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7388893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某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某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某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县国家级秸秆养牛示县项目1.2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3项目申报单位与法人代表项目申报单位:*县庄户奶牛场法人代表:翟1.4项目建设单位与法人代表项目申报单位:*县庄户奶牛场法人代表:翟1.5项目建设单位企业性质个人独资企业1.6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与建设容1.6.1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在*县全县围,涉与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庄乡的西、庄、西小、西、平头楼、贾村,神乡的夏神、菜园,寨镇的董夏、郎屯、桃圆,*镇的大贾、南、前保,流乡的西流、田、章、故现等28个村。项目建设单位*县庄户奶牛场位于寨镇邢秋村东。1.6.2建设规模:建设*县庄户奶牛场品种改良总站,规

2、模达到存栏奶牛1210头,年产良种犊牛968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奶牛1400头,总产鲜奶7381吨(305天)。新增加奶牛存拦230头,年增加良种犊牛184头,年增加鲜奶2897.5吨(包括新增加奶牛存拦230头的产奶量,也包括原存栏奶牛经改良后新增加的产奶量)。在全县5个乡镇建设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每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奶牛存拦300头,产良种犊牛240头,产鲜奶2287.5吨。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共计奶牛存拦1500头,产良种犊牛1200头,产鲜奶9150吨。1.6.3建设期限:三年(2007年2009年)1.6.4建设容1.6.4.1秸秆处理体系建设1.6.4.2秸秆养牛示场

3、品种改良总站建设1.6.4.3品种改良体系建设1.6.4.4技术培训体系建设1.7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为1140万元,其中建设资金34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在建设资金中用于建筑工程投资245.5万元,设备与安装工程投资77.5万元,技术培训费10万元,前期工作费5万元,其它费2万元。1.8资金筹措1.8.1建设资金340万元1.8.1.1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50万元;1.8.1.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5万元;1.8.1.3项目建设单位自筹80万元;1.8.1.4项目建设的5个小区受益群众自筹35万元1.8.2流动资金8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建设的5个小区受益群众自筹解决。1

4、.9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县地处*省中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海河平原产粮区,辖二镇四乡,169个行政村,有居民4.65万户,其中农业户3.6万户,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8万亩。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1.7万吨。农业总产值59750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0315万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4。全县肉类达到2.8万头,出栏0.9万头,其中奶牛5000头。2005年完成秸秆青贮8.5万吨(鲜重),完成秸秆微贮氨化1.1万吨,秸秆处理利用率33.6,农户户均养牛1.03头。几年来,*县畜牧水产局先后承担了“*省草业

5、基地建设”、“*省奶牛小区建设”等项目,使养牛业成了该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了解决该县在养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展该产业,同时,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秸秆资源,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养牛生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该县建设秸秆养牛示县项目是十分必要,一是可以改变该县传统养牛方式,提高养牛科技含量,使农民更快富起来;二是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秸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测算,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产值2970.9万元,新增利税255.1万元,项目财务部收益率15.86,投资回收期6.72年(含建设期3年)。由此表明,该项目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十分理想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

6、,该项目建设理由充足,生产技术有保证,项目承办单位可靠,当地群众积极性高,项目设计合理,管理方案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同时该项目的建设避免和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项目通过秸秆的开发利用,通过过腹还田,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切实可行。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附表1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产业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

7、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推广节粮型草食牲畜技术,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国家2010年远景规划中更提出了“养殖业要主攻草食型饲料”,因此秸秆养牛项目是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肉、蛋与养殖水产品产量已连续十多年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速度达10,近年奶业也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2003年我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6933、2607和1849万吨,肉类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蛋为2倍,但奶人均占有量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很远。我国畜牧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是:饲料资源短缺,特别是粮食数量将长期困扰养殖业的发

8、展。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近年粮食产量一直只有4.3亿吨,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38,饲料粮缺口仍在4000万吨以上。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饲料粮占粮食的比重将分别达到40、45和50,饲料粮问题将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约有73的肉类由草转化而来,澳大利亚为90,而我国仅有6-8的肉食由牧草、秸秆转化而来。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年出栏生猪达5亿头以上。养猪业主要消耗粮食等饲料,粮猪比高达4:1到6:1,这成为饲料用粮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养禽业为世界第二,也是以消耗饲料为主的。而作为节粮型的草食动物饲料养殖业在我国相

