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上传人:ET****1 文档编号:108249910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其设备的运行管理、检验管理、 技术管理, 规定了各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数据传输通道的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各调度、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建设单位及发电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版本适用予本标准。DL 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T

2、 410 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500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4 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图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 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舫护规定3 总则其随其最新3.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设施, 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加强和规范自动化系统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制定本规程。3.2 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3.3 主站的主要系统包括;a)数据采集与

3、监控(SCADA) 系统,能量管理系统 (EMS) 的主站系统,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b)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主站系统:c) 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系统d)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主站系统:e)水调自动化系统主站系统(含卫星云图)f)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稳定监测系统主站系统g)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 ;h)配电管理系统(DMS) 主站系统;i)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主站系统:j) 主站系统相关辅助系统 (调度模拟屏、 大屏幕设备, GPS 卫星时钟 电网频率采集装置、运行值班报警系统、远动通道检测和配线柜、专用的UPS 电源及配电柜等) 。3.4 子站的主要设备包括;a)远动终端设备(RIU

4、)的主机、远动通信工作站;b)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c) 与远动信息采集有关的变送器、 交流采样测控单元 (包括站控层及间隔层设备) 、功率总加器及相应的二次测量回路;d) 接入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关口计量表计及专用计量屏(柜)、电能量远方终端;e)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包括路由器、数据接口转换器、交换机或集线器、安全防护装置等) ;f) 相量测量装置 (PMU) ;g) 发电侧报价终端;h) 水情测报设备及其相关接口;i) 向子站自动化系统设备侠电的专用电源设备及其连接电缆(包括不间断电源、直流电源及配电柜)、专用空调设备;j) 专用的 GPS 卫星授时装置k)

5、远动通道专用测试仪及通道防雷保护器;1)与保护设备、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电厂监控或分散控制系统(DCS) 、通信系统等的接口设备;m) 子站设备间及其到通信设备配线架端子间的专用连接电缆;n) 远动信号转接屏、遥控继电器屏、遥调接口等。3.5 各级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和电力调度机构(以下统称调度机构)应设置相应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自动化管理部门),发电企业及变电站1的运行维护单位应设置负责子站设备运行维护的部门及专职(责)人员, 并按职责定岗定编。对地区偏远的枢纽变电站,可以在站内设置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人员。3.6 RTU 主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电能量远方终端、各类电工测

6、量变送器、交流采样测控装置、 PMU 、关口电能表、安全防护装置等设备,应取得国家有资质的电力设备检测部门颁发的质量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4 管理职责4.1 自动化管理部门对有调度关系的发电企业、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实行专业技术归口管理。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维护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紧密合作。4.2 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的职责a)负责本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归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b)负责制定调度管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检验的规程、规定:c) 负责本调度机构主站系统的建设和安全运行、维护;d)参加调度管辖范围内新建和改(扩)建发电厂,变电站(以下简称厂站)子站设各各阶段的设计审查、招评

7、标和验收等工作,并负责认定其与自动化系统相关的重要技术性能;e)监督调度管辖范围内新建和改(扩)建厂站子站设备与厂站一次设备同步投入运行;f) 参加审核调度管辖范围内子站设备年度更新改造项目;g)审批调度管辖范围内子站设备的年度定检计划和牺检申请,编制主站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大修计划h)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i) 参加本电网自动化系统重大故障的调查和分析j) 组织本电网和调度管辖厂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工作l) 这里所指的变电站包括开关站、换流站等2)这里所指的运行维护单位包括地调、超高压局(公明、营瑶处)、变电运行工区等k) 保证向有关调度传送信息的正确性和

8、可靠性。4.3 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运行维护部门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电力行业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标准、导则、规定等:b)参加运行维护范围内新建和改(扩)建厂站子站设备各阶段的设计、招评标等工作;c) 负责成参加运行维护范围内新建和改 (扩)建厂站子站设备的安装、 投运前的调试和验收,并参加培训d)编制运行维护范围内子站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及使用说明;e)负责运行维护范围内子站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f) 提出运行维护范围内子站设备椎时检修(临检)申请并负责实施;g)编制运行维护范围内子站设备年度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并负责实施;h)负责运行维护范围内子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检验和运行统计分析

