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研究

上传人:妈**** 文档编号:10801618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福建茶叶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的描述,进而重点从福建茶企业低价出口竞销、企业不积极应诉、出口市场过度集中、技术含量低等方面分析福建茶叶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了制止低价出口竞销、做好反倾销应诉工作、拓展出口市场、提高加工技术含量、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等方面的对策,从而使各企业能针对自身遭遇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应对,进而促进福建茶叶的对外贸易。【关键词】福建 茶叶 反倾销 原因 对策 ABSTRACTThis thesis begins 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s of Fujian tea encountered the anti-d

2、umping. Then focus on the reasons that the low price export strategy of Fujian Tea companies, the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anti-dumping, the export market concentration, low-tech aspect of Fujian tea. At last come up with some usefully suggestions, such as stopping low price export strategy, positi

3、ve to anti-dumping, expand export markets, increase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nt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ti-dumping measures the areas of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So that Fujian tea companies can respond to anti-dumping actively and increase the sales volume of Fujian tea.【Key words】Fujian Tea Anti

4、-dumping Reason Strategy目 录引 言 1第一章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现 11.1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的基本情况11.2 福建茶叶遭遇反倾销的情况 3第二章 福建茶叶频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52.1企业低价出口竞销 52.2企业不积极应诉52.2.1企业不积极应诉的后果52.2.2企业不积极应诉的原因62.3出口市场过度集中62.4技术含量低72.5新形势下反倾销作为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很是盛行72.6反倾销立法上还存在不足72.7“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待遇 8第三章 福建茶叶出口应对反倾销的策略93.1制止低价出口竞销93.2做好反倾销应诉工作 103.3拓展出口市场 10

5、3.4提高加工技术含量 113.5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113.6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13 参考文献 . .15致谢 . . 15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6页 共19页引 言加入WTO 后,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享有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福建茶叶的出口每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必将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同其它国家贸易磨擦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在WTO 框架下,传统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受到限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利用反倾销等措施来达到保护国内茶叶的目的,近年来反倾销问题已成为福建政府、福建茶叶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

6、很好地认识和掌握反倾销,更好地促进福建茶叶的对外出口,扩大茶叶的贸易额。第一章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1.1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的基本情况福建是我国茶叶最丰富和集中的区域,其中乌龙茶作为特种茶的龙头品种,约占全国的80。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宜茶山地面积广阔.全省共有茶园面积14.5hm2,居全国第三位;年产茶16.44万t,居全国第一位;年出口茶叶2.8万t,创汇1亿美元,为全国第二位;茶叶产值42亿元,营销总额已达110亿元,财税12亿多元.目前,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除个别偏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茶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业已成为我省广

7、大农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表1 8年福建茶叶出口金额(单位:万美元)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金额530951754382348235454435484947234358来源:福建统计年鉴但随着国家外贸经营体制改革和宏观政策的调整,福建茶叶出口呈现出停滞不前和下降趋势(如上表所示),福建茶叶内、外销状况反差巨大, 出口规模与全国第一产茶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福建茶叶出口则从2001年起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309万美元下滑至2008年的4358万美元,虽通过2005、2006年的恢复性增长,但2006年出口量仍仅为

8、4849万美元,仍不及2000年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进口国通过各种手段反倾销使得乌龙茶出口减少和绿茶出口减少。2007年,福建省国有企业出口茶叶7157吨,下降265,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401;民营企业出12 6130吨,下降145。占34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545吨,下降973,占255。2008年,福建省出口乌龙茶10522吨,下降71,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758:出口花茶2323吨下降25,占13;出口绿茶1549吨,下降98,占87。福建茶叶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其中输日茶叶数量和货值分别占出口茶叶总量的57.7%和39.

