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741617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3以江苏省为例褚保金莫媛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内涵 ,初步构建了四个方面 15 个指标的农村区域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 ,采取因子分析方法测算出 1994 2021 年江苏省 39 个县 (市 )在银行规 模总量 、银行组织结构 、资金配置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金融可获性等五个层面的因子得分 , 具体评析了江苏省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状况和趋势 ,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区域金融开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指标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农村区域金融 ;县域经济自 2004 年以来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推动“三农 开展

2、, 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开展 的重要节点 , 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要切入点。2021年 12 月?中国县域经济开展高层论坛 ?提出“倾力开展县域金融 ,全力助推县域经济 ,农村金 融在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 可或缺的作用。2021 年末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50 % , 而农村地区各项存款余额和 贷款余额只占全国的 24 %和 19 % 。因此 , 如何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开展已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县域经济非均衡开展的背景 下 ,区域差异长期存在 ,且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的变化不断产生和提出新的金融效劳要求 , 因此 , 无论农村金融改革开展的方

3、向如何 ,无论农村金融 推进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在哪里 ,对于非均衡开展的 农村金融必须明确评价标准 。基于此 ,本文拟从县 域农村的视角构建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指标评价 体系 ,为农村区域金融开展与创新提供重要依据。一 、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内涵B eck、L evine 和 Loayza ( 1999 ) 在研究金融和经济增长的源泉时提出了衡量金融开展的指标必 须能很好反映金融中介配置资源 、发动储蓄 、便利商品和效劳的交换、便利风险的交易、躲避 、分散和聚集的能力 。把握农村金融开展的内涵 ,不仅要借 助 B eck等人的范式 ,还应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现 实背景。作为“农村 的金融 ,熊德平 (

4、 2007 ) 在功 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认为农村金融是指与农村经 济开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功能的金融 ,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 身份 ,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效劳的农业金融 ,或仅在农业 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开展的金融交易需求 ,在分工和交换 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开展起来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现有对农村金融开展水平的指标衡量研究已 逐渐从宏观指标渗透到微观 。在宏观层面被普遍3工程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研究 (编号 : 70973055 ) ,

5、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工程“区域(县域 )金融市场结构与农村区域经济开展研究 (编号 : 2021JDXM019 ) 15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2021 年第 5期使用的指标有金融相关率 ( Go ld sm ith, 1969 ) 、经济货币化程度 (M ck innon, 1973 )和银行信用 (L evine,1996 )等。彭兴韵 ( 2002 )把金融开展界定为“金融 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 、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 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 ,由此提出了金融效率之说 。在微观层面农村金融开展的衡量方法 主要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分析指标。雅 荣 ( 1

6、992 )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提出了覆盖面 和持续性的指标 ,应用补贴依赖指数 ( SD I)衡量农 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开展能力 (程恩江等 , 2003 ) 。1969年 Go ld sm ith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开展 ?中提 出研究金融开展必须研究金融结构 ,并尽可能从数 量关系上描述 ,而不是满足于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 描述性说明 。近年来 ,有学者采用银行集中度替代 金融结构 ,也有学者用存贷差和存贷比衡量金融工具 ,最新的研究已开始从信贷可获得性的角度来分 析金融开展 (林毅夫等 , 2003; 周立 、王子明 , 2002; D em irgc2Kun t, 2021 ) ,这些都

7、得到了实际工作者和 学术界的认可。国外已有学者从银行等多方面构 建评价金融开展的指标体系 ( Tho rsten B eck 等 ,2021) ,但在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指标如何衡量 、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中国与 兴旺国家的农村区域经济水平、结构和环境完全不 同 ,方案经济下的金融体制仍然在金融领域发挥作 用 ,特殊的权力结构和历史背景极大地影响到农村金融开展的路径和水平。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 、农村为根底的一种区域性经济 ,农村区域经 济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应在县域间 (钱水土 , 2006 ) 。 中国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

8、 (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 、中国 农业开展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村镇银行等银 行类金融机构 , 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小额贷款公 司 、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和保险、证券 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由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县域农村资产规模比重较大且在县域农 村发挥了支持“三农 开展的主要作用 , 所以对于 县域农村金融来说 ,通过银行类金融机构构建科学 的农村区域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二 、县域农村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根据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内涵 , 县域农村金融开展是指不断演化 、适应并效劳于县域经济的 银行中介在各层面动态调整的结果 , 具体包括银 行规模总

