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43956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建立及比较分析 摘 要 本文尝试建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并从消费函数的角度比较城乡居民的消费、收入状况其差别,从宏观经济方面给出解释说明及为改善状况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疲软的走势,这与我国当前居民的消费不足有着莫大的关系,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分析消费及其影响状况,对从理论上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较大,消费状况明显不同,通过分析比较城镇与乡村的长期与短期消费状况,可以

2、发现问题,并采取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并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1、文献综述 消费函数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对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作出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他认为居民当期消费取决于居民的当期收入。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受到了不少的质疑,最著名的是库兹涅茨提出了居民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矛盾。接着,杜森贝里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从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两方面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矛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莫迪利亚尼与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这两个模型都很好地解释了短期和长期消费函数的矛盾。我国作为

3、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的国家,直接套用西方的经济消费模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许多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试图把我国当前的消费状况与西方消费函数结合在一起,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函数。秦朵(1990)研究了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关系,探讨是否存在有效需求上涨及影响短期消费波动的因素。 2、变量选取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1985年之前与之后,经济发展规模及居民消费存在较大的波动,本文采用1985年至2010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除了收入以外,本文还选取以下变量进行建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r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y),城镇人均金融资产(rs),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rr),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ri

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nc),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ny),农村人均金融资产(ns),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nr),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ni)。其中由于居民金融资产用银行存款代替,已知城乡居民存款,本文用农村人均金融资产(ns)近似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ny)减去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nc),则城镇人均金融资产(rs)=(城乡居民存款-农村居民存款)/城镇人口;另外,ri=ni。 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下面建立农村和城镇的消费函数,长期函数采用的线性回归方程,短期函数引入了误差修正项ecm。下面对这个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形式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

5、于1978年提出的,称为DHSY模型。模型为: 其中 ecm即为误差修正项,它表示的是对偏离长期均衡的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其系数表示调整力度,系数为正,表示同向调整,系数为负,表示反向调整,系数越大,表示调整力度越大。 首先拟合方程(1),因变量为消费支出,自变量是收入、储蓄、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1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 求得误差修正项为: 下面把误差修正项放到模型中,并对各变量求一阶差分作为变量,以保证各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拟合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如下: 得出农村居民消费函数为: 模型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受到当期收入及前期收入的正向影响,受到当期消费和前期消费

6、的反向影响,误差修正项为负,说明在消费水平偏离长期均衡值时,需要对其做反向调整,调整力度是0.675。利率与价格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并不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的消费属于刚性消费,集中在必要的粮食、衣服、运输和医疗上,没有较多弹性较大的消费,受利率影响及价格影响因素少,这与我国农村收入水平低,消费支出有限有关系。 3.2 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结果表明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收入,储蓄,利率和价格对城镇消费都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其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回归系数为0.864,金融资产对消费产生正向的影响,这与经济理论有所矛盾,利率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负的影响关系,利率越高,消费越低,符合

7、经济的一般规律,价格对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关系,回归系数为0.232,表明价格越高,消费也越高,不太符合经济学规律。根据模型结果,得到误差修正项为: 由分析结果可知,城镇居民储蓄与利率对居民消费没有显著性影响,对城镇居民消费短期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的是收入和物价水平。最后得到城镇居民误差修正模型为: 模型结果表明,短期内,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受到即期收入和前一期收入的正向影响,还受到即期物价水平和前一期物价水平的正向影响。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说明在短期内对偏离的消费水平做反向调整,调整力度为0.794。 4、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比较 4.1 城乡居民长期消费函数比较 由上面两模型观察到,农村居民的收入对消

8、费的影响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一个是系数1.242,一个是系数0.864,这说明长期中,农村居民的消费对收入的依赖性更大,而对其他变量如利率和物价的依赖不显著;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农村表现为不显著,城镇的影响系数为0.232。这说明物价水平影响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较为明显,城镇居民的消费更易受到物价波动的影响,而农村有部分消费属于自给自足的部分,相对来说受到的影响较少;储蓄对农村的消费影响系数为-0.239,对城镇的消费影响不显著。 4.2 城乡居民短期消费函数比较 经比较知: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对消费的变化影响较大,影响系数为1.276,对城镇消费的影响系数为0.843

9、。另外,农村居民消费还受到储蓄变化的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还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误差项都对长期消费起到反向调整的作用,但是城镇的调整幅度较农村调整幅度大。 5、政策建议 由模型结果知,我们发现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存在明显不同。目前要想增加居民消费,启动内需,首先政府应提高居民收入,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这样居民才能放心大胆的去消费,投资。一些措施比如说减轻居民和企业税收负担。税收负担大,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努力发展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投资渠道,鼓励农村居民消费和投资,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第三,储蓄与消费呈反比,储蓄越低,居民用于消费的就越多。但储蓄一味降低,会影响货币转化为投资,使经济增长丧失资金保障,阻碍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秦朵.居民储蓄准货币之主源J.经济学(季刊),2002(1).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