9、并按期上报;i) 参加有调度管辖权调度机构组织的自动化系统技术培训和交流j) 保证向有关调度传送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k) 完成有调度管辖权调度机构布置的有关工作。5 运行管理5.1 现场管理制度和人员要求自动化管理部门和厂站运行维护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运行值班和交接班、机房管理、设备和功能停复役管理、缺陷管理、安全管理、新设备移交运行管理等。投入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均应明确专责维护人员,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自动化管理部门人员设置要求a)应设自动化运行值班人员,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日常运行工作:b)应设系统管理员和阿络管理员,负责主

10、站系统的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c)应用软件功能已投入实际应用的调度机构, 应设应用软件专责管理员, 负责应用软件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d)自动发电控制 (AGC) 功能投入实际应用的调度机构, ,应设 AGC 专责管理员 负责 AGC 功能的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及统计分析等工作e)各单位在设置b) d)类人员时应考虑备用,满足各系统运行维护需要。厂站应设立或明确自动化运行维护人员,负责本侧运行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故障处理、运行日志记录、信息定期核对等。运行维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脱离岗位半年以上者,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考核。 新设备投入运行前, 必须对运行值班人员和专责维护

11、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5.2 运行维护要求运行维护和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的运行管理制度,保持自动化系统设备机房和周围环境的整齐清洁; 在处理自动化系统故障、 进行重要测试或操作时, 原则上不得进行运行值班人员交接班。自动化系统的专贵人员应定期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测试和记录,定期核对自动化信息的准确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汇报。主站在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时,如可能会影响到向调度员提供的自动化信息时,自动化值班人员应提前通知值班调度员, 获得准许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如可能会影响到向相关调度机构传送的自动化信息时, 应提前通知相关调度机构自动

12、化值班人员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5. 2. 4 厂站在进行有关工作时,如可能会影响到向相关调度机构传送的自动化信息时,应按规定提前通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 自动化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值班调度员,获得准许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子站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发现故障或接到设备故障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并及时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 事后应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原因及处理过程,必要时写出分析报告,并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备案。厂站应建立设备的台账(卡)、运行日志和设备缺陷、测试数据等记录。每月做好运

13、行统计和分析, 按时向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填报运行维护设备的运行月报。由于一次系统的变更(如厂站设备的增、减,主接线变更,互感器变比改变等),需修改相应的画面和数据库等内容时,应以经过批准的书面通知为准。厂站未经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在子站设备及其二次回路上工作和操作,但按规定由运行人员操作的开关、按钮及保险器等不在此限。为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维修,及时捧除故障,有关自动化管理部门和厂站运行维护部门应配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厂站运行维护部门应视需要配备自动化专用的仪器、仪表、工具、备品、备件等。各类电工钡I 量变送器和仪表、交流采样测控装

14、置、电能计量装置须按DUT 630 的检验规定进行检定。DIJl 410 和凡属对运行中的自动化系统、设备、数据网络配置、软件或数据库等作重大修改,均应经过技术论证,提出书面改进方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和相关调度机构确认后方可实施,技术改进后的设备和软件应经过3 6 个月的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i 同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凡参与电网AGC 调整的机组(发电厂) ,在新机组投产前和机组大修后,必须经过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组织进行的系统联合测试。测试前发电厂应向调度机构提出进行系统联合测试的申请,并提供机组(发电厂)有关现场试验报告;系统联合测试合格后,由调度机构以书面形式通知发

15、电厂。凡参加 AGC 运行的单位必须保证其设备的正常投入,除紧急情况外,未经调度许可不得将投入AGC 运行的机组(发电厂)擅自退出运行或修改参数。5.3 检修管理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检修分为计划检修、临时检修和故障检修。计划检修是指对其结构进行更改、 软硬件升级、 大修等工作; 临时检修是指对其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或缺陷进行处理的工作;故障检修是指对其运行中出现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故障进行处理的工作。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年度检修计划应与一次设备的检修计划一同编制和上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审核和批复; 主站系统由其自动化管理部门提出并报本调度机构的领导审核批准。5.3.3子站设