9、量 、银行组织结构 、银行中介效率和银 行效劳覆盖面等层面 。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 , 以 科学合理地测度农村区域金融非均衡开展的水平 和程度 、分析农村区域金融开展中可能的问题和进步为原那么 ,从县域金融视角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 (见表 1 ) 。(一 )规模总量指标11农村金融资产相关率。金融增长表现为金 融资产相对于国民财富的扩展 ,以存贷款数据作为 县域农村金融资产一个窄的衡量指标。21农村金融深度。金融深度为金融机构的流 动负债占 GD P 的比例。受限于数据可获得性 , 本文选取银行年末贷款余额衡量县域农村金融机构 的流动负债 。31私人贷款规模。在欠兴旺地区 , 银行贷款 是私人

10、部门融资的主要来源 ,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 16 重要金融效劳。因此 ,该指标不仅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更加紧密 ,而且还集中了金融深度和金融效率的 涵义 。(二 )组织结构指标11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 。用赫芬达尔指数nn2( HH I) 衡 量 , HH Ii, T = D j, i, t / Dj, i, t, 其 中 ,j = 1j = 1D j, i, t指i地区 j银行 t时期的存款 (贷款 ) 。某一银行完全垄断时 , HH I = 1 ,高度垄断的金融市场牺牲了市场竞争的效率 ; 完全竞争的市场时 , HH I = 1 /n, n个银行平均分配农村金融市场份额。一般来 说 ,竞争可以提高

11、金融效率 ,金融效率的提高对地方经济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1农信社存贷款市场份额。有事实说明 , 农 村区域的一些中小型银行经营形式灵活 、效劳种类 多样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但各地开展不平衡。笔 者将“农村中小银行 定义为在县域拥有审批权 限 、具有法人地位的银行 ,这里引申为农村信用社 (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 。该指标反映了褚保金等 :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进入壁垒 ,用于考察农村区域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具有 可行性。31农信社营业网点市场份额。农信社地处于县乡一级 ,网点遍布城乡 ,该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

12、1县域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准那么指标指标注释a11金融资产相关率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总量a21金融深度年末金融机构贷款额 /地区生产总值a31私人部门贷款规模(农户贷款 +个体工商户贷款 +企业贷款 ) /地区生产总值b11市场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组织结构b21农信社存贷款市场份额农村信用社存 (贷 )款余额 /全县金融机构存 (贷 )款余额b31农信社营业网点市场份额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数 /全县金融机构网点数c11人均储蓄存款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县 (市 )人口数储蓄投资转化效率c21存贷比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c31存贷差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3、 -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介效率c41金融市场化率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 /地区生产总值金融资本配置效率c51农业资金配置农业贷款余额 /农业增加值c61企业资金配置民营企业贷款 /地区生产总值d11银行网点覆盖面银行网点数 /县 (市 )人口数效劳覆盖面d21农户的金融可获性获取金融效劳的农户数 /县 (市 )人口数d31企业的金融可获性获取金融效劳的企业数(三 )中介效率指标金融中介的效率表现在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 和资本配置效率两个方面 。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 是金融的重要方面 ,资本的形成对经济开展的积极 影响一直是经济学家讨论的重点 。资本配置效率 是衡量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14、之一 ,许多经 济学家在模型中说明了金融中介识别风险的信息 作用 ,并将其与资本生产率的提高联系起来。资本 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流入高收益率的产业、 流出低收益率的产业 。11人均储蓄存款。发动和运用储蓄是金融中 介最根本 、最重要的功能 ,由于农村单一的投资渠 道、勤俭节约的历史文化以及国家信誉对存款平安 的隐性担保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储蓄发动功能 是极其成功的 ,可以从储蓄发动的角度来度量金融 中介发挥的功能。21存贷比 。反映了间接融资转化效率 , 可以 反映出区域的资金转化能力。31存贷差。反映一个地区使用外来银行贷款或向外输出银行贷款的绝对数额。41金融市场化率。非国有金融机

