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628250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学习目标1.知道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进步之处。3.了解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4.能结合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作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一)半坡氏族村落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 ;生活位置: 村,从地图上看属于流域;半坡居民属于氏族,过着生活,使用工具是石器;半坡居民种植等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2.半坡居民还饲养等家畜,兼以狩猎或捕鱼;半坡居民遗址发现有人

2、面鱼纹盆和四鹿纹盆证明了半坡人还会烧制。3.半坡居民的房屋多是式的。(二)河姆渡氏族村落1.河姆渡氏族村落距今时间是;生活位置:流域;使用石器;居民定居生活在式房屋里,属于 氏族。2.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河姆渡居民饲养的家畜有;河姆渡人已掌握技术,河姆渡居民遗址出土了作为装饰用的玉器和骨哨等简单乐器,说明他们。(三)大汶口氏族村落1.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 ;地点,属于流域。2.他们处于氏族时期;会制作 陶和陶。3.在后期墓葬里发现随葬品差别已经很大,说明此时出现了和。二、合作探究1.当我们看到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场馆时,无不为其精巧的设计而叹服,而几千年前原始人类

3、的房屋同样充满智慧。对比第8页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第7页半坡氏族村落遗址复原图,讨论: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3.大汶口氏族村落时期和半坡、河姆渡氏族村落时期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反馈检测(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正确答案英文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5分,共30分)1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2如果时空倒转,小明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小明的

4、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2020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5如果你去山东泰安,除了游览东岳泰山外,你还能参观 ( )A.山顶洞人洞穴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大汶口遗址6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

5、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二)非选择题(26分)7材料一:史料(时间距今约10000年)图片: 骨耜复原图, 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材料二:考古发现,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杆,稻谷,稻杆出土时竟然还是黄绿色的,稻谷外形完好,据统计,出土的稻谷其数量之大,世界罕见。以上图片和材料所述的内容是在我国浙江余姚市考古发现的,它们是我国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1)据图片中的骨耜说明其用途,并比较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和山顶洞人、北京人在工具使用上有什么不同。(8分)(2)房屋复原图说明了南方什么自然条件?这样的房屋有

6、什么优点?(8分)(3)河姆渡出土的稻谷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四、知识链接在居住方面,上古华夏原始人群大体是“南越巢居,北朔穴居”。巢居可防潮湿,避大猛兽,穴居利用山洞避风雨、防猛兽、保存火种,如 居住的洞穴。进一步的发展是人们从树上下来,从洞穴里走出来,在平原上筑居生活。由穴居发展为在土里打地坑,上立撑柱搭窝棚呈方形或圆形半穴居,屋中央设置火塘,这是全家聚居的中心,棚顶烟窗采光,最明显的代表是 遗址。这些房屋聚落共同朝向一个公共的场所,周围挖壕沟防止猛兽夜袭;由巢居演变下来是干栏式建筑,桩木基础,上架粱板,底下架空。上部建筑防潮、通风、储物、避兽,楼上住人,楼下畜栏。 原始居民就是代表。中国的房屋多是土木结构为主。因地而异,造型不同,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加讲究美感。回忆你所学的知识,你能把以上横线上的居民代表填出来吗?请说出他们居住方式不同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