9、对较为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而市场上对牛肉、羊肉与奶牛产品的需求很大,价格也较高。我国虽然拥有天然草原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占全国植被面积的64,但牧区畜牧业对我国畜产品贡献率仅为10-15。据FAO公布资料,我国黄牛存栏1.04亿头,居世界第三位,山羊1.27亿只,绵羊1.43亿只,均居世界第一,另外水牛2200万头,还有骆驼、鹿、兔、马等草食动物。通过科学利用秸秆饲料,加工处理形成反刍动物的主要口粮,必将加速肉牛、肉羊、奶牛等反刍动物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肉类结构不合理状况和乳制品人均偏低的现象,对草原生态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质量意识、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居

10、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特别是有机食品的需求将直线攀升。牛、羊、兔等肉食和奶,营养全面、品质好,特别是对安全卫生非常关注的今天,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安全意识直接引导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决定消费的数量。猪、鸡等高耗粮、高脂肪的食品消费会越来越少,节粮型草食牲畜、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消费会越来越多。2.1.2在*县实施畜牧养牛项目的现实意义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土地沙化、水资源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威胁着人类生存条件和质量,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在跨入21世纪的

11、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围绕京津风沙源头进行治理、21世纪水源工程、一退双还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并将生态环境的治理列入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禁牧舍饲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禁牧舍饲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必要手段。*县是一个农业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畜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有利用秸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条件。通过秸秆养牛示县建设,发展舍饲饲养,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能促进我国秸秆养畜业的发展,提高秸秆利用率。我国秸秆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

12、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但其利用率仅有20-30,而大部分被焚烧或废弃掉。若秸秆通过加工处理过腹还田,利用率将达40以上。2.2.2是保证向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牛奶的迫切需要。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耗牛奶量为300到400公斤,而我国仅为18公斤左右,从牛奶消耗水平来看,我国和我省的人均年消耗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2.2.3能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大力发展草食牲畜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理、水资源、天然草山草坡资源和退耕还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二是有效利用牛屠宰加工的副产品资源来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如制革、制

13、药、工艺、添加剂等的发展,另外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运输、饲料机械业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三是利用牛粪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用于无公害作物和花卉栽培、改良土壤。因此,本项目实行农牧业产业化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对于综合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保护和净化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3.1国市场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膳食营养结构逐步向高蛋白、低脂肪与营养丰富的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方向转变,牛奶将逐步成为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加之学生用奶计划的实施和全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牛奶占有量将大幅度提高,牛奶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由此

14、可见发展奶牛养殖具有广阔前景。3.2国际市场预测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欧美暴发了疯牛病、口蹄疫等疫病,欧盟牛肉销售量下降27,疯牛病潜在的蔓延趋势使得欧美牛肉与奶制品市场受到威胁,生产者和消费者已经遭受严重损失。奶类的世界市场实际价格高于趋势价格,趋势价格也是上升趋势,且上升的势头比较强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习惯将会发生变化,奶的消费将会日益增长。因此,秸秆养牛项目实施后,草食牲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是完全可能的。3.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本项目的主导产品有如下优势:一是生产成本低,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该县秸秆资源丰富,如玉米秆、稻草等在11.7万吨以上。二是该县周遍秸秆资源丰富,

15、价格很低。三是劳动力供应十分充分,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四是科技含量高,广泛应用秸秆氨化,粉碎制粒,青贮等技术、奶牛冷配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等,生产的产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3.4区域优势分析*市*县位居京、津、四大城市腹心地域,通讯发达,交通便利,308线国道东西横穿,*公路南北贯通,东临106国道,西连107国道,青银高速从该县经过,为养牛生产的加工和产品的销售提供了运输保障。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在*县全县围,涉与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荆庄乡的西、庄、西小、西、平头楼、贾村,白神乡的夏神、菜园,寻寨镇的董夏、郎屯、桃圆,*镇的大贾、南、前保,西流乡的西流、

16、田、章、故现等28个村。项目建设单位*县庄户奶牛场位于寻寨镇邢秋村东。4.2建设条件4.2.1项目建设区基本情况*县地处*省中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海河平原产粮区,辖二镇四乡,169个行政村,有居民4.65万户,其中农业户3.6万户,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8万亩。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1.7万吨。农业总产值59750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0315万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4。全县肉类达到2.8万头,出栏0.9万头,其中奶牛5000头。2005年完成秸秆青贮8.5万吨(鲜重),完成秸秆微贮氨化1.1万吨,

