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Ⅱ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752015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Ⅱ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Ⅱ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Ⅱ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Ⅱ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Ⅱ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一、选择题1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选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X射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存,A错误;X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应用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C正确;白花植株自

2、交后代若有白花后代,可确定为可遗传变异,否则为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2正常果蝇(二倍体)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一只雌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中X染色体、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该卵原细胞可能产生正常卵细胞D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含有6个DNA分子解析:选D图中显示一条X染色体移接到一条号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后染色体数目减少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新染色体同时与X染色体、号染色体联会,若后期X染色体、号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则能够产生正常卵细胞。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

3、核中含有14个DNA分子。3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Aa占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解析:选C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所以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A、B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代则同时形成等量AA、aa,因此A基因频率不变,但AA基因型的比例不断增加,C正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错误。4果蝇

4、的某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有一个群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50%,bb的个体占50%,雌、雄比例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B、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B、b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若该果蝇群体变为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0%,bb的个体占20%,意味着发生了进化解析:选D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A错误;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B、b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因基因突变或迁入和迁出等多种因素发生改变,B错误;B、b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种群的进化而不是新物种

5、的产生,C错误;若该果蝇群体变为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0%,bb的个体占20%,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发生了进化,D正确。5(2019届高三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二倍体植物生活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细胞分裂异常,若某二倍体植物经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一代植株具有下列变异表现: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则这种变异产生的途径最可能是()A亲本都在幼苗期发生有丝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B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染色体数正常的雌、雄配子C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D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解析:选C若亲本都在

6、幼苗期发生有丝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则形成的子代体细胞中应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子代为四倍体而表现为可育,A错误;若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染色体数正常的雌、雄配子,产生的子代仍为二倍体,不会出现“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特点,B错误;若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则父本与母本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为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三倍体,该个体具有“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特点,C正确;若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则形成的子代体细胞中应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子代为四倍体而表现为可

7、育,D错误。6黄瓜植株中含一对等位基因E和e,其中E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e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Ee的黄瓜植株若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4/9B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F2,则F2植株中E基因的频率为1/2C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D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F2,则F2植株中e基因的频率为1/2解析:选A基因型为Ee的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1中,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EE、2/4Ee、1/4ee,其中作为母本的基因型是2/3Ee和1/3ee,作为父本

8、的基因型是1/3EE 和2/3Ee,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5/9,A错误;F2植株的基因型为2/9EE、5/9Ee和2/9ee,E基因的频率为2/95/91/21/2,B正确;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F2,则只有基因型为Ee的植株才能自交,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C正确;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F2,则F2植株中e基因的频率为1/2,D正确。7(2019届高三西北师大附中测试)某红绿色盲的女性患者与一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子婚配,生出一个既患色盲又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该患病

9、女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父亲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C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一定是父亲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选B若红绿色盲由等位基因A、a控制,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等位基因D、d控制,母亲为色盲患者,父亲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正常情况下,XaXaXAY女儿基因型为XAXa(不患色盲),XdXdXDY女儿基因型为XDXd(抗维生素D佝偻病),但实际上女儿患色盲(XaXa)又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DXd),则原因可能是父亲在产生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上的A基因发生突变或X染色体上含A的片段缺失。8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

10、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解析:选B个体甲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由于基因互作,缺失了e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个体乙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若E、e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是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9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11、AA(无A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4个a基因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D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解析:选D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含有4个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可能含有1个a基因,故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4个a基因;由图可知,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

12、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均为aa,故只有一种矮化植株;乙突变体植株可产生含有2个a基因的配子和无a基因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存在含有4个a基因、含有2个a基因和无a基因三种矮化植株。10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子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子Cpa时,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

13、为1/9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5/9解析:选D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种群足够大,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入和迁出),每个群体内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种群的亲子代之间基因的传递遵循遗传平衡定律。A项,子代H基因频率为p(0p1)时,由于亲子代之间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则亲代H基因频率也为p;当亲代种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p,hh基因型频率为(1p)时,则亲代H基因频率为p,此时,亲代都为纯合子。B项,pb时,Hh基因型频率为1/2,hh和HH基因型频率相等,均为1/4,计算出p0.5,则亲代H基因频率也为0.5,在这种情况下,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子。C项,pa时,H

