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自由落体运动

上传人:xin****18 文档编号:107996001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3.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4自由落体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4自由落体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4自由落体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1.4自由落体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自由落体运动(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 由于风的吹动作用,从树上同一高度处,一个果实和一片黄叶同时从静止开始下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实和树叶的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B、果实和树叶都不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C、果实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树叶不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果实和树叶会同时落地2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C. 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

2、比为1:2D. 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3 .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B. 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C. 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 轻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4.一物体从20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A. 4sB.2sC.3sD.1s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IB. IC. 只有重的物体才能发生自由落体运动D. 在有空气阻力时,只要空气阻力不变,物体仍可做自由落体运动6.某同学在井口释放一石块.经过2s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

3、,由此可估算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A.20mB.40mC.45mD.60m7.下列运动中,加速度发生变化的是A.平抛运动B.斜抛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匀速度圆周运动8.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h1时,在平台下面h2处的窗口也有一物体自由下落,如果两物体同时到达地面,则楼高为(A.h1+h2C.(h1h2)2一h2(h1h2)24h19.一个从足够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秒内,第2秒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1:1B.1:2C.1:4D.1:310 .从某一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A.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

4、差越来越大B. 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11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两段相等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A1:2BV2:2C1:4D(V2+1):112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C.甲、乙同时着地D.15.从高处释放一小石块,经过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石块距离保持不变B.两石块距离不断增大C

5、.两石块相对速度保持不变D.两石块相对速度逐渐增大A.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B.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13 .(2012年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 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

6、,则下列说法中正甲比乙的加速度大无法确定谁先着地1s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小石块,在两石块落地()16 .在不可伸长的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某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5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6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A. 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17 .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ls内、第2s内、第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A. 1:l:1B.1:2:3C.1:3:5D.1:4:918 .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贝U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3s后落地B.

7、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19 .某同学观看跳台跳水比赛,一跳水运动员在离水面10m高的平台向上跃起,该同学估测运动员跃起离平台的最大高度约为0.2m.假设运动员做竖直上抛运动,则该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动作的时间大约为A. 1.2m/sB.1.4m/sC.1.6m/sD.2.0m/s20 .小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M米时,另有一小石块B自离塔顶N米处自由落下,并且两块石头同时到达水平地面,则塔高为()。222,(M+N),4(M+N),(M+N),A. M+N米B.米C.米D.米4MMM21 物体自楼顶处

8、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Av/2B.v/(2g)C.、2v/(2g)D(2-2)v/(2g)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速度不断增大,惯性不断增大B. 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就不存在了C.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 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23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A.2倍B.3倍C.6倍D.9倍24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1s内的位移恰为它第2s内位

9、移的3倍,(已知物体运动的时间大于2秒,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115mB.120mC.125mD.130m25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物体的g值一样大B.重的物体的g值大C.g值在地面上任何地方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26 .甲乙两人在一幢楼的三楼窗口比赛掷垒球,他们都尽力水平掷出同样的垒球,不计空气阻力,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两倍,若乙要想水平掷出相当于甲在三楼窗口掷出的距离,则乙应(不计一楼窗口离地高度)()A.在5楼窗口水平掷出B.在6楼窗口水平掷出C.在9楼窗口水平掷出D.在12楼窗口水平掷

10、出第II卷(非选择题)27 .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2m,那么阳台高度为(g=10m/s2):A.12mB.18mC.6mD.10m2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B. 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C. 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 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下落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2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

11、,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0 .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开普勒D.胡克3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不同物体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同的D. 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3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12、,既有大小又有方向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D. 物体在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比在两极处小一些33 某同学在一古井口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扔一石块,2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取g=10m/s2,可估算出古井的深度约为()A.22mB.20mC.7mD.2m34 .(2011年江苏淮阴中学摸底)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13、.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pl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一2T2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35.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2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5ml6cmA7盯m8mi=9i-tnA.6.5mB.10mC. 20mD.45m36 .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物体上升

14、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37 .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y:()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38 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A.2mB.2.5mC.2.9mD.3.5m39 从离地面h高的地方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沿

