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

上传人:爱** 文档编号:108059880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 用 教 案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这一群小朋友春游时正在吃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是怎样分的?(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锻炼学生的

2、思维) 4)师: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9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引导学生互相读算式 5)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2碗,还余2碗;11瓶饮料平均分给4人,每人2瓶,还余1瓶;创 新 教 案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程,培养学

3、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备课人: 管春芳师:同位互相说说算式,独自观察,发现了什么?(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学生先动手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3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读题,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适当进行补充)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说出来听一听。作业设计: 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94

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1分食品学 习 目 标课 题328= 146= 45-5=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48个

5、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创 新 教 案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备课人: 管春芳三、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学生先独立

6、思考,再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商方法。) 2、学生独立做自主练习2。(把竖式写完整)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数位要对齐。(特别注意商的位置) 3、出示自主练习5 256=( )( ) 44( )=( )8 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做( )件 鼓励学生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 4、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 92= ()()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根,还剩( )根 114=() () 四、教师小结: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应注意什么?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

7、法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2搭帐篷学 习 目 标课 题144=32 85=13 163=51 104=22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智慧广场)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课件出示,师指名学生读出)师:今天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有),要想真正的完成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的认真看书自学,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生表现好,还是女生表现好。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1、探索周期

8、现象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周期现象。老师总结: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2、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先学(看一看) 师:(结合彩旗实物)观察这些彩旗的颜色,“红黄绿”3个一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2个呢?第3个呢?师:不看彩旗,请你回答,第2组第1面旗是什么颜色?第3面呢?第4组第2面呢?,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创 新 教 案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

9、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备课人: 管春芳3、 探究第17面旗是什么颜色(1) 学生独立探索(2) 学生汇报交流(3) a、画一画。(4) B、数一数。(5) C、算一算17 3 = 5(组)2 (面)学生交流为什么要除以3?商是5表示什么?余数是2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第17面试黄色?师重点明确:每3个为一组,17面小旗里面一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是2说明第17面彩旗是第6组的第2面。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彩旗一定是黄色的。后教(做一做)师:你能根据他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作出判断么?(课件出示习题)四、

10、当堂训练:课本11页第1题,12页第2题。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六、作业布置:课本第12页自主练习3题、4题、5题。智慧广场学 习 目 标课 题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1、初步感知。(1)

1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创 新 教 案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

12、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备课人: 管春芳 (2) 出示一堆方块(100)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3) 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学生再次进行估计)。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

13、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请学生回忆并提问:刚才我们在 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信息窗1游览北京 千以内数的认识学 习 目 标课 题多媒体课件、学具盒(1) 出示一本笔记本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提问:这袋牙签有2

14、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手拉手学校的同学今天来到了数学王国,他们想邀请你们和他们一起闯关,去探寻数学的奥秘,你们想去吗?学生充满快乐地开始学习活动。二、闯关练习,巩固知识:1、拨珠数数游戏:谈话:请你先拨出178,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1颗珠子,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读出“179”,接着照样子继续边拨珠边一个一个地数下去。让学生先自己数一遍,再在小组进行交流,重点交流从179数到180的过程,一直数到191。请学生照着这样的样子,再多举几个例子,边拨珠边数数。2、拨珠写数游戏:(自主练

15、习3)谈话:刚才大家都能够正确地拨珠数数,那么写数呢?请你自己试着写写拨出的数,看看每个数中“4”表示的意义,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在小组里多加一些相应练习,多拨珠写数。教师要加强这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3、看图填数游戏:出示情境图(自主练习2)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图写出数,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的,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蝴蝶采蜜:(自主练习4)创 新 教 案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16、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备课人: 管春芳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图写出数,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的,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蝴蝶采蜜:(自主练习4)谈话:这些蝴蝶都到哪朵花上采蜜?请你连一连。挑选267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表示什么?5、我当口算小能手:(自主练习5)请学生快速计算出这些口算题,再在小组中进行批阅和交流,请计算错误的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全班进行点评。6、你说我写:(自主练习6)活动时,可以2人一组,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也可以3人一组,一人说数,两

