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7679473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启小学数学之门 摘要: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小学数学带来了更多灵动的气息,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将很多施教内容更为形象化地传达给学生,也能够将受教者探究数学知识的情趣激发出来,进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和信息化教学相整合的内涵,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了两者予以整合的相应措施,以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启小学数学知识之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内涵 措施 人类的聪明才智将更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先进文明成果呈现在大众视野,这些文明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助推学校教育的有效元素,其中就包含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数学教育者自当着眼于时代的变化,

2、积极创新教学措施,探寻出有利于教学水平提升的施教措施,进而将教学成效水平不断提升。而今,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便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小学教学机构则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的施教资源,并有效发挥信息化教学的效用,进而将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 一、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 小学数学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新型教学的方式之一,是在新知的教授活动中,用信息的先进技术,丰富资源、多样方法对授课内容灵活加工处理,在交互整合中实现教学目标。该种教学的本质是以新教育理论为导向,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加以运用,使学生的认知更自主自能化,兴

3、趣情感被有效激励激发,而教学情境也更加色彩纷呈。同时,在数学新知传授的每一环节,对各个教学所需的资源、要素,信息技术合理组构、交互整合,将会实现整体上的优化聚集效应,进而促进了教学模式的革新,教学中心的转换,突出了学生的中心性,使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综合力都大幅提升。 二、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良性授课情境创设,继而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有着显著的自身特质,在教学中更应将信息技术科学的融合到教学环节中去。小学生更爱玩、好动手、爱做游戏,因而教学设计可以此为出发点组构新颖有趣、灵活多变的多媒体动手课、游戏课件等,使小学的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中成效卓著

4、。如对大数字的繁琐计算方法教学中,可针对该课程所需掌握的数学计算,设置多种多样、趣味兴趣强的计算机或课件的游戏,像“叠加”游戏,让学生对结果多次的叠加计算,体会加法中的数位对齐等数学算理,这样会让课程难点轻松突破,并在计算中感知到叠加的数学意义,即学会了新知也对生活中的数学有很好认知。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活化数学授课资源,增设相关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及,随着知识存储量的增加,学生所探究的知识会更为抽象及复杂,这就需要将更多的结论及规则存储于大脑当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范围就应更为广阔。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相关的课程资源予以梳理,上传到校院网站、文件夹中让学生浏览、查用;也可引导学生自主

5、梳理、采集教师给定网址中的学习资源,在搜索引擎中查阅各种学习资信,使教学累积、知识储备非常丰厚,进而对小学生的认知提升及数理理解有较高的促进效用。 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四边形知识的复习授课中,可先让学生课前采集各种关联资料。教师可创立数学专题学习网页,将所需资信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的图形、面积公式、周长推导计算;各个图形间的关联、差异比对、从属关系等都归总到“专题资料库”中,便于学生自能自主化的查阅和学习。同时,也创设同生活关联密切的数学活动,如“取一根8米长的绳子,你能围成正方形吗?长方形呢?你能技术出所围图形的面积吗?小组内将计算图形和数据汇总后你有什么发现吗?”等等,让学生在数学知识

6、的运用中提升实践、操作、计算等能力。而且教师还可设计“基础题”“巩固题”“提高题”为课后的测试来加深学生的认知。当然,每一个学习环节,学生都可选择网络内容,以“自主自能学习”或“教师引导学习”来掌握新知,并在测算中验查新知的掌握实情。这样在分层的测算试题中,即让部分学优生可选择“提高拓展”来深入了解知识,也让学困生在基础巩固中牢牢掌握新知。 综上所述,着眼于信息技术手段下的小学数学授课模式,可以令小学生置身于一种灵动的数学授课氛围之中,紧随教师的讲授,感知众多的数学资源。这一授课形式,打破了小学数学传统授课模式下的文本授课模式,令整个知识的传输更兼具一种开放式的特征。这一环节当中,班级中的学生在灵动化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便可以依据自我对知识的需求范围获得多样化的知识内容,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授课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陆新成.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学科教学,2007,(08).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08). 3谭兆亮.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 4王仁荣.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2,(27).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