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39922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式教育的发端1905年。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是最为震动的大事。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于是,由此开始,一个贯穿百年的现代化教育在中国艰难地兴起。但是,100年前的中国,不了解世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没有100年后如何与世界相处的想法。 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科举制度。从新学堂的兴起到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势头。2020年正好是科举制废除10

2、0周年 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 科举制度是经历漫长历史阶段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奴役广大劳动人民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从隋帝创立科举是“倡天下读圣贤书考进士及第”的风气。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读圣贤书,实际上是让天下人去读儒家的“经书”,而这些经书是经过历代诠释者为更好地做忠君的顺民角度去阐释的,尤其是经宋代理学家提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之类,让天下人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而已。所以,我们说倡科举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让天下人读书,而在于统治者的“治天下。”所谓“治天下”,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也就是说让读书人中举,走进仕途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帮助皇帝治理天

3、下。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可以说科举具有某些积极意义。在科举施行一千多年中,许多读书人本着“匡社稷济苍生”的目的参加科举,的确出了些治世之能臣,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但科举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以科举销尽天下英雄气。”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就是中了科举的“英雄”们,做了官后,帮助统治者奴役百姓,而百姓也成了“顺民”,这样,封建官僚机构便可以正常运转。废除科举,就意味着封建官僚机构的基石被捣毁,封建官僚机构如风雨中的大厦摇摇欲坠了。结果在废除封建制度六年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废除科举制度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这就

4、是孔子的思想,也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本着“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目的走上仕途。尤其科举制度施行后,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入场券,成为他们为获取高官厚禄权势的手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读书人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他们只是闭门死读书,读死书,不学其它的技能,不事其它的行业,多数人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甚至出现了像范进孔乙己式的人物。因无一技之长,到了科举制度后期更有甚者甚至成了无业游民。废除科举后,学而优则仕成了学优而无仕了,读书人没有了出路,在苦闷、惆怅、无奈之后,为了生计,他们变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学而优则仕”思

5、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成熟于宋朝,盛行于明朝、清朝。在一千多年中通过开科考试,共遴选了十万进士。这就为封建官僚机构提供了大量人才。废除科举,等于关闭这些知识分子的仕途大门。为个人的出路,为民族的复兴,这些人开始思考个人与民族的前途而去寻找新的出路。其结果,大批优秀人才纷纷走出国门,或到日本,或到欧美,他们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的理想,去学习,去奋斗。同时在这批优秀人才中的很多人加入了1905年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并成为主力军,从事“反封建,建共和”的革命活动,同国内的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经过六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

6、911年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废除无疑成了革命烈火的助燃剂,历史前进的推进器。 废除科举制度,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教育的国家。 中国的教育起源于三代夏、商、周。三代建立的学校分别是校、序、庠。以后各朝各代均设立学校。科举制度施行后,全国办私塾,设学堂,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日趋腐朽,而教育也日渐式微,明朝八股文的出现,严重地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制约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到了清末,许多有识之士,观照西方的文化教育、科学的进步,发

7、出了“科举制度非改不可”的呐喊,终于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了。 废除科举制度启动了现代教育,自1905年后,全国各地新学堂纷纷设立,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6万多新学堂。新学堂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增设了许多富国强民的学科。新学堂的知识分子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学习现代各种科学与技术。从此中国的教育开始了新的征程,大大地向前发展了。 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极大地推进新文化的传播。 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的知识分子或出国学习考察,或著书立说,或大量翻译西方科学与文化的著作,大量引进西学,因而开拓民众的视野,提高了人民的思想,同时这些知识分子还批判中国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后,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以包容的心态,北大聚集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而这些人后来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与领导者,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从1905年到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历时十年左右,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推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