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伴热管规定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108305841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蒸汽伴热管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蒸汽伴热管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蒸汽伴热管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蒸汽伴热管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伴热管规定(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蒸汽伴热管规定目 录1.0 范围2.0 规范和标准 2.1 规范2.2 有关规范3.0 设计3.1 技术要求3.2 布置原则3.3 伴热系统识别3.4 伴热管设计3.5 附件的伴热3.6 仪表3.7 安全释放阀3.8 排液3.9 伴热管的尺寸及根数3.10 伴热管长度3.11 疏水阀接管3.12 伴热管凝液收集3.13 疏水阀3.14 伴热管的固定 3.15 膨胀圈4.0 材料4.1 不锈钢管/碳钢管4.2 不锈钢管子配件/碳钢管配件4.3 疏水阀4.4 阀门4.5 钢管材料4.6 传热胶泥5.0 安装5.1 蒸汽伴热管5.2 表面加工 5.3 SUPPORTS支架6.0 检验6.1 试验 范

2、围本规定涉及管道、设备及仪表蒸汽伴热设计、安装及检验方面的最低要求。1.0 规范和标准 下列文件,包括所用的附件,组成了本规范,本规范所用文件的颁布日期必须是有效的。 规范 根据所有适用的美国、州及地方法规1.1 有关规范 管道材料 管道预制规定工艺及公用管道设计规定管支架设计及预制保温材料及应用热保温 保温材料及应用冷保温保温材料及应用隔音油漆材料及应用规定 石化企业伴热管及夹套管设计规定2.0 设计2.1 技术要求 本规定应作为蒸汽伴热系统绘制图纸及确定型式的基准。工艺及公用管道、仪表、设备等需要蒸汽伴热来防冻和(或)保温的部分应在P&ID及(或)管道一览表上标明。凡保温管道应在管线一览表

3、上规定可操作的最低温度。若某种产品属于热敏感性,则其最高允许温度也应在管线一览表上标明。伴热供汽及凝液回收的压力等级应在P&ID上指明。 在P&ID图上及管线一览表上标明的蒸汽伴热(包括伴热管及夹套管)也可用其他方式替代,如电加热、内伴热或盘管等,但要经规范设计部门的批准。2.2 布置原则一般都由总管提供蒸汽分配及凝液回收,在外区,单根伴热管就不必要有凝液收集管(伴热管可直接走向凝液总管) 单根伴热管一般不从蒸汽总管上接出,除非位置很远或某台设备的特殊设计。分配管的尺寸及位置可按以下原则来定: 在供汽管至分配管的管线上应设“Y”型过滤器,并靠近分配管。在布置图上应指明伴热管及凝液收集管的位置。

4、 从蒸汽总管接到蒸汽集管的供汽管上应设切断阀并在图上标明。 凝液回收、伴热管至凝液总管或伴热管至集管的走向均由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决定。 切断阀应位于地面、直梯及操作平台上,并在中心位置处集中操作。 所有供汽管及伴热管的走向上应避免形成液袋。供汽管及分配管的布置应按最佳经济原则安装,不要有徒劳操作,并要考虑维修。各伴热管供汽点应位于被伴管线的最高点来自伴热蒸汽疏水阀的凝液应由凝液回收系统回收。2.3 伴热系统识别 供汽管及凝液回收管应提供不锈钢作的标签,写明相对应的伴热管编号,并在伴热管图表上列表示明。 标签应挂在或靠近供汽管切断阀处,或挂在或靠近凝液回收管末端疏水阀处。 采用Dymo型1011

5、-60带式标签(或相当)将不锈钢带用铆钉固定也是一种方便而价廉的金属标记方法。 2.4 伴热管设计 伴热管按图安装(见A-400图“蒸汽伴热典型安装图例”)阀、泵及其他设备表面不规则的伴热管安装。垂直管道上有多根伴热管时,应在该管周围等距装设伴热管。各伴热管应单独设置疏水阀,除非是在旁路上、在控制阀上或在其他相似接管上。非并联伴热管可合并排入同一疏水阀。所有管线应按下列所说是走向整洁而有序。 伴热供汽及回收管线应位于分配站处以便管线能分离到被伴管线上而不要和其他管线交叉。 任何偏置的管线,如900偏置,应处于水平面,而不要处于垂直面,这样可使装置里的垂直管线掺和在水平管线里,使偏置管线得到隐蔽

