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xt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8377063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xt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xt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xt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xt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xt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酶化学一、课后习题1. 判断对错。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1)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质都是蛋白质。(2)所有的酶都具有辅酶或辅基。(3)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4)当底物处于饱和状态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5)对于所有酶而言,Km值都与酶的浓度无关。(6)测定酶的活力时,必须在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时进行。2. 现有1g淀粉酶制剂,用水稀释1000ml,从中吸取0.5ml测定该酶的活力,得知5min分解0.25g淀粉。计算每克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数。(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1g淀粉的酶含量为1个活力单位。)3. 称取25mg蛋白酶配成25

2、ml酶溶液,从中取出0.1ml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Folin比色法测定酶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1500ug酪氨酸;易取2ml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2mg。根据以上数据,解答以下问题。(每分钟产生1pg酪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1)1mg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2)比活力;(3)1g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比活力。4当底物浓度s分别等于4、5、6和10Km时,求反应速率V相当于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几分之几?5. 根据下列实验数据(表7-5),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1)非抑制反应下的Km和Vmax(2)抑制反应下的Km和Vmax(3)判断抑制作用的类

3、型。6. 从某生物材料中提取纯化一种酶,按下列步骤进行纯化(表7-8)计算最后所得酶制剂的比活力,活力回收率和纯化倍数(纯化率)。解析:1. (1)不对,生物体内具有催化活性还有RNAO。(2)不对,只有结合酶有辅酶或辅基。(3)不对,如果酶促反应的底物只有一种,当其他条件不变,酶的浓度也固定的情况下,一种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底物的浓度间有如下的规律:在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虽随之增加,但增加的程度不如底物浓度低时那样显著,即反应速率不再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

4、度达到某一定值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而趋于恒定,即此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表现为零级反应,此时的速率为最大速率(Vmax),底物浓度即出现饱和现象。由此可见,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4)不对,原因见(3)。(5)正确。(6)不对,测酶活应在一定的底物浓度下,反应速度应该为最大反应速度。2. 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h)分解1g淀粉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0.25g淀粉/5minx60minx1000/0.5=6000U3. (1)1ml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凯氏定氮法:0.2mgx6.25/2=0.625mg活力单位:1500u

5、g/60/0.1=250U(2)比活力=活力单位数/毫克酶蛋白(N)=250U/0.625mg=400(3)1g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每min产生lugTyr的酶量规定为1个活力单位)。总蛋白的量=625mg总活力=250UX1000=2.5x104U4. 根据米氏方程计算:分别为4/5,5/6,6/7,10/11。5. 根据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得:(1)Km=1.31,Vmax=3.29x103o(2)Km=7.33Vmax=6.28x10o(3)反竞争性抑制。6. 根据比活力=活力单位数/毫克酶蛋白回收率=提纯后总活力/提纯前总活力x100%纯化倍数=纯化后比活力

6、/纯化前比活力经三步纯化后,最后酶制剂的比活力=16.33,回收率=1.54%,纯化倍数=24o二、补充习题(一)名词解释1米氏常数2寡聚酶3变构酶4同工酶5活性中心6.酶原的激活17. 别构效应;8协同效应(二)分析和计算题1. 称取25mg蛋白酶配成25mL溶液,取2mL溶液测得含蛋白氮0.2mg,另取0.1mL溶液测酶活力,结果每小时可以水解酪蛋白产生1500g酪氨酸,假定1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产生1iig酪氨酸的酶量,请计算:(1)酶溶液的蛋白浓度及比活。(2)每克纯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2. 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3. 何谓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

7、有哪几类?如何解释酶作用的专一性?研究酶的专一性有何意义?4. 阐述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可使用哪些主要方法研究酶的活性中心?5. 影响酶反应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6. 哪些因素影响酶的活性?酶制剂宜如何保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米氏常数(Km值):是米氏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ol或mmo)。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2. 寡聚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寡聚酶中的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容易用酸碱,高浓度的盐或其

8、它的变性剂分离。寡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从35000到几百万。4. 变构酶:或称别构酶,一般具有多个亚基,在结构上除具有活性中心外,还具有可结合调节物的别构中心,活性中心负责酶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别构中心负责调节酶反应速度。5. 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质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6. .酶原的激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称为酶原的激活。7. 别构效应:又称为变构

