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8139687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177 大小:432.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某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某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资源描述:

《某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1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贡县20112013年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20112013年福贡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云南省福贡县灌区渠道改造加固工程建设方案云南华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三月批 准:朗启庄核 定:白树明审 查:李丕清校 核:杭 刚设 计:秦家霖编 写:杭 刚 文开华 周延伟 秦家霖 杨 雪 李 勇 张 永 投资概算:李丕清参加工作单位:怒江州福贡县水务局福贡县20112013年灌区渠道改造加固防渗建设方案目 录1、 概述11.1项目区基本情况11.1.1自然概况11.1.2社会经济状况41.1.3农业生产现状71.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81.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81.2.2灌

2、溉水源工程(水库)运行状况101.2.3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101.2.4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发展状况131.3水资源状况141.3.1水资源141.3.2水资源利用情况171.3.3土地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182、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92.1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192.2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213、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243.1 规划范围与年限243.2规划目标与任务243.3工程类型及布局253.4 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264、重点县实施计划274.1 建设目标与任务274.2 工程建设规划284.2.1 工程建设标准及范围284.2.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

3、模294.2.3工程总体布局及分年度实施计划35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74.3.1项目水源及可供水量分析374.3.2项目需水量分析494.3.3项目供需平衡分析584.4 工程地质644.5 工程规划设计674.5.1 渠道防渗改造工程设计674.5.2 施工组织设计904.6 投资概(估)算与资金筹措954.6.1编制依据964.6.2基础单价964.6.3费率974.6.4编制方法994.6.5独立费用994.6.6其他1004.6.7投资概(估)算表格1004.6.8资金筹措及整合方案1404.7 工程建设与管理1404.7.1工程建设管理1404.7.2工程运行管理1434.8

4、 预期效益1484.8.1经济效益1484.8.2社会效益1574.8.3生态及环境效益1584.8.4成本水价分析1594.9 资金整合计划1605 保障措施1615.1组织领导保障措施1615.2资金筹措与整合保障措施1625.3农民筹资投劳保障措施1625.4建设管理保障措施1625.5资金管理保障措施1636 附件1651、附表1-7(重点县福贡县)2、2011-2013年云南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福贡县建设方案初设图集3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福贡县2011-2013年建设方案1、 概述1.1项目区基本情况1.1.1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

5、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142.218公里。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福贡县地处横断山高山峡谷区中部,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经贡山县南部的普拉底乡进入福贡县,从福贡县南部的匹河乡流入泸水县洛本卓乡。怒江西侧为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两山夹一江,形成独特的“V”形地貌。境内峰峦叠嶂,河谷深切,山势陡峻,形成高山峡谷相间的特殊格局,并沿河谷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递降。境内最高点碧

6、罗雪山山脉、子里甲乡境内的嘎拉相山普鲁古山上部山峰海拔4379m,最低点在与泸水县接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1010m,相对高差达3369m。福贡县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结合部附近,导致境内形成一系列的大断裂和断裂带,形成现今峰谷相间的高山峡谷地貌。区域内基本地貌类型有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高山峡谷向平原宽谷的过渡地带、中山盆地地貌、夷平面等。(三)水文气象福贡县属印度洋季风区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青藏高原和孟加拉湾气流交替影响地带。由于境内在地貌划分上属极大起伏的高山,海拔差异显著,地形地貌复杂,而这种复杂的自然地理背景再分配着光、热、水的分布。因此,地方性和局部性的小气候十分明显。有纵向变

7、化的明显差异,也有横向变化的区别,但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大大超过经、纬度地带性差异,形成了典型的立体气候。从谷底到山颠,由南至北,自起南亚热带边缘,跨越了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及寒带等七个气候带。集多层气候带于一谷。据福贡县气象站(海拔1190.9m)多年实测资料,年平均气温 16.9,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7.1,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12.4,极端最低气温-2.8,平均风速0.8m/s。福贡气温情况见表11。 表1l 福贡平均气温和月气温表(摘自福贡县气象局资料)月份1234567气温9.511.113.716.320.122.623.6月份8910111