15、水平、竖直向上和斜向上抛出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它们的A.速度相同B.动能相同C.落地的时间不相同D.速度和落地时间都相同40 量雨器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气象测量仪,它实际上是一个盛雨的量筒,如果筒里存了1mm的水,就表明降了1mm的雨。大多数标准的量雨器都有一个宽漏斗引入圆筒形玻璃量杯,而且都有刻度,该仪器可以测量低至0.25mm的降水,如图显示了该标准量雨器。假定雨相对水平地面以速度v垂直落下,那么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量雨器盛雨水,在不刮风和有平行于地面的水平风力两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刮风时能较快地盛满雨水B. 有平行于地面的风时能较快地盛满雨水C. 在不

16、刮风和有平行于地面的风两种情况下,盛满雨水的时间相同D. 没接触过量雨器,故无法判断4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9.8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D.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42 .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壁相切于A点,竖直墙壁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

17、下落到M点;则A.a球最先到达M点B.b球最先到达M点C.c球最先到达M点D.a球最后到达M点4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为m装有光滑弧形槽的小车,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沿槽向车上滑去,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车右端,()小球以后将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以后将向右做平抛运动小球在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2/8g则A.B.C.244一物体从较高处作自由落体运动,经tS后刚好着地已知t为大于3的整数,取2g=10m/s,则()A.第1s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5mB.第3s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25mC.第ts内物体下落的咼度为5(2t-1)mD.第(t-1)s内物体下落的咼度为5(2t-3

18、)m4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第2s内的位移是9.8mB.第2s内的位移是14.7mC.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9.8m/sD.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14.7m/s二、填空题(题型注释)46 测定个人的反应时间,按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刻度对应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单位:cm,g=10m/s2)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s.笫一次r第二抚弟三次A272628B292623C26242

19、247 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如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272628B292623C262422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s。48 .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m,第2s末的速度是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m/s,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m/s,(g取10m/s)。49 .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

20、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m,最后1s的初速度是m/s,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是m/s。50 .质量为0.1kg的物体自离地面80米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下落头3秒内重力所做的功是焦,第3秒内重力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瓦,第3秒末重力做功的即时功率是瓦,物体离地面米高处动能和势能相等(g=10m/s从子弹由枪口射出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子弹击中目标靶?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被子弹击中,下落的距离h为多少?57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m,第2s末的速度)。51 .物体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再经过s_时间会落地,全程共用时间为L(结果可用

21、根式表示)52 .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m,第2s末的速度是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m/s,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m/s,2(g取10m/s)。53 .甲球从离地面H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同时使乙球从甲球的正下方地面处做竖H直上抛运动。欲使乙球上升到一处与甲球相撞,则乙球上抛的初速度应为。n54 .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2杆全部通过A点需要s.(g取10m/s)55 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直尺下落的加速度为9.8m/s

22、2,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量的反应时间,他们测量开始时手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受测者在刻度尺上得到下列数据(单位:cm,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学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231715请问:(1)A、B、C三位同学,反B252022应最快的是同学。C211612(2)就A同学而言,他最快的反应时间是s三、实验题(题型注释)56 如图所示,射击枪水平放置,射击枪与目标靶中心位于离地面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目标靶之间的距离x=100m,子弹射出的水平速度v=200m/s,子弹从枪口射出的瞬间,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是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23、58 .一个做上抛运动的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回到抛出点时速度大小为初速度的a,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则阻力产生的加速度3/5.设在整个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阻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小为(g+a),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a),其方向均为竖直向下29/25,取g=10m/s,则它a=.59 自由下落的物体,在最初1s内下落的高度是整个下落高度的开始下落时离地的高度是.60 .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位移为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它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下落的位移h等于.,放开后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61.条长度为1.2m的铁链自由下垂地悬挂在墙上,放开后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铁链通过悬点下3.