9、效应,当某些寡聚蛋白的别构中心与别构效应剂(变构效应剂)发生作用时,可以通过蛋白质构象的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这种改变可以是活性的增加或减少。别构效应剂(变构效用剂)可以是蛋白质本身的作用物也可以是作用物以外的物质(如底物、激活剂、抑制剂等)。8. 协同效应:当底物与一个亚基上的活性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构象的改变,使其它亚基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结合能力增强的作用,称为正协同效应。(二)分析和计算题1. (1)蛋白浓度=0.2x6.25mg/2mL=0.625mg/mL(2)比活力=(1500/60x1ml/0.1mL)-0.625mg/mL=400U/mg(3)总蛋白=0.625mg/mLX10

10、00mL=625m;5(4)总活力=625mgK400U/mg=2.5X10Uo2. 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I和底物S对游离酶E的结合有竞争作用,互相排斥,已结合底物的ES复合体,不能再结合I;同样已结合抑制剂的EI复合体,不能再结合S。多数竞争性抑制在化学结构上与底物S相似,能与底物S竞争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因此,抑制作用大小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浓度比,加大底物浓度,可使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除。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双倒数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纵坐标1/Vmax处,但横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而变小,说明该抑制作用,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而使Km值变大。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

11、I和底物S与酶E的结合互不影响,抑制剂I可以和酶E结合生成EI,也可以和ES复合物结合生成ESIo底物S和酶E结合成ES后,仍可与I结合生成ESI,但一旦形成ESI复合物,再不能释放酶E和形成产物P。其特点是:1和S在结构上一般无相似之处,1常与酶分子活性部位以外的化学基团结合,这种结合并不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减少I对酶的抑制程度。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双倒数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横坐标-1/Km处,但纵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变大,说明该抑制作用,不影响酶促反应的Km值,而使Vmax值变小。3.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应物所具有的选择性。根据对底物的选择性,酶的

12、专一性可以分为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结构专一性指每对底物的特征结构化学键或功能团等有选择,例如肽酶只能水解肽键,酯酶只作用酯键。立体异构专一性指酶对底物的构型有选择。例如只作用于L构型或只作用于顺式构型。根据过渡态互补假说,酶的专一性实质上是酶与底物分子在结构上互补。研究酶的专一性可以揭示酶的催化机理,获得有关酶的结构与功能信息,为酶的应用、酶分子设计或分子修饰提供指导。在生物化工中运用酶的专一性可以减少副反应,特别是利用酶的立体异构专一性进行不对称合成或不对称拆分。4. 酶的活性中心往往是若干个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的氨基酸残基集中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13、,该区域与底物相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对于结合酶来说,辅酶或辅基往往是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酶的活力中心通常包括两部分:与底物结合的部位称为结合中心,决定酶的专一性;促进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称为催化中心,它决定酶所催化反应的性质以及催化的效率。有些酶的结合中心与催化中心是同一部分。对ES和EI的X-射线晶体分析、NMR分析、对特定基团的化学修饰、使用特异性的抑制剂和对酶作用的动力学研究等方法可用于研究酶的活性中心。5.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包括:(1)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邻近效应是指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复合物后,使底物和底物(如双分子反应)之间,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之间结合于同一

14、分子而使有效浓度得以极大的升高,从而使反应速率大大增加的一种效应;定向效应是指反应物的反应基团之间和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的正确取位产生的效应。(2)底物的形变和诱导契合(张力作用),当酶遇到其专一性底物时,酶中某些基团或离子可以使底物分子内敏感键中的某些基团的电子云密度增高或降低,产生“电子张力”,使敏感键的一端更加敏感,底物分子发生形变,底物比较接近它的过渡态,降低了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易于发生。(3)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通过瞬时的向反应物提供质子或从反应物接受质子以稳定过渡态,加速反应的一类催化机制。(4)共价催化,在催化时,亲核催化剂或亲电子催化剂能分别放出电子或接受电子并作用

15、于底物的缺电子中心或负电中心,迅速形成不稳定的共价中间复合物,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加速。(5)微环境的作用:酶的活性部位形成的微环境通常是疏水的,由于介电常数较低,可以加强有关基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加快酶促反映的速度。在同一个酶促反应中,通常会有上述的3个左右的因素同时起作用,称作多元催化。6. 底物浓度、酶含量、温度、pH产物等均影响酶的活性,此外称为激活剂或抑制剂的某些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也会强烈影响酶的活性。天然酶在其自然环境中(细胞或组织中)是受到细胞调控的。细胞对酶的活性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代谢反馈、可逆的共价修饰、细胞区室化(不同的区室pH底物浓度等不同,可以避免产物的积累)和酶原激活等控制。制备酶制剂时,要尽量避免高温、极端pH抑制剂等的影响,酶制剂应尽可能制成固体,并在低温下保存。无法制成固体的酶,可在液态低温保存,但要注意某些液态酶在冰冻时会失去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