8、2平均系列气温23.422.118.413.49.716.917年全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216,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数为1402.5h,霜期70100d,年高山积雪23个月,干湿季节分明,风力05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89.5mm,时空分布不均,上游降雨明显多于下游,雨季为5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5%,旱季为11次年4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25%。(四)地质构造福贡县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中部,区内构造上属滇西褶皱带。东部属德钦兰坪拗断区,中为怒江深断裂的东支,西部属贡山腾冲隆褶断区。以高黎贡山和怒山的长期隆起,怒江河谷的强烈下切为特点,褶皱、断裂发育,以南北向为主组成

9、紧密线状构造,主干断裂常被后期东西向断裂所破坏,构造复杂,岩石出露相对完整。地层以 古生界和中生界最为发育,新生界比较零星。大范围为燕山运动晚期分布最为广泛,总的地址特点是:褶皱、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岩层出露相对完整,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岩性不很复杂,主要由长石石英质碎屑为主的沉积而成的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及混合岩等,称之为“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系。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各项目点均为强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97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五)资源概况全县属高山峡谷地貌,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境

10、内河流有怒江和从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山涧注入怒江的木古甲、施底、亚母、利沙底、木克吉,木加甲等30条天然河,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有6.04万千瓦。 福贡的峡谷主体气候环境为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境内各种有壳斗科、木兰科、木全科、山茶科及箭竹、铁杉、冷杉等树种。动物有豹、羚羊、小熊猫、野牛、岩羊、滇金丝猴、小熊猫、猕猴、鹿、麂、飞鼠、水獭、黑熊、尾梢红雉、灰角雉环颈雉等国家级、级、级保护动物39种。药用植物有黄连、天麻、茯苓、贝母、牛夕、羌活等170余种。 目前已初步探明境内矿物资源有锡、沙金、铅锌、钨、铁、水晶石、云母、绿柱石、电气石、石棉、密玉、绿帘石、硅、

11、大理石、石灰岩等矿种,其中大理石资源储量为24.3亿立方米。1.1.2社会经济状况福贡县辖上帕镇、马吉乡、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和匹河怒族乡等6乡1镇,57个村民委员会,628个自然村。总人口95021人,农业人口有83189人。境内居住着以傈僳族为主的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98%。其中:上帕镇-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2.61万人,全镇辖12个村委会:上帕、达友、达普罗、施底、珠明林、腊竹底、双米底、知子罗、腊乌、古泉、木古甲、腊土底,镇政府驻上帕。匹河怒族乡-面积:398平方千米,人口:0.99万人,全乡辖9个村委会:普洛、瓦娃、沙瓦、老母登、知子罗、棉谷、架究、托

12、平、果科,乡政府驻匹河。子里甲乡-面积:351平方千米,人口:0.88万人,全乡辖5个村委会:子里甲、俄科罗、腊母甲、金秀谷、亚谷,乡政府驻子里甲。架科底乡-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05万人,全乡辖6个村委会:架科底、南安建、达大科、阿达、维独、里吾底,乡政府驻架科底。鹿马登乡-面积:41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全乡辖9个村委会:鹿马登、亚坪、赤洒底、娃土娃、麻甲底、巴甲朵、腊马洛、布拉底、赤恒底,乡政府驻鹿马登。石月亮乡-面积:478平方千米,人口:1.12万人,全乡辖9个村委会:利沙底、石门登、米俄洛、知洛、扎利、资古朵、亚朵、左洛底、拉马底,乡政府驻利沙底。马吉乡-面积:5

13、11平方千米,人口:0.87万人,全乡辖7个村委会:马吉、不腊、古当、木加甲、马吉米、乔底、旺基独,乡政府驻马吉。全县国土面积2756.4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2113亩(其中:水田18420亩;旱地93694亩),人均耕地面积1.18亩。粮食作物生产以玉米、水稻、小麦、豆类、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类、蔬菜、药材为主。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6万亩,平均单产184公斤,粮豆总产量达29741吨;经济作物与其它饲料作物面积6万亩,油料产量为496吨,各类药材生产达947余吨。近年来,福贡县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立县”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14、的路子,全面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措施如下: (一)30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自州委、州政府提出在全州实施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项目以后,福贡县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就可供造林地块、现有经济林等在全县范围内展开调查统计。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结合全县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提出要结合生态建设工程、兴边富民工程和扶贫开发工程,针对境内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核桃、漆树、花椒等几个适生性强、生态和经济效益好、管理要求相对较低、群众容易接受的干果树种,用三年时间完成10万亩核桃、10万亩漆树、10万亩花椒共30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并把任务分解到全县六乡一镇,与19552户群