17、秸秆处理利用率33.6,农户户均养牛1.03头。4.2.2项目建设区优越条件*县是一个农业县,畜牧业发展很快,养牛业已遍布全县,群众已得到了实惠,积极性很高。4.2.2.1气候适宜*县属温带、季风大陆性半干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7,季节风较明显,春季多风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燥寒冷,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480毫米,全年无霜期203天,年日照2772小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宜发展养牛生产。4.2.2.2土质好*县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主要产区,年产1.4亿公斤粮食,并可产农作物秸秆80万吨,花生饼3万吨,棉子皮6.5万吨。全县不仅农作物

18、总产量较高,且荒地、河坡地、宜草地与主要林地面积也很大,野草和树叶也是很好的饲草资源,能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秸秆青贮在我县推广多年,秸秆养牛已为群众普遍接受,全县累计建成青贮池18万立方米,秸秆青贮、微贮等技术已在全县推广和普与。全县建有改良站点5处,改良牛占牛存栏的65以上,养牛专业户、重点户已达800户。该项目将选择群众积极性高、区域规模发展快的乡镇村,通过推广普与常规实用技术,利用秸秆养牛的综合效益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农民可直接受益,牧业可持续增收增效,一业兴带来百业兴。4.2.2.3水质良好*县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经有关部门质量检测,全县全部达到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4.

19、2.2.4空气质量好该县养殖区土壤、水质、空气没有任何污染,近几年,随着该县环保措施的实施,退耕还林,使空气更清新,质量更好。4.2.2.5人力资源充足该县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有农户3.6万户,大量闲置劳动力可用于发展奶牛养殖。4.2.2.6秸秆资源丰富*县有耕地32.8万亩。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1.7万吨。农业总产值59750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0315万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4。全县肉类达到2.8万头,出栏0.9万头,其中奶牛5000头。2005年完成秸秆青贮8.5万吨(鲜重),完成秸秆微贮氨化1.1万吨,秸秆处理利用率

20、33.6,尚有大量秸秆没有被利用,特别是焚烧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4.2.2.7草食动物产业明显2005年,*县存栏奶牛5000多头,虽然实现了“有区有站,站随区建”的奶牛保健体系,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广了种草养牛和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健全了动物防疫体系,为奶牛的健康发展提供着有力保障。4.2.2.8技术力量雄厚2004以来,该县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新建3个动物防疫监督分站,新增15名动物防疫监督员;县乡村畜牧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县建成兽药饲料销售网点、动物医院15家,建成8个冷配点。畜牧系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中级技术干部33名,并与*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建立长期的合

21、作关系,聘请建国教授等5名专家做常年技术顾问,负责对该县畜牧产业的技术、咨询、指导工作,该县农民在近年养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涌现出了一些奶牛养殖能手,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今年与向中生物技术合作,在该县安排胚胎移植200枚,该工作的开展,带动了该县品种改良工作的进展。 4.2.2.9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畜牧业生产特别是奶牛产业非常重视,把畜牧业定为第一主导产业,提出了“远抓红枣、近抓牛羊”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全县发展奶牛规划和优惠政策。凡是搞秸秆养牛的农户,在资金、占地、物资、水电等方面都给予优先安排,优惠供给,对畜产品加工、流通的服务企业从低征收营业税,真

22、正为奶牛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4.2.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县庄户奶牛场,位于*县寻寨镇邢秋村东。西临神无线,东临青银高速公路,占地面积110亩。该场始建于2003年1月,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1108.6万元,建成标准牛舍39处,工作用房130间,饲料大厅400平方米,青贮池7000立方,挤奶大厅700平方米,投资60多万元购进了国一流、瑞士进口的利拉阀全自动挤奶设备,吸引了周边乡村的30个养殖大户进场养殖。目前,饲养规模达到980头,日产鲜奶8吨,年可消化玉米280万公斤,青贮饲草800万斤,7500亩玉米秸秆得到综合利用。该场与三鹿、光明等国知名企业建立了供销协作关系,

23、所产鲜奶大部分销往三鹿,成为三鹿集团鲜奶指定供应商。2005年销售收入436万元,利税8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容5.1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5.1.1指导思想通过秸秆的科学加工和处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生产,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农牧业互补和良性发展,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达到生态养牛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5.1.2建设标准与目标5.1.2.1建设标准要求(1)改扩建本项目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目标,购置一流的设备、应用一流的技术、推广一流的优良品种,采取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技术服务,建设好本项目,为农户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2)对