17、人写数;还可以变化形式,一人说数,一人说组成,其它人写数,加强熟练程度。7、我来考考你“聪明小屋”是一道智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教师可激发学生想出多种答案。这道题的答案有: 380、508、586、589、598、600、660、690、900、960、990。 三、总结提升:谈话:愉快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看来今天大家都有了很多的收获,你都来说说吗?其实,还有很多数比1000还要大,下节课让我们和手拉手学校的同学继续我们的数学旅程吧,相信你会更有收获的。信息窗1:来到城市(第二课时学 习 目 标课 题自主练习课 堂 检 测一、感受身边的数据。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

18、的知识?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这是老师收集到的数据,你呢?(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展示。)二、认识计数单位“万”1、故事竞猜:课件出示故事画面 森林里小猪、小熊、小猴比赛数数,大象当裁判。它们从989开始数,比比谁先数到5000。 小熊是这样数的:989、990、991、992、993 小猪是这样数的:989、990、1000、1010、1020、1030、1040 小猴是这样数的:989、990、1000、2000、3000(1)小朋友你猜猜谁先数到5000?为什么?数数都可以怎样数?(2)你能像小猴这样继续数下

19、去吗?试试看。(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师生一起边数边拨,当拨到9000时,问:再拨1000是多少?怎样拨珠?小结:10个1000是10000,这就用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板书:万),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联系前面的知识说说吗?创 新 教 案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难点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2、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备课人:

20、管春芳 2、感知“一万”。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我们来看看吧。A、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军。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吗?(25圈)(课件二)B、 我们学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万人大约有多少?(10个我们学校这么多人。)(课件三)C、 一张纸非常薄,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一万张纸叠起来有多厚呢?(1米)(课件四)D、 如果每秒数一个数,连续不停的数,数到一万,大约需要多长时间?(3小时,就是同学们从上早自习起到第

21、三节课下课那么长的时间。)(课件五)3、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刚才听你们读起这些数时都那么流利,真不错。那你们是怎么读的呢?(1)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教师一次在计数器上拨出3个百、6个十和5个一。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再在千位上拨上2个千。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千位上的“2”读作“二千”,百上的“3读作“三百”,十位上的“6”读作“六十”,个位上的“5”读作“五”。)学生齐读一遍。信息窗2 万以内数的认识学 习 目 标课 题通 用 教 案1202,6078,2002,6008,2260,2200,2000。读一读课 堂 检 测通 用

22、 教 案活动一农村的小朋友非常好客,今天他们邀请城市的小朋友去参加手拉手活动,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们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教学插图)1、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鹌鹑有895只,鸽子有806只。动物彩蛋530个,脸谱彩蛋495个。2、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主要解决比较多少)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果树真多,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哪种树多?鹌鹑有895只,鸽子有806只,鸽子和鹌鹑谁的只数多?3、引导解决哪种果树多。(不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学生思考,要知

23、道哪种果树多,需要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1)怎样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学生分小组交流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比较方法。(2)方法一:学生根据数位的多少来比较,得出四位数比三位数大,1200 950 。创 新 教 案1. 掌握数位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方法;2. 掌握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并认识近似数。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 掌握数位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方法;2. 掌握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并认识近似数。备课人: 管春芳方法二: 学生根据数的组成,里面有几个百,进行比较,得出1200 950 。方法三

24、: 学生借助标准数1000来比较,得出1200 950 。(3)鼓励、肯定:同学们用各自的方法,均得出1200 950,这说明什么树多?什么树少?活动二1、我们再来解决鹌鹑和鸽子谁多的问题吧。(相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养殖场有鹌鹑895只,鸽子806只,怎样知道谁多、谁少呢?这就需要比较895和806的大小。2、学生充分讨论,全班交流:介绍一下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好吗?(1)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895和806百位相同比十位,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895 806 。(2)借助标准数(即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890接近900,806接近800,因为900比800大,所以895 806。

25、(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此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介绍自己的这种方法)。(3)谁还能举例说说谁是谁的近似数。可多安排学生举例说明。活动三1、其余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哪个多?2、学生自主解决补充出示的其它有关比较的问题。3、介绍一下,你解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问题的方法。如:不同数位相同数位学生交流。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信息窗三-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学 习 目 标课 题1001999 12396 765769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复习铺垫1、口答20个十是多少? 36个百是多少? 5个千是多少? 80里面有( )个十 130里面有( )十 500里面有()个百 4

