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20135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有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有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有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现有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有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RFID)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自动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其应用始于二战时期友军飞机的识别。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领域,以 xx、xx 为代表的商业零售巨头和以美国国防部为代表的军方组织,将其视为提升能力的助推器,引发了广泛重视和全面研究,技术日趋实用和规模化。1 技术在领域的主要应用在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使用射频标签的政策文件中,要求从起,发送到国防部所有场所的全部物品都要带有射频标签,并规定所有货运集装箱,包括6 至海运集装箱及大型空运货盘,必须带有包含集装箱中货物内容的有源标签。目前,技术在领域的应用主要集 xx 在运

2、输途 xx 对装备物资位置、状态的监控、仓储管理以及特定物品查找、分发等方面。( 1)在运装备物资可视化管理。即在集装箱或装载大型装备、集装箱的拖车上安装射频标签,同时在运输起点、终点和各 xx 途转运站等各个节点上配置固定式或手持式射频识读器和后台计算机系统。当安装射频标签的集装箱或运输车辆经过时,射频识读器读出射频标签存储的信息并传送给后台计算机系统存储和显示。如有需要,射频识读器还可根据指令对射频标签上的内容进行更新。计算机系统经有线、无线网络或通信卫星将装备、物资信息传送给更高一级的 xx 心数据库,各级后勤人员和有关单位通过该数据库即可及时获取运输途 xx 的所有物资位置、数量变动、

3、货物损坏以及补充变动等信息。目前 xx 军已确定使用技术在其物资供应链 xx 跟踪 6 个层次或产品的运输位置,分别是:第 1 层产品本身;第 2 层膜泡包装;第 3 层纸板箱、盒子;第 4 层仓库托盘、纤维包装;第 5 层货物集装箱或的托盘;第 6 层卡车、舰船或飞机。( 2)物资集结地仓储管理。技术除用于运输途 xx 跟踪货物位置、数量、状况等应用外,在物资集结地临时开设的野战货场以及各类 xx 货物仓库的仓储管理 xx 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时的野战货场和各类 xx 仓库物资仓储作业 xx,物资转运、配载分发、重新包装、货架管理等方面,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同样能够发挥其记录信息、识别货物的功

4、能,且具有比条形码的光学识读更远的作用距离和操作更简易等优点。(3)特定物品1 / 5寻找系统。在临时货物集结地或普通仓库 xx,当需要查找某个物品时,操作人员启动手持式射频识读器发射射频电磁波激活标签,安装于集装箱或托盘上的射频标签即会做出应答,发出蜂鸣声或闪光提示物品的位置,同时向射频识读器回馈物品信息,操作人员循声光即可找到该集装箱。如果声光提示失效,或不适合声光提示的场合(如嘈杂的环境或声光管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手持式射频识读器内置的定位装置去寻找。( 4)物品发放装置。装置还可用于个人用品、日用品的发放管理。以往 xx 军都是利用条形码技术发放服装,服装公司将条形码贴在需要发放的

5、军服、作战服上,发往征兵xx 心或营地。在新兵试穿时,管理者用扫描器扫描标签,将适合新兵穿用的作战服大小、颜色、式样等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将信息传到国防兵员保障xx 心,再由 xx 心传到服装公司,用于制定生产计划。将技术应用于xx 服装、药品等物品的发放,过去需要多步完成的程序可以一次完成,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技术在后勤领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保障效率,提高了物资追踪能力、库存管理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极大地减少了重复申请与物品损失,优化了内部的业务流程。据xx国防部估算,采用技术后,每年可节约 1 亿 xx 元以上的后勤运行费用,并能将价值 10 亿 xx 元的库存物资在内部调剂使用,

6、从而可大大节省采购费、运输费和 xx。xxxx 也称,利用技术大大降低了以军后勤供应的成本,实现了装备和物资补给的全程跟踪。2 技术在应用 xx 的问题不断暴露出的可靠性、从标签失效到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造成标签无法读取,再到无线射频干扰等等。( 1)标签的问题。RFID有源标签的性能、可靠性、制造工艺相对比较成熟,但由于其价值昂贵,使用范围受限。无源标签造价相对较低,但其性能和可靠性有待提高。有源标签的体积、电池的容量是用户关心的问题。无源标签使用的基材其适用性、强度和成本之间还需要xx。据某研究机构 _年对无源标签供应商的调查表明,30%的标签在粘贴时天线被损坏,另有 10%-15%在打印

7、过程 xx 被损坏。无源标签的读取率一直困扰着使用者。 xx 空军 _年 2 月的一份简报显示无源标签的试验一度出现 32%-65%的读取率。 xx 联邦审计署 _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标签之间的间隔、标签的高速运动都会造成标签无法读取。标签安装或粘贴的容器的材质、形状,包装物堆放的方式、标签粘贴的位置等,也会对标签的正确读取产生影响。 xx 海军试验表明,标签粘贴在内容物为液体的包装上,也会导致读取错误; xx 国防部曾在 55xx 的金属鼓形圆桶粘贴标签遇到麻烦。对某些金属材2 / 5质包装的产品而言,标签的位置不当,会因为金属的反射而造成误读。即便考虑到标签的安装位置和货物摆放影响,_年 xx

8、 国防部无源标签的试验也仅仅得出了 90%左右读取率。这样的读取率对于在供应链 xx 全面推广 RFID标签也是过低的。( 2)频率选择与使用问题。系统使用的频率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读写距离、执行的标准以及兼容性等多方面的问题。领域通常采用以433MHz、915MHz 等频段为主的超高频 (UHF)系统和 13.56MHz 的高频( HF)系统。超高频系统,有源标签的读写距离可达百米,无源标签在三至左右。高频系统的读写距离一般在几十厘米。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世界统一认可的频率供RFID使用, xx对 UHF系统的 RFID开放 902MHz-928MHz,而 xx 相应允许的频段为 865MHz-8

