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铝合金模板地方标准[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7995217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8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铝合金模板地方标准[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云南省铝合金模板地方标准[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云南省铝合金模板地方标准[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铝合金模板地方标准[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铝合金模板地方标准[详](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铝合金模板应用技术规程Application technical code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征求意见稿)72 / 76前 言本规程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省2013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云建标2013514号)附件:省2013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由科保模架#公司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材料;5. 模板工程设计;6.模板成品制作与检验;7. 模板工程施工;8. 铝合金模板

2、安装工程质量验收;9. 模板施工安全管理。本规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科保模架#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科保模架#公司(地址:市经开区小石坝黑马山,邮政编码:650208,:0871-63846706 63565512 68592826, : ynkbmj163., .ynkbmj.)。主编单位:科保模架#公司参编单位:建工集团建工建材科技#公司省省城乡规划省建筑工程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理工大学官房建筑集团股份省城乡建设投资省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十四冶建设集团西南交

3、通建设集团股份云岭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集团世博建设监理省第筑工程公司省第筑工程公司建工第设建工第设建工第六建筑工程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建工集团第筑市景龙环保科技祥辉建筑铝模制造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尚 王剑非 钟一兵 周志明 维 闫宗权 彪 钟 阳 清荣 何 喜 谭海滨 余稚明 昆 贺云军 杜庆檐 屈本宁 钟 娅 王崇明 杜 杰 江 嵩 荣盛 王应祥 宇宁 春华 从云 洪 洁 少真 王天峰 焦伦杰 黄建淞 牛勋强 熊 英 罗家鹏 锦 曙光 石贵荣 晓飞 长江 柏文杰 司振学 舒倩 钟 剑 文笃泉 成 皮治强 胡 江 东 勇 解鸿泰 王本文 朱雪柠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目 次1

4、总则52 术语和符号62.1 术语62.2 符号73 基本规定104 材料114.1 铝合金材料114.2 钢材124.3 配套材料145 模板工程设计155.1 一般规定155.2 荷载标准值175.3 荷载设计值195.4 荷载组合205.5 变形值规定235.6 模板与其支撑系统构件计算235.7 构造要求276 模板成品的制作与检验286.1 成品设计286.2 成品制作286.3 成品质量检验297 模板工程施工337.1 施工准备337.2 安装与拆除337.3 维修与保养348 铝合金模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369 模板施工安全管理37附录A 铝合金模板构件的名称与用途39附录B 铝

5、合金模板质量检验抽样方法43附录C 铝合金模板工程质量验收表45附录D 铝合金型材截面特征47附录E 支撑系统构件规格与截面特征49附录F 常用的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50本规用词说明52引用标准目录53附:条文说明55Contents1 General Provinsions52 Terms and Symbols62.1 Terms62.2 Symbols73 Basic Requirements104 Materials114.1 Aluminum Alloy114.2 Steel124.3 Supporting Materials145 Design of Fo

6、rmwork Engineering155.1 General Requirements155.2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Loads175.3Design Value of Loads195.4Load Combination205.5Deformation Regulations235.6Capacity Caculation of Templates and Supporting System235.7Structural Requirements276 Manufacture and Test of Template Products286.1Design of

7、 Template Products286.2Manufacture286.3Test of Template Products297 Construction of Formwork Engineering337.1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337.2 Installation and Demolition337.3Repair and Maintenance348 Test ofAluminium Alloy Formwork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369 Regulations of Formwork Construction Safet

8、y should be followed37Appendix ANames and Applications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Members39Appendix B Samplling Method of Aluminium Alloy Formwork Quality Inspection43Appendix C Quality Inspection Table of Aluminium Alloy Formwork Engineering45Appendix D 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 of Aluminum Alloy

9、Profiles47Appendix E Specification and 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 of Supporting System Members49Appendix FCommon Cubic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under Early Striking5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5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53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551 总 则1.0.1 为加强和规工程建设中

10、的铝合金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用,做到铝合金模板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与一般构筑物的现浇混凝土工程所用的铝合金模板系统的设计、制作、施工和技术管理。1.0.3 铝合金模板应采用模数制设计,其模数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6协调一致。1.0.4 铝合金模板系统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铝合金模板系统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system 由铝

