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822028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的由来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进化论由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2.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3.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精子:雄性生殖细胞4.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

2、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5.胎儿与母体进展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胎盘和胎儿是靠脐带相连胎儿产生的废物是通过脐带胎盘排除体外的6.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7.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8.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9.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10.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

3、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2.蛋白质:主要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枯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4.缺钙的: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中老年、妇女缺铁的: 缺铁性贫血头晕、乏力、缺碘的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体格发育出现障碍5.每日摄入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

4、0%、30%左右6.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7.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8.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2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4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9.注意:消化腺可分为外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和内消化腺胃腺、肠腺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10.小肠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11.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 b内外表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

5、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构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12.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13.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注入小肠;肠腺肠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胰腺胰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注入小肠淀粉在口腔开场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开场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14.营养吸收: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1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2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无机盐、水3大

6、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局部维生素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构造。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呼吸道:鼻腔咽 喉 气管 支气管2.呼吸道的功能: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展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潮湿、清洁鼻:鼻毛-清洁;黏膜-清洁潮湿。气管:软骨-保持通畅;纤毛-清洁;黏膜-清洁潮湿3.吞咽与呼吸的关系: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让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放下,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4.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肋间肌膈肌 肋骨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

7、气压 结果收缩 向上向外运动 下降 扩大 扩张 减小 吸气舒张 向下向内运动 上升 缩小 收缩 增大 呼气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

8、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入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7.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构造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90%、血浆蛋白7%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2.血液分层后,血浆为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层,白色。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3.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局部二氧化碳 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

9、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那么,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4.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别离5.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局部去的血管分布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快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局部送回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较大,四肢静脉内有静瓣膜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展物质交换,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6.血液与组织细胞进展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

10、管; 7.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8.三种血管间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9.四肢静脉内外表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0.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11.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12.心脏的四个腔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13.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血液只能沿 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14.心脏内部血流方向:心房心室动脉15. 血液循环

11、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16.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17.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18.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动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9.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那么万能输血者:O型血的人;万能受血者:AB型血的人安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安康。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除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呼吸、排汗和排尿2.排

12、遗: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3.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每个肾有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主要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构成。进入肾小球和出肾小球的血管都是小动脉4.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血浆中的一局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大局部水、全部葡萄糖和局部无机盐形成尿液一局部水、无机盐、尿素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 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眼球的构造与功能中膜: 虹膜有色素,

13、中央是瞳孔,通光。调节瞳孔大小睫状体: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玻璃体、房水。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3.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亮堂环境中,瞳孔缩小;黑暗环境中,瞳孔放大。眼球中的成像部位:视网膜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4.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进出的物体矫正:戴凹透镜5.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

14、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6. 外耳:耳廓:搜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耳的构造 中耳:鼓膜:承受刺激,产生振动。听小骨:三块,传递声波鼓室:内耳:半规管和前庭: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承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咽鼓管:与咽部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差7.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8.听觉形成的部位:大脑皮层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9.神经系统的组成: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10.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外表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

15、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根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响,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响传导到大脑,它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络通道。11.构成神经系统的根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构造包括细胞体和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功能:承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12.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1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3神经纤维末端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13.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构

16、造根底是反射弧。1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5.反射又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的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吃梅止渴、吮吸反射复杂的反射:后天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狗做算术、听到上课铃进教室等。语言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16. 内分泌腺无导管: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胰岛分泌胰岛素外分泌腺有导管:汗腺,唾液腺,肝脏。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17.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18.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

17、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影响。19. 肾上腺素可以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20. 侏儒症病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原因: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缺乏巨人症病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呆小症病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原因: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糖尿病病症:多饮多食多尿清瘦疲惫,原因:胰岛素分泌缺乏,注射胰岛素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症: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常吃紫菜、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方案生育的详细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排放工业废气、水华和赤潮、生物入侵等。3.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植树造林、放归野鸟、建立自然保护区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5.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6.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二氧化硫的排放,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制止消费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8.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进步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