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07817431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中心小学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小学、幼儿园广大师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各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静教发2013140号)文件要求,决定在全乡各小学、幼儿园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活动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3.自救互救演练。 二、活动对象小学、幼儿园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131017下午课外活动进行预演,20131018下午课外活动正式演练。 四、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1、领导小组总 指 挥: 刘小东 副总指挥: 赵宏强 成 员: 韩来仓 张 晟 韩艳红

2、 张高慧 王文文 程媛媛 李慧慧 高亚红 张立新 马刊放 韩艳霞 2、责任分工避震指导组(1)成员:程媛媛 李慧慧 高亚红 张晟 张立新 张高慧 马刊放 王文文(2)职责:“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地震警报”再次响起后,带领本班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国旗前院子。 .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疏散指导组 (1)成员:刘小东 韩来仓 赵宏强 (2)职责:合理规划学生从教室撤离的路线、安全场地的规划,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纠正学生在疏散过程中的不

3、良行为。医疗救护组(1)成员:(救护地点设在学校中院旗台前)(2)职责:传授自救互救知识,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音响组 (1)成员:张艳霞(2)职责:负责演练警笛的拉响和解除。 五、演练准备 (一)演练前各班要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各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二)演练前,疏散指导组要设计各班级的撤离线路,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

4、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六、演练要求 (一)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二)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三)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可统一穿着校服。 七、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总指挥通过学校广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余湾乡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避震指导组的教师对学生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演练时间为1分钟)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拉响警报:第一次演练警报声持续时间1分钟) 2.负责教

5、师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地震警报”信号(关掉警报声或变更警报声)。 3. “地震警报”第二次响起,老师迅速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疏散演练时间35分钟) 1. 当“地震警报”第二次响起,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避震地点集中,

6、最好以班级为单位列队集合。 2. 疏散组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各班级有秩序撤离到学校中院集中,并蹲下。避震指导组清点各班人数后向,再向总指挥(校长)报告人数。 (四)自救互救演练(时间5分钟) 当信号员发出结束“疏散演练”信号后,进入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1)止血;(2)固定;(3)搬运;(4)心肺复苏等。 2.由卫生院相关医护人员负责 。 3.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八、演练总结 1.请地震应急演练总指挥(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附件2: 在学校如何避震和安全疏散强烈地震发生后,学校是容易受

7、灾害的地方,特别是中小学。学校领导必须有所准备,特别是正在上课的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组织好学生的应急避震。首先不要让学生乱跑,应迅速让学生躲在书桌下,用书包护好头部。尽可能离开外墙和玻璃窗,避开天花板上的悬吊物,如吊灯等。讲桌旁,内墙墙角处也可暂避。人员应当分散不要过于集中,最好留出通道。震后应有序地迅速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楼上教室内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更不要一窝蜂似的挤向楼梯,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一、正确避震方法 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3.要保

8、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4.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5.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6.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6.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

9、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7.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8.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及时纠正。 10.学校避震不利位置: 围墙(易倒)、易掉落物器之下、瓦屋顶屋檐下、外侧阳台上下、玻璃窗旁。 二、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1.平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地震、交通等突发事故的教育。 2.班主任教育学生牢记:遇事不惊、头脑冷静;判明情况、思考对策;积极自救、互帮互助;听从指挥、有序疏散;杜绝:恐慌混乱、相互踩踏。 3.震后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 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

10、把门打开,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安排教师到楼梯拐弯、走廊拐角等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方进行疏导,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最后有序撤离到安全的避震场所学校操场等宽阔地方并蹲下。 附件3: 地震后如何自救、互救 一、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发生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

11、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二、震后积极参加互救活动 (一)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二)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三)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四)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