9、7%,位居第一。中国澳门、俄罗斯进口茶叶市场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德国、澳大利亚市场萎缩明显。茶叶单价较高的为中国澳门、比利时和乌克兰等。由于关税壁垒的日益增强,福建对主要茶叶出口国的出口正逐步下降。12 福建茶叶遭遇反倾销的情况绿色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烦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外国商品进口所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或对正常环保本无必要的贸易障碍。据福州海关有关人士介绍,受欧盟、日本相继对进口茶叶实施近乎苛刻的绿色壁垒影响,福建茶叶出口明显受阻。随着福建农产品

10、贸易的快速发展,茶叶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到检验检疫、技术标准、认证程序、进口配额管理制度等贸易壁垒,贸易摩擦涉及的茶叶范围日趋扩大。2006年5月,日本实行修改后的食品卫生法,对进口乌龙茶的卫生技术壁垒更高了。 根据修改的食品卫生法,不仅被设定农残标准的农药,即使作为一律标准对象的农药,如果从“茶”中检出,“茶”便成为违禁食品,就不能销售、出口,还有可能导致“总括禁止进口”,如果一旦这样,乌龙茶会在很长时间内(至少2年以上)禁止进口到日本。09年福建乌龙茶因连续三批被检出三唑磷农残超标而被日方实行命令检查,如今福建乌龙茶已经走到可能遭遇日本全

11、面禁止进口的危险边缘 07年月,日本正式施行肯定列表制度,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项增加到项。,有专家认为,”肯定列表制度”实行后,日本对农药残留的标准之严,几乎达到了检测仪器的极限,只要仪器能检出,就有可能超标。受“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7月中旬,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对我国出口日本的乌龙茶中的三唑磷、大粒花生中的乙草胺、白木耳(及其简单加工品)中的甲胺磷加强进口监测检查,检查比率提高到50%。据福州海关统计,当年福建对日出口的茶叶数量下降幅度为30%。日本越筑越高的绿色壁垒对福建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07年月起,欧盟实施了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新法规,将茶叶农药残留的检验项目从

12、原来的项增加到项。08年4月19日,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了欧盟茶叶农药残留的新标准。这一标准对2007年2月26日欧盟颁布的2007/12/EC指令进行了大量更改,涉及的项目共有227项,其中207项的限量为目前仪器能够监测到的最低标准。这一标准再次提高了福建茶叶出口的门槛。2009年7月29日起正式执行的欧盟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成为福建茶叶出口的新门槛。新标准附录III新增170种农药,大多是新农药,其中有些农药和茶叶生产关系很大。如,印楝素、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属于植物性农药,以往一般不予控制,甚至应用于有机茶园中,但也被列入名单;西玛津是一种三均氮类除草剂,在福建茶叶生产中应用很普遍。值得

13、关注的是,新标准中硫元素和铜元素的MRL分别为5毫克/千克和40毫克/千克,将对福建广为应用的石硫合剂和铜杀菌剂产生一定影响。自美国、欧盟、日本加强对进口食品、农产品检疫检验力度后,福建茶叶出口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据福州海关统计,实施命令检查和监控检查之后,这些产品的出口数量均出现大幅下降。08年6月至12月,福建茶叶出口数量同比下降24.4,出口金额下降23.6。专家分析指出,福建茶叶出口的最大障碍是农药含量超标。日本、欧盟是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国。但是随着日本、欧盟非关税壁垒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福建茶叶出口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非关税壁垒给福建茶叶出口造成的严重阻碍,我们应仔细

14、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地对策。第二章 福建茶叶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2.1企业低价出口竞销低价出口竞销是指出口企业以低廉的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以达到薄利多销或垄断市场的目的。低价出口竞销往往伴随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很容易对进口国造成严重冲击,造成倾销福建茶企业低价竞销的原因如下:首先,福建茶叶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一旦某个企业在国外哪个国家或地区销售不错,其他企业马上蜂拥而上。其次,企业众多,协调度不够,经常出现自相压价的现象,最终导致反倾销案件的发生。市场上因而出现了大量过剩产品,企业为了生存在其国内和出口的销售策略上竞相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再次,福建茶产业

