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安全规程解读及典型案例49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08500972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5.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冶金行业安全规程解读及典型案例49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冶金行业安全规程解读及典型案例49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冶金行业安全规程解读及典型案例49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安全规程解读及典型案例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安全规程解读及典型案例49(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炼钢目录一、废钢处理安全作业2二、煤气烤包安全作业7三、铁水罐、钢水罐、渣罐安全作业8四、起重安全作业11五、氧气转炉安全作业19六、电炉安全作业27七、炉外精炼安全作业27八、连铸安全作业32九、乙炔、丙烷汇流室安全37十、煤气回收安全作业40十一、修炉安全作业39第三章炼钢一、废钢处理安全作业(AQ2001-2004(6.2.13)废钢处理设施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落锤破碎间(场)应设封闭型防护结构,废钢爆破应采用泄压式爆破坑。规程解读:部分废钢含密封件,需拆除后方可当做废钢,防止密封容器受热爆炸,落锤破碎间粉碎废钢时飞溅废钢,无封闭防护可能砸伤或碰伤周边人员。泄压式爆破可以有效的减轻振

2、动和噪声,且无碎块飞出,保护周边人员。(AQ2001-2004(7.2.1)可能存在放射性危害的废钢,不应进厂。进厂的社会废钢,应进行分选,拣出有色金属件、易燃易爆及有毒等物品;对密闭容器应进行切割处理;废武器和弹药应由相关专业部门严格鉴定,并进行妥善的处置。规程解读:禁止放射性废钢进入厂区,一经发现立即铅封按程序上报。易燃易爆及有毒密闭容器应废武器和弹药会引发爆炸事故。废钢应按照以下标准验收:(按制度规定进行处置并建立台账)1)废钢性质油脂类涂料类土砂废木材附着水分SP0.002%0.005%0.5%1.0%3.0%0.080%0.080%2)废钢中不允许有成套的机器、设备及结构件等。3)废

3、钢铁表面不得有过量的油脂、土砂、水泥、废木材、耐火材料、炉渣等杂物,不得混有橡胶制品,不得混有表面镀锡的废钢。4)废钢中不允许有混有废铁、合金钢;含有多量Cu的废钢(指含有铜制品或钢中含铜量0.25%的废钢)、Si钢和合金钢等特种成分的废钢与一般废钢应分别保管。5)废钢中不准有二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易燃、易爆物及有毒物质等。6)废钢中不得有放射性物质或受过放射性污染。案例:炼钢厂电炉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11月22日零时5分,位于某县经济特区前杜村的“某县新福制品厂”内一处炼钢电炉突然发生爆炸。正在炼钢炉周围干活的10名工人被爆炸的冲击气流崩飞,其中3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原因:发生

4、爆炸是因为化铁电炉内一根直径一寸的铁管内含有爆炸异物。(AQ2001-2004(723)炼钢厂一般应设废钢配料间与废钢堆场,废钢配料作业直接在废钢堆场进行的,废钢堆场应部分带有房盖,以供雨、雪天配料。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不应人炉。规程解读: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禁止入炉。案例:炼钢厂转炉加废钢喷溅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5月8日,某特钢有限公司40吨转炉在进行废钢投料作业时,发生爆喷,造成8人烧伤。事故原因:转炉在进行废钢投料过程中,将混有泥浆沉积物的铁块一起加入炉内,由于混有泥浆沉积物的铁块比较潮湿,在进入转炉内后沉入铁水,并迅速发生汽化,造成炉内钢渣喷溅。采取措施案例:炼钢厂转炉喷溅事故事故

5、经过:2010年1月3日03:10,夜班乙班2#炉指挥110吨天车装完废钢后,先往后摇,然后向下摇,再通知450吨天车工缓慢兑入铁水。兑铁至2/3时,炉内突然翻滚,从炉口喷火并带出少量铁水。事故原因:1. 废钢中铁块裹湿泥较多。2. 加完废钢后,反复摇炉不充分,摇炉角度不够,废钢中的潮气没有充分蒸发。3. 车间对废钢潮湿按照雨雪天气进行操作的方案传达不到位,管理责任未尽到。(AQ2001-2004(9.2.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人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规程解读:1、建立入炉废钢配料制度,严禁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入炉。2、禁止

6、留渣作业。一旦留渣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兑铁前必须加入白灰或轻烧白云石摇炉2-3次使转炉终渣稠化。案例:炼钢厂转炉爆炸事故事故经过1986年11月7日16时25分,某钢铁公司炼钢厂2号转炉发生爆炸,死亡6人,重伤3人,轻伤6人。事故原因2号转炉出完超计划的第二炉钢后,倒渣并清理炉口残钢,准备换炉。此时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指挥当班班长洪某用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冷却,以缩短换炉时间。钟段长指挥中班工人准备倒水接渣,并亲自操作摇炉倒水。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为三十度时,炉内发生猛烈爆炸,汽浪把重约3.3吨的炉帽连同重约0.95吨的炉帽水箱冲掉,飞出约45米,打碎钢筋混凝土房柱。当时炉内约有28

7、0毫米厚的残渣,体积约0.6立方米,重约2吨。在爆炸前残渣处于液体状态,当水进入炽热的炉内后,水被大量蒸发,液渣表面迅速冷凝成固体状。由于冷却时间短,渣表面以下部分仍处于液体状态,在进行摇炉倒水操作时,由于炉体大幅度倾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炉内残渣发生颠覆,下部液渣翻出并覆在水上,以致液渣下部大量蒸汽无法排出,造成爆炸。倒罐站及铁水预处理:(AQ2001-2004(7.3.1)铁水运输应用专线,不应与其他交通工具混行。规程解读:铁水灌车无制动装置,当机车紧急制动时易造成铁水外溢事故。案例:1拉运铁水罐汽车胎爆,行人被烧成重伤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10月5日,在某市108国道铁路立交桥上的下坡处

8、,某钢铁有限公司一辆满载30余吨铁水的半挂运输车,因轮胎引爆造成车辆失控,行驶中的车上钢水包里铁水倾洒公路上,60米长公路瞬间变成铁水火海,当场严重烧伤一名早晨上班途中的行人女子,20分钟后武警消防人员赶到,5辆消防车在经过2个多小时的灭火才将车辆和被铁水引燃的柏油路面扑灭。(AQ2001-2004(7.3.3)混铁车倒罐站倒罐时,应确保混铁车与受铁坑内铁水罐车准确对位;混铁车出铁至要求的量并倾回零位后,铁水罐车方可开往吊包工位。规程解读:防止在向铁水罐出铁时由于停放位置不到位,而将铁水出至铁水罐外,造成铁水铸车和烧坏设备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认二级画面正常。2. 确认画面显示中的鱼雷

