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案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7416982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5.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教案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案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案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案可编辑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案可编辑范本(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理学教案王明珠一、课程名称:心理学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郭德俊主编,刘惠军副主编二、授课班级:汉语言文学班三、辅导内容(各章重难点)第一章 绪论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2二、 心理学为什么是中间科学?P61、 心理现象的本质是脑的机能,心理学要研究脑对心理的关系与作用,研究的目标和手段跟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2、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3、 综上两点,说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三、 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71、 描述和测量2、 解释和说明3、 预测和控制四、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031

2、、 观察法(播放延迟满足实验的视频)2、 心理测量法3、 实验法4、 个案法五、2世纪心理学有哪些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谁?第一章 意识和注意一、 如何理解意识概念?P21、 意识是一种觉知2、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3、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二、 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有哪几种?P271、 睡眠与梦2、 催眠3、 白日梦和幻想4、 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三、 什么是注意?它有何特点?311、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四、 注意有哪些分类?P3351、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能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相对强

3、烈的刺激;(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3)不断变化的刺激;()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反差.2、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是:(1)培养间接兴趣;(2)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3)丰富的经验;(4)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 随意后注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五、 注意的品质主要指什么?35371、 注意的稳定性。2、 注意的广度。(示图)3、 注意的分配。条件:(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2)注意的分配还取决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4、 注意的转移。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一、 什么是

4、感觉?感觉有哪些种类?1、 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上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 种类:第一类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第二类感觉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二、 感觉阈限。1、 人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感觉阈限(感受性).2、 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3、 绝对阈限:个体觉察到刺激存在的最低强度三、 三色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在解释颜色感觉时与对立过程理论有哪些不同?P5781、 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

5、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红、绿、蓝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他的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2、 三色论适用于对视网膜机制的解释。对立过程理论则更多地解释了信息离开视网膜后在视觉神经通路上发生的事件。四、 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有哪几种?P1631、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2、 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五、 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6(参考图3-6)1、 邻近原则2、 相似性原则3、 连续性原则4、 闭合原则5

6、、 同域原则六、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七、 什么是似动?似动的形式有哪些?1、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位置变化.2、 形式: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第三章 记忆一、什么是记忆?信息加工观点是如何解释记忆的?77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什么是组块?影响组块的因素是什么?P3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影响组块的因素是经验。三、

7、加工水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一理论 强调用信息加工深度来解释记忆,认 为没有必要将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系统,所谓长时记忆和短 时记忆只不过是一种记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 长短和记忆得清楚与否,决定于对材 料提供的信息是如何加工的,即决定于加工水平。五、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了怎样的遗忘规律?P94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六、 遗忘的原因有哪些?P571、编码和提取失败。、消退说3、干扰说4、压抑说七、哪些复习策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P981、及时复习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第四章 思维一、什么是思维?P104思维是以人

8、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二、思维有哪些特点?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三、什么是想象?想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什么?P112113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功能:(1)预测和计划的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122、问题的表征2、定势3、功能固着五、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P12-0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第五章 语言一、什么是语言?P3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

9、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二、语言的功能有哪些?、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交流和表达的功能。3、思维功能。三、什么是词汇理解?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有哪些?P141-1421、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头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词频、词长、语境和语义。四、简述语言产生的过程。P45141、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2、构建阶段转换阶段执行阶段五、语言获得的后天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哪

10、些证据支持后天论?P15152、语言获得的理论有两类:一类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素;另一类则强调个体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2、巴普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练习系统的形成和发展。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第七章一、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维度?1、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2、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交流功能。3、情绪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愉

11、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二、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P171721、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伴随的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2、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三、詹姆斯兰格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7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

12、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四、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中有什么意义?P7坎农一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当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骨胳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五、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思想是什么?P76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13、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拉扎勒斯。该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活动必需有认知活动的指导。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六、什么是情绪调节?它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P1791841、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2、良好的调节能促进

14、身心健康,情绪调节对于维持稳定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情绪调节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第八章 动机一、 什么是动机?P89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二、 动机具有哪些功能?通过理解动机的五个特点,总结出动机有三个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92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

15、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四、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P131、 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2、 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的行为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五、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94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六

16、、 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2221、 驱力理论: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者障碍,所以,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2、 诱因理论:吃饱了的动物在看到另一个动物在吃食,将会重新吃食物,这时的动机是由刺激引起的,人类经常追求刺激,而不是力图消除紧张使机体恢复平衡。诱因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指导行为。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

17、,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赫尔的修改公式:=DHK(,诱因)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六、 动机归因理论P203(一)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二)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三)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

18、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七、 自我决定理论1、 自我决定论将人类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认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是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来源。2、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其基础是有机辩证元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

19、、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八、 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是众多动机理论中,最直接用于解释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并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理论。九、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P212(一)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二) 如何提高:1、 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2、

20、 树立学习榜样;3、 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4、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5、 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十、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P27-211、 内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它包含这自我决定、胜任力和兴趣等成分.(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2)培养学生的胜任力;(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2、 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力量和外部环境(诱因)激发而来的动机.(1)组织各类竞赛活动;()组织合作学习;(3)正确运用奖励;()慎重使用惩罚;(5)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第九章 能