15、技术水平低、经营规模小,缺乏知名品牌。在福建整个茶叶产业链中,不论是茶树种植,还是茶叶加工、经营,均存在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而且生产、加工与销售严重脱节。茶叶经营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因此出口茶只能以原料茶为主,技术水平低,难以开拓市场。2.2企业不积极应诉反倾销法规定, 在被提起反倾销调查时,被控方有申辩权和诉讼权。如果能够积极应诉,尚有可能挽回败局。一个普遍现象是,福建茶叶涉诉企业大多只是消极等待,而不愿意积极应诉。2.2.1企业不积极应诉后果随着世贸组织的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不断削减,传统的关税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作用已大大减弱。于是,一些国家便企图以反倾销手段打击进

16、口产品,保护国内企业。它们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往往故意夸大出口商品的增长幅度,编造产业损害证据。这时,假如出口国企业不积极应诉,进口国政府往往根据本国企业提出的反倾销申请,以所谓“最佳可得信息”原则,做出不利于出口商的判决。而面对国外竞争者挑起的争端,福建多数茶叶企业不积极应诉,结果是单方判输,不战自败。福建茶企业不应诉就是主动放弃法律上对反倾销案件的知情权和申诉权,降低了起诉者的成本。这不但使福建茶叶企业遭受高额的反倾销税,失去了进口国市场,而且还给外国企业造成了福建茶叶企业不敢应诉、软弱可欺的印象。这进一步助长了进口国茶叶企业肆意通过反倾销抵制福建茶叶的做法,从而使针对福建茶叶的反倾销行为愈演

17、愈烈。2.2.2企业不积极应诉原因福建茶企业不积极应诉一方面是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没有胜诉的信心,所以只能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是考虑到高昂的应诉成本,一个企业的反倾销应诉成本在4 0 0万至800 万人民币之间。福建很多茶叶企业普遍缺乏反倾销意识,不愿意花费人力时间与财力应诉,反倾销案件的国外律师费用颇高,涉案企业的经营金额相对较小,很多经济领域又没有充分利用商会或中国茶叶协会,无法形成整体的应诉实力。而应诉经费不足、反倾销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亦导致企业应诉不力。2.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福建茶叶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日本、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与这些国家的茶叶产品可替代性强,出口的

18、茶叶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不可避免。以日本为例,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且标准严格,在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国内主产绿茶但不产乌龙茶。福建乌龙茶在日本国内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日本大量进口乌龙茶势必会对绿茶行业和其它可替代品行业造成冲击。出于保护国内行业的目的,难免会对福建乌龙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2.4技术含量低福建茶叶出口,一直以来以散装茶的形式为主,缺乏茶叶深加工和茶叶技术创新,产品低廉,在国外市场给消费者“质次价廉”的感觉。再加上福建的茶叶企业只注重出口的数量很少关心产品的质量问题。如今低质量的茶叶问题在世界面临着窘境。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福建茶叶作为低质产品的代名词。甚至在

19、有些国家内一度发生焚烧福建茶叶的恶劣事件,极大地损坏了福建茶叶出口的声誉。长期以来,福建茶叶企业纷纷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却忽略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因为产品质量低,没有竞争力,只能靠低价竞争的方式开拓国外市场,因此,常常遭到各国的反倾销问题。2.5 新形势下反倾销作为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很是盛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约束,而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种行政保护手段,具有形式合法、较易实施的特点,因此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生产的武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福建茶叶产品的出

20、口也同样受到各国反倾销的严重影响。比如,意大利根据FAO/WHO食品添加剂与污染物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人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采用假设和主观估计的方法来认定我出口茶叶中铅含量过高。意大利方面所采取判定依据缺乏科学性,只是意大利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来保护本国茶叶市场罢了。2.6 反倾销立法上还存在不足我国现行反倾销条例属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一些配套规则也是由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务院下属行政机关制的,立法层次和法律效力较低。并且,由于我国反倾销立法较晚,与具有丰富反倾销经验国家的相关法律相比,现行条例在反倾销适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缺陷。例如,对损害确定的规定比较粗糙,缺少“