11、合金模板、承力支撑体系和连接件三部分构成,并能满足混凝土浇注工艺时的力学性能要求和混凝土成品质量要求的模板组合系统。2.1.2 铝合金模板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由铝合金材料的面板、边肋、加筋等构件构成的模板。包括标准模板与非标准模板。2.1.3 铝合金面板 aluminum alloy panel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铝合金承力板。2.1.4 边肋 frame 用于加强铝合金模板的刚度与模板之间的连接而使用的型材。2.1.5 加筋 rib为提高铝合金型材与模板的刚度而进行加固的铝型材构件。2.1.6 钢支顶 support column承受模板竖向荷载的支撑构件。2.1

12、.7 背楞 waling 承受模板传递荷载的水平构件。2.1.8 连接件 connector 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承力支撑部件之间和承力支撑部件之间相互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扣槽-卡扣连接件、销钉-销片连接件、螺栓-螺母连接件等。2.1.9 承力支撑体系 the bearing support system 保证铝合金模板系统承力要求,用于支撑顶模板和定位墙、柱模板的杆件体系,包括竖向模板承力钢楞与对拉螺栓体系、竖向模板定位斜撑与垂直度调节体系、横向模板支撑与早拆体系。2.1.10 通用模板 general formwork以50mm的模数进级的模板,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重复使用率高、通用性强的

13、铝合金模板。2.1.11 专用模板 special formwork为满足建筑设计的几何尺寸而生产制作的模板。2.2 符 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包括新浇混凝土流体静压力、振捣混凝土对竖向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倾倒混凝土时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Gak模板与其配件自重标准值;Gfk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sk钢筋自重标准值; Fk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弯矩设计值;轴力设计值;Ntb对拉螺栓轴向承载力设计值;集中荷载标准值; Qak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Qfk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ek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14、标准值;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剪力设计值。2.2.2 计算指标:Ea铝合金的弹性模量;Es钢材的弹性模量;Ga铝合金的剪切模量;Gs钢材的剪切模量;a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s钢材的线膨胀系数;a铝合金的质量密度;s钢材的质量密度;fa铝合金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s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va铝合金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s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正应力;剪应力。2.2.3 几何参数: An净截面面积;Is 背楞毛截面惯性矩;Ix 铝合金型材净截面惯性矩;模板的计算跨度;S0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Wa铝合金型材净截面抵抗

15、矩;Ws背楞截面抵抗矩;对拉螺栓横向间距;对拉螺栓纵向间距;tw钢材腹板的厚度;挠度计算值;容许挠度值。2.2.4计算系数与其他: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Gi第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Qi第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3 基本规定3.0.1 铝合金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模板在规定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和强度不应低于(表3.0.1)的要求。表3.0.1 铝合金模板刚度和强度标准检验项目模板长度(mm)支点间距L(mm)均布荷载q(kN/m2)集中荷载P(N/mm)允许挠度(mm)强度要求刚度2500110090030101.5-900600450-100.2-强度2500110

16、09004515-不破坏,残余挠度0.2mm900600450-30-不破坏3.0.2 铝合金模板工程的设计应采用基于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计算方法,并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计算。3.0.3 铝合金模板设计应结合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工程等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3.0.4 铝合金模板系统在使用前应进行试拼装,经检验合格后用于工程。3.0.5 铝合金模板边肋高度宜为65mm,铝合金面板厚度不小于mm。4 材 料4.1 铝合金材料4.1.1 制作铝合金模板的型材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的6系列铝合金;铝合金板材宜采用国标5052牌号的铝合金。铝合金的材料

17、强度设计值与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1-1和4.1.1-2的规定。表4.1.1-1 铝合金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铝合金牌号状态 厚度 (mm)抗拉、抗压 和抗弯 fa抗剪 fva6061T4所有9055T6所有2001156063T5所有9055T6所有150856063AT510135751012570T6101609010150855052O/F所有9055H112所有9055表4.1.1-2 铝合金的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 Ea (N/mm2)剪变模量 Ga (N/mm2)线膨胀系数 a (以每计)质量密度 a(/m3)0.7105270002310-627004.1.2 铝合金

18、模板焊接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与铝合金焊丝GB 10858的规定,宜选用SAIMg-3焊丝(Eur 5356)。焊接工艺宜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4.2 钢 材4.2.1 铝合金模板工程中的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钢材宜选用Q235钢,其物理性能指标与材料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表4.2.1-1和4.2.1-2的规定。表4.2.1-1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 (N/mm2)剪变模量 (N/mm2)线膨胀系数 (/)质量密度 (/m3)2.06105790001210-67850表 4.2.1-2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