21、力一、 什么是能力?P219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二、 能力是如何分类的?P22022(一)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 一般能力: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智力)2、 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能力。3、人们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二者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二)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1、 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2、 创造能力:指人们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3、 两者截然不同,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则可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

22、式与新途径。(三)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1、 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2、 操作能力:是指个体指挥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两者联系密切,操作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个体借助认知能力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同样认知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个体依靠操作能力所形成的感性观念的支撑。)3、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适应能力、洞察能力、应变能力等.(它包含了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三、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P22区别:1、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2、 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

23、源上有区别,个体的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3、 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4、 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发生作用。5、 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联系:四、 能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关于能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25-271、 二因素学说代表人物斯皮尔曼,观点:人的智力可以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和特殊

24、因素一般因素是能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决定个体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特殊因素是个体完成某些特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相互联系着,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G因素和S因素决定的.2、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代表人物是吉尔福特,观点:智力应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包括认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6个因素;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5个因素;产物,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涵6个因素。3、 多元智力理论代表人物是加德纳,观点: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八种智力,分别是言语

25、-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探索智力。4、 情绪智力理论代表人物是沙洛维和梅耶,观点:情绪智力是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有四个主要成分:(1)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2)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3)理解和分析情感信息、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五、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P29201、 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2、 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3、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流体智力是指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26、。(对关系的认识,进行类比、演绎推理的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力。(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4、 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六、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231-2321、 能力的类型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七、 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34-241、 遗传因素。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2、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1) 产前环境的影响。(2) 早期经验的作用.(3) 早期教育的影响。(

27、4) 学校教育的作用。3、 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 人格特征的影响。如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第十章 人格一、 什么是人格?它有哪些特性?P2-24(一) 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二) 特性:1、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自然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2、 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独特性是人格最显著的特征。人格的共同性是指某一个群体、某个阶层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

28、的典型的心理特点。3、 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一贯的、经常而持久出现的心理特征,才能反映一个人的人格但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环境的改变或本人主观的努力,人格也是可以改变的。4、 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二、 侠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P-25(一) 气质。1、 指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2、 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点和差异的组合。3、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4、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5、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气质类型影响人的职业适应性。(二) 性格1

29、、 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2、 经常出现的、习惯化的、从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人格特征的那些态度和行为。3、 性格差异是最核心的人格差异。4、 性格的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与社会属性相关。(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在调节自己行为方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点。()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一个人在情绪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的是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三) 认知风格。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1、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2、 冲

30、动型沉思型3、 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四)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子系统所构成.也就是我们说的自我意识.三、 气质与性格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P255(一) 区别:1、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2、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气质仅影响个体行为的动力特征,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则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有好坏善恶之分。(二) 联系:1、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或表现形式。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四、 人格测评的方法有哪些?P25

31、8221、 自陈式量表测验2、 投射测验3、 情境测验4、 自我概念测验五、 各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关于人格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一) 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1、 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部分;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中间部分,其层次高于本我;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主要负责监督、管束自己的行为.2、 三者如能彼此相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且适应良好的个体如若三者失去平衡,则致个体生活适应困难,甚至诱发心理异常。推荐小说24个比利(二) 人格

32、特质学说1、 奥尔波特:人格是由多个彼此相关联、能互动的特质所形成的整体。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个层次。2、 卡特尔:人格因素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他经过因素分析将人格定为16种人格特质.(三) 人本主义理论1、 马斯洛:自我实现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2、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自我概念在意识层面运作,是个人所能察觉到的。综上两种理论,环境往往妨碍先天潜能的发展,环境障碍一旦消除,潜能就能充分发挥。适应环境并非健康的指标,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使人朝着自我实现不断

33、地成长和发展。(四) 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塞利格曼、奇克森特米哈伊)1、 提倡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2、 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3、 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六、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P-251、 生物遗传因素2、 家庭环境因素3、 早期童年经验4、 学校教育经验5、 社会文化因素第十一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一、自我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8081、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1)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2)现实自我和假定自我。二、影响态度改变

34、的因素有哪些?1、宣传说服者特征。、信息特征。3、渠道特征.4、信息接受者特征三、分析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影响因素。7-2901、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2、发生过程:知觉的需要个人的责任权衡成本和利益 决定如何给予帮助四、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厌恶性刺激.2、激活。3、媒体因素五、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P298-2881、相似性与互补性。2、熟悉与邻近3、外貌4、人格品质六、说明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P301302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

35、参照榜样。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七、爱情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亲密、激情、承诺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一、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概念?P3081、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2、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3、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二、心理健康的意义。P310-311、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2、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3、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条件。三、增进幸福的策略.P15-31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2、

36、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4、适度休闲。、正确对待得与失。四、心理障碍有哪些类型?3221、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应激性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五、不同人格障碍的表现或特征.P323341、偏执型人格:(妄想型人格)特点是猜疑和偏执。2、冲动型人格:(攻击性人格障碍)特点是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分主动攻击型和被动攻击型。、强迫型人格: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自制性和自控行为4、焦虑型人格:特点是一贯感到紧张、担心、不安全及自卑.六、什么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什么区别.32-325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心理辅导有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的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七、 心理辅导的类型1、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和发展性心理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