21、代表第三国的反倾销行为”的条款,“公共利益”条款尚不完善,对反倾销程序的规定存在缺陷以及司法审查机制不具体等。因此导致了福建茶企业在面对国外反倾销时缺乏法律方面的指导,所以遭遇反倾销时不知所措。2.7“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待遇在反倾销法中,非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指那些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和产品价格由政府决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国家。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国企业在入世后15年之内,不具有市场经济地位,除非其能够自身证实。根据该条款,在2016年之前,WTO成员方可以不采用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而是选用第三国价格,计算中国反倾销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除非中国企业能证实自己

22、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就是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条款”。 这一条款所带来的危害是,进口国在选择替代国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故意采用高于我国国内价格的替代国价格,这样可能本来不存在倾销却被裁定为倾销,或者本来倾销幅度较小却被裁定为倾销幅度较大。以前,欧盟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案的调查审理中,首先给福建茶叶企业戴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对于福建茶叶出口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就不会被认可,而要以一个所谓市场经济性质的第三国的类似产品的成本作为替代价格。而由于这种替代价格选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会对我出口企业造成实质的不公平和歧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 为了收回新建流水线的

23、成本, 福建茶叶企业纷纷扩大产量, 占领市场。国际市场上的许多制造品都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 市场上的替代品很多, 福建茶叶制造商都希望降低价格, 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价格上的损失可以从更大的市场份额上弥补。因此, 福建茶叶的制造商都有扩大产量、降价销售的利益动机, 特别是领头企业由于规模经济, 单位成本更低, 更有能力在国际市场发动价格战。相互压价更容易造成倾销。第三章 福建茶叶出口应对反倾销的策略3.1制止低价出口竞销。解决福建茶业出口企业低价竞销的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从控制出口价格入手。首先,国家要加强外贸出口治理,实行出口商品审价制度。我国已制定了关于处罚低价出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24、暂行规定,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也即将出台,要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要据此对低价出口倾销的企业进行惩罚,而对检举低价出口倾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其次,要发挥茶叶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行业协会的做法,制订行业自律公约,建立业内价格自律机制。行业协会要加强与其他出口治理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对出口低价竞销进行监督治理。再次,我国企业要了解有关反倾销的国际贸易规则,充分熟悉倾销对本企业、同行出口企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自觉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正当地竞争。最后,福建省茶企业要实行品牌经营。企业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创建自主品牌,可以抢占高端市场,提高产品价格,这不

25、但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还能有效地防止倾销。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如今,品牌意识已在福建茶农茶企茶商中扎根,努力做强茶产业,打响茶品牌才是最关键,福建领域比如天福、山国饮艺等茶业公司在品牌的致力上相当到位,甚至发展到全国范围。武夷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等茶叶品牌蜚声天下、享誉海内外,茶叶安溪铁观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修身养性、和谐交往的生活必需品。目前,福建省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坦洋工夫、福建乌龙茶、政和白茶、漳平水仙、福州茉莉花茶、政和工夫等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其中,福建乌龙茶保护范围包括全省35个乌龙茶主产县(市、区),保护范围之广、保护的县(市、区)

26、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目前,福建省有20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和福建名牌产品,180家企业获得有机茶、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福建茶叶在品牌之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要越走越远。总之,福建外贸茶企业更要学会多运用非价格竞争手段,力争以质量优势占领市场。3.2 做好反倾销应诉工作。首先,要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协调网络,全面调研驻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随时跟踪福建茶叶被进口国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的情况;茶叶协会和出口商会应积极组织出口企业参与反倾销应诉,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组织调查谈判交涉。其次,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用于反倾销应诉和为企业提供国际市

27、场信息,以解决反倾销应诉费用巨大,单个企业难以承受的困难;福建茶叶协会和出口商会为企业准备反倾销应诉公积金。许多企业不积极应诉是因无力承担高额律师费用,行业协会可在福建政府的支持下,从企业按一定比例抽取资金建立反倾销应诉公积金,企业要积极应诉。企业应诉和不应诉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再次,要执行“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对积极应诉和胜诉的企业,通过采用出口许可证、海关审价以及其他手段给予补贴和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做好反倾销应诉工作,能证实福建茶叶出口不存在倾销,降低遭受的反倾销税率,还能避免造成福建茶叶出口企业软弱可欺的印象,打消国外企业用