19、m2)钢材牌号厚度或直径d(mm)抗拉、抗压、抗弯抗剪Q235d1621512516d4020512040d60200115Q345d1631018016d3529517035d50265155注:表中厚度是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4.2.2 焊接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 700中Q235B级钢的规定。无缝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的规定。4.2.3 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

20、件GB 15831的规定。4.2.4 钢材之间进行焊接时,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中的规定。4.2.5 铝合金模板系统的螺栓连接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 普通螺栓材料宜采用不锈钢,也可采用经热浸镀锌、电镀锌等可靠表面处理的钢材。 2 铝合金结构的螺栓连接不宜采用有预拉力的高强度螺栓。 3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GB/T 3098.15、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规定4.2.6 一般钢背楞的尺寸不应小于40mm60mm2.5mm;实际工程中应通过力学计算确

21、定钢背楞的规格与尺寸。4.2.7 埋件、钢支柱、钢背楞、销钉销片表面宜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小于60m。4.3 配套材料4.3.1 脱模剂宜采用水性脱膜剂,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JC/T 949的规定。4.3.2 胶管、杯头为PVC材质,其抗压强度宜大于1.0Mpa,壁厚宜大于2mm,外径宜大于28mm,须与对拉螺杆配套使用。4.3.3 铝合金模板使用的除垢剂、隔离剂应满足环保的要求。5 模板工程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模板与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

22、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2 构造应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3 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5.1.2 模板工程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容:1 铝合金模板与支撑系统拼装图。2铝合金模板系统受力验算书3模板与配件的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4 模板施工安全措施与设计、施工说明。5.1.3 模板中的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取1.0。5.1.4 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以下规定:1 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与桁架,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不应大于20

23、0。2 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350。5.1.5 当工程不采用早拆体系而使用其他支撑体系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的规定。5.1.6 应用早拆模板技术时,早拆模板支撑间距应符合下式规定:(5.1.6)式中:早拆模板支撑间距(m);楼板厚度(m);早拆模板时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其 对应的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可按表5.1.6采用;弯矩系数:对于单向板,两端固定时取1/12;一端固定一段简支时取9/128;对于点支撑双向板取0.196;施工管理状态的不定性系数,取1.2;混凝土重力密度(kN/m),取25.0 kN

24、/m;施工活荷载标准值(kN/)。常用的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可按本规程附录F采用。表 5.1.6 早拆模板时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对照表(N/mm2)89101112131415(N/mm2)0.740.790.840.880.930.971.011.27注:早拆模龄期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8.0N/mm25.1.7 遇有以下情况时,水平支承梁的设计应采取防倾覆措施,不得取消或改动销紧装置的作用:1 水平支承如倾斜或由倾斜的托板支承以与偏心荷载情况存在时;2 梁由多杆件组成。5.1.8 水平支承梁应符合

25、以下规定:1 当梁的高宽比大于2.5时,水平支承梁的底面严禁支承在50mm宽的单托板面上;2 水平支承梁的高宽比大于2.5时,应避免承受集中荷载。5.2 荷载标准值5.2.1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 模板与其配件自重标准值(G1k)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模板自重标准值可采用0.28kN/m2。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可根据混凝土实际重力密度确定。对普通混凝土,重力密度可取 24kN/m3。3 钢筋自重(G3k),应根据施工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楼板的钢筋自重可取 1.1kN/m3,梁的钢筋自重可取 1.5kN/m3。4 当采用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

26、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5.2.1-1) (5.2.1-2)式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200/(T+15)(T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是取1.2;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0;坍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

27、图如图5.2.1所示,图中:h=/,h为有效压头高度。图5.2.1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形5.2.2 可变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施工人员与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承受模板的小梁时,取均布活荷载2.5 kN/m2,再取集中荷载2.5kN进行核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钢支顶或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 kN/m2。如有其他施工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kN/m2,且作用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3 倾倒混凝土时

28、,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2k)可按表5.2.2采用。表5.2.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2)向模板供料方法水平荷载溜槽、串筒或导管2容量小于0.2m3的运输器具2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4容量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6注:作用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4 风荷载标准值(Q3k)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 的有关规定计算。5.3 荷载设计值5.3.1 计算模板与其支撑系统的构件承载力、稳定性和连接承载力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5.3.2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5.3.3 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5