26、000里面有()个千2、口算70+20= 90-50= 80+5= 47-40= 38-8= 4+50= 30+70= 80-20=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的迁移类推作好铺垫。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城乡小学生们的“手拉手活动”结束了,但城乡小学生们常常回忆起他们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这节课我们先看看城里的小学生回忆起哪些乡村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看信息窗右侧一幅图,发现有用信息。谈话:从这些情境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鲤鱼比鲢鱼少多少尾?、山坡上一共有多少只羊?创 新 教 案让学

27、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确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算理,掌握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确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算理,掌握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通过学生对口算的不同角度思考,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优化的算法进行口算。备课人: 管春芳 、黑羊比白羊多多少只?谈话:今天我们只解决前三个问题,问题d我们放到下节课解决好吗?(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1、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谈话:如何列式解答问题?学生列式:300+400=谈话:口

28、算这道题可以怎么想?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L、借助计数器拨一拨2、300是3个百,400是4个百,3个百加4个百是7个百,7个百是7003、因为3+4等于7,所以在7后面加两个0就是300+400=7004、个位0+0=0,十位0+0=0,百位3+4=7,所以是700(对这种相同单位上的个数相加的办法给予特别关注与引导,为后面几千几百加减几百作铺垫)l 用笔算方法2、算法迁移,解决问题谈话:对解决问题,如何列式?信息窗4 整千整百整十加减法学 习 目 标课 题1200+400= 6400+500= 8500-300= 8900-600=

29、9900-900= 4800-700= 7600-7000= 6300-300=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1、情境激趣、提出问题。(1) 师生交流对农村的感受和印象。问:小朋友们,谁去过农村呀?说说你对农村的印象和感受吗? 请有过对农村亲身感受的孩子说一说对农村的亲身感受。教师引导:是啊,美丽的新农村,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老师继续带同学们走进新农村,和农村的小伙伴手拉手,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好吗?(2) 课件展示走进农村的场景画面。 场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场景二:白菜园。场景三:小树林。边展示边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3)提

30、出问题。 课件定格三个场景,问:看着这三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种了多少棵大白菜?有多少棵小树苗?创 新 教 案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3、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备课人: 管春芳教师有顺序的将这些问题板贴。2、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1)数一数。问:数一数,你能很快地找到这些

31、问题的答案吗?”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2)谈体会:问:你得出结果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2)有些白菜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3)我数出了每行有6个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会算。(3)教师引导: 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计一下大体数量,今天我就来学习数量的“估计”。板书:估计。补充板书:大约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大约有多少棵小树苗?信息窗5 估计学 习 目 标课 题两横排大约是30人,用笔把两横排圈出来,六横排圈了3个圈,大约是9

32、0多人;两竖行大约是10人,把两竖行圈成一圈,16竖行可以圈成8圈,大约是80多人。数出每竖行有6人,10竖行是60人,再加上6竖行36人,一共是96人。一半有8竖行,每行有6人,一半有48人,两半合起来大约有96人。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山东,看看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这些知识。【设计意图】:明确复习内容,总体回顾有关知识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二、创设情境,建构知识体系(一)出示材料:蓬勃发展的“孔孟之乡” ,从计数原理入手复习。1、学生

33、阅读思考: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已经学到的计数单位?学生可能答:个、十、百、千、万。2、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能答:十个一是一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3、共同小结:10个小单位合成一个大单位,我们学过的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从右到左)万千百十个,任何一个数都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板书:计数单位)创 新 教 案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的意义

34、,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2、借助资料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估计,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等知识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备课人: 管春芳 (二)针对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1、你能发现我们“孔孟之乡”中的数字吗?(学生读数) 2、你能把横线上的数字写出来吗?(学生写数) 投影展示学生写的数:2077、4393、510 3、你知道这三个数有多大吗? 学生可能答:2077是由2个千,7个十和7个一组成;4393是由4个千,3个百,9个十和3个一组成;510是由5个百和1个十组成。 4、你能将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学生可

35、能出现的情况:1、43932077510 2、51020774393 5、同学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有什么好方法吗?(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回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从位数多少、数的组成和近似数等方面考虑。) 6、你能从文中再发现几组数进行比较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学习,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7、小结: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这个数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小的数小。我学会了吗?学 习 目 标课 题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

36、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1毫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谈

37、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创 新 教 案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

38、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备课人: 管春芳 (5)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1分米。(1)、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

