能试验5.1低温静弯曲试验5.11.8T本标准6.85.2低温冲击试验5.11.9TAGB/T2951.419978.55.3低温卷绕试验

24、5.11.10TGB/T2951.419978.25.4低温拉伸试验5.11.11TGB/T2951.419978.36高温试验5.11.12T本标准6.97湿热试验5.11.13TGB 2423.48密封性能试验5.11.14T本标准6.109阻燃性能9.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5.11.15TMT38619954.29.2成束燃烧试验5.11.15TMT38619954.310交货长度5.11.16R计米器8 标志8.1识别标志8.1.1电缆护套表面应用压印方式或颜色明显区别于护套颜色的油墨印制产品标志。产品标志应包括如下容a) 制造厂名称;b) 电缆型号与规格;c) 质检中心颁发的产品合格证号

25、。印字必须清晰、耐擦,印字间隔不超过1m.8.1.2 在电缆部或外部,允许制造厂设置其他标志,但其他标志的使用不得损害规定印字的明显性和清晰度。82 包装标志每卷或每盘电缆上应附标签,标明如下容:a) 制造厂名称;b) 产品型号与规格;c) 长度(m)与毛重(kg);d) 制造年月或生产批号;e) 本标准编号;f) 质检中心颁发的产品合格证号。9 包装、运输和贮存91包装9.1.1 电缆应成卷或成盘交货,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本标准5.13.3规定的数值.电缆两端必须密封,成卷(盘)电缆应妥善包装.9.12 成卷包装的电缆重量不得超过50kg.9.13 成盘馐的电缆必须整齐地绕在电缆盘上。电缆盘应符合/T 8137 规定。电缆盘上应标明电缆正确的旋转方向。9.14 每卷或每盘电缆上应附标签,标明8.2 规定的标志容.9.2 运输和贮存电缆应能适应水、陆、空一切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a) 防止水分潮气侵入电缆;b) 防止严重弯曲与其他机械损伤;c) 防止高温与在下曝晒。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