16、备的计划检修由计划检修部门至少在2 个工作日前提出书面申请(参考格式见附录 D的表 D.1) 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5.3.4子站设备的临时检修应至少在工作前4h 按照附录 D 的表 D 1 填写自动化系统设备停运申请单,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子站设备发生故障后,运行维护人员应立即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取得联系,报告故障情况、影响范围, 提出检修工作申请, 在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情况紧急时, 可先进行处理, 处理完毕后尽快将故障处理情况报以上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设备检修工作开始前,应与对其有

17、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联系,得到确认后方可工作, 设备恢复运行后, 应及时通知以上调度机构的自动化值班人员, 并记录和报告设备处理情况,取得认可后方可离开现场。厂站一次设蕃退出运行或处于备用、检修状态时,其子站设备(含不得停电或退出运行,有特殊情况确需停电或退出运行时,需提前AGC 执行装置)均2 个工作日按条规定办理设备停运申请。主站系统的计划检修由自动化部门至少在2 个工作日前提出书面申请,经本单位其他部门会签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如可能会影响到向相关调度机构传送的自动化信息时,应提前通知相关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主站系统的临时检修由自动化部门至少在工作前 4h 提出书面

18、申请, 经本单位其他部门会签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必要时应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如可能会影响到向相关调度机构传送的自动化信息时,应提前通知相关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5.3.10 主站系统的故障检修,由自动化值班人员及时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必要时虚报告主管领导; 如影响到向相关调度机构传送的自动化信息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5.3.11 各调度机构的自动化管理部门和负责运行维护部门应针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和处理流程。5.4 投运和退役管理5.4.1厂站向调度传输自动化实时信息内容执行DL/T 5003和调度运行的要求

19、。5.4.2子站设备应与一次系统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5.4.3厂站新安装的子站设备或软件功能投入正式运行前,要经过 3 个月至半年的试运行期;在试运行期间,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将有关技术资料,包括功能技术规范、竣工验收报告、投运设备清单等提供给相关调度机构和厂站运行维护机构,并经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书面批准后方能投入正式运行。5.4.4新投产机组的 AGC 功能应在机组移交商业运行时同时投入使用。5.4.5新研制的产品(设备) ,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后方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限为半年至1年,转入正式运行的规定同5.4.3 条。新设备投运前,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组织对新设备

20、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子站设备永久退出运行,应事先由其维护单位向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一发多收的设备,应经有关调度协商后再作决定。子站新设备投入运行前或旧设备永久退出运行,自动化管理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通信部门以便安排接入或退出相应的通道。主站系统投入运行或旧设备永久退出运行,应履行相应的手续。6 检验管理6.1 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应按照相应检验规程或技术规定进行检验工作,设备的检验分为三种:a)新安装设备的验收检验;b) 运行中设备的定期检验;c) 运行中设备的补充检验。6.2 薪安装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验收检验按有关技术规定进行。自动化系统的

21、安全防护按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进行。6.3 运行中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定期检验分为全部和部分检验,其检验周期和检验内容应根据各设备的要求和实际运行状况在相应的现场专用规程中规定,6.4 运行中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补充检验分为经过改进后的检验和运行中出现故障或异常后的检验。8.5 与一次设备相关豹子站设备(如变迭器、测控单元、电气遥控和 AGC 遥调回路、相量测量装置、 电能量远方终端等) 的检验时间应尽可能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进行, 并配合发电机组、变压器、输电线路、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检修,检查相应的测量回路和测量准确度、信号电缆及接线端子,并做遥信和遥控的联动试验。6.6 自动化系统和设

22、备的检验应由设备的专贵人负责,检验前应做充分准备,如图纸资料、备品备件、测试仪器、测试记录、检修工具等均应齐备,明确检验的内容和要求,在批准的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6.7 在对运行中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进行检验时, 须遵守 DL 408 中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的有关规定和专用检验规程的有关规定。6.8 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经检验合格并确认内部和外部接线均已恢复后方可投运,并通知有关人员。要及时整理记录,写出检验技术报告,修改有关图纸资料,使其与设备实际相符,并上报相关的自动化管理部门核各。6.9 厂站一次设备检修时,如影响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将相应的遥信信号退出运行,但不得随意将相应的变送器退出运