15、众签订了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项目业主保证书。同时,迅速启动了育苗基地建设,目前已培育种苗150万株。为了确保30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该县制定了包括领导措施、组织措施、政策措施、职责措施、科技措施、宣传措施、奖惩措施等一系列工作措施。还启动了10万亩油桐改良工程,多次请省内外专家“集体会诊”,积极寻求解决10万亩油桐树龄老化和黑斑病难题,力求把林果业培育成全县最具特色、经济支撑力度最大的支柱产业。 截止2007年11月9日止,福贡县共完成草果种植面积为17961亩。其中:2007年草果种植计划4000亩,各部门调运及发放草果苗达4680350苗,实际完成草果种植面积15601亩,完成计划数

16、的160%。2007年全县草果种植投入及使用资金140.4105万元:其中:州级投入50万元;扶贫、民委、水务、林业、安监等各个部门投入86.3万元;县农业局投入54.132万元。2008年百万亩中药材种植计划、共计划种植草果20000亩。其中:1、马吉乡:草果种植3000亩。 2、石月亮乡:草果种植2200亩。3、鹿马登乡:草果种植2300亩。4、上帕镇:草果种植5000亩。5、架科底乡:草果种植2000亩。6、子里甲乡:草果种植2500亩。7、匹河乡:草果种植3000亩。建立草果苗圃20亩,可出草果苗100万苗。 (二)特色优势作物促进农业增效福贡县境内80以上的国土面积是高山峡谷,10万

17、亩耕地中90的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上。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高山峡谷、立体气候环境,为多种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县委、县政府结合资源优势,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的基础上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荞麦、鸡脚稗、油菜以及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作物,同时积极构建农产品的加工、营销体系,以逐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生态产业初具雏形近年来,福贡县在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加快生态建设的进程中,积极寻求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引导、农户参与、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构建起生态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全县完成生

18、态经济园建设32202亩,其中,药材园24413亩,茶园3500亩,果园4289亩;完成魔芋种植200亩,木豆种植800亩,草果育苗基地1个。同时,正在加快建设1000亩魔芋基地和以党参、黄连为主的50000亩药材种植基地,全县生态建设正逐步走向规模化。 福贡县通过扎实抓好林果基地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作物、培植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1.3农业生产现状福贡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北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沿江一带属黄红壤和典棕壤,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稗子、小米、高粱、花生、油菜、小麦、荞子、豆类、薯类。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人民

19、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主导地位。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2924万元,农业总产值10266万元,占32%,财政收入122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18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61元,农民人均有粮358公斤。是一个全省及至全国属指可数的典型旱作山区农业贫困县。2009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4714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64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8163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9340万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为261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54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07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008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4万元,农业生产资

20、料销售总额637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879万元,粮食总产量30965吨。1.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1.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福贡县是农业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抗洪减灾,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前提,是兴国安邦的必要措施,福贡县境内江河纵横,但山高水低,水资源利用较困难。建国前福贡县贫穷落后,大部分地区靠刀耕火种来维持生计,水利设施还是一片空白,建国后县委、政府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但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形成山峭坡陡,山高水低,盘山渠道长,引水渠道多,全是土渠,引用流量小,受益面积少的水利工程特点。全县约有1.8420万亩水田,却有大

21、小沟渠686件。 为了稳定粮食增产,必须确保农田灌溉,抓住主要沟渠进行三面光建设,推广良种良法。福贡县境内土地面积虽多,但能新开的水田面积却很少,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提高粮食单产,在水、肥、籽种、管理上下功夫。福贡县直接在小箐水河中取水的水沟有243件,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如下:匹河乡31件、子里甲乡25件、架科底乡27件、上帕镇48件、鹿马登乡37件、利沙底乡39件、马吉乡36件。从灌溉面积上看,上帕镇最多,水田面积占全县水田面积的39.4%,其次是鹿马登乡占20.9%。福贡县农田灌溉引水渠件数多,且基本上修建于五十六十年代,渠道过水能力低,加上山高坡陡,冲刷渗漏严重,水渠盘山长,三面光防渗加