24、2m处的A点的时间为t,则t=s.(g取10m/s2)62 .一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点时速度的3/4,BC间距离为7m,则AC间距离是m(取g=10m/s2).63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计时黯纸带灯甲!jcm.i34*56781f792+11.0-*-单也:仙(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频率为。(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2(3)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m/s。(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兰

25、世书)四、计算题(题型注释)64 .雨滴从屋檐自由下落,通过竖直方向1.8m高的窗户用时0.2s,空气阻力不计。求窗的上沿离屋檐的高度65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多大,最后1s内的位移多大?66 .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67 .水滴由屋檐落下,它通过下方一高为1.4m的窗户用时0.2s,求屋檐距窗户下沿的2高度。(空气阻力不计,g=10m/s)从一定高度的静止气球上自由落下两个物体,第

26、一个物体下落1s后,第二个开始下落,两物体用长100m的绳连接在一起问:68 .绳子拉紧之前,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必要的公式及文字说明)69 .子拉紧之前,两物体速度之差随时间如何变化(必要的公式及文字说明)70 .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g=10m/s2).71 .摩托车跨越表演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受到许多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喜爱。假设在一次跨越河流的表演中,摩托车离开平台的速度为24m/s,成功落到对面的平台上,测得两岸平台高度差为5m,如图所示。若飞越中不计空气阻力,摩托车可以近似看成质点,g取10m/s2。求:(1) 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 摩托车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7、。*壬*I才-平合、三72 .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6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是4.0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是从多高的地方落下的吗?(计算时,石子在照片中0.02s速度的变化比起它此时的瞬时速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把这极短时间内石子的运动当成匀速运动来处理)(g取l0m/s2)73 在某中学举办的智力竞赛中,有一个叫做“保护鸡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

28、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m的高处落下,装置着地时间短且保持竖直不被弹起。g取10m/s2,不考虑空气阻力,求:IH(1) 如果没有保护,鸡蛋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其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2) 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距离x至少为多少?74 一个物体从4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求:(1) 前2S内的位移大小;(2) 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及平均速度大小。75 (6分)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则

29、求物体接触地面前一瞬间的速度?最后1s内的位移?(g取10m/s五、作图题(题型注释)六、简答题(题型注释)2参考答案1. CD【解析】果实下落时受到的阻力比重力小得多,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树叶下落时受到的阻力相对重力而言较大,因而不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则它们的加速度相同,果实和树叶会同时落地,AB错误;CD正确。2. BD【解析】3. C【解析】略4. B【解析】5. B【解析】略6. A【解析】略7. D【解析】ABC三个选项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匀速度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发生变化,D对;8. D【解析】9. D【解析】10. C【解析】

30、本题考查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自由落体小球乙的速度v=gt,甲的速度vggt,二者的速度差为g,因此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答案为C;11. D【解析】略12. AD【解析】略13. D【解析】:设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自由下落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可得g52-g42=18m,解得g=4m/s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v=gt=8m/s,选项错误;物体在第22125s内的平均速度是18m/s,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一g2=8m物体在第1s内2的位移是2m,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8m-2m=6m选项C错误;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12g5=50m,选项

31、D正确。214. 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都是重力加速度,所以同时落地,C对;15. BC【解析】略16. C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解析】略17. C【解析】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I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重力做功之比为1:3:5,平均功率为1:3:5,C对;18. ABC【解析】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h二丄gt2计算的t=3s,A对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gt=30m/s,B对前两秒位移根据公式知是20m所以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45-20=25m,C对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5m/s,

32、D错219. C【解析】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到最高点h=0.2m,看做反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h=gt2,t=2=0.2s上升到最高点距离水面10.2m,h=gt2,t=2二1.4s答案第#页,总10页选C20. B【解析】略21.C【解析】22. D【解析】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自由落体的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A错;B错;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有惯性,会向上继续运动。C错;D对。23. D【解析】略24. C【解析】25. A【解析】在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在地面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加速度逐渐增大26. C【解析】

33、设乙在n楼窗口与甲在三楼窗口掷出的距离相等,一层楼高为h,则三楼高为2h,n楼高为(n-1)h,有v乙i2汉2h=v甲g又甲、乙同在三楼时,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二倍,有联立解得n=927. B【解析】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2m所以2=1gt2,自由落体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Ax二gt2,故ex=4m,所以第二段时间内的位移为6m,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10m,故阳台的高度为18m。B正确。28. ABC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选项A没有说明是什么样的物体,所受空气阻力能否忽略不得而知;选项C中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应为

