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

上传人:meig****oduo 文档编号:108326401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第一条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矿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第二条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可与防尘系统的水池和管路共用。井下消防管路水源总控阀门应安设在进风巷,井下各硐室进风口10m范围应设置三通阀门,主要硐室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修、维护。第三条煤矿井下消防材料库内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在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作出规定,并予以保证。第四条矿井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_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填写检

2、查记录。第五条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井下吸烟、使用灯泡取暖、使用电炉。井下严禁使用汽油、煤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等必须在盖严的铁桶内存放,用过以后不得乱扔、乱放。第六条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第七条回风巷、硐室、联络巷等地点浮煤、电缆皮等可燃物必须明确责任单位管理。第八条封闭火区灭火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并制定专项措施,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等事故发生。第九条矿井发生火灾形成火区后,必须建立火区管理台帐,并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

3、注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时间、地点。对符合注销或启封条件的火区,应先向公司提出注销或启封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注销或启封。启封已经熄灭的火区,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第十条要按月对矿井防火系统进行分析,消除高阻力区对火区和采空区的影响,正确选择风门、风窗、密闭等通风设施的位置,以尽可能降低采空区、火区和煤柱裂隙处的漏风压差,减小漏风量。第十一条加强对现有防灭火系统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其防灭火作用,及时填写相关记录。当防灭火系统需要报废时,必须报公司审定,经现场核实认可后,方可拆除。第十二条严格井下电焊、氧焊等明火作业管理。井下、井口房不得进行电焊、氧焊和喷灯等明火作业。如果必须在

4、井下主要进风井巷及井口房、井底主要硐室内进行电焊、氧焊作业时,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报项目部(矿)总工程师批准。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瓦斯,安监人员现场监督措施执行情况。施工完毕后,必须安排专人在现场留守观察1h以上,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采区进风大巷中未采取砌喧或喷浆封闭措施的煤层段巷道、主要硐室不得进行烧焊等明火作业。第十三条井下要使用阻燃皮带,井下硐室及其回风道要采取不燃性支护。2022年矿井防灭火一般规定(二)第一条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办法1、由通风队负责每月对全矿的总回风巷道、采区回风巷道进行一次详细的自然发火征兆观察,从大范围上分析井下有无自燃发火。2、通风队每周对井下采煤

5、面的上隅角、回风巷和采空区回风密闭及其它可能发热的地点进行一次全面观测。观测的参数包括:现场的气体成份(ch4、c02、c0、02)、气温、水温、其他火灾征兆等;在防火墙封闭时间长,温度异常和有自燃倾向的区域内的回风风流中要安设co传感器,co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20ppm。3、对于已有发火危险或已出现发火征兆的地点,检查周期缩短到每班一次,并每_天取样一次送具有国家资质化验室分析,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同时,矿领导应_专门人员进行火灾灾情的分析并制定处理措施。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发出火灾预报:巷道中出现雾气或“挂汗”(温度不同的两段风流交汇处,因水蒸气过饱和而凝聚出现的雾气除处)。巷道

6、中出现火灾气味时,如煤油味、焦油味、松香油味等。从煤炭发热或自然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平常增高。空气中有害气体(如c0、c02等)浓度增加,人体感到不舒服,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第二条防止煤炭自燃及消防器材设置的管理规定1、生产技术部门在设计采区或工作面时,必须认真考虑防火问题并遵循下列原则:尽量采用能够避免对井巷煤柱进行过多切割的开采工序。留足保护煤柱,采取采区分隔管理,避免各采区互通。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尽量减少穿层溜煤井的个数,尽量避免区域角联通风系统的出现。实现集中生产,尽量缩短生产战线,对旧采区实行逐步收缩,逐步封闭。2、采用沿空留巷的开采方式推

7、进的工作面,通风科要制定专门防火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3、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向采空区丢煤或少丢煤,采高必须严格控制,不留顶煤或底煤,端头及工作面的浮煤应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采空区。4、加强巷道支护,尽量避免冒顶、漏顶事故发生。万一发生冒顶、漏顶事故,必须将冒顶、漏顶区域的浮煤、虚煤清除干净,并采取措施将冒顶区接实、封严。5、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各种设备必须回收干净,保证采空区顶板能够充分垮落密实,尽量消除采空区漏风;采用锚杆支护的巷道在进入采空区以前,应将托板取掉。6、采煤工作面及采区回采结束后,必须尽快砌筑永久性密闭(防火墙),最迟不得超过_天。7、采空区密闭(防

8、火墙)必须保证质量,严密不漏风,施工时要掏槽,掏槽深度符合要求。在有涌水的地点施工永久密闭(防火墙)时,还应设置返水管,打水泥底座。8、封闭的工作面或采区,只有经过取样化验确认无自然发火时,方可启封。9、启封已封闭的工作面或采区必须制定防止煤炭自燃的安全技术措施。10、启封已封闭的工作面或采区后三天内,每班必须由矿山救护队检查通风工作,并测定水温、空气温度和空气成份。只有确认无自燃发火后,方可恢复生产。11、井下所有的机电硐室、_库都要备有干粉灭火器和砂箱等消防器材,其最低数量为:灭火器_个、砂子_m3。12、皮带头应备有不少于_个的灭火器,附近_米范围内消防管路必须设置三通和阀门,并备有不少

9、于_米的消防软管。13、井下消防材料库设在井底车场,并装备消防列车,其中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备有明细台帐,矿长_各有关部门每季度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4、各处消防器材由机电科、运输队、各采掘队组进行管理。过期的灭火器材必须及时更换,板结的砂子应及时疏松或更换。15、因处理火灾消耗的器材,必须在24小时之内由管理单位补充到规定数量。第三条井下火灾汇报与处理原则1、任何人发现井下自然发火或自燃预兆都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应立即通知通风科迅速查明火情,同时向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进行汇报。通风科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并报请矿长、总工程师批准。2、任何

10、人发现矿井火灾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现场区(科)长、队长、工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应依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害地区和可能受害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灭火器材直接灭火。3、矿调度室接到火警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通知有关人员。值班矿长在矿长和总工程师未到之前,负责_事故的处理工作。矿长和总工程师到来后,立即_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到事故现场_救灾工作,矿长任总指挥。4、处理火灾时,应遵守下列原则:非矿山救护队员只能在co浓度不超过_,ch4浓度在_以下、气温低于摄氏_度、且无爆炸危险地点工作。扑灭电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前禁止用

11、水灭火。用水灭火时,应先灭火源外围再灭火源中心,灭火水量要充足。油脂类火灾只能用灭火器或砂子灭火。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应在保证正常通风的条件下灭火。当井下火灾直接扑灭或直接灭火措施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采取封闭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安全、有效灭火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封闭范围。一般应采取进回风侧同时封闭方案,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应采用先进风侧后回风侧的方案。封闭过程中,指定专人每_分钟检查一次进、回风流中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以判断有无爆炸危险性。人员只能在无爆炸危险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密闭墙上必须留有观测孔和措施孔,观察孔要用专用堵板进行封堵。事故处理完毕后,由通风区负责写出火灾事故报告,报送有关部门。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