29、.3.3采用。表5.3.3 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类别分项系数(i)模板与支撑系统自重标准值(G1k)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应取1;对结构的倾覆、滑移验算,应取0.9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钢筋自重(G3k)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1)一般情况下应取1.4(2)对标准值大于4kN/的活荷载应取1.3振捣、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 荷载标准值(Q2k)风荷载标准值(Q3k)5.4 荷

30、载组合5.4.1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应符合以下规定:1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以下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设计: (5.4.1-1)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按0.9采用;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模板与支撑加,可取1.0。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从以下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5.4.1-2) (5.4.1-3)式中: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表5.3.3采用;第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为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的5.3.3采用;按各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

31、荷载效应值,其中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5.4.1-4)式中: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当按本规中规定的各可变荷载采用时,其组合值系数可为0.7。注: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2 当对无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2 对于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并应按以下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5.4.1-5)式中: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符合本规第5.5节有关变形值得确定。

32、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下式采用: (5.4.1-6)5.4.2 混凝土水平构件的底模板与支架、高大模板支架、混凝土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侧面模板与支架,宜按表5.4.2的规定确定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承载力验算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变形验算应采用荷载标准组合。表5.4.2 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项目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承载能力变形验算1混凝土水平构件的底模板与支架+ + 2高大模板支架+ + + +3混凝土竖向构件或水平构件的侧面模板与支架+注:1 对于高大模板支架,表中(+ +)的组合用于模板支架的抗倾覆验算;2 混凝土竖向构件或水平构件的侧面模板与支架的承载力计算效应组合中的风

33、荷载只用于模板位于风速大和离地高度大的场合;3 表中的“+” 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表示代数相加。5.5 变形值规定5.5.1 当验算模板与其支撑系统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以下容许值:1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2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3 钢支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5.5.2组合模板与其构配件的最大计算变形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 面板允许变形不超过1.5mm;2 单块模板变形不超过2.0mm;3 背楞的挠度计算值不大于相应跨度的 1/1000,且不大于2.0mm。5.6 模板与其支

34、撑系统构件计算5.6.1 模板可按简支跨计算,应验算跨中和悬臂端的最不利抗弯承载力和挠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模板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6.1-1)式中:最不利弯矩设计值,取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分别作用时计算结果的大值;铝合金型材净截面抵抗矩,按本规附录D查取;铝合金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表4.1.1-1的规定采用。 2 挠度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5.6.1-2)或 (5.6.1-3)式中:均布线荷载标准值;集中荷载标准值;铝合金弹性模量;铝合金型材截面惯性矩,常用铝合金型材按本规附录D查取,其余按实际构造取用;模板计算跨度;容许挠度,应符合本规5.5.1条的规定。5.6.2

35、 背楞计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连续梁、简支梁或悬臂梁计算,应验算最不利抗弯承载力与挠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6.2-1)式中:最不利弯矩设计值。应从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两者中,选取计算结果较大者;背楞截面抵抗矩,按本规附录E查用,其余按实际取用;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2 抗剪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6.2-2)式中: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计算剪力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背楞毛截面惯性矩;腹板厚度;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3 挠度应按下式计算:1)简支梁应按本规式(5.6.1-2)或式(5.6.1-3)进行

36、验算。2)连续梁应按相应挠度系数取值验算。5.6.3 对拉螺栓应确保背楞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性。对拉螺栓承载力应按下式公式计算: (5.6.3-1) (5.6.3-2) (5.6.3-3)式中:对拉螺栓最大轴力设计值;对拉螺栓轴向拉力设计值,按本规表5.6.3-1采用;对拉螺栓横向间距;对拉螺栓竖向间距;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包括新浇混凝土流体静压力、振捣混凝土对垂直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倾倒混凝土时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或=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按本规表5.6.3-1采用;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表5.6.3-2采用。表5.6.3-1 对拉螺栓轴向拉

37、力设计值()螺栓直径(mm)螺栓径(mm)净截面面积(mm2)重 量(N/m)轴向拉力设计值(kN)M129.85768.9 12.9M1411.5510512.1 17.8M1613.5514415.8 24.5M1814.9317420.0 29.6M2016.9322524.6 38.2M2218.9328229.6 47.9表5.6.3-2 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N/mm2)螺栓的性能等级普通螺栓C级螺栓A级、B级螺栓抗拉抗剪承压抗拉抗剪承压普通螺栓4.6/4.8级170140-5.6级-210190-8.8级-400320-5.6.4 支顶应承受模板结构的竖向荷载,其计算应符合现行