6、。所有管线走向应并联或900转入临近管线,不要往下弯以保持整净的外观。 供汽管及回收管应有相同回转半径,以达到均匀流动的目的。伴热管在设计及布置上应考虑到设备、控制阀及仪表在维修及移动时不会有不利影响。2.5 附件的伴热连接在管线或设备上的取样接头、排液、放空及紧接在一起的非关键仪表应和管道及设备上的伴热管一起伴热。 除非P&ID上另有说明,离开蒸汽伴热管的支管上第一个切断阀应伴热,即使该支管是不伴热的。2.6 仪表 所有仪表除非是紧接在一起,非关键性仪表都要蒸汽伴热,并提供单独伴热管。 除非P&ID上另有说明,低压蒸汽(50psi(0.345Mpa)或更低)应作为仪表伴热用。 2.7 安全释

7、放阀 安全释放阀上的伴热管应尽可能靠近阀座,以提供完全的保护。 2.8 排液伴热管不需要低位排液。2.9 伴热管的尺寸及根数伴热管的尺寸及根数见附录A表1.11.4。伴热管长度 伴热管的最大长度见下表(不包括供热管及至疏水阀的凝液管)。最大允许长度-裸管(英尺(米)TRACER 伴热管 STEAM PRESSURE PSIG (MPag) 尺寸 50 (0.345) 3/8” (9 mm) OD Tubing3/8” (9 mm) 外径管95 (29) 1/2” (13 mm) OD Tubing 1/2” (13 mm) 外径管 120 (37)TRACER 伴热管 STEAM PRESSU

8、RE PSIG (MPag) 蒸汽压 SIZE尺寸 80 (0.552) 3/8” (9 mm) OD Tubing3/8” (9 mm) 外径管164 (50) 3/8” (9 mm) OD Tubing3/8” (9 mm) 外径管 197 (60) TRACER伴热管 STEAM PRESSURE PSIG (MPag).蒸汽压psigSIZE 尺寸 130 (0.920)3/8” (9 mm) OD Tubing 3/8” (9 mm) 外径管 197 (60) 1/2” (13 mm) OD Tubin1/2” (13 mm) 外径管230(70) 最大允许长度-带传热胶泥的伴热管(

9、英尺(米)TRACER 伴热管 STEAM PRESSURE PSIG (MPag)蒸汽压psig SIZE 尺寸 50 (0.345) 3/8” (9 mm) OD Tubing3/8” (9 mm) 外径管45 (14) 1/2” (13 mm) OD Tubing1/2” (13 mm) 外径管70 (22)-上表所示伴热管长度可供蒸汽伴热管选定最大允许长度用,但它是比较保守的,若要更为经济合理,则其长度应根据实际设计条件、凝液负荷、保温材料及厚度进行计算。& I- ( H. y3 B# A$ u 上表长度是按疏水阀直接排放的情况,若设凝液封闭回收系统,则其长度可按疏水阀每磅背压减少3尺

10、(0.9m)。若被伴管线长度超过最大允许长度,则伴热管可终止并排入疏水阀,另提供新的供汽管,以使伴热管得到延续。在场外区,长的管道要伴热,伴热管的长度应根据疏水阀站所需要的最少疏水阀数量进行计算。 伴热管应按流向设计连续坡度,以避免袋形,但有些情况是无法避免液袋,如阀门、法兰等的伴热,当有这种情况时,伴热管袋状高度之和不应超过11.6尺(3.5m)。2.11 疏水阀接管 疏水阀的基本形式是热动力式,见第4.5节中规定。疏水阀所用的蒸汽压力为5磅(0.034Mpag)至400磅(2.758Mpag),对于封闭式凝液回收系统,输水阀的背压不可超过疏水阀入口压力的80%。蒸汽伴热安装时,在布置上应便

11、于疏水阀在更换或检修时的移动。对于封闭式凝液系统,在系统中会出现或不出现背压,故疏水阀的位置要靠近并高于凝水集管或凝水返回管线。对于开敞式凝液系统,疏水阀位置应靠近排放点,以便使凝液从疏水阀的排放侧顺利排放。2.12 伴热管凝液收集伴热凝液回收管的标高要尽可能低些,以利所有连接伴热凝液管线中凝液的流动。2.13 疏水阀当设有蒸汽分配站时,从供汽管到分配站处应设一“Y”型过滤器,这时在疏水阀前就不必再设过滤器。 来自蒸汽主管的单根伴热管在交叉布置时,每台疏水阀应在进口处装一过滤网,或在疏水阀前设一“Y”型过滤器。2.14 伴热管的固定伴热管可采用1/2”(13mm)宽0.02”(0.51mm)厚