28、反倾销手段肆意打击福建茶叶出口的企图。3.3 拓展出口市场要紧跟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出口茶叶种类,提高技术含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市场多元化进程,在巩固现有国际市场的同时,注重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企业要加强自律、有序竞争,要以合法的竞争策略、合理的竞争价格开拓海外市场。一是优化出口茶叶结构, 引导企业多出口高技术产品, 走内涵式增长道路。鼓励优质茶叶出口,让企业看到生产优质产品的经济效益数倍于劣质品, 优先出口优质产品, 限制劣质品出口, 改变传统的外贸绩效评价指标, 由量向质转变, 由总额向附加值转变等。其次要积极运用非价格手段, 如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策

29、划等组合策略来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经过长期的努力就能创造出我们的世界名牌,我们的茶叶就可以真正走向世界。把出口竞争引向高价竞争,从而也就能够防止低价竞争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国有资产流失或市场行为执行人中饱私囊的不法行为,并将有效地刺激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在巩固重点市场的同时, 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东欧、独联体、拉美、非洲等市场, 从客观上减少产品被提起反倾销的机会, 分散利益冲突。另外, 福建茶叶企业还应加强出口产品对某一市场的出口流量的控制, 避免在短期内对该市场出口猛增、造成较大市场冲击而遭到反倾销报复。3.4提高加工技术含量减少摩擦必须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要

30、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经营体制,并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 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技术改造,从而规避反倾销税。以国际的品质和价格准则来进行对外贸易,走出茶叶出口低价竞争的困境;有利于出口茶叶质量和档次的提高。茶叶的价格是竞争的一个重要形式,但并不是企业出口产品价格越低越好。应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企业要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如ISO9000、ISO14000、SA8000 族系认证等,保证出口茶叶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大力开拓绿色环保

31、市场,应对外国采用种种苛刻技术标准限制福建茶叶出口,实现福建茶叶企业高效、持续和健康发展。3.5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要尽快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以行业协会为主。加大对国际市场信息采样力度,准确掌握国际市场情况及对各国市场的出口状况,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完备的反倾销预警机制,是成功应诉反倾销的重要前提。反倾销预警机制包括市场预警机制、政策预警机制和政府企业间的协调机制。市场预警机制是预警机制的核心,即从市场的销售、价格、数量等信息判断市场的状况。具体办法:在茶叶协会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重要产品的数量、价格监测系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逐步建立茶叶生产、消费及价格变

32、化的预测分析系统,对可能出现的反倾销指控提前预警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争取产业保护的主动权。政策预警机制可以搜集、跟踪外国的贸易政策,搞清政策取向是否有宽松转向保护,产品标准是否发生变化等,还可建立国家反倾销“数据库”,以事先分析的方法帮助出口企业避免反倾销指控。具体办法:国家以行政手段建立国家范围内的反倾销数据库,除及时公开各国反倾销的法律、法规、政策外,还公开“替代国”的价格、计算数据、成本资料,包括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的相似性、国内市场的合理性、替代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水平等。协调机制则主要负责企业和政府之间信息的沟通。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有着丰富的反倾销经验,并掌握大量信息,能有效地为企业提

33、供帮助和指导。具体办法是,一方面由反倾销专门机构组织人员研究反倾销的预防,有的放矢地提出反倾销策略,防止企业因盲目出口而导致反倾销案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由我国驻外商务机构全面调研驻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随时跟踪福建茶叶出口商品被国外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的情况,迅速传递相关信息,为我国出口企业积极应诉创造条件。企业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的关键是培养熟悉国际反倾销法律的人才。另外,企业内部要配置应对反倾销的高效信息沟通体系。其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管理规范的会计管理基础将有利于及时向外方提供“正常价值”资料,有利于保持主动。应对措施预警分为二个方面,一方面对福建茶叶出口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34、、分析,针对国外对福建茶叶展开反倾销调查提前做出准备,从而使国内企业有充分的时间应对;另一方面,对从国外进口茶叶在国内销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防止国外茶叶在中国市场倾销,一旦确认倾销行为的存在,就可以有足够的材料提出反倾销诉讼。要加强对出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调研工作,了解并掌握福建茶叶进口国经济增长变化、国际上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市场销量和价格水平等情况,建立一个包括出口茶叶价格、数量发展变化的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传递及时的信息扩散机制,随时向企业预报各国反倾销动向及福建茶叶企业可能受到反倾销指控的企业茶叶协会在反倾销预警运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不定期