38、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 162的相关规定。采用其它支撑方式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类似结构、同一产品的支撑可与试验支撑方式相同。5.6.5 模板之间采用销子、锲片连接,在未设置背楞的墙柱端部模板,应对连接件按下式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5.6.5)式中:销子抗剪承载力设计值;销子的净截面面积。5.7 构造要求5.7.1 铝合金模板承力支撑体系在建筑物层高不小于3.2m时,应对支撑体系根据计算加设水平连接件。5.7.2 钢楞配置的间距以与墙体对拉螺杆的间距应按荷载数值和铝合金模板的力学性能计算确定。对拉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6 模板成品的制作与检验6.1 成品设计

39、6.1.1 模板成品的设计应按照工程特点选定通用的长度和宽度模数。6.1.2 模板成品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04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等施工质量的要求。6.1.3 铝合金模板构件应根据用途按附录A进行选用。6.2 成品制作6.2.1 铝合金模板制作应依据本规程和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制作。6.2.2 铝合金模板的型材制作应采用专用设备整体成型的生产工艺,铝合金型材的切割应严格按照加工图尺寸控制。6.2.3 铝合金模板边肋上的销孔,宜采用机械一次或分段冲孔成型的生产工艺。6.2.4 铝合金模板的组装焊接,应采用组装台具定位并按先后顺序焊接。1 铝合金模板制作,禁止使用

40、铆钉拉铆等连接方式。2 钢配件的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当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的规定,焊条的材质、性能与直径的大小,应与被焊物的材质、性能与厚度相适应;焊缝外形应光滑、均匀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等缺陷;不应产生咬肉、夹渣、气孔等缺陷。6.2.5 铝合金模板组装焊接后,对模板的变形处理,宜采用模板整形机校正,当采用手工校正时,不得损伤模板棱角,且板面不得留有锤痕。6.2.6 铝合金模板变形处理后,宜进行清洗和钝化或膜化隔离处理,清除加工焊接污物,避免混凝土碱性物质与金属铝产生化学反应。6.2.7 各种钢结

41、构件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6.2.8 铝合金模板加工制作完毕,应进行试拼装,检查修正加工制作缺陷和修正调整拼装累积误差。6.3 成品质量检验6.4.1 铝合金模板产成品应依据本规程和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产成品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产成品质量检验的容,应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部分。6.4.2 制作出来的单件产成品的尺寸偏差和模板组装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4.2-1、表6.4.2-2的要求。表6.4.2-1单件产成品检验要求项目要求尺寸(mm)允许偏差(mm)外形尺寸长度L0-1.00宽度b0-0.80肋高65+0.50-0.50销孔任意两孔中心距nX200+0.30-0.30相邻

42、两孔中心距/+0.10-0.10孔中心与板面间距40+0.30-0.30第一孔与板端间距100+0.30-0.30孔直径16.5+0.25-0.25面板与边肋面的垂直度900-0.200板面平面度/0.50横肋组装位移/1.00焊缝肋间焊缝长度30.0+5.00-5.00肋间焊缝高3.0+1.00肋与面板焊缝长度30+5.00肋与面板焊脚高度4.0+1.00铁件防锈漆外观油漆涂刷均匀不得漏涂、皱皮、脱皮、流淌角模的垂直度90010表6.4.2-2模板组装尺寸偏差检验要求 单位:mm项目允计偏差两块模板之间的拼接缝隙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组装模板板面平面度组装模板板面的长宽尺寸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

43、值0.30.51.0-2.02.0注:组装模板面积大于2000mm3000mm。6.4.3 铝合金模板拼装质量标准满足表6.4.3的规定。表6.4.3 铝合金模板拼装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两块模板之间拼接缝隙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组装模板板面平整度组装模板板面的长宽尺寸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0.30.51.0(用2m长平尺检查)长度和宽度的1/1000,最大4.0对角线长度的1/1000,最大1.06.4.4 产成品出厂检验,包含以下容:1 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可以利用观测法和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单件产成品检验要求,应符合表6.4.2-1的规定;模板组装尺寸偏差检验要求,应符合表6