23、行。 一次设备检修完成后, 应检查相应的自动化设备或装置恢复正常及输入输出回路的正确性, 同时应通知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7 技术管理7.1 资料管理新安装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必须具备的技术资料:a)设计单位提供已校正的设计资料 (竣工原理图、竣工安装图、 技术说明书、 远动信息参数表、设备和电缆清册等) ;b)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设备和软件的技术说明书、操作手册、软件备份、设备合格证明、质量检测证明、软件使用许可证和出厂试验报告等);c) 工程负责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合同中的技术规范书、设计联络和工程协调会议纪要、工厂验收报告、 现场施工调试方案

24、、 调整试验报告、 遥测信息准确度和遥信信息正确性及响应时间测试记录等) 。正式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各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a)设备的专用检验规程,相关的运行管理规定、办法;b) 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c) 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场安装接线图、原理图和现场调试、测试记录;d) 设备投入试运行和正式运行的书面批准文件e)试制或改进的自动化系统设备应有经批准的试制报告或设备改进报告;f) 各类设备运行记录(如运行日志、现场检测记录、定检或临检报告等;g) 设备故障和处理记录(如设备缺陷记录簿);h) 相关部门间使用的变更通知单和整定通知单;i) 软件资料,如程 J 芋框图、文本及说明书、软件介质及软件维

25、护记录簿等。运行资料、光和磁记录介质等应由专人管理,应保持齐全、准确,要建立技术资料目录及借阅制度。7.2 厂站信息参数管理信息参数主要有:a) -次设备编号的信息名称;b) 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c) 变送器或交流采样的输入,输出范围、计算出的遥测满度值及量纲;d) 遥测扫描周期和越阈值;e)信号的动合,动断触点、信号触点抗抖动的滤波时间设定值;f) 事件顺序记录 (SOE)的选择设定;g) 机组(电厂) AGC 遥调信号的输出范围和满度值h) 电能量计量装置的参数费率、时段、读写密码、通信号码i) 厂站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和安全设备的IP 地址和信息传输地址等j) 向有关调度传输数据的方式

26、、通信规约、数据序位表等参数。如果中 a)c)的参数发生变化,厂站自动化运行维护部门应提前书面通知相关自动化管理部门; d) 1)参数的设置和修改, 应根据有调度管辖权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的要求在现场进行7.3通过计算机通信传输的数据应带有数据有效,无效等质量标志。7.4电网 AGC 的控制方式、控制参数应由有关电网企业统一规定,各有关部门执行。7.5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应执行国家、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7.6根据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 并考虑到囱内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水平,对自动化系统的事故评定作如下规定:a)由于自动化系统原因使电网发生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中所列事故条款之一者

27、,应定为自动化系统事故,处理程序按照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中有关要求办理。b)主站系统故障导致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失效,对电力调度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地、县调系统: 连续失效时间超过24h 者,应定为障碍; 省调及以上系统t 连续失效时间超过4h者,定为障碍。 调度数据网络故障按其影响程度分为如下等级:核心、骨干节点路由设备故障导致主要功能失效达24h,定为障碍; 多个核心、 骨干节点故障导致网络瘫痪,定为障碍。c)子站设备主要功能连续故障停止运行时间超过48h 者,应定为障碍。 故障停止运行时间指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发出故障通知时算起,到故障消除、 恢复使用时止。对经棠

28、无自动化运行维护人员的偏远变电站,统计故障停运时间的限额可增加24h。7.7 遥测的总准确度应不低于1.0 级,即从变送器入口(采用交流采样方式的应从交流采样测控单元的入口)至调度显示终端的总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的值不大于+1O% ,且不小于-1.0% 。7.8 自动化系统有关运行指标和计算公式见附录A 、附录 B 和附录 C。8 数据传输通道的管理8,1 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通道(以下简称自动化通道) ,主要指自动化系统专用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专线、电话拨号等通道8.2 发电厂、变电站基建竣工投运时,自动化通道应保证同步建成投运。8.3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通道和远动专线通道与通信专业的维护界面以远