34、竖直向下,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都与时间成正比,但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29. D【解析】略30. A【解析】略31.B【解析】略32. BCD【解析】略33. A【解析】略34. 选A.【解析】由题图可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一块砖的厚度,由2dtx=d=aT2可得,a=d2;位置“3”是位置“2”和位置“4”的中间时刻,由v1=v得,T22V3=;故只有选项A判断错误.2T2g1 2AB=Vatgt20cm,c对;235.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由36. AC【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落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

35、g,方向向上,所以A正确;又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项正确;此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它是一个特殊的匀变速运动37. D【解析】略38. D【解析】由题意可知,空中5个水滴把高度划为4个等时间间隔,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Si:S2:S3:S4:S5:=1:3:5:7:9:,第2滴水离地面的高度为h4,有:7:(1357)=hu:8,所以:hu=3.5m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39. BC【解析】运动时间取决于竖直方向的运动,可知竖直上抛运动时间最长,竖直下抛的运动时间

36、最短,D错;C对;由动能定理可知落地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A错;B对40. C【解析】下落时间取决于高度,所以无论有风还是无风,雨滴的下落时间是一样的,在不刮风和有平行于地面的风两种情况下,盛满雨水的时间相同,C正确。41.D【解析】略42. C【解析】略43. AD【解析】略44. ABCD【解析】关键是求出第ts内物体下落高度的通项表达式,第t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ts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第ts的中间时刻是(t-0.5)s末,而(t_0.5)s末的速度为vt_0.5=a(t_0.5)用h表示第ts内物体下落的高度,则第ts内平均速度h一=g(ts0.5s),h=10(t0.5)m1s4

37、5. BD【解析】第2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s末的瞬时速度,vs=gt=9.8疋1.5m/s=14.7m/s.46. C,0.2s(每空2分)。【解析】略47. C;0.2【解析】略48. 52015251【解析】自由下落,则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第1s内的位移x=-gt2=5m2前3s内的位移第3秒内的位移第2s末的速度:12X3gt=45m,平均速度为:212X3g3212g2-25m,平均速度为:249. 2520251【解析】根据公式hgt2可得物体下落的总时间为t=3s,所以最后1s通过的高度为总高212度与前2s内下落的高度差即0=45gt|-25m,最后1s的初速度为前2s末

38、速度故2v=gt2=20m/s,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为v=h二25m/s。50. 45J、25W、30W、40m答案第#页,总10页h=1gt?=45m【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2,重力做功mgh=45J,平均功率P=W/t=15W第三秒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mggt=30W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等时,设离地面的高度为h,1212mg(80_h)=mvmv=mgh由动能定理2,2,得高度h=40m51.(、/2-i),42【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1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半即hg,所以全程为H=2h,2故全程的时间为H=2h=1gt2,解得t=.2s,所以再经过(2-1)s时间物体落地。25

39、2. 52015251【解析】根据公式hgt2可得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5m,根据公式v=gt可得物体在21 2X2s末的速度为20m/s,物体在前3s内下落的高度为hgt45m,所以v15m/s2 t11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hg*32g*225m,所以物体在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为2225m/s。53. ngH2(n-1)【解析】略54. 1【解析】略55. B0.12或1/.70【解析】56. (1)t=0.5s(2)h=1.25m【解析】(1)子弹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经t时间击中目标靶,则t=Xt=0.5svh=1gt2代入数据得目标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代

40、入数据得h=1.25m本题考查的是平抛运动的问题。熟练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即可解出此题。57. 52015【解析】第1s内的位移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hi=lgt12=lX10X1m=5m22第2s末的速度V2=gt2=102m/s=20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1=gt=220X3m/s=15m/s.【解析】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抛物体在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加速度不同,因而不能将其看成是一个过程,而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设空气阻力产生加速度大小为a,a的方向总与v的方向相反这两个过程的特点是: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g-a),初速度为vo=