44、.4.2-2的规定。2 铝合金模板力学试验,采用宽度为400mm的铝合金模板进行。力学试验可采用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进行,当模板支点间距为900mm,均布荷载为30KN/m2时(相当于集中荷载P=10N/mm)最大挠度不应超过1.5mm;均布荷载为45kN/m2时(相当于集中荷载P=15N/mm),应不发生局部破坏或折曲,卸荷后残余变形不超过0.2mm,保荷时间应大于2h,所有焊点无裂纹或撕裂。力学试验简图如图6.4.4-1所示。图6.4.4-1铝合金模板力学试验简图3 承力支撑体系力学试验,包括钢楞与对拉螺栓体系力学试验和横向模板支撑与早拆体系力学试验。(1)钢楞与对拉螺栓体系力学试验与单件模

45、板力学试验相似,但支点间距应根据设计数据确定;荷载大小应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并考虑风荷载抗倾覆系数取1.5与以上的安全系数。(2)横向模板支撑与早拆体系力学试验,荷载大小应根据结构梁支撑托起的最大荷载确定,并考虑至少2.5倍的安全系数。6.4.5型式检验可委托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样品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检验容涵盖但不限于出厂检验容。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1 试制新产品,进行投产鉴定时。2 当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上有重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3 用户有特殊要求时。4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6.4.6 质量合格性判定:当规格尺寸、外观要求不合格时,可从备份中取样复检,

46、如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当其他项目检测不合格时,即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7 模板工程施工7.1 施工准备7.1.1 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或控制线。7.1.2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模板安装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应检查楼面的平整度,必须控制在5mm以。2 模板定位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m。3 模板在安装之前应按规定涂刷脱模剂。4 混凝土输送泵管、布料机禁止接触铝合金模板。7.2 安装与拆除7.2.1 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的安装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定位筋墙(柱)铝合金模板安装背楞安装梁(楼板)铝合金模板安装吊模与预埋件安装

47、校正加固模板验收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的拆除工艺流程:吊模背楞、销钉与螺杆墙模板梁模板顶模板单顶支撑7.2.2 现场安装铝合金模板时,应遵循以下规定:1 铝模在安装过程中遇到对拉螺杆的位置,需要将胶管和杯头套住对拉螺杆,两头穿过对应的模板孔位。2 铝模安装过程中,单体模板必须采用临时支撑固定。3 预埋件施工,禁止在铝合金模板上打孔固定。4 墙板下端应采用低标号砂浆补缝,两侧模板应采用斜撑调整其垂直度。7.2.3 相关构配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 墙两侧的对拉螺杆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时不得斜拉硬顶。特殊情况必须钻孔时应采用机具,严禁采用电、气烧孔。2 对拉螺栓紧固宜采用扭矩扳手拧紧,不得松动。3

48、 销钉销片和固定螺栓要求每单件模板的单边不少于两个且间距不超过300mm。7.2.4 铝合金模板安装验收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的有关规定。7.2.5 现场拆除铝合金模板时,应遵循以下规定:1 拆模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模板拆除安全技术交底。2 支撑件与杆件应逐件拆卸,模板应逐块拆卸传递,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3 拆下的模板应按编号堆放整齐,配件应放在工具箱。7.2.6 模板传递至上一层施工,应遵循以下规定:1 模板应按顺序清洁干净通过楼板上传料孔或其他途径上传。2 工作面模板应分散堆放。7.3 维修与保养7.3.1 对变

49、形与损坏的模板和配件,应与时整形和修补;修复后的模板和配件应达到表7.3.1的要求。表7.3.1 铝合金模板与配件修复后的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铝合金模板板面平整度边肋直线度2.00.5配件钢楞与支柱直线度L/1000注:L为钢楞与支柱的长度。7.3.2铝合金模板宜存放在室或敞棚,模板的底面应垫离地面100mm以上;露天堆放时,地面应平整、坚实,且有防、排水措施,铝合金模板底面应垫离地面200mm以上,两支点离铝合金模板两端部的距离不大于模板长度的1/6。7.3.3 配件入库保存时,应分类存放。8 铝合金模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8.0.1 铝合金模板系统安装的质量检查,应随施工进程同步进行。