39、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3、认识1千米。4、小结。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信息窗1:金箍棒的变化 分米、毫米的认识学 习 目 标课 题自主练习,应用拓展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本40页的信息窗2千米的认识(师板书课题)看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出,目标明确的学生举手,有信心完成的学生把手放下。 二、谈话导入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吗?(分米、毫米)2、1千米有多长呢?(小资料)世界上最窄的河流位于内蒙的

40、耗来河,全长17千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平均水深50厘米左右,一般在二三分米左右,河水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宽,最窄处只有几厘米,放一本书便可当桥,所以又叫书河桥。有一种虫叫吹沫虫,平均长度约6毫米,但它能跳7米高,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三、自学指导(看一看)看课本40页的信息窗和问题,并解决以下问题。1千米有多长?1千米就是( )米,千米又叫( ),用( )表示。我们学校楼长约100米,10座这样的教学楼的长约是1( )。我家离学校大约1( )。2千米是多少米?2千米是2个( )米,也就是2000米,2千米=( )米创 新 教 案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

41、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千米的感触。备课人: 管春芳四、做一做1、1千米(公里)=( )米2、2千米是2个( )米,也就是2000米,2千米=( )米。3、( )、厘米、( )、米、( )(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作( )。4、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

42、米1厘米10毫米指名两名后进生到讲台板演,学生自己做在答题纸上,找学生纠正错误,教师讲解,同桌互相指正。 五、当堂训练: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1米=( )毫米 3千米=( )米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七、作业布置: 信息窗2 比本领千米的认识 学 习 目 标课 题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1米=( )毫米 3千米=( )米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制定调查计划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你们愿意

43、吗?1.确定调查对象(1)谈话:你最想了解哪种动物?(生可能想了解:小狗、小兔鲸鱼小鸟、蝴蝶)师小结:大家是想了解陆地上的、水里的和天上飞的动物。(2)谈话:你想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哪方面知识?(生可能想了解:速度身高体重寿命)师小结:你们是想从数学的角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调查。 (板书:调查对象)2.确定调查方式谈话:你想用什么方式得到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生可能:去查阅关于动物方面的书。上网查找关于动物的资料。去问动物园的叔叔阿姨)师小结: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查方式!这节课咱们就采用同学们喜欢的这些方式进行调查!(板书:调查方式)3.确定调查地点及小组谈话:大家

44、认为我们该去哪些地方进行调查?创 新 教 案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知识与技能: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备课人: 管春芳 (生可能:去图书室去微机室去动物园)师小结:同学们想的很好!我们就按调查方式划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查。不过今天想去动物园的同学就不用外出了!老师为你们请来

45、了动物园的科技员,你们去顾问室咨询就可以了。 (板书:调查地点)4.确定调查任务你们小组想调查哪类动物的知识?5.指导记录方法谈话:调查时还需要做什么准备?现在咱们就分头行动,把你们调查到的数据整理在老师发的题纸上。调查活动为20分钟,小组长负责掌握时间,20分钟后准时回教室。 奇妙的动物世界调查方式- 调查地点- 调查人- -年-月-日动物名称身高身长体重寿命速度睡眠时间其他实践活动 奇妙的动物世界学 习 目 标课 题活动小结:谈话:对刚才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以及你和同学的表现,你想不想说点什么?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 板题、示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师板书

46、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二、 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46页,看图、看问题。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2、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三、先学(看一看)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2、做一做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投影出示)64252837485243265826724950249718(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

47、在练习纸上。(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创 新 教 案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备课教 学 过 程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 具 准 备重 点 难 点教 后 感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备课人: 管春芳四、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2、讨论(议一议)(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3、评议板书,正确率。4、同桌对

48、改并更正错误。五、当堂训练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3、5、7、8题。1、 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2、 写完检查。3、 全班集体对改。4、 生更正错题。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六、全课小结信息窗1 蜜蜂王国-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学 习 目 标课 题课本第48页4题、49页9、10题。课 堂 检 测通 用 教 案一、 板题、示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二、 口述自学指

49、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50页,看图、看问题。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算式?用竖式怎么算?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并将课本上的补充完整。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有竖式和计数器分别怎么算? 4、三、四队大约有多少只?怎样来估算?改怎样来列算式?86接近( ),103接近( ),10010020086103( )200,叫( ), 读作:(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三、先学(看一看)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2、做一做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投影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