29、动设备屏柜内的接线端子划分,两个专业应分工负责,密切配合。8.4 应保证自动化通道的传输质量和前靠性满足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通信人员需要中断自动化通道时, 应按有关规定事先取得自动化管理部门的同意后方能执行; 当通信运行管理部门发现自动化通道发生异常时,应立即通知相关自动化值班人员并及时处理。8.5 自动化通道由通信运行部门按照通信电路的有关规定和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要求进行维护、管理、统计和故障评价。8.6 为保证实时信息的可靠传输,自动化管理部门应定期测试自动化通道的比特差错率,测试中,比特差错率越出极限值,应会同通信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B 7 自动化通道质量的有关要求远动专

30、线通道发送电平应符合遥信设备的规定, 在信噪比不小于 17dB 的条件下, 其入口接收工作电平应为 -15dBm -5dBm 。8.7.2远动专线通道比特差错率的极限值规定如表l 所示。表 1比特差错率的极限值传输速率bit/s300,600, 1200极限值问答式5 10-5循环式1 10-48.7.3计算机数据通信模拟通道传输速率一般为1200bit/s 、 2400bit/s、 4800bit/s 、。 9600bit/s;数字通道传输速率一般为N 64Kbit/s 、 N 2Mbit/s 、 155Mbit/s 等。通信专业应为调度数据网络提供可靠并满足质量要求的数据通道,网络通道带宽

31、为 N 2Mbit/s 或 155Mbit/s 。基于光纤的SDH 通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0-9;基于微波的SDH率要求小于10-8;基于微波的PDH 通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l0-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关运行指标通道,比特差错A.1 SCADA部分8)数据通信系统月可用率98%:b)子站设备1)月可用率99%c) 数据传输通道月可用率 98%;d)散爨网络通道月可用率99%e)遥测月合格率98%;f) 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率 99%g) 计算机系统月可用率 99.8%。A.2 AGC 部分a)调度范围内AGC 机组可调容量占统调装机容量不小于15%b)

32、AGC 功能年投运率 80%争取 90%c) AGC 控制年合格率 :1)按 A1/A2 标准进行评价的电网: AGC 模式为定频率控制方式 (FFC) ,电网频率维持在 50 O.lHz 的年合格率 98% A10C 模式为定交换功率 (FTC) , AGC 控制年合格率 98%; AGC 模式为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 (TBC) 模式, Al(ACE 在固定 10min 内应至少过零一次 90%; A2(ACElOmin平均值 LD) 90%。z) 按 CPSl/CPS2 标准进行评价的电网; CPS1 100%; CPS2 90%。A.3 应用软件部分a)状态估计1) 每月计算次数 8000

33、2) 状态估计覆盖率 95%3) 状态估计月可用率 90% ,争取 95%i4) 遥测估计合格率90%,争取 95%(遥测估计值误差有功单次状态估计计算时间30s,争取 15s。2%、无功3%、电压 2%)5)b)调度员潮流1) 每天计算次数 l;2) 一调度员潮流月合格率 90%,争取 95%,3) 调度员潮流计算结果误差 2.5%,争取 1.5%4) 单次潮流计算时间 30s,争取 10sc)负荷预涌1)每天 24 点或 48 点或 96 点;2)日负荷预测月运行率96%争取 99%*3)日负荷预测月准确率:最大用电负荷高于 10000MW 的电网 97.5%,争取 98%:最大用电负荷高

34、于 5000MW 的电网 95.5%争取 97%;最大用电负荷低于 5000MW 的电网 94.5%,争取 96%。4)最高和最低负荷预测月准确率:最大用电负荷高于 10000MW 的电网 97.5%,争取 99%;最大用电负荷高于 500QMW 的电网 95.5%,争取 97%;最大用电负荷低于 5000MW 的电网 94.5%,争取 96%。附录 B(规范性附录)地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关运行指标B.1 SCADA 部分a)数据通信系统月可用率96%;b)子站设备月可用率98%;c)数据传输通道月可用率97%;d)数据网络通道月可用率98%;e)遥测月合格率97%;f) 月遥控拒动率 2