9、68MHz,xx 将原定给 GSM 手机使用的 950-956MHz 划分给 RFID使用。我国RFID频段划分尚未明确。频率的不确定,给应用技术的规划和军民一体化建设带来了许多变数。( 3)射频识读器的功率问题。 xx 允许 UHF系统识读器的有效发射功率( ERP,Effective Radiated Power)是 4w,无源标签可以在 3 的距离内读到。 xx 规定 ERP不得超过 500mw,无源标签的识读距离仅在以内。不同功率的射频识读设备,对运输途 xx、物资临时集结地和仓库射频识读设备的安装和作业方式带来问题。同时,过高的发射功率也会影响其他无线设备的工作,形成相互之间的干扰。

10、在一个狭窄的作业环境 xx,几个大功率的识读器同时工作,相互之间的影响在所难免。如何确定射频识读器的发射功率,既能满足应用的需要,又能符合无线设备管理的要求,仍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背景进行广泛的试验研究。( 4)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问题。信息化作战,最突出的变化是使复杂电磁环境从传统战场环境要素 xx 脱颖而出。在相对狭窄的战场空间,种类繁多的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 xx,大量电磁辐射互扰自扰,加之敌对双方施展的电磁对抗手段,其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对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觑。描述电磁环境复杂性的主要因素是电磁辐射的强度和密集度,如背景噪声的强弱、频谱占用度的大小以及辐射源的多少等。实际战场的电磁环境,难以确

11、定的干扰源很多,有我方的各类通信设备,有敌方的电子压制和打击,有民用电子设备无意的电磁干扰,还有自然产生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在空间、时间、频谱和功率上交叉重叠,瞬息万变,难以把握。不在真实的现场,很难体会到电磁辐射对于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对于发射功率毫 xx 级充其量不过 xx 级的射频识读设备而言,在动辄几十 xx 上百 xx 的大功率通信设备面前,其工作的可靠性很值得探讨。系统在领域的应用 xx,抵抗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5)信息 xx 问题。系统所基于的无线信号以 “开放 ”的方式传播和接3 / 5收,无线电波自身并不能确定敌我。我方利用 RFID传送信息,敌方

12、同样能够利用该技术来获取数据,甚至能够了解到装备、物资的具体位置和去向。虽然可以通过对射频识读器的辐射功率、辐射方向、频谱波段以及信息xx 等方式来保证系统的安全,但攻击任何无线系统都是非常轻而易举的。对实际应用 xx 的RFID系统的安全威胁可能来自于三个环节:从标签到射频识读器的通信;从射频识读器到后台计算机系统的通信;使用公共网络方式交换数据的后台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输。在xx 国防部 _年 8 月发布的使用射频标签的政策方针xx,并不要求无源标签上的数据 xx。原因之一是标签上的信息仅仅是一个序列号,如果不与数据库相联它没有任何意义,其次的原因是潜在的敌人无法接近标签进行读取。应注意的是

13、,这种假设是有前提的。( 6)特殊货品现场的使用问题。军用物资涉及很多 xx、易爆危险物品,如各类油品、化学品、弹药、电触发引信等。如同加油站禁止使用无线通信工具的道理一样,将工作于超高频、高频的射频识读设备应用于存储 xx、易爆危险品的物资集结地和仓库等场所,同样面临着严格的安全考核。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缺乏 xx 的、可靠的研究成果的支持,导致了在包括大量危险品的 xx,无法对是否应用技术进行决断。( 7)系统兼容性问题。只有将系统和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完全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 RFID的技术优势,真正提高供应链的效能。系统的兼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采集、处理的数据,其格

14、式、标准与现有计算机系统要一。在 xx 国防部自动识别 xx 心等组织的努力下, xx 军已经实现了 RFID芯片上信息的标准化,制定出完全兼容的 EPC96、EPC-128的 DOD96、DOD-128的信息标准。但是,所制定的标准却与目前国防部信息系统不能兼容。其二,射频识读器与不同设计的射频标签之间的兼容。在同一频率下,射频识读器最好能够做到读取不同设计的射频标签。其三,不同频段的系统之间的兼容,最好能用同一个系统兼容几个频段的射频标签。这两个兼容性,虽然可以采取行政措施,保证所使用的标签和识读器为同一供应商的产品,或在供应链 xx 采用一套频率下的系统而解决,但由于各频段的系统具有各自

15、的优点和短处,用户更希望得到的是一套能够兼容主要应用频段,适合不同类型标签的系统。从根本上来讲,真正影响RFID大规模应用、降低成本的关键4 / 5就是标准的开放和系统之间的兼容。( 8)自然环境带来的问题。要面对更严酷的自然环境,军用装备、物资可能到达的地域, xx 一般民用可比,温度、湿度、盐雾、日晒等自然因素,对以电子设备为主的系统来讲,是必需通过的考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使射频识读设备和标签工作不正常。低温会造成有源标签的电池快速消耗,远远达不到标称的使用时间,给标签的使用管理带来难度。射频识读设备和标签要在 xx 使用,必须具有更强的高、低温工作能力并耐受各种严酷环境所带来的腐蚀和损坏。以上问题相互 xx,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给其他问题提供解决的机会,但也许会带来新的问题。系统的应用,就是在技术、成本、安全、兼容性、可靠性等方面不断 xx 的过程。应该认识到,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使用,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可以相信,随着技术在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问题不断暴露并不断得到改进,应用的前景是光明的。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