9、罐坑位,存铁数量及成分。3. 确认当前炉次的冶炼钢种和出铁量。4. 确认铁水称量运输车行走正常及称量显示正常。5. 确认倾动操作台手柄、信号、按钮正常。6. 确认除尘系统运行正常,除尘挡板开关灵活。7. 确认鱼雷罐车对位准确(精度士100mm,罐口及罐内铁水状况。8确认道口栏杆开闭正常。9. 确认铁水罐罐衬、罐底是否正常。10. 确认手动接电是否正常。11. 确认测取系统正常。(AQ2001-2004(7.3.4)混铁炉与倒罐站作业区地坪及受铁坑内,不应有水。凡受铁水辐射热及喷溅影响的建、构筑物,均应采取防护措施。规程解读:1、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检查表制度,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确认。2、对受铁水辐

10、射热及喷溅影响的建、构筑物用耐火材料砌筑进行热防护。案例:中频炉铁水泼入水池发生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1月9日凌晨5:30分左右,某金属磨料有限公司谭某、张某当班作业。张某负责往中频电炉中加铁渣,用小车将电炉熔化的铁水运输至桥面的作业区,谭某负责铁桥上的生产作业。桥面上的铁水包底部发生堵塞,张某和谭某重新更换铁水包,两人操作不慎,铁水泼入水池中,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局部压力骤增,形成爆炸,气浪将桥面掀起、彩钢瓦屋顶冲塌、铁桥护栏被击穿。张某、谭某受到爆炸冲击,当场死亡。事故原因某金属磨料有限公司在新建项目时,未经正规设计,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生产场所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根

11、据钢铁冶金行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5.3.1规定:存放、运输液体金属和熔渣的场所,不应设有积水的沟、坑等。如生产确需设置地面沟或坑等时,必须有严密的防水措施,且车间地面标高应高出厂区地标高0.3M及以上。(AQ2001-2004(736)铁水预处理设施,应布置在地坪以上;若因条件限制采用坑式布置,则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保证坑内干燥。规程解读:铁水预处理区域严禁打水,宜采用封闭式操作。二、煤气烤包安全作业8.2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烘烤器及其他烧嘴(AQ2002-2004(8.2.1)烘烤器应装备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规程解读:烘烤器主要用煤气燃烧和空气助燃来进行工作。1

12、. 在使用前,检查仪表装置和设备本体是否完好。2.在工作中出现临时故障,有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立即关闭阀门,切断气源,防止回火爆炸伤人。(AQ2002-2004(8.2.2)采用煤气燃料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煤气低压讯号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应设置供设备维修时使用的吹扫煤气装置,煤气吹扫干净方可修理设备。规程解读:一一1.报警讯号联锁装置应与主控连接,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关闭气源。2.煤气报警讯号联锁装置未与主控室连接时,应密切关注烤包火焰燃烧状况,发现异常,立即与相关人员联系。3.烘烤器煤气支管应设煤气吹扫和取样管,置换介质与煤气必须采取软连接。置换后,连续三

13、次爆破试验合格后,方可检修。(AQ2002-2004(8.2.3)采用氧气助燃时,氧气不应在燃烧器出口前与燃料混合,并应在操作控制上确保先点火后供氧(空气助燃时亦应先点火后供风)。规程解读:1.钢包烘烤使用的氧气管道、阀门要确保完好、无泄露,使用时,严格执行先点火后供氧的规定。2.钢包烘烤站的烘烤盖下严禁站人,在烘烤过程中发生熄火,要关闭氧气阀门,重新置换合格后,再进行点火。3.空气助燃时,进风管道加装泄爆装置案例:氧气泄漏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5年7月25日23时45分,某公司线材厂轧钢车间轧钢甲班A线开始轧钢,班长楚安排陈将气割枪接上备用。走到割枪工具柜前将割枪及带子从2号小柜内拽出往粗轧

14、四组事故剪方向拉。楚看见后向他摆手示意暂时不用,陈便将割枪和带子拉回,顺手将割枪挂在柜门上,管子堆在柜门前的地上。当李行至割枪工具柜西侧时,割枪工具柜突然发生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响声将李耳朵震伤。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割枪工具柜的2号、3号、4号小柜三个铁柜门炸飞,其中一块铁门砸在距割枪工具柜14.9米处正紧固粗轧四组七、八架导卫螺丝的成身上,造成成右手臂开放性骨折,口、鼻流血,倒在粗轧八架轧机的牌坊边上。班长楚等人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及时将成、李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成系院前死亡。事故原因:发生爆炸的是加锁封存的3号小柜,说明爆炸发生前该柜内已经积聚了可燃气体。从爆炸事故现场看,氧气管

15、没有脱落,接法正确,可以排除氧气进入的可能。因此,柜内积聚的可燃气体只能是乙炔。当班在事故发生前班长楚安排轧钢工陈接气管,陈还向班长询问过割枪接法。从爆炸事故现场看,乙炔气管错接入了3号小柜内。因此,陈错接乙炔气管导致3号小柜内积聚了大量乙炔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专家组调查意见“乙炔的点火能量为0.019毫焦,经计算直径为1毫米,温度为500C的氧化铁皮携带的能量为600毫焦。因此轧制时从红钢弹出的氧化铁皮完全有点燃乙炔的可能”,“工具柜与红钢的最近距离虽有10.4米,达到了乙炔使用的安全距离,但乙炔溢出弥散后与红钢的安全距离就会缩小。因此弥散的乙炔气体完全有接触红钢的可能”,“如果是烟头引爆