22、固投资大。全县共 6个乡镇,大小沟渠686件,水田灌溉面积1.8420万亩,水利化程度7.51%,已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但是由于福贡县山高坡陡,水利工程普遍规模小工程量大,具有工程投资大的特点,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且耕地分散,致使蓄水工程配套难度大,许多蓄水工程由于渠系不配套,难于发挥应有的效益。总体来说存在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少,小型工程不多,工程不配套等问题;同时福贡县大部分水利工程现行管理体制和模式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工程老化失修、破损,工程效益下降。使得水资源灌区内工程输水损失量大,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0.45之间,形成农田灌溉用水一方面浪费严重

23、,而另一方面又严重缺水的矛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相对较简单,通过多年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验积累,福贡县已培养出一批对工程管理、施工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锻炼出一批技术能手。为确保本次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福贡县水利主管部门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利用系统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深入细致地开展外业调查、踏勘、测量等工作,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推荐和选定最佳方案作为项目实施方案;并在选定方案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各阶段工程的项目工程设计均由水利行业有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编制完成,所有建设工程均能做到水源有

24、保障、建设方案科学合理、投资预算规范准确等实施要求。福贡县水利部门经过多年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已完全具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能力。1.2.2灌溉水源工程(水库)运行状况福贡县地处偏远,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县,是典型的贫困县。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水利建设工作近年来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各项水利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利工程抗灾能力差,水毁情况严重我县境内的水利工程建设年限早,且沟渠以土渠为主,是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自行开挖建成的,加之我县

25、境内每到汛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境内无维修管理经费,导致水利工程毁损严重,载水能力差,无法确保受益灌溉面积用水需要。(2)投入资金不足我县是一个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贫困县,又是一个农业县,县财政十分困难,广大群众收入普遍低下,无法自行进行水利基础设施的加固防渗建设。只能依靠上级部门的扶持建设。(3)工程管理落后过去我县的水利和饮水工程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用时管一管,用完无人管的情况非常突出,工程使用年限较短,部分水利年年建,年年毁,造成了重复建设,故工程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1.2.3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福贡县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6、,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力度。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其它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的水利工程项目有:2001年度对木地戈水沟、亚格来水沟、布拉底水沟、阿路底水沟、上帕娃底水沟、利沙底以六底水沟、亚谷水沟、子里甲老王水沟、古泉罗比水沟、老母登卧扒水沟、达见米底水沟等进行改建,共完成三面光22.3公里,二面光8.3公里,一面光8.3公里。2002年,对恰打等9条水沟进行了三面光改建。2004年,对上帕镇腊竹底村委会上帕镇腊竹底村委会的腊竹底水沟加固防渗2150米,达普洛村委会的达普洛水沟加固防渗2050米,尼子洛水沟加固防渗930米,托扒水沟加固防

27、渗1918.3米,上帕镇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29.75万元。2005年,福贡县内完成农田基本建设7308.7亩,田间沟渠建设7208.24米,共投人资金118.13万元,其中坡改梯建设2331亩,投人资金58.2万元,小改大农田建设438.6亩,投人资金6.5万元,中低产田改造4377,8亩,投入资金36.03万元,完成田间沟渠建设7206.24米,投人资金36.03万元。2006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完成农田基本建设7973亩,田间沟渠建设1310米,共投人资金69万元,为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7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完成农田基本

28、建设0.5万亩,田间沟渠建设12件,共计29条,总长22225米,共投人资金171万元,为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对上帕镇施底村施底水沟、上帕镇达友、曲古节水沟、上帕镇知子罗村亚务广水沟、上帕镇腊竹底村施几水沟、上帕镇腊吐底村罗货柯水沟、石月亮乡利沙底村扎利周玛底水沟、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几米底水沟、匹河乡瓦娃村腊尾水沟水沟8条水沟进行了加固防渗建设,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19224米,改善了4564亩灌溉面积的灌溉条件,估算完成投资283.5万元。其中上帕镇施底村施底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4500米,耗用水泥235.28吨,受益灌溉面积26