15、构的资产指 的是除工农中建交以外的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农村信用社的资产。金融市场化率反映非国有金 融机构参与市场的程度 。既反映了各地区金融竞 争程度 ,又表达了金融效率。51农业资金配置效率 。指一单位的农业增加 值需要多少单位的信贷资金投入。从行业、部门层面评价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用以评价农业贷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61企业资金配置效率 。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 要来源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金融效劳 ,可 以评价农村金融中介的配置效率。(四 )效劳覆盖面指标11银行网点覆盖面。该指标表达了农村金融 机构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效劳了目标客户、满足目 标客户的需求 ,反映了农村需求主体获取存款

16、、贷 17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2021 年第 5期款、汇兑结算等金融效劳的方便性。21农户的金融效劳可获得性 。农村长期的金 融抑制使农户缺乏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 配给制度对农户而言更重要的是贷款的可获得性 ,而不是贷款的价格。31企业的金融效劳可获得性。本文从宏观层 面获得金融效劳的企业数来解释企业信贷的可 得性 。三 、指标评价体系在江苏省县域农村的应用及评析依据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江苏省经济开展和产业结构在苏南 、苏中和苏北存 在区域差异的根本省情及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选取 了 1994 2021年江苏省 39 个县 (市 ) 3 的相关数据 ,运用

17、因子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村区域金融开展的 综合得分 。依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获得衡量 金融开展的公因子分别为金融规模因子、金融结构 因子、资本配置效率因子、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因子和金融效劳可获性因子 , 如表 2 所示 , 0 表示样本平均水平 ,负值表示在平均水平以下 ,正值表示在 平均水平以上 。1994 2021 年江苏省县域贷款余 额平均增速高达 19114 % ,比县域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 3178个百分点 ,说明整体来说县域农村金融 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强。分区域来说 ,苏 南 、苏中和苏北在金融开展具体层面上的表现并不 完全一致。表 2 江苏省农村区域金融开展年均因子分值年份因子

18、因子因子因子因子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统计系统获取面上经济金融数据 ,并辅之?江苏省统计年鉴 ?( 1994 2021 年 )(一 ) 金 融 总 量 规 模 和 可 获 性 逐 年 上 升 趋 势增加 ,银行储蓄在农户家庭存款中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据统计 ,在样本期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 农村信用社在江苏省县域的存款获得了大幅度增加 ,年均增长率到达 2021 % 。在信贷规模方面 ,自 有资金难以满足个人或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张过程 中的资金需求 ,从而导致其对信贷资金需求上升 。 另外 ,金融深化伴随着市场环境 、信用体系完善 ,农 户和企业信用意识逐渐增强 , 并且在“三农

19、产业明显无论是从储蓄或贷款规模方面 ,还是从金融可 获性的角度 ,苏南 、苏中和苏北县 (市 )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发动储蓄方面 ,农村区域长期以来较为单一的投资渠道 、不良的经济预期及对风险承 受能力决定了农户的投资选择有较强的银行偏好 , 随着农户生产多样化和收入多元化 ,家庭收入不断3 苏南包括宜兴市、溧阳市、金坛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吴江市、太仓市、丹阳市、扬中市和句容市 11 个县 (市 ) ,苏中包括海安县、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海门市、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和姜堰市 13 个县 (市 ) ,苏北包括沛县、睢宁 县、新沂市、邳州市、赣

20、榆县、灌云县、灌南县、洪泽县、金湖县、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大丰市 15 个县 (市 ) 18 年份规模结构配置转化可获性 因子因子因子因子 因子规模结构配置转化可获性1994 - 0190 - 0131 - 0128 0142 - 01451995 - 0178 - 0139 - 0124 0143 - 01311996 - 0161 - 0141 - 0121 0148 - 01201997 - 0136 - 0135 - 0106 0182 - 01111998 - 0133 - 0137 0102 0172 - 01051999 - 0134 - 0134 0109

21、0137 - 01032000 - 0130 - 0114 0104 - 0110 - 01082001 - 0121 - 0101 0107 - 0124 - 01062002 - 0102 0107 0111 - 0125 - 01012003 0133 0121 0122 0100 01012004 0134 0126 0111 - 0129 01032005 0140 0138 0104 - 0149 01102006 0146 0137 0105 - 0147 01162007 0153 0143 0108 - 0148 01162021 0169 0143 - 0107 - 016