14、h基因型频率hh基因型频率,可推知2p(1p)(1p)2,即p1/3,进而推知HH基因型频率为1/9。D项,pc时,Hh基因型频率HH基因型频率,可推知2p(1p)p2,即p2/3,进而推知HH基因型频率为4/9,Hh基因型频率为4/9,hh基因型频率为1/9。自交一代后纯合子比例1杂合子比例1(4/91/2)7/9。二、非选择题11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两种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表现型,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长翅红眼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白眼个体占1/2。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

15、于_染色体上,长翅对残翅表现为_。(2)子一代果蝇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_,B的基因频率是_。(3)若子一代的红眼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与子一代相比,子二代中B的基因频率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基因库是指种群中_,要反映某海岛上的果蝇种群基因库是否发生变化,应该依据_(填“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变化。解析:(1)由题意可知,长翅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出现残翅、白眼,说明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白眼个体占1/2,说明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雄果蝇中白眼个体占1/4。子代出现残翅

16、雌果蝇,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推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所以子代有1/4AA、1/2Aa、1/4aa,1/4XBXB、1/4XBXb、1/4XBY、1/4XbY,故B的基因频率XB/(XBXb)(1/421/41/4)/(1/421/421/41/4)2/3。(3)子一代的红眼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母本为(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为(3/4)XB和(1/4)Xb,父本XBY产生的雄配子为(1/2)XB、(1/2)Y,所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3/8)XBXB、(1/8)XBXb、(3/8

17、)XBY、(1/8)XbY,子二代B的基因频率(3/821/83/8)/(3/821/823/81/8)5/6,大于子一代B的基因频率。(4)种群的基因库是否发生变化或生物是否发生进化,都以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为依据。答案:(1)X显性(2)1/22/3(3)1/8变大(4)所有个体所具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12(2019届高三六安月考)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利用这只金色小鼠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让这只金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杂交,F1全部为白色鼠;.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11。请回

18、答下列问题:(1)控制小鼠颜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色是显性性状。(2)导致金色鼠出现的变异_(填“能”或“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3)研究人员在用这只金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白色雌鼠杂交的重复实验中,偶然获得了一只金色雌鼠。对于这只金色雌鼠的出现,请给出三种可能的解释。_。_。_。解析:(1)金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金色为隐性性状,同时,子二代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1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导致金色鼠出现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该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3)假设控制白色和金色的基因为A和a,金

19、色雄鼠的基因型为XaY,纯合白色雌鼠的基因型为XAXA,正常情况下,后代雌鼠的基因型为XAXa,全为白色,现在偶然出现金色的雌鼠,其基因型可能为XaXa、XXa或Xa,若该子代金色雌鼠的基因型为XaXa,则是因为亲本中的白色雌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含金色基因X染色体(即XA突变成了Xa)的卵细胞。若该子代金色雌鼠的基因型为XXa,则是因为亲本中的白色雌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产生了一个含缺失白色基因的X染色体的卵细胞。若该子代金色雌鼠的基因型为Xa,则是因为亲本中的白色雌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一个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答案:(1)X白(2)不能(3)基因突变

20、:某只与金色雄鼠杂交的白色雌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含金色基因X染色体的卵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某白色雌性个体产生了一个含缺失白色基因的X染色体的卵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某只与金色雄鼠杂交的白色雌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一个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13(2018桂林、百色、崇左高三模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是指_。某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射线照射后不能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其原因是_。若基因型为aa的某自花受粉植物甲发生了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获得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

21、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纯合子。(2)单体是染色体变异的一种特殊类型。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用(2n1)表示(例如:若1号染色体任意一条染色体缺少则称为该植物的1号单体,依次类推),则某自花受粉植物乙(2n16)最多有_种单体。若这些单体可以产生配子,并能用于杂交,则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某育种专家在该植物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个隐性纯合突变个体,请设计实验来判断隐性突变基因位于第几号染色体上。实验思路:_。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某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射线照射后不能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说明X射

22、线使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影响了合成该种维生素的酶的合成;根据题意分析,aa显性突变为Aa,从子一代获得了Aa,其自交后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AA、Aa,让其自交,若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就是显性纯合子,即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纯合子。(2)根据题意分析,植物乙有8对同源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中少一条都可以称为单体,因此最多可以形成8种单体;某育种专家在该植物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个隐性纯合突变个体,让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答案:(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X射线使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影响了合成该种维生素的酶的合成三(2)8让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