29、7亩,估算完成投资54万元。上帕镇达友、曲古节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2771米,耗用水泥135.4吨,受益灌溉面积1108亩,估算完成投资32万元。上帕镇知子罗村亚务广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2100米,耗用水泥116.74吨,受益灌溉面积719亩,估算完成投资26万元。上帕镇腊竹底村施几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1680米,耗用水泥87.84吨,受益灌溉面积328亩,估算完成投资22万元。上帕镇腊吐底村罗货柯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1200米,耗用水泥33.12吨,受益灌溉面积172亩,估算完成投资13.2万元。石月亮乡利沙底村扎利周玛底水沟防

30、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1100米,耗用水泥58.37吨,受益灌溉面积267亩,估算完成投资14万元。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几米底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1100米,耗用水泥66.9吨,受益灌溉面积500亩,估算完成投资21.5万元。匹河乡瓦娃村腊尾水沟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4773米(其中新开挖加固长度2370米),耗用水泥221.05吨,受益灌溉面积1203亩,估算完成投资100.8万元。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福贡县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投资需求,对水利筹资机制创新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结合筹资、融资办水利的新农村水

31、利建设机制。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民办公助原则,充分发动群众投投身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把水利建设变为群众自身谋求发展的自觉行动,使政府投入与群众自愿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保障了福贡县农田水利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1.2.4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发展状况福贡县大部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用水设施,因建设标准较低、配套不完善,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设施老化失修、利用效益低下,难以适应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由于缺乏扶持政策,开发难度大,投入不足,使节水设备和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内在动力不足,节水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经济实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关键技术。全县节水灌溉发展速

32、度相对较为缓慢,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1)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福贡县耕地质量不高,优质农田较少,山地多,平坝少,利用不合理,渠道及田间配套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发展灌溉农业比较困难。(2)受干部、群众缺乏节水意识的制约。广大干部群众对节水灌溉,特别是旱田节水灌溉缺乏足够的认识,受传统用水观念的制约,没有树立水忧患意识和节约用水的观念,靠天吃饭的思想十分严重,没有认识到节水灌溉所带来的巨大效益。(3)受资金不足的制约。资金不足是制约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旱田节水灌溉投资大、任务重,因此,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已迫在眉睫。福贡县耕地面积112113亩,其中:水田1

33、8420亩;旱地93694亩。从福贡县土地及种植特点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积极改造现有农田,大力发展节水新技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有效利用土地,建立节水、稳产农田,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创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空间广阔。1.3水资源状况1.3.1水资源1、水资源总量根据福贡县水利志得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25.9亿m,水资源比较丰富。2、地表水资源 福贡县境内的河流均属怒江水系。怒江为中国西南地区大河,发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注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

34、,最後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从河源至人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总流域面积325,000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福贡县境内怒江全长129km,流域面积2724.64km2,年径流量约425.9亿m。境内有大小溪流161条,天然常年溪流49条,分别自高黎贡山东坡和碧罗雪山西坡呈“非”字型注入怒江,49条天然常年溪流的流域面积为2150.04km2,多年

35、平均径流量26.25亿m,多年平均产水量19.95亿m。各条支流的水文特征值如见表12表12 怒江水系主要支流的水文特征值表序号河名发源地长度(m)积水面积(km2)备注1子愣河碧罗雪山1685.91左岸2碧巧孔河碧罗雪山922.5左岸3匹河碧罗雪山1569.78左岸4头鲁河高黎贡山12.3936.2右岸5拉布罗河高黎贡山18.5894.8右岸6瓦娃河高黎贡山69右岸7本拉俄河碧罗雪山715左岸8泽玛河碧罗雪山19.389.61左岸9六慢河碧罗雪山9.1324.21左岸10甲弩河碧罗雪山12.344.28左岸11子里甲河碧罗雪山15.551.7左岸12加车河碧罗雪山9.836.68左岸13茶认

36、河高黎贡山6.818.8右岸14普仕河高黎贡山16.2349.64右岸15恰打河高黎贡山9.8322.17右岸16俄冲河高黎贡山5.513.2右岸17腊木甲河高黎贡山20.1293.64右岸18阿南米们河碧罗雪山12.232.2左岸19木古甲河高黎贡山13.279右岸20拉甲木底河碧罗雪山8.714左岸21腊吐底河高黎贡山13.338右岸22上帕河碧罗雪山12.150左岸23施底河高黎贡山15.294.1右岸24腊竹底河碧罗雪山15.625.2左岸25达普洛河碧罗雪山6.516.6左岸26珠明林河高黎贡山714.5右岸27以四德河碧罗雪山7.220.7左岸28鹿马登河碧罗雪山10.622.2左