12、的304型不锈钢带固定在管道上,其中心距为18” (450mm)。伴热管的方向改变处,应适当绑扎,但要松一些,以免限制伴热管的膨胀。 当下列流体需伴热时,整根伴热管与被伴热管道间用垫块隔开. 烧碱液酸液及氨-产生局部过热会使载体管道加速腐蚀的流体。热敏性及挥发性物料垫块是用高密度硅酸钙板的小块(BNZ材料,Inc公司的Marinite I 或经批准的相当材料)。管子是奥氏体不锈钢或铝时,垫块应在安装前涂以硅酸钠。伴热管用传热胶泥时,应采用不锈钢带,将其固定在管上,可按制造厂安装程序施工。2.15 膨胀圈约间隔40尺(12.2m)设一膨胀弯头。 方向改变应设膨胀弯头。3.0 材料 3.1 不锈钢

13、管/碳钢管作为伴热管的不锈钢管一般为1/2”(13mm)外径x 0.035”(0.9mm)壁厚,若必要时,1/2”或3/4”碳钢管也可用于同样目的。若伴热外形不规则时,如控制阀站及仪表或小的配件上地方有限,可用3/8” (9 mm) 外径x 0.035” (0.9 mm)壁厚的管子,而1/2” (13mm)的管子是不能用的。不锈钢管子必须是无缝、冷拉及全退火,符合ASTM A269 TP316 标准。 碳钢管应符合ASTM A106. Gr.B标准。在伴热部件上引入或返回的管子应采用无机纤维玻璃棉保温,并有PVC护套221F (105C).3.2 不锈钢管子配件/碳钢管配件管子配件为TP 31

14、6SS不锈钢抗压型,模锻或相当的。碳钢管件应符合ANSI B16.11。3.3 疏水阀疏水阀为1/2”(13mm)法兰热动力型,Yarway系列721或相当的。 疏水阀应装有整体过滤器(参见3.13.2节)。 3.4 阀门疏水阀的上游及下游阀门应适用于供汽及凝液系统,除非另有说明,可参见工程规定SD-00-TSC-PP-0001“配管材料”中有关蒸汽介质的管道等级。3.5 钢管材料上面未提到的管子、管配件、分配站管子及其他管材均按供汽及凝液系统相同的材料等级,参见工程规定SD-00-TSC-PP-0001“管道材料”。3.6 传热胶泥 使用传热胶泥可使伴热管的根数减少,见附录A表1.11.4中

15、所示。对第3.14.3节所说的热敏性产品所用的裸伴热管,无论有多少都要用传热胶泥。传热胶泥应适用于被伴部件最高操作温度工况。预挤压成带有保护槽的柔性传热胶泥用于直管走向上,其操作温度不超过400F (205C)。推荐产品Thermon “Snap-Trace”或相当的。 对于阀门、泵及设备,可用水溶性、高粘度型的传热胶泥,并按制造厂安装程序施工,推荐产品Thermon “T-3”(用于最高700F (371C))或相当的。 伴热管及包以镀锌钢皮保护槽的传热胶泥,推荐产品Thermon TFK channel或相当的。 传热胶泥的安装按制造厂的规定。4.0 安装4.1 蒸汽伴热管用机械弯管机制作

16、弯管,起褶的弯管是不能用的。弯管不可有扭折、断裂或压扁。要尽量少用管配件,在伴热管线上频繁维修的部件如泵、安全释放阀、控制阀、移动式过滤器等应采用快速活接头。伴热管连接处及膨胀圈连接处所用的管子活接头应位于保温层外侧。伴热管连接处的管子活接头要用保温带绑扎起来。4.2 表面加工伴热管在安装前应清除灰尘、油脂及油类。用蒸汽伴热的工艺管线及设备的伴热管施工区内不应有灰尘、油脂、油类、废物及铁锈。4.3 支架.所有伴热用的管道及管子,包括伴热供汽管及凝液回收管均应在现场适当支撑,可用槽钢及卡箍相似于Unistrut或相当的型式。 尽可能用型钢来支撑伴热管。若现场没有型钢可用管子支撑,若可能,可选一些

