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510800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过去有一句话叫“十痨九死”,“痨”指的就是结核病,当时由于没有特效的药物,结核病的死亡率相当高。对于现代人而言,这种病似乎早已成为过去。但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息,现在,结核病仍然高居我国传染病前列,占全部主要传染病的近30%。那么,能够治愈的结核病为何难以控制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科主任肖和平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各界对结核病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致。 肖和平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主任、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兼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博士导师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结核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工作,擅长难治性肺结核的诊断和处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春季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滋生,又因天气变化无常,人的免疫力下降,这时候结核杆菌易乘虚而入。人体各个器官都可能患结核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虽然现在结核病可以治愈,但事实上,全国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它仍然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此,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科主任肖和平教授表示,要真正有效防治结核病,首先就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结核病=“穷人病” 结核病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极高,过去得病者多是贫苦农民,所以结核病有“穷人病”之称。实际上,结核病同样“偏爱”高校学生、白领、年老体弱者、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和

3、亚健康人群。肖教授解释,生活空间较拥挤、身体抵抗能力弱、长期在密闭环境中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等,易被结核病“找茬”。老年人会因各种原因引发免疫功能低下,患上结核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5倍;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含量高,代谢紊乱,可为结核菌快速生长、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患病风险为普通人的538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发病率较高。 肖教授说,多数民众乃至不少医务人员都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历史,结核病已远离我们,即使患了结核病也是“防有办法,治有措施”,这种麻痹和盲目乐观的思想极为严重。其实,目前在我国结核病仍然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

4、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27个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我国,仍然有不少结核病人未被发现,被发现的结核病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进行治疗、延迟治疗、不规则治疗。可以说,我国结核病的疫情仍然不乐观,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误区二:结核菌素皮试阳性就是结核病 另外,有很多人认为,小时候打过卡介苗,一辈子都不会得结核病。对此,肖教授指出,受结核病本身特点的影响,幼时接种卡介苗,到了成人阶段,疫苗的保护力也有所弱化。因此,医学界正在着手研发新的疫苗。而在这个过渡期,对于成年人来说,加强治疗、有效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链条显得尤为重要。 误区三:患

5、结核病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很多人认为,结核病是传染病,患者必须住院隔离治疗。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比较片面。“其实,结核病是由结核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如肺、骨、淋巴结、肾等。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故只有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淋巴结核)患者并没有传染性。即使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24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会减弱,对周围人群也基本没有传染性。”在肖和平教授看来,目前,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可以从医院开药后在家治疗,不必住院。 误区四:服药后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有些结核病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不适症状在短期内消

6、失,便认为自己的病好了,自行停服药物。对此,肖和平教授提醒说,结核杆菌是相当顽固的一种细菌,尽管在用药2个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可被杀灭,但少量非敏感菌可能依然存活。因此,结核病患者应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一般为69个月,以达到治愈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结核病专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症状、痰结核菌检查、放射学检查等结果决定是否停药。如果患者不按时吃药,或者擅自停药,造成结核病反复发作,几个回合下来,原本用一线药就可剿灭的结核杆菌变得越来越顽固,最终就成了耐多药结核杆菌。不但患者治疗无效,病死率高,而且因为传染给其他人造成耐药性结核病流行,也使得耐多药患者群越来越大。 误区五:患了结核病要“忌口” 很多结

7、核病患者,甚至一些医务人员都认为,本病要“忌口”,不能吃海鲜、公鸡、鲤鱼等“发物”。也经常有患者咨询医生:我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对此,肖教授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体会指出,结核病患者鸡、鸭、鱼、肉、蛋、海货、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不必忌口,但应戒烟戒酒,也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咸的菜),以免引起咳嗽加重。 也有些肺结核患者认为,自己患的是消耗性疾病,身体虚弱,应该进补,于是吃人参、阿胶等补品,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肖教授解释,按中医的理论,肺结核属于阴虚内热,不适宜服用热性或大补的药物或食物,否则无异于“火上浇油”。“其实,只需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粮即

8、可。” 误区六:康复后就不会再犯病 不少人认为,病情康复后,就有了终身免疫,从此不会再得结核病了。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肖教授强调,结核病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可停药。不过,其体内的结核菌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仍可能有极少量所谓的休眠菌或持存菌潜伏下来。一旦机体免疫力明显或长期下降,这些细菌就会“复苏”,慢慢生长繁殖,当菌量增多到一定数量,结核病就会复发。因此,肖教授建议,患者康复后,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锻炼身体,避免受凉。“如果一旦发现自己工作精力不足,出现易疲乏、消瘦、胃口不振等体虚表现,加上感到下午全身灼热、面颊潮红,夜间出虚汗以及慢性咳嗽(连续咳嗽2周以上),胸部不适或有疼痛,则必须及早就诊,早期发现是否结核病复发。” 在采访的最后,肖教授特别指出,结核杆菌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因此,自然通风无疑是一种最简单的环境控制防护措施。另外,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指痰中可检测到结核菌的患者,多见于空洞型肺结核)应佩戴普通口罩,咳嗽、打喷嚏时应转头,避免正对他人,或用手、纸巾遮盖口鼻,阻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以降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