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08442705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总结第一章名词解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狭义: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广义: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的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判断一个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中小学)是否实施了双语教育的唯一的标准是:该教育机构中教师使用的语言是否是两种民族语言。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 1.语言学价值

2、 2.心理学价值 3.教育学价值 4.文化学价值调查法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现状调查 2.关系调查 3.发展变化调查 4.原因调查第二章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例如:双胞胎)第三章发生在2-12岁之间,这是语音定型的年龄,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也是大脑半球侧化期。语言的消亡主要是由于使用上的退化,即语言功能的削弱而造成的。第五章简答题;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模仿大致有四种方式:p80(看书上的例子)即时的、完

3、全模仿 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延缓模仿 创造性模仿第六章儿童语言发展的交叉的三个阶段:01岁是婴儿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 12岁是婴儿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又称为言语发生阶段23岁是婴儿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时,婴儿会产生交际倾向(03个月)摸脸游戏(03个月)连续音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48个月)与成人交往中出现学习交际“规则”的雏形(48个月)研究表明,婴儿大约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婴儿大约在6个月时,已有话语理解的萌芽,到9个月后,理解反应迅速发展。单词句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1岁1岁半)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是以声

4、音代物1岁半以前的孩子说话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名词解释泛化:又称词语扩充,是指儿童对词义的理解使用超出了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窄化:是指儿童对于词义理解和使用达不到目标语言的到位现象。特化: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接尾策略:是婴儿使用语言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选用问句末尾的一些词语的作答,主要发生在1岁半2岁半,3岁左右消失。破句现象:这一阶段婴儿经常会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有时结结巴巴;有时一句话“破句现象”严重,显得气喘吁吁,往往在不该换气的地方换气,使人担心他是否口吃。双词句阶段语言的发展和教育(1岁半2岁)1岁半2岁: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

5、抗行为” 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初步掌握口语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阶段和教育(2岁2岁半)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2岁半3岁)简答题语言发展的特点:1.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 2.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 3.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 4.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5.言语功能呈现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儿童创造的能力有:迁移:情景迁移 所指迁移 结构迁移 替换 扩展 删简 粘连 (p113看例子)第七章理解题(p120“fis”)小班:小班语音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听力和发音的练习上。中、大班:语音教育的重点是对个

6、别学前儿童发音的矫正。词类的使用频率不同:学前儿童使用词频率最高的是助词,其次是代词,然后是副词和介词。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形容词的迅速发展,是儿童句子复杂化的一个标志。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具有两个特点突出的特点:1.笼统 2.具体第八章如前面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第九章简述题扩展学期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一、 示范模仿法1. 教师的示范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2. 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3. 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显性示范”和“隐性示范”的手段4. 教师要积极观察儿童的语言表现,妥善地运用强化原则二、 视、听、讲、做结合法三、 游戏

7、法 四、表演法 五、练习法第十章理解题(p179):学期儿童语言教育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一)确定活动目标 (二)选择活动内容(三)策划活动流程 (四)拟定活动方案1.活动名称 2.活动目标(设计) 3.活动准备:知识准备 语言准备 物质准备4.活动流程 5.活动评价理解题(p190作品的题材以学前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看文中内容迁移作品经验(设计方式,给题 p193 看)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 文学欣赏作品的传递2. 多通道地相互作用(设计途径 看例子 p198)3. 通过形象性地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内容4. 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记住)针对儿童

8、记忆系统的提问 针对细节的提问针对情感识别与匹配的提问 针对作品的主题或情节的提问针对作品中文学语言的提问 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形式的提问针对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的提问简答题表演的分层次内容如下:1.情境性对话2.根据现有作品或自创作品进行出声或不出声的表演,包括个人的哑剧表演3.主要人物形象的立体动态塑造4.作品段落的表演5.作品完整形象的表演小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故事的结局,中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故事的高潮部分,大班则是编构完整的故事。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方式:主要培养儿童交流的能力。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儿童交谈的三种基本模式:儿童与教师 教师与儿童 儿童与儿童将教师在谈话

9、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这项活动。名词解释一个围绕:是指教师指导儿童围绕中心话题大胆地与同伴交流。两个自由:是指交谈的内容自由、交谈的对象自由。中心话题的拓展是逐步进行的:顺序:对话题对象的描述和基本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对话题对象的独特感受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是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讲述的基本方式一般在中班后期开始培养。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设计游戏 p221)简答题从讲述内容来分类:1.叙事性讲述 2.描述性讲述 3.说明性讲述 4.议论性讲述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充分感知讲述对象 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4.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儿童兴趣:1.用物品创设游戏情境 2.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3.用语言创设游戏情境儿童阅读前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1. 幼儿前图书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2. 幼儿前识字能力的发展规律3. 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