35、%;g)年遥控误动作率0.01%;h)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率98%;i) 计算机系统月可用率:单机系统95%,双机系统 99.8%。B.2 应用软件部分(此部分功能和指标均为可选要求)a)状态估计l )每月计算次数 8000,2)状态估计覆盖率 95%3)状态估计月可用率90%,争取 95%;4)遥测估计合格率90%,争取 95%(遥测估计值误差有功2%、无功 3%、电压 2%);5)单次状态估计计算时间30s,争取 15s。b)调度员潮流1)每天计算次数 l;2)调度员潮流月合格率90%,争取 95%;3)调度员潮流计算结果误差2.5%,争取 1.5%;4)单次潮流计算时阅30s争取 10s。

36、c)负荷预测1)每天 24 点或 48 点或 96 点2)日负荷预测月运行率96%,争取 99%。3)日负荷预测月准确率:最大用电负荷高于5000MW 的电阿 95.5%,争取 97%最大用电负荷低于5000MW 的电网 94.5%,争取 96%DL/T 516 - 2006附录 C(规范性附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关运行指标计算公式C 1 数据通信系统月可用率(ATX)注,式中备套数据通信系统停用小时效应包括子站RTU 的主机、远动通信工作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通道、电源、 主站通信接口设备故障及各类检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通信系统失效的小时数。C.2 子站设备月可用率(Azz)注:

37、式中子站设备月停用小时数包括予站 RTU 的主机、远动通信工作站故障停运的时间和由于网络接入设备、电源及各类检修或其他原因造成子站设备停运的时间C 3 数据传输通道月可用率(AYDTD)注:式中每条数据传输通道停用小时数包书通道故障、 检修及其他由于通道原因导致该套系统失效的时间。C 4 数据网络通道月可用率(AWLTD)注:式中每条数据网络通道停用小时数包括网络通道、 设备及其接口故障、 检修和其他由于网络通道原因导致该套系统失效的时问C 5 遥测月合格率 (RYC)注 :每路遥测月不合格小时数是指从发现不合格时起,到校正合格对为止的小时数:某路遥测的总准确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视为不合格

38、C 6 月遥控拒动率 (RYK)C 7 年遥控误动作率(EYK)C 8 事故避信年动作正确率(RYX)注 1:事故遥信动作次数是指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遥信正确动作与误动、拒动次数的总和,非事故时的遥信误动和拒动均不作统计注 2:事故时遥信动作只统计断路器跳阐,对重合闸成功和操作解列的断器动作不作为事故断路器动作统计,对重合闸不成功的以最后一次断路器跳闸作为事故断路器动作统计注 3:根据“调度日志”事故断路器动作记录与遥信动作打印记录核对进行统计C 9 计算机系统月可用率(AJSJ)注 1:计算机系统月停用小时数=T1+T2:注 2: T1 是指在线主机或前置机因故障或切机退出运

39、行时,备用机未能及时在线,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停用的时间进 3: T2 是指由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故障或进程停止,造成计算机系统功能破坏所持续的时间。C 10 AGC 年投运率 (RAGC)注:全年 AGC 功能投运小时数是指系统AGC 功能投入, 同时有 AGC 机组或电厂投入系统闭环控制的时间。C 11 AGC 控期年合格率(RAGC )a)适用子按 Al 、 A2 标准进行评价的电网:注 l:为区域的基准频率,一般取 50Hz ,B 是某一控制区域设定的频率响应偏差系数,此值为负数,单位是 MW/0.1Hz 。注 2: AGC 模式为定频率控制方式 (FFC) 时,全年 ACE 不合格小时数是

40、指 AGC 功能投入时,其连续超过规定值 1min 的累计时间注 3: AGC 模式为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TBC) 模式时,全年ACE 不合格小时数是指以每10min 作为一个统计周期的ACE 平均值大于规定值Ld 的累计时间。b)适用于按CPS1, CPS2 标准进行评价的电网1)注 1: 1 为互联电网对给定年的频率偏差(实际频率与给定基准频率之差)1min 平均值的均方根的控制目标值,频率的采样周期为ls。注 2: B 为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偏差系数,此值为负数,单位是MW/0.1Hz 。注 3:ACEmin 为某一控制区域 Ace 的 lmin 平均值, ACE 的计算周期应与数据的采样