35、与茶叶协会沟通,了解国际行情和行业基本情况,同时注意收集和管理本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等资料,根据行情和搜集的资料来评估自己的出口价格,出口茶叶结构等方面是否合理,及时做出调整,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并且企业应该针对主要的出口国进行调研,组织专门的人研究和了解出口国或地区的反倾销、反补贴法等贸易法规、案例和法律程序,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反倾销调查机构进行调查的时候充分应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培养了我国自己的反倾销人才。3.6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在对外应诉反倾销中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是我国近十年来不懈努力和抗争的目标。欧美国家一直无视中国的经济改革,仍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36、认为中国的企业并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因而往往在裁决时采取极不公正和歧视性的做法。近年来,经过中国政府多方交涉和谈判,西方国家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有所变化,大致分为下列两类:(1)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原则上使用替代国制度。对此,抗辩的重点是,说明中国该产品和产业属于典型的市场导向型,积极争取被诉产品正常价值的直接适用。如果不被认可,应当考虑选择对中国有利的替代国作为正常价值计算依据,同时做好单独税率的抗辩。(2)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转型经济国”,并制定了判定市场经济的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仍使用替代国制度。替代国制度( Surrogate C

37、ountry System) 或称类比国制度(Analogue Country System) , 指针对来自于非市场经济体的商品,在确定其正常价值时,不使用其出口国商品的实际成本,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值的方法,所被采用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称为“替代国”。因此,涉案企业必须首先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材料证明符合下列五个标准:第一,企业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成本和投入,其决策没有明显地受到国家干预,主要生产要素的成本反映市场价值;第二,企业有一套明晰的基础会计账本,该账本是按照国际通行会计准则进行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第三,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没

38、有受过去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资产折旧、购销账本、易货贸易、偿债冲抵付款等;第四,企业应受破产法和财产权法的保护,以保证其在经营中法律资格地位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第五,货币兑换汇率由市场决定。根据入世议定书,我国要到加入世贸组织15年之后才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假如我们等待漫长的15年,在此期间,我国将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遭受更多不公正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也将会遭受更大的外贸利益损失。积极争取市场经地位,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积极推进国内的市场化改革。这是最终根本实现市场经济地位的核心。因为,只有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其他国家承认我国

39、的市场经济地位。第二,通过政府经济外交,积极争取更多成员方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这方面我们已取得了较大成绩。自2004年4月14日,新西兰率先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以来,截至2007年1月,共有66个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参考文献 1 裴长洪2008 年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8 年第6 期 2 林珏加入WTO 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 年第4 期 3 周华. 中国遭受反倾销问题分析 J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 ,(5) . 4 李志远. 简述反倾销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J . 科技经济市场,2008 , (6)

40、 . 5 危赛明福建茶叶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福建茶叶,(): 6 赵红娟: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研究,科技资讯,2007(21) 7 宋永辉,马少凌.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 8 危赛明福建茶叶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福建茶叶,(): 9 郭占辉.国际贸易摩擦的现实考量与战略思考.商业时代,2006(04) 10郑光生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我省乌龙茶出口影响巨大福建日报, () 11蔡知凌,郑俊超,陈迪再论福建乌龙茶出口福建茶叶,(): 12 高水练,郝志龙关于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探讨中国茶叶,(): 13陈家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外经贸发

41、展J . 财贸经济,2005 ,(5) 14 管曦,杨江帆技术创新与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茶叶科学技术,():15 沈木株.论反倾销及适应对策J.江海学刊.2002.2.118124 16 李圣敬. 反倾销法律与诉讼代理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 .17 尤宏兵等.中 国应对倾销与反倾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 Global Strategies-Insights From the Leading Thinkers.Harvard Business Rusiness Review 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1994第 16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