37、岸29干部河高黎贡山11.138.4右岸30麻甲底河碧罗雪山1242.3左岸31阿洛底河碧罗雪山11.433.6左岸32亚目河高黎贡山24.3192右岸33达各河高黎贡山15.640.4右岸34力石河碧罗雪山10.244.3左岸35米吾洛河高黎贡山10.825.5右岸36利沙底河碧罗雪山15.3114.2左岸37害咱河高黎贡山15.637右岸38老娃达河高黎贡山12.442.1右岸39老屋河高黎贡山16.559.09右岸40旺基独河碧罗雪山7.716.6左岸41木克基河高黎贡山15.226.7右岸42咱安河碧罗雪山7.495.4左岸43达望河高黎贡山10.517右岸44古当河碧罗雪山12.39

38、3左岸45布腊河碧罗雪山5.942.3左岸46媚泥多河碧罗雪山8.321.3左岸47路借洛河高黎贡山13.330.6右岸48知子洛碧罗雪山7.215.7左岸49木加甲高黎贡山11.641.5右岸3、地下水资源福贡县产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岩层为基岩,此类岩层分布较为广泛,由于雨季部分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比较丰富,福贡县属红色源碎屑岩水文地质区,地下水、河水为上层滞水,主要表现为土壤水、坡残积层的孔裂隙水,多消耗于蒸发,潜水多表现为基岩构造裂隙水,潜水面的形态不规整。坝区阶地中的潜水,常有0.10.5m/s的泉水露出,均为降水补给,局部为砂砾层孔隙承压水,深埋610m,主要为向心水系补给。1.3.2

39、水资源利用情况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425.9亿立方米,其中县产水资源量为19.95亿立方米。怒江可作为大型水电站开发外,其余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7.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5.4万千瓦,目前,仅开发5665千瓦,占可开发利用容量的10.5%,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福贡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35座中小水电站,其中已建设完成中小水电站有22座。福贡县水资源总量丰富,但项目区现有耕地以梯田、望天田和旱地以坡地为主,属于山区和半山区,难以直接灌溉。其中:农业需水量为5150.8万m,工业生产需水量为680万m,城镇生活用水51.82万m,乡村生活用水212.55万m,目前,全县水利工程供水能

40、力占全区水资源总量2.07%,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2008年福贡县耕地面积112113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873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55%;节水灌溉面积1331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88%。福贡县耕地质量不高,优质农田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山地多,平坝少,利用不合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沟渠淤积、倒塌、渗漏严重。同时由于渠道配套不完善,大部分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故挖掘配套的潜力巨大。1.3.3土地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1、土地资源总量福贡县土地资源总量即为全县土地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土地资

41、源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牧业用地、渔业用地以及城镇居民点、交通、工矿、企业等其他用地。2、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及开垦利用潜力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主要指可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量,包括可用于耕地、林地、牧业用地、渔业用地等土地资源量。福贡县全县耕地面积为11.2113万亩(已计入园地面积),林地面积为770.23万亩,牧草地面积为12.0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18.43万亩,其他用地为157.70万亩,则全县土地资源可利用量达969.570万亩。考虑未来几年福贡县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情况,结合全县的土地利用规划,预测规划水平年2015年、2020年及2025年全县的土地资源可利用量情况,具体详见

42、表1-4。表1-4 福贡县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潜力预测表 单位:万亩土地类别现状年2015年2020年2025年福贡县耕地11.2111.2110.35210.348林地770.23770.23755.82738.97牧草地121210.898.98园地000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4318.4315.9513.65其他157.7157.7190.63222.74小计969.57969.57983.642994.688232、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1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福贡县地处边疆,受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民族文化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43、,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至今仍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宗教、高山峡谷一体”的典型山区农业贫困县。全县以山地为主,95.2%的土地为山地,全县社会、经济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到目前为止,全县没有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水利化程度很低,尚有半数以上的村委会不通公路,水利化程度仅15%,全县无一个水库,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虽经省、地区、县各级政府多年扶贫攻坚,至今还很落后,贫困程度深,严重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福贡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6个乡1镇均为省级“扶贫攻坚乡”。农民的生活基本上才能依靠人背马驮,马在当