22、8 01242021 1109 0118 0102 - 0122 0159褚保金等 :基于县域农村视角的农村区域金融开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政策倾斜的同时 , 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业务不断壮大 ,农户和企业金融效劳的可获性不断提高 ,为县 域经济主体的创业融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如扶贫 小额贷款工程 , 1998 年用贷农户为 11429 户 , 2021 年为 117964 户 , 12 年间农户数量增长了 10 倍。1998年平均每户使用贷款 1537 元 ,最少的农户只 贷款 50元 , 2021年平均每户贷款到达 9900 元 ,扩 大了 614倍 。农村政策性金融缓解了农户需求缺 口 ,降低了

23、农户用贷本钱 ,强有力地助推了欠兴旺 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 ) 农 村 金 融 市 场 长 期 垄 断 格 局 遭 遇 竞 争 挑战在降低农村区域银行业准入门槛后 ,县域金融 市场逐渐从垄断型转变为竞争型 。样本初期 ,江苏 省农村信贷市场属于极高寡占型 ,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 ,网点广泛深入到县乡一级。虽然农发行 的建立增加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种类 ,但农村金 融市场机构总量减少了。1998 年四大国有银行出 于商业化目的撤销大局部县及县以下的银行网点 , 江苏省农信社网点数占县域银行网点数从 1994 年的 3018 %上升到 1999年的 3211 % ,金融部门业务 扩张并未

24、带来农村金融结构的深刻变化 。直至2006年出台和实施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区域银 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 ?旨在加强农村金融市场 竞争、增加农村金融市场供应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其后 ,样本地区农信社存贷款份额从 2007 年 31 % 降低到 2021 年 21 % 。苏南农村由于经济较兴旺 , 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显著高于苏中和苏北。(三 )配置于私人部门的金融资源存在区域性 特征苏南 、苏中和苏北农村区域私人部门开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在金融市场上融资活动的不同表现 。苏锡常地区通过开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被概括为“苏南模式 ,其融资渠道表 现为申请银行借贷与依托资本经营并行 , 私有

25、经 济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泼的成分 , 获得的金融资 源逐年上升 ,银行中介功能在农村私人部门得到 了较好的表达 。相反 , 苏中和苏北农村资本配置 效率样本初期上升 ,至 2003 年态势逆转趋于较低 水 平 。苏 中 和 苏 北 农 村 私 人 部 门 不 够 活 跃 ,2003 2021 年苏中和苏北样本农村私人贷款规 模平均增速为 19102 % , 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 增速为 19130 % ,两者相近 。因此 ,从资本配置的 角度看 ,苏中和苏北农村区域金融开展在样本后 期并没有对县域经济产生积极作用 。(四 )不同区域金融深化对储蓄投资转化影响 不一苏北县 (市 ) 在样本期间平

26、均的储蓄投资转 化效率最高 , 苏南次之 , 苏中最低 。随着金融改 革深化程度加强 ,苏北县 (市 )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降低的同时苏南农村却在提高 。由于中国农村区 域早期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 经济欠兴旺的县(市 )金融工具单一 , 金融产品缺乏 , 贷款是存款 转化的主要渠道 ,表现出苏北县 (市 ) 金融机构的 存贷比最高 。随着县域经济商品化和货币化 , 金 融深化带来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苏南 县 (市 )依靠日趋竞争性的金融市场 、丰富的金融工具促进了储蓄投资的有效转化 ; 而苏中和苏北 县 (市 )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在金融深化过程中 却转化为其他的金融资产和工具流出

27、了农村区 域 ,直至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促进 县域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 的要求 后 ,各家金融机构资金量增加 ,表现为储蓄 投资转化效率开始升高 。四 、对策建议(一 )重视经济主体的金融可 获性 , 增 强 渗透金融效劳大力培育更加贴近农户和农村需要的金融服 务 ,创新效劳模式 ,推进金融效劳空白乡镇的金融 网点建设工作 ,支持不同阶层经济主体开展的资金需要 ,如扶贫小额贷款、小额信贷业务、生源地助学 贷款业务 、农民工进城务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 、创立信用社区等业务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二 )构建功能齐全的金融 体系 , 培 育市 场 竞 争机制构建商业性