16、乙炔,烟头上会留下高温灼烧的痕迹,不会是新烟头,因此可以排除烟头点燃乙炔的可能性。”可以断定,红钢或红钢上弹出的高温氧化铁皮是造成事故的火源。(AQ2002-2004(8.2.4)烘烤器区域应悬挂“禁止烟火”、“当心煤气中毒”等警示牌。规程解读:煤气属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烟火”、“当心煤气中毒”警示牌,使人员对现场危险源一目了然,及早采用避险方法和工具。三、铁水罐、钢水罐、渣罐安全作业(AQ2002-2004(8.1.3)使用中的设备,耳轴部位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17、规程解读:使用的各种罐体耳轴长时间不进行检验,出现开焊、裂纹等,机械强度降低,在吊运时可能造成坠落伤人恶性事故,衬砖检查不到位,会导致高温液体泄漏事故发生。措施:1. 加强罐的监护与管理,罐体耳轴部位每年进行探伤检测。2. 每次使用前进行罐体外观检查(罐体开焊、包口烧坏、包底、包壁、管道、吹氩碗、罐体连杆、所有焊缝、法兰、配重板),有问题及时报修。3. 每次使用前罐体内衬检查(钢包内耐火砖、水口、透气砖孔、滑动机构等)后做出继续使用或送修的决定。案例:炼钢厂钢包穿包漏钢烧伤事故事故经过:2005年4月7日7时05分,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一分厂2#RH真空精炼装置按计划对T91钢种进行处

18、理,当钢包被顶升到位并下降至加合金位置时,2#RH精炼处理工陈发现操作室内监控显示屏上显示现场有火光,立即到现场确认,发现钢包穿漏。陈迅速返回操作室告知当班组长周,并按精炼处理中钢包穿漏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液压顶升装置让钢包下降,欲将钢包台车开出,但发现液压顶升装置不动作。同时周向当班作业长陆汇报事故情况。陈马上冲向1楼准备实施手动放油紧急作业,刚跑至扶梯口就被气浪冲至10.8米平台。此时,正碰上赶来的当班作业长陆和夜班2#RH组长史,但由于火势迅猛,此时已经无法进入2#RH平台。陆立即联系炉前作业长通知有关人员,史迅速赶至2#扒渣机附近查看,发现并救出了自救逃生已烧伤的当班组长周。后经现场察看

19、发现:32#钢包包壁与下渣线处发生钢水泄漏,冲出的钢水很快熔化了钢包台车上的托架,由于钢包处于顶升状态,在静压的作用下,钢水大量涌出,冲刷在附近液压站的墙面上,熔化了墙面上的钢结构立柱,钢水进入液压室,再熔化高压液压管道,造成高压液压油成雾状喷出,瞬间引起火灾,大火烧穿了液压站钢板屋顶并迅速蔓延。事故造成2#RH部分液压和电气系统烧损,现场作业人员常在操作室内窒息身亡,周严重烧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一炼钢32号钢包在2号RH真空精炼装置处,钢包内钢水泄漏,熔化液压站墙体靠钢包一侧的厂房钢柱,钢水进入液压站引起液压油燃烧,造成火灾。炼钢厂在新试T91特种钢冶炼时对钢包的特殊要求认

20、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与钢包实际工况不相适应。(AQ2002-2004(8.1.4)铁水罐、钢水罐和中间罐修砌后,应保持干燥,并烘烤至要求温度方可使用。规程解读:修砌后的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确认满足烘烤时间及温度要求后方可使用,否则容易发生爆震、喷溅进而造成烧烫伤事故。措施:使用前必须专人进行确认,达到目标温度方可使用。案例:钢包潮湿造成钢水喷溅事故事故经过2003年6月29日23时30分,某炼钢厂二连铸工段丙班天车工赵某某驾驶天车将23#钢包坐在4#铸机回转台上。大包工吕xx站在上边平台上抬水口压把,钢水没有流出来,吕xx就拿吹氧管去吹流,在吹流过程中,钢包中的钢水突然产生喷溅,吕xx本能

21、地扔掉吹氧管,掉头就跑,刚跑到回转台南侧时,喷溅的钢水浇在身上,造成全身烧伤面积达95%以上,深度达23度,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同时将拉钢工祝某某、冯某某、史某某、张某某脸、脚部烧伤,事故造成死亡1人,轻伤1人,微伤5人事故原因:钢包内潮湿气体分解、聚集、高温膨胀,气体排出造成钢水喷溅;另一方面是钢中碳和氧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剧烈反应所致。(AQ2002-2004(8.1.7)渣罐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其罐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的物料。规程解读:渣罐使用前罐内有水或潮湿的物料,容易放炮爆炸伤人。措施:使用前必须确认罐内干燥。案例:转炉渣罐潮湿,造成放炮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3月8日8点27分,2#转炉在第二

22、炉钢出钢后倒渣时,渣罐放炮。事故原因原料作业区炉渣段甲班带班班长郭在喷涂作业完成后,没有对罐内的余料潮湿进行观察确认,此时西侧火车进渣盘,而急于指挥3号63T天车下渣盘,省略了对渣罐喷涂后的安全确认。(AQ2002-2004(12.1.1)钢包浇注后,应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按规定报修、报废。规程解读:钢包浇注完,热修时检查不到位,易造成漏钢事故。措施:每次热修时检查钢包本体、内衬、滑动水口机构等符合安全要求,炉炉保证处于安全可控状态,防止钢包钻钢事故发生。(AQ2002-2004(12.1.2)新砌或维修后的钢包,应经烘烤干燥方可使用。(AQ2002-2004(12.1.3)浇注后

23、倒渣应注意安全,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倒渣区地面不得有水或潮湿物品,其周围应设防护板。规程解读:一一1.渣盘摆放位置要合理,距建筑物、设备不小于5米,避免流渣伤及人员、设备。2.存放渣盘区域地面要平整、清洁,有积水要及时排除,或用固态废渣垫平。案例:炼钢厂大包漏包事故事故经过1994年5月27日夜班,1#矩形坯第七炉钢开始浇铸。十分钟后,钢包西南侧包底与包壁结合部突然漏钢。钢水进入主控室,将中包浇钢工张XX和主控操作工申XX堵在里面。张XX从室内往外跑,摔倒在钢水中,全身烧伤,面积98%申XX(女)被人救出,烧伤面积50%将二人送医院后张XX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申XX脱险。事故原因1

24、、打结包衬由外工负责投料操作,正式工无人监督检查。在投料方式上采用单面布料,造成颗粒集中,局部分布不均,密度和强度相对降低。按要求包龄应在30炉至35炉之间,实际使用18炉就出现烧穿漏钢事故。2、在浇钢过程中,浇钢工责任制不落实,忽视了对钢包的检查监督。钢包包衬被钢水侵蚀脱落,包皮必然发红,然后熔化烧穿。采取措施加强钢包专人负责管理,制定钢包外皮温度标准,超标准立即停用。四、起重安全作业(AQ2002-2004(6.1.7)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与摩电道,原则上应相对布置;若两者位于同一侧,则应有安全防护措施。规程解读:1、司机室与摩电道相对布置,防止人员触电。2、司机室与摩电道在同一侧,两者间需设

