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08355337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忙碌的_年已经走远,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微生物室将逐渐建立建全各项政策规章制度,修正完善sop文件,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新的起点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多更广。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微生物室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做科室总结:一、微生物实验室在合理应用抗生素中作用:

2、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微生物检测报告的作用将经验用药改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有效避免耐药菌的产生首先要规范标本的采集:这是病原菌检测正确与否的关键,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不符合要求,则细菌培养的结果就没有意义,甚至会给临床造成误导,延误对患者的正确治疗,将造成严重后果。其次是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加强病原菌的检验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病原菌的阳性率和准确率,鉴定出真正的病原菌,有菌部位标本,如痰,咽拭子,粪便等在培养出细菌时面临判断该菌是致病菌还是正常菌群,以免给临床造成误导。一般标本采集到明确检验结果需要3_天,有是需要更长时间,此时患者的病情可能早已发生了变化。检验报告对临床而言,已失去

3、了相应的价值,为让临床及时了解病原菌诊断情况应积极与临床大夫沟通。最后二、与临床沟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比其他任何实验室都需要与临床进行良好的沟通,微生物实验室的各种检验数据尤其是药敏试验结果以及病原菌的分离报告只有与临床结合分析才能真正知道我们的价值所在,另外,这种沟通也会导致临床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更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1、从提高自身素质开始,提高整个实验室的整体素质,增加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2、把好标本采集与接种关,尽可能要求大夫多注明患者情况特别是以往和目前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不合格的标本尽量要求重新留取。3、及时与临床大夫沟通,进一步了解病人详

4、细情况。4、对每一张检验报告都要认真分析,包括分离菌与药敏结果5、科室交待,细菌标本送检时间,要让他们知道标本一旦留取,要尽快送到细菌室,不能和其他标本一样等到聚到一起送,从而导致无菌变得有菌。6、有特殊菌生长,先电话通知临床床医生,这样他们可以调整用药。7、人认为其实药敏结果比具体的细菌名更加重要,我们不需要拘伲于菌名的百分百准确。三、微生物检测及消毒,灭菌的检测。应做好每月的院感检测为医院感染保驾护航,对某些科室的空气,工作人员手,桌面等细菌学检测出现超标,不能因各种人情关系出现瞒报或漏报的情况。应实事求是上报院感科。四、明年的计划: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我院今年成功升入二级甲等医院,随着

5、病原量的增加,我们应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开展新项目,兼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充分发展前期引进的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展临床迫切需要的检验项目,引进新设备:随着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量的增加及保证标本质量,明年争取购进:co2孵育箱,有条件可购置一台半自动细菌鉴定仪。总之,_年是一个收获的一年,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会不断改进自我,创造一个辉煌的太航医院。2022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制作个人总结(二)实验二母种培养基制作一、实验目的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为菌种转管、_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二、常用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_克,葡萄糖_克,

6、琼脂_克,水_毫升,ph自然。2.pda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_克,葡萄糖_克,琼脂_克,磷酸二氢钾_克,硫酸镁_克,维生素b_克,水_毫升,ph自然。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电炉,18_毫米试管,止水夹。纱布,棉塞,牛皮纸,皮筋,手套、菜板、刀、恒温箱,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手提式高压灭菌锅。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时放气压力表1.15pa(121-126)时计时_分钟。4.摆斜面。灭菌后将试管取出斜放在一根1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条上,使试管内斜面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放置凝固后备用。五、作业思考题1.制作pda培养基过程

7、中,_要用牛皮纸将整捆的棉塞部分封盖灭菌。2.灭菌时,加热水沸后,在锅内压力升至0.5pa时,_要打开放气阀。3.写出试管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4.消毒与灭菌是同一概念吗。_。实验三原种培养基制作原种即二级种,就是将试管中的母种,接入菌种瓶内,等菌丝长满后形成的菌种。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原种培养基的配料、装瓶(袋)、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生产工艺流程。并了解原种培养基的不同配方及不同的制作方法。二、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立式或卧式高压灭菌锅,菌种瓶或菌种袋(菌种瓶口径3厘米,容积_毫升),塑料套环,塑料绳,擦布,锥形捣木。称,大盆麦粒,麦麸,棉籽壳,不锈钢锅,石膏,碳酸钙,白糖,牛皮纸

8、,皮筋,三、培养基配方1.木屑米糠培养基(适用于香菇、木耳、猴头菇、杨树菇等木腐生类食用菌):木屑(锯木屑)_千克,米糠或麦麸_千克,石膏_千克,蔗糖(俗称白糖)_千克。料水比为1:1.4-1.6,使含水量达到_%,即用手握抓材料时指缝现水而不滴水。2.麦粒培养基(适用于平菇、草菇、猴头、金针菇等)。麦粒_千克,蔗糖_千克,碳酸钙_千克,水_升。3.棉籽壳培养基(适于多种食用菌):棉籽壳_%,麦麸_%,玉米粉_%,过磷酸钙_%,白糖l%,水料比约1:1.1-1.2。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培养基的配制1)木屑米糠培养基的配制:拌料:根据计划生产原种的数量,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用量,分别称取后,将不溶

9、性辅料和主料掺拌均匀,将可溶性辅料加入水中溶解,逐渐泼入拌好的主料中,掺拌均匀,继续加水拌料。拌料时,边加水,边测含水量,以便控制水分,不至过多或不足。含水量的测定:拌好料后,用手抓一把培养料在手中紧握,手指缝中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料水比约为1:1.2-1.4装瓶(袋)。将培养料装入_毫升的菌种瓶(或_毫升罐头瓶)中,边装边捣实(但不宜过紧,太紧则透气性差,菌丝生长不良),以手按结实有弹性为宜,一直装到菌种瓶的瓶肩处。打孔。培养料装好后,用锥形木棒从瓶中央向下打一个洞,洞深离瓶底部2-3厘米,这样一是可以增加瓶内氧气;二是有助于菌丝沿着_向下蔓延;三是便于固定菌种块,不致游动而影响成活,有

10、利于瓶下部菌丝生长良好。擦瓶:打洞后,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将瓶口和瓶外粘附的培养料擦净,擦干,以免接种后污染包扎: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将瓶口及棉塞包住,用绳扎紧。也可在瓶口上先放一层牛皮纸,再盖一层聚丙烯塑料薄膜,扎紧瓶口。2)棉籽壳培养基的配制:棉籽壳原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同木屑培养基的相似,只是装瓶时培养料的压实要比木屑的紧,因棉籽壳颗粒较大,且能留有较多的空隙。3)麦粒培养基的配制:浸料。将小麦粒用水浸_小时,煮沸20_分钟,煮沸的过程中就加入蔗糖。最后使麦粒熟而不开花。滤去水分(滤液可制母种培养基或栽培时拌料用),摊在通风处晾30_分钟,使麦粒表皮不湿为宜。装瓶。加入碳酸钙,拌匀后装瓶。装瓶时要注意边装瓶边将瓶轻轻地扣动,使瓶内培养料松紧度上下一致,装至粒面至瓶肩部。瓶口包扎同前。2.灭菌包扎好的料瓶(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_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_小时即可。如用土蒸锅常压灭菌,须将水烧开后继续蒸_小时,缓慢降温后取出使用。六、作业思考题1.原种培养基装满瓶后,_要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擦洗瓶外和瓶颈。2.原种培养基装好后,_要在当天及时进行灭菌。3.原种培养基装瓶后,用锥形捣木在其中内插一个圆洞的目的是什么。4.原种培养基装满瓶后,其瓶的上部培养料是松一些好,还是紧一些好。_。5.培养料装得过松过紧都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