44、地是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当地农民的生活基本还处在贫困线以下,每年有3个月时间吃包谷饭,基本才能保证吃饱肚子,部分村子至今还没有通电。农民的住宅,全部还住在由政府扶持修建的屋顶用木板和石棉瓦,墙用木板和空心砖做的房子。虽经省、地区、县各级政府多年扶贫攻坚, 至今纯收入在966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达40000多人,这部分人口在全县6乡一镇中均有分布,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严重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福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扶贫攻坚与扶贫开发是全县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此次规划的3个重点灌区(鹿帕灌区、石月亮灌区、架匹灌区)有着非常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和粮食

45、作物生长的光热、土壤条件,是全县水稻主产区。我县境内虽然水源丰富,但无相应配套工程设施,无较大的水利设施和完整的灌溉设施,境内水利化程度低下,经常造成农田需水灌溉时无水的局面。境区现有的耕地面积基本上靠天吃饭,无法使土地高产稳产,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其低下,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好水利设施是实现项目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的基础条件,通过改善灌溉条件,能够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推动农业经济,加快发展优势产业,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作为能让农民直接受益的、近期就能发挥效益、建设要求最迫切的干支渠防渗工程,不仅仅是维修加固老化水利工程,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46、是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同时,项目区种植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等为主,目前农产品单一,且又以粮食作物为主,当地农民群众很难依赖这样的种植结构走上小康之路。本项目通过渠道改造与续建,拟结合当地水土资源情况及福贡县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等,在项目灌区范围内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大量发展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本地“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也是福贡县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务。福贡县拥有资源优势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基础设施的制约作用,是福贡县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福贡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为了促进福贡县

47、新农村建设,为了繁荣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灌区干支渠防渗工程有非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适宜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产业化生产的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将为本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积极的条件,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对促进福贡县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全县整体脱贫的步伐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此外,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本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当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并有利于振兴边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产

48、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是党和政府“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2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 一、政府保证,群众支持。福贡县经过多年水利工程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力量。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各级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也十分重视,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此,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加速农业的发展是可行的。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央财政、省财政每年各支持800万元,中央资金的投入及省、市地方政府

49、的配套资金及群众投劳折资的落实,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人力保证。三、本次建设方案重点解决水田的灌溉、排洪排涝问题。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田间灌、排渠道,该项目的建设对将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突破工程性缺水、供水不足的瓶颈制约,帮助项目区群众解决影响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四、福贡县政府、县委高度重视,福贡县政府、县委把福贡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为了保障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福贡县要求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宣传力度,把开展小型

50、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任务来对待,将重点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部署并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重点县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考核内容,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监管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水务部门把2011-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列入为农民办实事的大事来对待,积极组织设计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踏勘,做到水源有保障,建设方案科学合理,投资概算规范准确;其次项目区农户迫切希望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以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增加收入,

51、故建设积极性很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条件。该项目工程布局合理,技术措施简单易行,施工难度不大,福贡县水利相关部门具备小型水利农田工程建设的技术条件和施工条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是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群众积极性高,愿意投工投劳,工程规模均较小,占用土地面积小、用水量小,所需土地、水、能源、劳动力等资源条件,当地都能解决:其次施工期无大的耗电机械设备,当地现有的供电设备可以满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布局,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进行适当修复,尽量按自然划分单元进行工程布置,这是完全符合当前农村水利发展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水利项目,是深受群众支持和爱戴的重大举措。综上所

52、述,云南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福贡重点县2011-2013年度项目在建设组织、资金保障、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列项实施。3、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3.1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编制的范围:为福贡县20112013年6乡镇3个灌区(鹿帕灌区、石月亮灌区、架匹灌区)灌溉田间渠道的加固改造任务,灌区的固定渠道260.88km及配套建筑物;共涉及福贡县6个乡镇11个村委会(石月亮乡咱利村委会、知洛村委会,石月亮乡亚朵村委会,鹿马登乡鹿马登村委会,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委会,上帕镇腊乌村委会,上帕镇达友村委会,上帕镇达普洛村委会,架科底乡阿达委会,子里甲乡亚谷村委会,匹河乡老姆登村委会)。