25、置防护档板,加装防护栏杆(网、罩),防止人员接近发生触电伤害事故。(AQ2002-2004(7.2.7)废钢装卸作业时,电磁盘或液压抓斗下不应有人,起重机的大车或小车启动、移动时,应发出蜂鸣或灯光警示讯号,以警告地面人员与相邻起重机避让;起重机司机室应视野良好,能清楚观察废钢装卸作业点与相邻起重机作业情况。规程解读:天车安全操作规程中规定,吊物件时禁止从人头、火车头、汽车头及重要设备上越过。且电磁盘装卸废钢时,电磁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断电失磁和废钢吸附不牢天车运行或发生碰撞时震动使废钢散落。造成砸伤人员或重要设备的损坏。所以动车前必须鸣铃或灯光警示地面或视线盲区以外的人员避让,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

26、。作业中要多观察作业区域和相邻车辆动态。(AQ2002-2004(7.3.5)起重机龙门钩挂重铁水罐时,应有专人检查是否挂牢,待核实后发出指令,吊车才能起吊;吊起的铁水罐在等待往转炉兑铁水期间,不应提前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规程解读:操作吊运熔化金属、液体浮渣及浇铸天车起吊前,须注意吊钩是否将包环吊牢。专人检查是做到安全确认,确保万无一失。兑铁等待期间提前挂小钩,如果主钩突然发生抱闸失灵或主钩失控快速下降的情况就会使铁水倾翻,照成人员伤亡和重要设备损坏。案例1:未撤离危险区域,起重机起吊造成事故2005年7月24日上午9点10分,某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工段乙班副班长王与平,配合30T天车从一架轧机

27、渣沟槽中将渣斗吊出,吊至炉前辊道安全过桥南侧,将渣斗吊至黄河翻斗汽车上后,王上车去摘渣斗上面的钢丝扣后未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平在地面负责挂好渣斗底部吊点后,指挥天车起吊。天车司机王在起升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确认,为防止渣斗杂物外溢,向南面打小车,渣斗向南晃动过去,将站在翻斗车内西南角的王挤伤胸、腹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轧钢工段乙班副班长王,应摘完钢丝扣后,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而本人滞留在翻斗车上。天车司机王和地面人员平在配合作业过程中,在没有进行安全确认的情况下,盲目起吊。(AQ2002-2004(737)往炼钢炉兑铁水时,铁水罐不应压在转炉炉口或电炉受铁槽上,人员应位于安全区域。规程解

28、读:1、兑铁水时,铁水罐压在转炉炉口或电炉受铁槽上,兑铁时起副钩,主钩失力脱钩或摇炉不慎炉口回托铁水罐,造成主钩脱钩,铁水罐坠落铁水倾翻烧伤人员的事故。2、兑铁时指吊人员密切观察,正确发出指令。吊车司机注意炉口和主钩情况,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AQ2002-2004(8.1.1)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规程解读: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是因为避免天车运行时和不易察觉的突出物和天车发生碰撞,照成液体罐游摆,液体溢出,吊运过程中注意观察通道环境和同跨天车,避免和突出物和同跨天车相撞。

29、做到稳起、稳开、稳停。案例1:炼钢厂起重机检修试车,发生伤害事故事故经过:2003年2月7日8时左右,某公司炼钢车间天车丁班废钢车间天车司机宋某某驾驶天车进行吸废钢作业。天车司机宋某某驾驶天车至EF跨1920号柱处,“天车慢,时有时无”。张某某用电话通知修理一车间西班电工赵某某检查,然后对司机宋某某说:“没有问题,可以用”并试车确认。同时要求把他送回西头。宋某某在赵走出司机室关好仓门后,响铃动车向西全速行驶,直至在距207#天车(此车为备用车,处于静止状态)约4米左右处才拉回控制器,随即打反车,打反车无效,瞬间与207#天车相撞。此时宋某某看见一个人从天车上掉下来,落在零米E列16号柱处,落差

30、约13米,经确认是电工赵某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在天车运行中,未对自己所站位置进行确认,天车相撞时,赵某某站在天车东侧轨道北侧端梁处。天车运行,无关人员要撤离到天车下面。(AQ2002-2004(843)铁水罐、钢水罐龙门钩的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吊钩本体应作超声波探伤检查。规程解读:1、有问题的龙门钩的横粱、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带病作业,不合格的严禁使用,避免坠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2、龙门钩的横粱、耳轴销每年检查一次;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每月检查一次.案例1:钢丝绳异

31、常断裂,致人死亡事故经过2005年4月5日20时11分,某轧钢厂一车间成品组在用龙门吊车装钢材时,吊钢用的钢丝绳突然异常断裂,将吊钢工艾砸伤致死。事故原因:轧钢厂吊钢工艾在车间接手机电话,因车间内噪音太大,吊钢工艾便从门口吊物下面出来,当钢丝绳突然断裂时龙门吊所吊钢材正好砸在艾的身上。(AQ2002-2004(8.4.4)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铸造起重机额定能力应符合YB9058勺规定,电炉车间吊运废钢料篮的加料吊车,应采用双制动系统。规程解读:带有固定龙门钩吊运液态铸造起重机。额定能力应符合YB9058的规定;吊废料篮的吊车应采用双制动系统,定期检测防止

32、安全事故.-1铸造起重机吊运液态金属前,停车检查,试验所有制动器的可靠性,确认可靠后方可起吊。-2龙门吊钩除用于吊运钢包、铁包外,不准吊其它物品,更不准用龙门吊钩单钩吊任何物品。-3冶金企业起吊钢水包应采用冶金专用的铸造起重机-4对起重设备要定期由专业管理部门检查效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案例: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钢包坠落事故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生产车间,一个装有约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至铸锭台车上方2-3米高度时,突然发生滑落倾覆,钢包倒向车间交接班室,钢水涌入室内,致使正在交接班室内开班前会的32名职工当场死亡,另有6名炉前作业人

