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8685628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侗族大歌生存与传承模式 一、侗族和侗族大歌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因为没有专门的侗文,侗族人用有韵律的歌唱,传承了他们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作为侗歌最精华的组成部分,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载,直接而生动的表现侗族文化,将侗族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习俗文化等方方面面传承给后人。在侗族地区学习唱歌就像是汉人学习文化一样,不会唱歌的人就如同没有接受文化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后生会找不到媳妇,姑娘嫁不出去”,“只有会唱歌,会种田,才有出路”。可以说,人们对于侗歌的热情源于一种身份的认同。侗族人民世代喜欢唱歌,在那些没有电视、电脑的年代里,人们的

2、唯一娱乐就是唱侗歌。 二、侗族大歌的形式 (一)侗歌唱歌内容 侗族大歌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友谊和爱情,反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侗歌按内容可以分为:(1)对歌。这是最常用、最普遍的的歌,不管何种场合都可以用的歌。(2)情歌。流行于年轻人之间,有时候老年人之间也会唱,但是很少用于跨代唱歌。现在也有跨代唱歌,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唱歌的经验少,跟别人对歌的时候对不上,父母就在背后出主意,但有种作弊的嫌疑。(3)河歌。归类于情歌类,但是唱调不同,以抒情为主,不需要琵琶,不一定在古楼上唱歌。(4)认祖歌。讲述本民族历史。(5)叙事歌。记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这些歌多是自己现场编造的,唱

3、出来的歌就好比是用文字写出来的美文。 (二)侗歌演唱地点 (1)鼓楼。真正的侗族大歌,必须要在鼓楼中进行,要有对垒才叫大歌。所谓对垒就使鼓楼是侗寨的象征,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缩影。侗族素有建寨先建鼓楼之说,鼓楼是一个公共场所,除聚众议事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连续唱唱三天三夜。(2)民宅。大多情况下唱歌是家中的一种聊天方式。侗族的民宅是木制吊脚楼,过去几个女孩子相约在吊脚楼上纺纱、织布的场景时常出现,她们边聊天边劳作,兴起时唱着侗歌。歌声从古老的吊脚楼中传出,有时候男孩子们听着歌声也喜欢过来凑热闹。对他们来说侗歌已

4、经不只是歌,而是一种表达话语、抒发情绪的方式。 (三)唱歌的形式 (1)休闲方式的侗歌。在没有任何娱乐工具的年代里,要打发农忙过之外的时间,唱歌是最好的选择。侗族人一直有“饭养身,歌养心”就是道理,足以看出侗族人对与侗歌的重视和喜爱。这种休闲方式对侗族人来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2)竞赛方式的侗歌。这里主要指不同寨子之间的竞赛。客人进入寨子要么亮开嗓子唱歌,要么敲响鼓楼里的鼓,全寨人就知道有客人来对歌了。两个寨子里的代表人分居两边对歌,直到分出输赢。赢得胜利是一种荣誉,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据说胜出者在一个月内都回不了家,会被人们争相邀请到家中做客。这种竞争迫迫使人们学习和钻研侗歌。 三、侗族大

5、歌的传承形式 (一)歌师的形成 在侗族,学习侗歌就是学文化。要成为歌师必须要见多识广、懂道理、懂言语。要成为歌师,首先要学会前辈歌师们的歌,然后自己要会编歌、会创作。能够成为歌师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记性好,能够记住前辈们的歌。总体来说,歌师主要以教歌、传歌、编歌、创歌为己任。 (二)传承方式 (1)歌师的传承。与汉族的传统不同,侗族的歌师不是由师傅指定的,而是要有一定的威望,要受到大家公认才行,这就是歌师代代相传的模式。从前,每年十月过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七八个年轻人都会相邀到歌师家学侗歌。跟歌师学歌是不用交学费的,歌师认为既然是被尊为歌师就有义务将自己的这些技艺传给后人。(2)侗歌传承模式歌班。歌

6、党就是有组织地向歌师学习唱歌的一群人。父母会将一些同岁数、同性别孩子撮合在一起,加入这样的歌班便于孩子建立人际关系。 四、民族旅游背景下的侗族大歌传承现状 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侗歌极大的促进了侗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其经济价值被挖掘出来。侗歌的展演给当地政府、商业机构、个人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益。许多优秀的侗歌演唱者将唱侗歌作为谋生手段,走出寨门、摆脱贫困。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造成的伪文化现象却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过去自发的进行的歌唱比赛变成一种商业展演,唱歌由自发性,变为强制性。人们在急于提高侗族大歌知名度的同时,忽略了它的本质,即对垒,没有对垒就使侗族大歌失掉了原生态,一切都变的机械化。年轻人只忙于自己的那一套生存技巧,无人顾及大歌的智慧。从前寨队和寨队之间的比赛是一种只一比高下,没有名次之分,没有奖励,只赢名望的比赛,而现在掺杂着太多的功利思想。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