17、没有保温的管线用管子支撑。若在保温管线上支撑,则应考虑热膨胀。5.0 检验 5.1 试验伴热管在保温前要试压。水压试验至少100 psig (0.689 MPag) 或设计压力的1.5倍。凡采用传热胶泥的伴热管系统应作泄漏性试验,即使有一点泄漏,也要进行修补并在传热胶泥安装前在进行系统试漏。附录A-伴热管尺寸和根数1. 附表注释表1.11.4 所示的伴热管根数是指进入伴热管的饱和蒸汽压力为50 psig (0.345 MPag)时不同工艺操作温度下的根数。若采用传热胶泥,则伴热管根数可以减少,采用传热胶泥的伴热管根数的表示方法是在裸管根数后加一个“c”字, “-”的符号时表示伴热管的根数已超出

18、所推荐根数的限度。表中所用的伴热管尺寸为1/2 “ (13 mm)外径管子,3/8 “ (9 mm),外径管子可用于1”工艺管线或控制阀站等需要弯曲的伴热管。下列个基本参数可供传热计算用:保温:玻璃棉 风速:25里/小时 (11 m/sec)高环境温度:105F (41C) 无风蒸汽压力:50 psig (0.345 MPag)在特定蒸汽压及设计条件时更精确操作温度的伴热管根数应按具体情况的数据计算。表1.1 - 需要的伴热管根数环境温度10F (-12C) 保温层厚1”(25mm) Pipe Size 管径NPS 公称直径 PROCESS 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

19、RE - F (C)工艺管道操作温度(inch)mm 50 (10) 100 (38) 150 (66) 200 (93) 250 (121)1(25) 1 1 1 1-1/2(40) 1 1 1 - / 1c - / 1c 2(50) 1 1 1 - / 1c - / 1c3(80) 1 1 1 - / 1c - / 1c 表1.2- 需要的伴热管根数 环境温度10F (-12C) 保温层厚1-1/2” (40 mm)管径NPS公称直径 PROCESS 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RE - F (C) 工艺管道操作温度 (inch)mm 50 (10) 100 (38

20、) 150 (66) 200 (93) 250 (121)1(25) 1 1 1 - - 1-1/2(40) 1 1 1 - / 1c - / 1c2(50) 1 1 1 2 / 1c - / 1c3(80) 1 1 1 2 / 1c - / 1c 4(100) 1 1 1 2 / 1c - / 1c6(150) 1 1 1 3 / 1c - / 2c 8(200) 1 1 2 / 1c 3 / 1c - / 2c 10(250) 1 1 2 / 1c 4 / 1c - / 3c,12(300) 1 1 2 / 1c 5 / 2c - / 4c 14(350) 1 1 3 / 1c 5 / 2

21、c - 16(400) 1 1 3 / 1c 5 / 3c - 18(450) 1 2 / 1c 3 / 2c - / 3c -20(500) 1 2 / 1c 3 / 2c - / 3c 24(600) 1 2 / 1c 4 / 2c - / 4c 表1.3 - 需要的伴热管数量环境温度10F (-12C) 保温层厚度2” (50 mm)Pipe Size管径 NPS 公称直径 PROCESS 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RE - F (C)工艺管道操作温度 (inch)mm 50 (10) 100 (38) 150 (66) 200 (93) 250 (121)1(

22、25) 1 1 1 1 - 1-1/2(40) 1 1 1 - / 1c - / 1c 2(50) 1 1 1 2 / 1c - / 1c3(80) 1 1 1 2 / 1c - / 1c4(100) 1 1 1 2 / 1c 3 / 1c6(150) 1 1 1 3 / 1c - / 1c8(200) 1 1 2 / 1c 3 / 1c - / 2c10(250) 1 1 2 / 1c 4 / 1c - / 2c12(300) 1 1 2 / 1c 4 / 1c - / 4c14(350) 1 1 2 / 1c 4 / 2c - / 4c16(200) 1 1 2 / 1c 4 / 2c - 18(450) 1 1 2 / 1c 5 / 2c -20(500) 1 1 3 / 1c 5 / 2c 24(600) 1 2 / 1c 3 / 2c - / 3c 表1.4 需要的伴热管数量 环境温度10F (-12C) 保温层厚度3” (75 mm)Pipe Size 管径NPS公称直径 PROCESS 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RE - F (C)工艺管道操作温度(inch) 200 (93)30 (750) 5 / 3c 36(900) 5 / 3c 42(1050) 7 / 4c48(1200) 7 / 4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