33、员受伤,其中2人重伤。事故原因,一是该公司生产车间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按照炼钢安全规程的规定,起吊钢水包应采用冶金专用的铸造起重机,而该公司却擅自使用一般用途的普通起重机;二是设备日常维护不善,如起重机上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压板螺栓松动;三是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厂房内设备和材料放置杂乱、作业空间狭窄、人员安全通道不符合要求四是违章设置班前会地点,该车间长期在距钢水铸锭点仅5米的真空炉下方小屋内开班前会,钢水包倾覆后造成人员伤亡惨重。(AQ2002-2004(8.4.5)钢丝绳、链条等常用起重工具,其使用、维护与报废应遵守GB6067的规定。规程解读:应定期检查钢丝绳、链条等常用起重工具,超过标准

34、(表面钢丝直径磨损V40%,钢绳每捻距断丝数V10%;链条磨损量V原尺寸10%)立即报废更换,避免发生起重设备坠落,造成人员伤害。案例:起吊刮油刮渣机的钢丝绳突然断绳,造成事故事故经过2005年3月16日7时30分,某股份公司第一钢轧总厂热轧分厂水处理车间机械点检作业长吴,布置周用钢丝绳将刮渣机西头的两个吊耳穿上,王将东头的两个吊耳穿上,钢丝穿好后,王把两根钢丝绳挂在行车的副钩上,周指挥行车落钩,刮渣机离地面还有3米时,突然一声巨响,站在刮渣机平台上的赵、王、王、马随刮渣机一起坠入平流池水中,赵、王、王先后从池中浮出水面,并爬到池上,马一直没有上来,在场人员将其打捞上岸,已经死亡。事故原因:起

35、吊刮油刮渣机的钢丝绳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断绳,致使刮渣机平台上作业人员与刮渣机一起坠落池中。起吊刮渣机的钢丝绳选择不当,检查不细。(AQ2002-2004(846)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遵守GB5082的规定。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液渣,应确认挂钩挂牢,方可通知起重机司机起吊;起吊时,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规程解读:1、天车指挥作为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2、现场严禁乱指挥或多人指挥。3、指挥人员起吊前确认吊钩是否挂牢,起吊后远离起吊点避免发生事故时伤到自己。加强指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避免不合格人员指挥,在遇有指

36、挥不合格或乱指挥时要严格执行十不吊。在吊挂液体包时要和地面指挥人员配合好,严格落实好确认制度案例1:天车运行的状况下,攀登运行中的天车。事故经过:2003年1月20日9时30分左右,某钢厂中板成品库营销处发运科天车维修工项某某,正在成品库北17住附近检查天车大车铁道螺栓。与此同时,天车工王某某在北15住操作20吨天车,在地面人员徐某某指挥下从地面专用车上吊起一张钢板,准备卸到车间西面,这时天车工王某某发现维修工项某某在北侧17住位置,就鸣铃示警,并开车从东向西运行,此时,徐某某发现项某某手抓天车栏杆登天车,急呼停车,待车停稳后,发现项某某被天车北侧端梁与20#柱挤伤,急送医院治疗,经诊断为:骨

37、盆骨折、尿道断裂、膀胱损伤。事故原因:1、天车维修工项某某未与司机联系确认,在天车运行的状况下,攀登运行中的天车。2、天车工王某某在发现天车行车梁有人检修天车的情况下,未立即停止运行,继续行驶天车。(AQ2002-2004(847)起重机启动和移动时,应发出声响与灯光信号,吊物不应从人员头顶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不应用吊物撞击其他物体或设备(脱模操作除外);吊物上不应有人。规程解读:发出警示和灯光信号是为了警示天车上的人员,运行轨道上的人员或运行通道上的人员。天车运行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吊物脱落的事故,砸伤人员或设备。用吊物撞击其他物品会造成吊物脱落和设备损坏,吊物上有人容易发生坠落事故。严格执行

38、十不吊制度1. 指挥信号不明,多人指挥和无人指挥;2. 安全装置不灵;3. 吊物上有人;4. 超负荷、负荷不明,粘地或物件埋地下,情况不明;5. 钢丝绳不正或斜拉物件;6. 挂不牢、光线暗看不清;7. 钢丝绳磨损、报废或有棱仞物件没有采取措施;8. 设备有缺陷;9. 露天作业六级以上大风;10. 有易燃易爆品。(AQ2002-2004(9.2.3)兑铁水用的起重机,吊运重罐铁水之前应验证制动器是否可靠;不应在兑铁水作业开始之前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兑铁水时炉口不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防铁水罐脱钩伤人。规程解读:1、如果提前挂小钩,主钩突然发生抱闸失灵或主钩失控快速下降的情况就会使铁水

39、倾翻,造成人员伤亡和重要设备损坏。2、炉口上倾会发生炉口回托铁水罐,造成主钩脱钩,铁水罐坠落铁水倾翻烧伤人员的事故。严格落实安全规程和班前点检制度,坚持标准化操作。案例1:起重机司机安全确认不够造成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9月3日4时10分左右,某钢铁公司炼钢总厂炼钢车间丙班混铁炉平台操作工夏XX将流铁槽开进混铁炉,在确认铁水包钩挂牢固后,在混铁炉平台上指挥行车吊铁水包靠近流铁槽,行车工陈X在吊铁水包的过程中,将铁水包钢丝绳底座压在流铁槽上,夏XX发现后,指挥行车上升主钩,而陈X误认为要翻兑铁水,上升副钩,造成铁水包西侧龙门钩脱钩,铁水倾翻在混铁炉平台周围,溅下的铁水红渣引燃停放在厂房外10米

40、远处的火车机头,造成坐在机头内的运输部机车司机周X全身大面积灼烫伤,约为80%,其中40%皿度。事故原因分析:1、行车工陈X未确认地面指挥信号而误操作。2、炼钢车间混铁炉平台操作工夏XX对炼铁厂转运过来的铁水包耳轴右侧缺挡板检查不到位。米取措施起重机司机必须在确认安全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起吊。铁水包耳轴定期检查校验,保证耳轴完好。(AQ2002-2004(10.2.11)电炉加料(包括铁水热装和吊铁水罐)、吊运炉底、吊运电极,应有专人指挥。吊物不应从人员和设备上方越过,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规程解读:1、指挥人员起吊前确认吊钩是否挂牢,起吊后远离起吊点避免发生事故时伤到自己,做好现场作业监护。2、