41、周期保持一致,通常取 2s 5s。注 4:fmin 为某一控制区域实际频率与给定基准频率偏差的lmin 平均值。注 5: n 是统计时段的分钟数。2) CPS2:要求 L10注 1: 为某一控制区域 ACE 的 10min 平均值,该周期也可根据各互联电网的实际情况确定时间确定后,相关参数应作相应调整,注 2:注 3: 10 为互联电网对给定年的频率偏差(实际频率与给定基准频率之差)10min 平均值的均方根的控制目标值。注 4: Bi 为某一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偏差系数,此值为负,单位是MW/O.1Hz 。注 5 : Bs 为互联电同所有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偏差系数之和,此值为负,单位是 MW/

42、O.1Hz 。C 12 状态估计覆盖率C 13 状态估计月可用率(AZT )C.14 遥测估计合格率(RYCGJ)注 1:遥测总点数是指调度管辖范围内的遥测点总数注 2:遥测估计合格点数是指遥测数据估计值误差(有功的点数,其中,遥测数据估计值误差 =|估计值量测值2%、无功 3%、电压 |/量测类型基准值 100%。2% )注 3:为计算方便,量测类型基准值规定为:1)对于线路有功、 无功;500kV 电压等级取 1082MV A ;330kV 电压等级取 686MV Ar ;220kV电压等级取 305MV A ; llOkV 电压等级取 114MVA ; 66kV 电压等级取 69.7MV

43、 A 。2) 500kV 电压等级取 600kV ,330kV 电压等级取 396kV ,220kV 电压等级取 264kV ,1lOkV电压等级取 132kV , 66kV 电压等级取 792kV 。3)发电机取其视在功率。C 15 调度员潮流月合格率(RCL)C 16 调度员潮流计算结果误差(ECL)式中,n有潮流计算结果的遥测(有功、无功、电压)总点数;C 17 日负荷预测月运行率(AFH)C 18日负荷预测月准确率(ZFH)式中:N 全月日历天数n日负荷预测总点数;Ei 某一点的相对误差,计算公式为C.19 日量高低负荷预测月准确率(ZGDFH)式中N全月日历天数B1i ( 1-|日实

44、际最高负荷一预测最高负荷|/日实际最高负荷)100%,为某日最高负荷预测准确率B2i (1-|日实际最低负荷一预测最低负荷|/日实际最低负荷)100%,为某日最低负荷预测准确率附录 D(资料性附录)附表表 D.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检修及停、复役申请表(参考式样)申请单位:联系电话:申请工作时间:年月日时分至申请人:传真号码:年月日时分工作内容及影响范围: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会签部门:会签意见:相关调度意见:自动化部门意见:批准停役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批准领导:年月日时分需通知的相关调度:自动化通知人:实际工作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工作完成及业务影响情况:自动化值班员签字:年月

45、日工作完成情况报人:备注:当值调度员:表 D.2 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月(季)报格式(参考样式)填表单位:填表日期:填表人:审核人:联系电话:年第季度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统计子站数 据计 算事故时遥信反AGCAGC 控制备注设备通 信机系应可用系统 可率统可用率正 确错 误投 运投运合格合 格%用率%个次个次时间率时间率%月月月季统计年第季度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停运情况统计数据通信系统停运情况分类计算机系统停运情况分类序厂远子站电通道线故其总单套主前人电软硬其总计号站动设源中路障他计平均机置机源件他 时间及套备故中断时停修停时故障系系会中维护故单 数 障断间电试运间时间统统话断时障位修 试时时 时 时故故设时间名时间间 间 间障障备 间称间时时故间间障年第季度 EMS 应用软件基本功能运行情况统计表负荷预测状 态 统遥 测 估调 度 员最高 /最序号单位计可用 计合格 潮流合备注运行越 准 确低 负 荷率%率 %格率 %率 %率 %预 测 准确率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