28、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明确机构职能定 位 ,发挥效劳“三农 的作用。无论商业性金融还 是政策性金融业务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竞争 ,从而提 19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2021 年第 5期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资金的配置使用效率。因此 ,降低门槛、放宽准入 、标准开展多种 形式的新型金融机构和效劳县域的地区性中小银 行 ,如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新型金融机构 ,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必 要途经。(三 )提高社会资本配置效率 , 缓 解私 人 部门 融资约束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功能 , 优化农 村信贷资金的投入结构

29、和运营绩效 , 加大对农村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对于经济欠兴旺的农村地 区 ,应实施必要的信贷扶持政策改善私人部门的 融资状况 ,从而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对于经济兴旺的农村地区 , 提高社会资本配置效率的同时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农村中小企 业的积极作用 , 有利于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 降低融资本钱 。(四 )推进县域金融产品服 务创 新 , 促进 县 域经济增长有必要围绕实体经济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动 态化需求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和提供灵活多样的 信贷新产品 、信用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农 村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区域扩大经营 ,实现金融资源回流农村 ,让农村经济主体

30、获得实惠便捷 效劳的同时促进农村地区 农民增 收、农 村经 济 开展 。参 考 文 献11 D em irgc2Kun t, A1, B eck, T1H1L11F inance fo r A ll?: Po lic ies and P itfa lls in Exp and ing A cce ss1The W o rld B ank, 202121 Jacob Ya ron, M cDona ld B en jam in, Ge rda P ip rek1R u ra l F inance: Issue, D e sign, and B e st P rac tice s1The W o

31、rld B ank, 199731 B eck T1, L evine R1and Loayza N11F inance and the Sou rce of Grow th1Jou rnal of F inanc ial Econom ic s, 1999 ( 58 )41 L evine R1F inanc ia l developm en t and econom ic grow th: V iew s and agenda1 IM F W o rk ing Pap er, 1996: 167851 Robert King and Ro ss L evine1F inance and G

32、row th: Schump e ter M igh t be R igh t1Q ua rte rly Jou rna l of Econom ic s, 1993 , Vo l1108 , ( 3 ) : 717 73761 Tho rsten B eck, E rik Feyen, A la in Ize and F lo renc ia Mo ize szow icz1B enchm a rk ing F inanc ia l D eve lopm en t1Po licy R e sea rch W o rk ing Pap er, TheW o rld B ank, 2021: 4

33、63871 麦金农 1经济开展中的货币与资本 1上海三联书店 , 198881 戈德史密斯 1金融结构与金融开展 1上海三联书店 , 199491 彭兴韵 1金融开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 1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2101程恩江 ,褚保金 ,刘大耕 1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 : 以江苏为例 1金融研究 , 2003 ( 3 )111林毅夫 ,章 奇 ,刘明兴 1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以制造业为例 1世界经济 , 2003 ( 1 )121钱水土 1县域经济开展中的县域金融体系重构 :浙江案例 1金融研究 , 2006 ( 9 )131熊德平 1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开展 :基

34、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 1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 2007 ( 3 )141周 立 ,王子明 1中国各地区金融开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1978 20001金融研究 , 2002 ( 10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 210095 )责任编辑 :李玉勤 20 Issue s in A gricu ltu ra l Econom y (Monthly)No 15 /2021MA IN CON TEN TSIn ve s tiga tio n a nd R e fle c tio n o n R u ra l L a nd T ra n sfe rHUAN G

35、 Yanx in, ZHAN G H a iy ang, L I W eiy i and L IU Q iang ( 4 ) R u ra l land tran sfe r show s the ove ra ll cha rac te ristic of sp eed ing up , w ith m u ltip le style s, and hav2ing d ive rsified p a rtne r1 V a riou s typ e s of tran sfe r em e rge, and have the new trend s of imp roving degreeo

36、f o rgan iza tion, tak ing c rop cu ltiva tion a s the m a jo r e lem en t, w ith the gove rnm en t incen tive s, and fa rm e rs righ ts a re effec tive ly p ro tec ted1 In the fu tu re, we need to con tinue to p romo te land tran sfe r byimp lem en ting land con trac t re la tion s unchanged fo r l