41、现场严禁乱指挥或多人指挥。3、天车运行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吊物脱落的事故,砸伤人员或设备。案例1:起重机事故事故经过:2003年5月10日4时50分,某钢厂中板厂辊道运输的钢坯到1号加热炉出钢口西侧辊道盖板的西段,钢坯歪斜被卡,不能运行,天车工段站在2号加热炉仪表室门前操作4号遥控天车,用钢坯夹子去吊正钢坯,钢坯夹子没有夹住钢坯。加热工段出钢工唐站在1号加热炉西托出机西侧第2支单传动辊的齿轮箱上,面朝西,指挥天车工段向东开动天车到他面前,以便用手将钢坯夹子扶正。段某某操作天车摇控器,当天车往东行走到距唐约1米时,天车摇控器突然断电、失灵,天车继续向东行走,这时段某某喊唐某某注意,唐某某蹲下,天车

42、往东行走时,钢坯夹子撞到唐某某头部后,被挤在钢坯夹子与升起的托出臂之间,唐坠落到托出机地坑内,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天车工对出钢工的违章、冒险作业没有及时制止,并且听从出钢工的违章指挥,天车负荷运行时,必须把吊物升到距最高障碍05米以上方可通过;如发现前方有人,应鸣铃待人离开后方可通过,严禁吊物从人体或重要设备上部通过。(AQ2002-2004(11212)吊运满包钢水或红热电极,应有专人指挥;吊放钢包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规程解读:两类吊物不同于其他吊物,如果吊挂不牢使钢水倾翻或红热电极坠落,都是会照成群死群伤和大面积设备损坏的吊物所以在起吊前必须做好确认。认真

43、落实确认制度和标准化作业,起吊前钢丝绳拉紧后停止,让指挥人员确认是否挂牢再起吊。案例1:炼钢厂电炉起重机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3月17日上午10:30分左右,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总厂电炉作业区浇铸丁班铸锭工彭某某指挥9#行车吊运钢包到CD跨滑动水口安装坑安装钢包液压油缸,行车吊钢包停留在滑动水口安装坑上方,当彭某某转身去拿液压油缸时,钢包翻包钩脱落压在彭某某背部,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彭某某在指挥行车作业时,起吊时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在事故钢包没有完全停稳的情况下,便进入限禁区内工作。起重物下站人。五、氧气转炉安全作业(AQ2001-2004(9.2.4)新炉、

44、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8h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应认真检验各系统设备与联锁装置、仪表、介质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若需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规程解读:新炉、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8h后的转炉,炉衬砖容易出现松动,极易发生在兑铁和出钢过程中炉衬砖脱落,引发安全事故。应米取以下措施:1、凡新炉或停炉进行大、中、小修后开炉和停炉8小时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要按开新炉的要求进行准备。2、开新炉需具备下列条件:3、钢包车、渣车、转炉倾动,氧枪(副枪)升降,散状料及合金称量加入系统,炉前和炉后档火门及其它有关设备,已经试运转正常,并处于工作状态。4、

45、各种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各种水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供排水正常,不漏水。6、风机除尘系统,汽化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7、动力管道(风、水、气等)的总阀门,快速切断阀、逆止阀、放散阀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一切联锁装置,事故报警和备用电源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9、炉下不得有积水,潮湿物和堆积物。10、氧气吹炼压力0.8Mpa。11、氧枪口、副枪口、散状料汇总气封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12、确认转炉底吹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3、转炉底吹系统测试时,确保该系统与炉底透气砖软管断开,完毕后,人不得进入炉内。14、开新炉前必须严格执行操作制度,岗位人员在收到操作牌后方可进行设备调试。风、水、电、气

46、等系统调试时,必须确认作业现场人员已经撤离,各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进行测试。15、开新炉前各岗位进行设备确认。16、必须严格按照开新炉确认表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确认。17、确认表上所有签字人员必须签字认可。18、开新炉前操作人员不要在炉口附近停留,要确保安全,以免发生炉衬塌落,造成人身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2010年1月4日,河北省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南平炼钢分厂的2号转炉与1号转炉的煤气管道完成了连接后,未采取可靠的煤气切断措施,使转炉气柜煤气泄漏到2号转炉系统中,造成正在2号转炉进行砌炉作业的人员中毒。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原因1 )运行中的1#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与在建的2#转炉煤气回收系

47、统共用一个煤气柜;2 )与在建的2#转炉连通的的水封逆止阀、三通阀、电动蝶阀、电动插板阀(眼镜阀)仍处于安装调试状态;3)1月3日上午,1#转炉停产,为使2#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与现系统实现工程连通,约10时30分,三叶公司在将3#风机和2#风机煤气入柜总管间的盲板起隔断作用的盲板切割出约500mmx500mm的方孔时,发生2人中毒死亡事故,施工人员随即停工。4)事故现场处置后,当班维修工封焊3#风机入柜煤气管道上的人孔,(未对盲板上切开的方孔进行焊补);5)当班风机房操作工给3#风机管道U型水封进行注水,见溢流口流出水后,关闭上水阀门;6)1月3日13时左右1#转炉重新开炉生产;1月4日上午,2

48、#转炉同时进行砌炉作业。7)1月4日约10时50分,应炉内砌砖人员要求,到炉外提升机小平台来取炉砖尺寸人员突然晕倒,小平台上一起工作的2名人员去拉但未拉动,并感到头晕,同时意识到可能是煤气中毒,马上呼救。8)在2#转炉回收系统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割除煤气管道中的盲板,煤气柜内(事故时1#转炉未回收)煤气通过盲板上新切割500mmx500m的方孔击穿U型水封,经仍处于安装调试状态的水封逆止阀、三通阀、电动蝶阀、电动插板阀充满2#转炉(正在砌炉作业)煤气回收管道,约10时50分,煤气从3#风机入口人孔、2#转炉一文溢流水封和斜烟道口等多个部位逸出;9)U型水封排水阀门封闭不严,水封失效,导致此

49、次事故的发生(从1月3日13时注水完毕至1月4日10时20分左右,经过约21小时的持续漏水,U型水封内水位下降,水位差小于27.5cm(煤气柜柜内压力为2.75KPa),失去阻断煤气的作用10)U型水封未按图纸施工,未装补水管道,存在事故隐患(AQ2001-2004(925)炉下钢水罐车及渣车轨道区域(包括漏钢坑),不应有水和堆积物。转炉生产期间需到炉下区域作业时,应通知转炉控制室停止吹炼,并不得倾动转炉。无关人员不应在炉下通行或停留。规程解读:1、防止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由于喷溅、漏炉、漏渣罐等原因遇水引发爆炸事故。2、炉下大量堆积物易引发钢包车、渣车掉道事故。3、炉下在清渣作业时如转炉突然倾

