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

上传人:Wo****E 文档编号:108329281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两汉经济的开展历史教案范文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两汉时期经济开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消费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并理解汉武帝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讲解、读图、讨论的形式培养想象才能和审美才能。通过考虑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才能。通过考虑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进步学生理解和分析p 问题的才能,使学生对消费力和消费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社会的开展时期,农业消费有很大的开展,手工业获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居于当时世界的

2、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业和冶铁技术的进步。教学难点在学习古代消费史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各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场面?(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省,使“文景之治”的场面出现;东汉初年,光武帝屡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办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导入新课由于汉朝统治者对经济的重视,使两汉的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开展。让学生朗读课文导言,导入新课。(板书: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开展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首先让我们看看当时

3、的农业有什么进步?一、农业的进步(板书)水利(板书)(投影黄河水咆哮的画面)在农业开展的相关因素中,水是极其重要的。但有时水不能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祸患。比方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在历史上就经常决口,给附近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汉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治水,屡次对黄河进展治理。提问: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起了什么效果?学生讨论答复后板书,并稍加补充指出:汉武帝治理黄河(板书)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十几个郡,汉武帝亲临现场,下令治理黄河。其实汉武帝并不是一开场就想治理黄河的,但他决心修河之后马上就去实行,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堵塞决口,终于获得了治黄成功,此后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

4、大水灾。提问: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汉武帝重视农业)(2)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到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直到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王景率领几十万人,修筑了千余里黄河大堤,从此黄河八百多年没有改道,下游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汉代的农民为了兴修水利付出了宏大的代价,他们还不断地改良耕作的工具和技术。农耕技术的改良(板书)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1)掌握两汉时农业开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良,农作物的种植。(2)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开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进步和冶炼技术的进步。(3)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开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理

5、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4)通过考虑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才能。(5)通过考虑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进步学生理解分析p 问题的才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才能。(2)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拟、概括、归纳的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场面,促使经济迅速开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亲密交往,是社会经济开展的必要条件。(2)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开展有深远的影响。(3)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对学生进展环保教育。(4)两汉时的手工业开展程度世界领先,这

6、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2、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开展的原因。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方法1.联络讲解法。对于黄河在两汉时常决口的原因要联络前面学过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追本溯的精神。2.图示讲解法。这一课涉及到一些农具名称、手工业消费工具名称。因时间长远,学生平时接触又不多,只能用投影或电脑注示,老师边演示边讲,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3.归纳法。对于两汉农业和手工业开展的表现,可让学生用看书归纳的方法,这样可使知识更系统、条理一些,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4.讨论法。对于西汉盐铁官营

7、和在城市里的一些规定,可采用讨论法。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五、授课类型:新授课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提问以导入新课)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详细的政策有哪些?于是出现了什么场面?汉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的场面,那么他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办贪官污吏,出现了一个什么场面呢?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开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开展”。(二)、新课教学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课本,同时考虑: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产生了什

8、么效果? 两汉时期农具的改良表如今哪些方面?汉武帝怎样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1、农业的进步(1)水利的兴修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她一方面用她宽广的胸膛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创造了光芒灿烂的华夏文明:一方面她又桀骜不驯,在历史上曾经屡次决口、改道,给两岸带来了宏大的危害,仅在汉朝,就屡次决口,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治理黄河、使黄河变害为利,就成了两汉进展水利工程建立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改变态度,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80多

9、年无大灾;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800多年不改道。汉朝农民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宏大奉献。)生:略。(2)农具的改良我:两汉农业的开展,除了水利兴修之外,它的另一个表现为农具的改良。通过阅读课本,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两汉时期,农具的改良表如今哪些方面?(耕作工具:犁壁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耕作技术也有进步,那就是出现了二牛抬杠法)生:略。我: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的开展,农耕技术和农具随之进展了很大的改善,汉代农作物的种植也广泛起来。(3)农作物的种植汉朝水利事业的开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10、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开展。桑麻的开展促进了丝织业的开展,农具不断改善,促使了冶炼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说农业的进步为手工业的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2、手工业的开展(1)丝织业的开展下面哪位同学能根据课本列举出丝织业开展的表现,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丝织工具、丝织技术及染色技术三方面来考虑。(工具先进:提花机;织技高超:花纹精巧;染技非凡:色彩多样)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两汉水利与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

11、荣体会“两汉盛世”名不虚传过程与方法:通过考虑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才能通过考虑和概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进步理解分析p 才能消费力与消费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开展时期,农业消费有很大的开展,手工业获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本课难点:农具的改良;丝织业的进步和冶铁业的开展。教学过程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

12、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相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经济的开展。讲授新课: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兴修水利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的开展离不开水利建立。两汉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出示关中水利图)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东汉时,黄河河道南移,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吞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用了多种方法,经过一年时间,

13、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使泛区广阔土地重新得到耕种,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开展农业消费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2.改良农耕技术和农具汉朝的农具有很大改良。(1)犁壁(展示犁壁图),西汉以前的耕犁没有犁壁,安装了犁壁之后,便于翻土、碎土、起垅亩,进步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创造是犁耕的改革中一个重大开展,这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2)耧车(指导学生看耧车图),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这种三脚耧车能同时播种三行。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次可把开

14、沟、下种、覆盖任务全部完成。这种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3)牛耕技术3.农作物的种植汉朝水利事业的开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开展。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西汉时期,农业迅速开展,铁器广泛使用,为手工业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丝织业的进步两汉的丝织业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和襄邑(今河南睢县)的产品最为有名。那里的

15、丝织品产量大、种类多、工艺精,有名贵的锦、绢、纱等。当时已经使用提花机,汉代的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指导学生观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这件素纱衣用罗纱制成,薄如蝉翼,轻如鸿毛,衣长128厘米,折叠好可以握在手中,重量仅49克,可见当时织造程度之高。2.冶铁业的开展那时候冶铁业开展很快,作坊多,规模大。考古发现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中,在河南的西汉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和搀杂了泥土、草茎的煤饼,说明当时冶铁的燃料开场使用煤。(指导学生看汉代手工业分布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汉代冶铁兴旺的地区。宛这个地方属南阳郡,东汉时南阳有一位太守杜诗,创造了水排。(展示水排模型水排)这是一种水力鼓风机械,用

16、水力推动排扇来鼓风。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而水排的创造和使用使鼓风技术又前进了一步,它的优点是供风稳定、供风的能量较大、节省劳动力。这是东汉冶铁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之一,这比欧洲早1000多年,也是世界首创的技术。东汉的铁器制作精细,那时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1.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2.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的繁华汉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开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最大的是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人称东西二京。长安有人口50万左右,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长安城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三倍以上。长安城商业很繁荣,全城有九个专门的商业区叫“市”,那里商人云集,货物齐全。长安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小结: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两汉经济的开展,重点讲了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请按表的要求填写相应内容。板书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兴修水利2.改良农耕技术和农具3.农作物的种植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1.丝织业的进步2.冶铁业的开展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1.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2.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的繁华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