41、o.这两个过程中,距离g+a),末速度为vt=0;下h相等,下落的末速度vt=5v上升阶段:v02=2(g+a)h;下降阶段:238vt=2(g-a)h,vt=v0,因而a=一g.51759.13.9m121h=gt2得,9/25H=22【解析】由2gX1,h=13.9m.60.H4【解析】由v2=2gH得:J2gh=1J2gh,所以Hh=461.0.17【解析】设铁链长度为I,悬点距A点的高度为h,由自由落体公式得:h=1gt12答案第7页,总10页1gth-l=t=t1-t2解组成的方程组得t=0.17s.62. 16m【解析】设AC间距离为h,则vb=2(h-7)g,vc二2gh由vb=

42、3vc得J2(h_7)g=?%2hg,解之得h=16m.44263. (1)220V,50Hz。(2)乙(3)9.7m/s。(4)存在摩擦阻力。【解析】略64. 3.2m【解析】略65. (1)4s(2)5m,35m【解析】【答案】【解析】略7s,240.1m.根据题意画出物体的运动示意图(图OT2-8-2)其中t=4s,h=196m.图2-8-2(解法一)根据自由落体公式1H=gT21H-hg(T-t)1由上两式得h=gTtgt所以T=11h亠一gt2196亠一9.8162=2s=7sgt9.841212H=gT=x9.8X7m=240.1m.2-(解法二)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

43、意得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h196t4v=m/s=49m/s.所以下落至最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后2s时的瞬时速度为vt=v=49m/s.vt49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的时间t=一=s=5s,g9.8t4所以T=t+=5s+s=7s.221212H=gT=x9.8X7m=240.1m.22(解法三)利用vt图象画出这个物体自由下落的vt图,如图2-8-3所示.开始下落后经时间(T-t)和T后的速度分别为g(T-t)、gT,图线的AB段与t轴间的面积表示在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h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图2-8-3h=

44、g(T-t)gTt得T=2hgtty21969.842g29.8s=7s1212H=gT=X9.8X7m=240.1m.2267. H=3.2m【解析】略68. v=gt速度随时间增大69. g70. 10.5s【解析】(1)v=gt(2分)速度随时间增大(2分)(2)设第一个物体运动时间为V1=gt(2分)v2=g(t-1)t,则第二个物体运动时间为(t-1),(2分)z=g两物体速度差恒定为g(1分)(3)设第一个物体运动时间为t,则第二个物体运动时间为(t-1),1 2八12八捲一gt(1分)X2-g(t-1)(1分)2 2两物体之间距离Ax=X1-x2=gt-1g(2分)当两物体之间的

45、距离x100m时,绳子要拉紧(1分)门分)即第二个物体下落95秒时绸子71. (1)t=ls(2)26m/s【解析】12(1)摩托车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3分)2解得:t=ls(3分)(3分)(2)竖直方向速度为:Vy=gt=10m/s答案第9页,总10页摩托车落地前瞬间的速率为:v=v2Vy=676m/s=26m/s(3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只要正确同样得分)72. 20m【解析】73. (1)2m/s(2)x=39m90【解析】(1)自由落体运动:v2=2gh,解得v=2m/s5分(2)由功能关系,得12mg(x+H)2fx=-mv6分2解得x=m2分90本题考查自由

46、落体公式的应用,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求解x74. 1)20m(2)25m/s【解析】1)S=1gt2=X10m=20m。(4分)22(2)由h=1gt2代入数据得t=3s,(2分)故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12h45X1X2m=25m。(3分)2hI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v=25m/s。(3分)t1本题考查物体运动规律根据公式S=gt2=可得在2S内的位移,先算出物体下落总时间,然2后用总高度减去前两秒内的高度,即可得出最后一秒的下落高度,以及平均速度。75. (6分)解: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由vt2-V02=2ax(2分)二V=20m/s(1分)又由Vt=V0+at(1分)(1分)得最后1s的初速度为V0=vt-at=20-10X1=10m/s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则最后1s通过的位移为x=(vo+vt)沦/2=15m(1分)【解析】答案第#页,总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