50、动,炉身上的积渣脱落后易发生车辆人员砸伤事故。4、转炉主控室确认不会再向炉下坠物并且所有的坠物隐患消除后,进行炉底清渣作业,清渣期间不准摇炉、动炉,关闭炉前、炉后门,通知钢渣作业区进行清渣作业。(执行挂牌制度)备注:司机要认真点检铲车,排查安全隐患,车辆必须配备干式灭火器,对于漏油铲车不得用于炉下清渣作业,司机要穿戴好劳保用品,带好防尘镜,防护口罩没有钢渣作业区当班人员组织指挥,平台无人监护,未确认转炉炉体确实不动。转炉吹炼期间,不得进行炉下清渣作业,遇到转炉喷溅,不得强行穿越红热钢渣,可先用钢包车或渣车推渣器将红渣推离道轨后,再由铲车推渣,铲车轮胎严禁长时间碾轧红热钢渣。案例1:上下作业未联

51、系炉渣掉下砸伤人事故经过2007年7月9日6时15分,炼钢厂3#炉准备下枪吹炼时,发现16.7米氮封处氧枪被渣子卡住下不到位,炉长谢xx安排摇炉工左x带着撬棍和另一人上去处理,同时将炉口摇向出钢的位置。很快积渣被撬掉,渣子从氮封口落到炉体后于落入炉坑,碰到正在炉坑装推渣器准备推渣的清渣工陈xx左侧腰部,造成脾脏破裂摘除。事故原因丙班3#炉炉长谢xx在处理氮封口结渣前,未按规定通知清渣工在上面处理结渣时不得进入炉坑作业。清渣工陈XX进入炉坑作业前未通知炉前(AQ2001-2004(926)转炉吹氧期间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提枪停吹:氧枪冷却水流量、氧压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高于规定值,氧枪漏水,水冷

52、炉口、烟罩和加料溜槽口等水冷件漏水,停电。规程解读:当发生以上情况时如不及时提枪极易引发爆炸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操作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接班时主操必须检查1)各种连锁是否安全可靠,设备运转正常。2)氧枪是否漏氧;氧枪、副枪、烟罩是否漏水。氧枪、副枪漏水必须移开工作位,并换枪。3)吹炼时发现烟罩漏水成柱状时,应立即停止吹炼并停水,炉内积水严禁动炉,确认蒸发后方可摇炉。4)检查氧副枪时,必须两人以上穿戴好劳保品,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仪才可进入氧副枪区域。2、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停止吹炼:2.1工作氧压v0.7Mpa。炉内火焰异常,呈亮白色,炉温突然下降,火焰突然发暗,炉内有轻微的爆炸声。2

53、.2转炉炉壳及枪口水套冷却水报警。2.3氧枪,汽化冷却装置漏水,转炉烟罩严重漏水。2.4事故提枪装置失灵。2.5咼压水切断阀失灵。2.6事故联锁失灵。2.7转炉水冷炉帽、炉身、水冷烟罩无水。2.8氧气压力表、高压水压力表、氧气流量表、高压水出水温度计等仪表失灵。2.9氧枪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温度超过规定值。案例1:炼钢厂电弧炉钢水爆炸事故经过1991年2月10日4时50分,某铸工车间3吨碱性电弧炉在冶炼第二炉钢的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炉内爆炸,钢水从炉盖、炉门向外大量喷溅,当场烫死一人,烫伤5人,其中4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炼钢工人上班后,开始炼第一炉钢。测定钢水温度合格,

54、由炉长磨某摇护出钢。在出钢到一半时,从炉门口突然喷出一团火,伴有“膨”的一声响,火花飞溅45米远。当时大家都感到情况异常,有人怀疑是炉子漏水。出完钢后,炉长和三名工人一起检查炉门框没有发现冒气或漏水痕迹,炉长又爬上炉子检查电极夹持器,也没发现漏水。决定炼第二炉钢。炉长准备摇动一下炉子,发现炉子定位销退不出,当班电工一时又找不见,就用电话报告在家休息的车间副主任冯某,冯某到达现场,到炉子左测摇炉控制柜查找定位销的故障原因。进行吹氧助熔,加速熔化。炉长说这一炉钢升温有点慢,而且造渣不好。于是往炉内加了6铲石灰、1铲萤石,随后又见石灰没有溶化,钢液表面不活跃,又进行第二次吹氧,大约吹氧一分钟,突然炉

55、内“嘭”的一声闷响,炉内大量钢液从炉盖和炉口处喷溅出来,发生这起重大伤亡事故。事故原因1.发现电炉炉门框靠近炉内侧滴漏,进行了补焊。经分析,此处早已开始滴漏,炉长未发现,造成滴水30多小时,滴水通过烧结层裂纹或镁砖缝隙渗入炉底打结层,使炉底打结层潮湿。2. 从炉中取出残钢发现,有翻炉底的现象,炉底打结层已破坏,存有一蘑菇状残钢与上面残钢相连,说明爆炸点在炉底镁砂打结层。打结层厚度约400毫米。3. 镁砖和打结层取样化验结果,含水量达2.239.78%。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次事故主要是电炉炉门框漏水,渗入打结层,在高温钢水的加热下变成蒸汽,压力增大冲破烧结层引起爆炸喷溅所致。(AQ2001-20

56、04(9、2、7)吹炼期间发现冷却水漏人炉内,应立即停吹,并切断漏水件的水源;转炉应停在原始位置不动,待确认漏人的冷却水完全蒸发,方可动炉规程解读:转炉炉内进水后,水浮在钢渣之上,如此时继续吹炼或倾动转炉,钢渣和水搅拌到一起后极易引发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处理:1、现场确认氧枪或烟道漏水部位及漏水大小,并报告作业长,切断水源。2、如果发现枪体未离开氧枪口,枪体倾斜,立即点击手动停止;手动横移回原位。3、漏水严重时,待炉内积水蒸发完才能倾动转炉,由作业长或炉长判断后开始动炉,原则:先朝炉后再向炉前案例1:炼钢厂转炉喷爆事故事故经过2002年11月11日10时左右,某钢铁厂按照生产计划安排,对3