37、ong run, lead ing land tran sfe r to a long2te rm be2havio r, and enfo rc ing standa rd iza tion, to enhance its se rvice s and m anagem en t1S tu dy o n L ine a r C om p e n sa tio n R u le o f th e R u ra l L a nd R e q u is itio n a nd its Im p lem e n ta tio n fromYAN G Fu tang ( 9 )the P e rsp

38、e c tive o f T ra n sa c tio nA s a typ e of tran sac tion, the ru ra l land requ isition is ough t to be a coop e ra tive gam e1 The coop e ra2tion is ach ieved th rough system s de sign, no t though comp e tition1 The ru ra l land requ isition ha s the ad2 van tage of tran sac tion co st, so it ca

39、n c rea te mo re coop e ra tive su rp lu s1 Th is is the fundam en ta l econom ic rea son why the requ isition system exists1 The rea sonab le d istribu tion is the co re of the ru ra l land requ i2 sition system 1 A cco rd ing to the requ irem en t of effic iency and equ ity, the au tho r ra ise s

40、a linea r comp en2 sa tion ru le and the ba sic cond ition s fo r ach ieving it1Em p iric a l E va lua tio n o f R u ra l R e g io na l F in a nc ia l D e ve lopm e n t in J ia n g su C o un tie sCHU B ao jin and M O Yuan ( 15 ) A cco rd ing to its conno ta tion, th is p ap e r bu ild s a gene ra l

41、eva lua tion index system of ru ra l regiona lfinanc ia l deve lopm en t by 15 ind ica to rs in 4 a sp ec ts1 Then, emp loying 39 coun tie s in J iangsu P rovince du ring 19942021 a s a samp le, m ea su re s fac to r sco re s on bank size, bank struc tu re, fund a lloca tioneffic iency, savings in t

42、o inve stm en t effic iency and financ ia l ava ilab ility by fac to r ana lysis m e thod1 Fu r2 the rmo re, ana lyse s the p roce ss and trend of ru ra l regiona l financ ia l deve lopm en t1 Po licy recomm enda2 tion s a re p u ts fo rwa rd in the end1Th e Im p a c ts o f F a rm e rs C re d it o n

43、 R u ra l E co nom ic G row th a nd R u ra l R e s id e n ts C o n sum p tio nY IN X uequn, L I X indan and CH EN T ingqiang ( 21 ) S tu dy o n the E va lua tio n M e c h a n ism In no va tio n fo r A g ric u ltu ra l E x te n s io n B e ha v io r: B a se d o n75 9 A g ric u ltu ra l E x te n s io n

44、 S ta ff S am p le S u rve y in 16 C o un tie sW AN G J ianm ing, ZHOU N ing and ZHAN G L ei ( 28 ) B ehavio rs of agricu ltu ra l exten sion staff have sign ifican t po sitive effec ts on Pe rfo rm ance1 Th is Pa2p e r B a sic on p ea san ts view , it reflec ts staffs exten sion behavio r ob jec ti

45、ve ly and de sc ribe s the agricu l2tu ra l exten sion staffs p e rfo rm ance from the frequency, the p e riod, the con ten t, the m e thod s, wo rk a t2titude and p romo te the sk ills1 The refo re, the advice of po lic ie s and stra tegie s on the M echan ism innova2tion a re offe red1 Comp rehen

46、sive Eva lua tion of agricu ltu ra l Exten sion staffs exten sion behavio r is theB a sic of A gricu ltu ra l Techno logy Exten sion O rgan iza tion M anagem en t System 1S c ie nc e a n d Te c h no lo gy P a rk o f Sm a ll2sc a le F a rm e r Ho u se ho ld: P ro be o n the C ritic a lM o de fo rM o d e rn A g ric u ltu re Te c hn ique E xp a n s io n 222A na ly s is ba se d o n C a se o f H e ling e e r C o un ty o fX IN L ing ( 33 )Inne r M o n go liaC h ina R u ra l Hom e 2s ta y in g W ive s L a bo r S upp ly M o d e a nd its E ffe c t o n F am ily W e lfa reZHAN G Yuan ( 39 ) 1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