53、规划基准年:2010年;规划水平年:近期2011年,远期2013年。3.2规划目标与任务2011-2013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完成6乡镇的260.88km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左右,灌溉保证率提高75%左右,规划总灌溉面积5.334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49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85 31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387.83万m,年节约灌溉用水量221.62万m,年均粮食增产量674.29万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1511.99万元。2011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完成2个乡镇(鹿马登乡、上帕镇)的126.90km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

54、物。规划总灌溉面积2.8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8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6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285.08万m,年节约灌溉用水量528.37万m,年均粮食增产量496.20万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1112.66万元。 2012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完成1个乡镇(石月亮乡)的73.16km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规划总灌溉面积1.4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95.53万m,年节约灌溉用水量267.63万m,年均粮食增产量251.34万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76.63万元。2013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完成3个乡镇(架科底乡、

55、子里甲乡、匹河乡)的55.28km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规划总灌溉面积1.0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74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108.43万m,年节约灌溉用水量200.30万m,年均粮食增产量188.11万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68.82万元。3.3工程类型及布局 工程布局主要依据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构建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和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框架为前提。规划根据福贡县产业结构的调整特点,统筹考虑了地区间、城乡、坝区山区的差别,加大向缺水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依据当地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56、要求,本规划切实针对福贡县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水源工程和渠系防渗改造工程主要布置在工程性缺水严重及水利化程度低的区域,因地制宜选择工程类型,工程布局与现有水利工程相结合,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其他水利规划相衔接,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做到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长远性。3.4 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本次规划主要建设内容是:对福贡县的上帕镇、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和匹河怒族乡6乡镇的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改造与续建,规划新建灌溉渠道92.15km(流量均1m/s),改造防渗灌溉渠道168.70km,新建取水坝57座(引水流量均1m/s),配套渠

57、系建筑物57处,规划灌溉面积5.346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49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8531万亩。其中: 2011年2013年规划建设内容为:新建“三面光”防渗灌溉渠道92.15km,改造防渗灌溉渠道168.70km,新建取水坝57座,配套渠系建筑物57处,规划总灌溉面积5.346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49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8531万亩。20112013年规划估算总投资6063.83万元,其中:2011年投资2117.77万元;2012年投资1955.68万元;2013年投资1990.16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中央财政补助24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2400万元,其余的1263

58、.83万元为州、县级财政补助及群众集资、投工投劳折资等。4、重点县实施计划4.1 建设目标与任务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要求,经审批的福贡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制定重点县三年建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如下:(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47.87%。福贡县2008年末耕地面积11.21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3.87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55%,根据本次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后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增加1.4935万亩,达到5.3671万亩,相对现状比重提高38.56%,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7.87%,比重提高1

59、3.32%。(2)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62.03%。福贡县2008年末节水灌溉面积1.331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4.38%,经过三年建设后增加节水灌溉面积0.5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提高12.91%。(3)本规划将对57条渠道共260.88km进行防渗衬砌和渠系配套,渠灌区总灌溉面积5.3466万亩,其中:恢复新增灌溉面积1.49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8531万亩。项目实施后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7。(4)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6.5万吨提高到10.7万吨 (经济作物按粮食作物折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39.3%。(5)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

60、程产权制度改革,以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管理主体、受益对象。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较完整的管理制度。项目建成后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推行水价改革,鼓励节约用水,加强水费的收取,做到以水养水。4.2 工程建设规划4.2.1 工程建设标准及范围(一)工程建设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6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结合各种水工设计规范作为主要的工程技术设计标准,确定的本项目建设设计标准为:(1)灌溉设计保证率渠灌区为P=80%;(2)本工程规划建设渠道及其渠系建筑物等级拟定5级。(二)工程建设范围根据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中的建设范围要求:(1)塘坝(容积小于10万m)、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 m/s)、灌溉机井等小型水源工程;(2)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 m/s)、小型灌区渠系等;(3)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及小型排水闸等;(4) 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水容积小于500m)。根据以上要求并结合福贡县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本着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尊重民意、民办公助的原则,确定福贡县2011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范围及内容,本规划建设工程类型主要有:流量小于1m/s的渠道防渗工程及渠系配套。4.2.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20112013年规划建设项目范围涉及上帕镇、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和匹河怒族乡共6个乡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