50、除应满足以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的有关规定:1 销钉销片、螺栓的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2 对拉螺栓、钢背楞的配套和紧固情况。3 斜撑的数量以与着力点位置。8.0.2 铝合金模板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应进行以下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1 铝合金模板系统的布局以与施工顺序。2 连接件、支撑件的规格与数量、质量以与紧固情况。3 系统模板的刚度与整体稳定性。4 模板的轴线位置以与标高。5 竖向模板的垂直度以与横向模板的侧向弯曲度。6 模板拼缝的宽度以与高低差。8.0.3 铝合金模板系统工程验收应提供以下文件:1 模板工

51、程的施工设计或铝合金模板的深化设计图纸;2 铝合金模板系统详细的结构计算书;3 模板工程质量检查记录与验收记录;4 模板工程支模的重大问题以与处理记录。9 模板施工安全管理9.0.1 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开展施工作业,必须佩戴合格安全帽、穿防滑鞋,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9.0.2 在组合铝合金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宜采用36V的低压电源;在铝合金模板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漏点和保护模板措施;照明灯具与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应采用绝缘套电缆线,且不得固定在铝合金模板上。9.0.3登高作业时,连接件、销子、楔子等必须放置在箱盒或

52、工具袋中,严禁放置在模板或脚手板上面,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不得脱落。9.0.4铝合金模板用于高耸的建筑物施工时,应有防雷击措施。9.0.5 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组合铝合金模板或脚手架上下,也不得在高空的墙顶、独立梁与其模板上面行走。9.0.6 铝合金模板在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铝合金模板应随拆随转运,不得堆放在脚手板上,严禁抛掷踩撞。模板的传递孔洞需要与时封堵,铝合金模板支撑杆件传递完后与时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封堵。9.0.7 拆装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高空作业时,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9.0.8 模板的预留孔洞、

53、电梯井口等处,应加盖或设置防护栏,必要时应在洞口处设置安全网。9.0.9 作业层往下必须连续4层满铺脚手板,且每3层采用专用兜网进行封堵。操作人员在拆除外建筑物上面的销子和楔子时,要确保不掉到下面楼层。9.0.10 铝合金模板的支撑系统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早拆体系的立杆间距不得超过1200mm,并应检查立杆是否垂直于楼板。拆除早拆支撑头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9.0.11 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置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并应架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与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置警示牌,派专人看管。9.0.1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

54、专人监视模板与支撑体系的变形,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迅速撤离工作人员,待查明原因采取确保安全施工措施后,在进行施工。9.0.13 铝合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附录A 铝合金模板构件的名称与用途A.0.1 根据不同使用用途,模板构件的选用宜符合表A.0.1的规定。表A.0.1 铝合金模板构件与用途列表序号用途构件名称1墙模板WR/W系列墙模2WC/WEC系列墙模3梁底模板BS/BSA/BSB系列模板4梁侧模板B 系列模板5梁转角模板BC/BCE 系列模板6楼面板D系列模板7楼板与梁底与墙柱转角构件SL/LS/SN系列模板8SLR/LSR/SN

55、R/LSA系列模板9楼板与梁底转角构件SC、LC 系列模板10SCU、LCE 系列模板11上下层模板转承构件K/KR/KC/KCE 系列模板12墙转角IC/ICA/ICH系列模板13阳角模板连接构件EC/ECD系列模板14吊模模板连接件ECA系列模板15支撑模板DPP/DPPP/BP/BPP/DP系列模板16楼梯模板CH/ST系列模板17单支顶顶部龙骨模板配件BB18支撑梁模板EB 系列模板19MB 系列模板20飘窗盖板BUB 系列模板21传料孔模板D-BO系列模板A.0.2 模板模型宜符合以下规定:1 平面系列模板(W/B/D系列)模型见图A.0.2-1。图A.0.2-1 W/D系列模板模型 2阴角型材模板(IC/ICA/LS/SL/SN系列)模型见图A.0.2-2。图A.0.2-2 IC/ICA/SN/SL/LS系列模板模型3 阳角型材模板(EC/ECD系列)模型见图A.0.2-3。图A.0.2-3 EC/ECD系列模板模型4 阴角组合模板(BC/WC系列)模型见图A.0.2-4。图A.0.2-4 BC系列模板模型5 层间起步板(K系列)模型见图A.0.2-5。图A.0.2-5 K系列模板模型6 阴角转角(LC/SC系列)模型见图A.0.2-6。图A.0.2-6 LC系列模板模型7 阴角外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