57、号转炉停炉检修并更换炉衬。出完钢后,3号转炉总炉长李某与责任工程师吕某商量后决定先进行涮炉作业。他们发现炉口溢渣,因怕烧坏炉口设备,遂将氧枪提出,发现氧枪漏水。李某让炼钢工赵某上到26.8米平台处关闭水阀,并通知钳工更换氧枪。赵某上到氧气通廊时,发现氧枪已发生喷漏,但没有向任何人反映这一情况。李某让职工高某去查看漏水情况。高某根本未上到水阀处,只上到15.8米平台处随便查看就认为氧枪漏水情况不严重,下来向李某报告说漏水量不大,没问题。此时,吕某对李某说,涮炉效果不好,应当倒掉炉内钢渣再兑点铁水,涮炉效果会更好。李某带领高某等人到转炉炉口处观察,确认没有蒸汽冒出(事实上冒出的是过热蒸汽,用肉眼观

58、察不到),李某便安排高某准备倒渣。在高某摇炉时,炉内积水与钢渣混合,发生喷爆事故。事故造成3人当场死亡、5人重伤,3号转炉部分设备及车间建筑被严重损坏,距3号转炉仅5米远的化验室被推倒。原因分析3号转炉总炉长李某接收了职工提供的错误信息,对氧枪漏水的严重程度及炉内积水的情况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决定摇炉,使炉内积水与钢渣混合,水急剧汽化,发生喷爆。对曾多次出现的氧枪、烟道漏水等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事故发生前,氧枪头铜铁接合部位已有2厘米宽的裂缝,致使炉内积水过多。李某等人到炉口观察,确认没有蒸汽冒出,进而对炉内积水情况作出了错误判断,却忽略了过热蒸汽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这一事实。(AQ2001-200

59、4(9.2.10)倾动转炉时,操作人员应检查确认各相关系统与设备无误,并遵守下列规定:测温取样倒炉时,不应快速摇炉;倾动机械出现故障时,不应强行摇炉。规程注解:一一1.转炉操作前,应对警示信号、极限、能源介质、压力、流量、氧(氮)切换(切断)调节设备及安全装置等予以确认。2.倾动机械、电器方面有故障时,不得强行摇炉,应立即找有关人员处理,不得解除联锁操作。案例1炼钢厂转炉倾动失控事故事故经过2005年9月12日,炼钢厂摇炉工将2转炉摇至约84度准备测温取样,但转炉未停住,处于失控状态,炉前工按下急停按钮后迅速离开。此时中控室操工正准备进行第3次氧刮渣,发现画面中转炉角度由87度迅速变化,变频器

60、操作画面显示为绿色状态,当转炉角度变为90度时,感觉异常,立即按下急停按钮,画面中变频器停止运行并显示黄色闪烁,现场炉内钢水全部翻出,转炉最终停在154度。事故原因违章强行摇炉。(AQ2001-2004(9、2.11)倒炉测温取样和出钢时,人员应避免正对炉口;采用氧气烧出钢口时,手不应握在胶管接口处。规程注解:手握在胶管接口处易引起回容火烧伤事故。操作工在工作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作业中钢渣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灼伤,正确穿戴好防热服、面罩、电焊手套,避开站立在钢渣飞溅的方向。2、氧气皮管回火,造成人员烧伤,手不要握在接缝及皮管上。3、用氧气烧出钢口时,先开氧气,后插入出钢口内,手不准握烧氧管与氧

61、气带接口处,佩戴的手套不得有油污。当胶管发生回火时,不准将燃烧的胶管乱扔,不准对人,不准憋气管以防伤人。应握住胶管头400毫米左右,其它人员立即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将胶管放入水中灭火。确认无残火后切去已经碳化的胶管部位再用。(AQ2001-2004(9.1.3)转炉氧枪与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动、氧气开闭、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氧气压力小于规定值、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氧枪应自动升起,停止吹氧。转炉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规程解读:1.摇炉工、操枪工、加料工要经常检

62、查各种联锁装置及事故报警装置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找有关人员处理,不得解除联锁操作。2.吹炼过程中,凡遇故障提枪,必须停吹检查,不得解除联锁吹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停止吹炼:1. 工作氧压v0.7Mpa。2. 火焰异常,呈亮白色,炉温突然下降,火焰突然发暗,炉内有轻微的爆炸声。3. 转炉炉壳及氧枪水套冷却水报警。4. 氧枪,汽化冷却装置漏水,转炉烟罩严重漏水。5. 事故提枪装置失灵。6. 高压水切断阀失灵。7. 事故联锁失灵。8. 转炉水冷炉帽、炉身、水冷烟罩无水。9. 氧气压力表、高压水压力表、氧气流量表、高压水出水温度计等仪表失灵。10. 氧枪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温度超过规定值。11. 风机停

63、电,除尘文氏管停水或严重堵塞。12. 软管法兰漏气,软管回火等,应立即切断氧源,迅速提起氧枪。炉前操作室与高压水泵房,除尘风机房,氧气阀门站,汽化冷却装置操作室的六、电炉安全作业(缺项)1、规程:10.2.6、10.2.7、10.2.8、10.2.102、规程解读:防爆炸、防触电等。3、案例:七、炉外精炼安全作业1、规程:11.2.5、11.2.6、11.2.7、11.2.9、11.2.13,2、规程解读:防爆、防触电等。3、案例:(AQ2002-2004(11.2.1)精炼炉工作之前,应认真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待机状态、各介质参数符合要求。规程解读:精炼炉设备如果有漏水,精炼时易发生放炮、爆炸。在生产中出现设备问题,容易产生事故。措施:精炼前专人检查所有设备处于安全正常状态,严禁跑冒滴漏,防止各类事故发生。案例:炼钢厂疏通精炼炉下料套堵料高处坠落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11月15日上午,某炼轧厂机修车间炼钢钳工工段长郭XX,根据精炼炉下料套堵料情况,安排皇甫XX等三人拆卸下料套下法兰螺丝,打开下料套取出堵塞钢板,而后组织回装。工作过程中,郭XX发现下料套上法兰有两处螺丝松动,就安排乔XX紧上法兰螺丝,自已和其他三人配合紧下法兰螺丝,乔XX从精炼炉盖和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