24、每个奶牛小区和奶牛优良品种改良站(点)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品种改良繁育基地。(3)建设完善的疾病防疫体系,配备先进的诊断检测(化验)设备,任用技术好、负责任的专业技术人员,建设现代化的疫情检测网络,做到对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养牛的安全。(4)建设牛场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地势高燥平坦、坐北朝南、利于采光,为科学养牛打下良好的基础。(5)项目区的水、土和空气无污染,符合国家相关环境标准。5.1.2.2建设目标(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严格项目实施管理,将秸秆养牛小区建设成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和农牧业互补良性发展的示基地、草食牲畜生产发展示基地、可持续

25、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示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示基地。实现建设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通过引进国外良种牛纯繁和引进优质奶牛冻精等方式,提高良种奶牛覆盖率,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优质种牛,向全县乃至全市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建成*省一流的良种牛繁育基地。5.2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县庄户奶牛场品种改良总站,规模达到存栏奶牛1210头,年产良种犊牛968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奶牛1400头,总产鲜奶7381吨(305天)。新增加奶牛存拦230头,年增加良种犊牛184头,年增加产鲜奶2897.5吨(包括新增加奶牛存拦230头的产奶量,也包括原存栏奶牛经改良后新增加的产奶

26、量)。在全县5个乡镇建设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每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奶牛存拦300头,产良种犊牛240头,产鲜奶2287.5吨。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共计奶牛存拦1500头,产良种犊牛1200头,产鲜奶9150吨。5.3建设容5.3.1秸秆处理体系建设:建青贮氨化池2万立方米,购置秸秆处理机械50台(件),购小型饲料加工设备9台(件)。带动周边农户新建青贮氨化池4万立方米。5.3.2秸秆养牛繁育场建设:建设*县庄户奶牛场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建成标准化示场,主要建设畜舍4000平方米,道路1.5公里,带动全县奶牛大发展。到2009年底,*县庄户奶牛场优质奶牛存栏达到1210头,全县优质奶牛

27、存栏达到1.2万头。5.3.3品种改良体系建设:在*县庄户奶牛场良种牛繁育示场建设奶牛品种改良总站1个,负责全县的供氮供精。在5个奶牛养殖小区建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购置人工授精设备与化验仪器7套(件),购液氮罐50个,按养殖小区规模分配。5.3.4技术培训体系建设:培训配种技术人员50人,举办养牛技术培训班15期。与广播电视局合作,开办畜牧科技之窗栏目,大力普与秸秆养牛技术。利用三年时间,培训养牛技术人员1500人次,购置养牛技术推广设备2台(件)。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6.1技术方案与生产技术指标6.1.1技术方案本项目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采用引进国外良种牛与优质冻精进行改良配种,建设标准改良

28、站(点),改进设备,不断提高冷配准胎率以与牛的个体产奶量,提高牛的抗病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畜牧经济的发展,秸秆处理利用主要通过饲料机械加工,秸秆青贮、氨化与微贮技术等实现秸秆利用率的提高。为了确实搞好牛品种改良和秸秆青贮、氨化与微贮工作,与*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建国教授等5名专家做常年技术顾问,负责对该县畜牧产业的技术、咨询、指导工作,该县中高级畜牧兽医师6名组成国家级秸秆养牛示县项目建设专家组。聘请技术人员15人,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与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6.1.2技术措施6.1.2.1选种选配良种牛示场根据牛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后裔品质、血统等四个方

29、面的实际情况,对牛群进行个体鉴定和评定,以突出国外品种的产奶性等状况,母牛作为改良用种牛使用。选择适合的种公牛精液进行人工授精配种,使其产出优良的后代。6.1.2.2建立核心群良种牛示场在生产过程中,要在整个牛群中选择最优秀的母牛进入核心群,数量约在500头左右,约占整个牛群比例的40%,其它为基础母牛。6.1.2.3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做好各项登记和记录,保存好各类资料,以便于查阅。良种牛繁育示场在生产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种牛系谱和档案,并在做好各项测定工作的同时,认真搞好各项观察和登记工作,制定种畜卡片。6.1.2.4拟定和执

30、行牛群更新和周转计划良种牛繁育场和项目建设示户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对种牛进行更新,与时淘汰老龄和伤残等利用价值较低的个体,以确保种群质量的整体提高。6.1.2.5繁殖技术良种牛繁育场要运用胚胎移植技术,以与人工授精中性控胚胎、性控精液等先进繁育技术,培育优良后代。6.1.2.6秸秆饲料处理技术方案1、秸秆是草食家畜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秸秆霉变,一般是使其中的水份迅速除去,含水量要求14-17%之间,直接打捆或经过揉搓打捆,最后可堆贮仓库。2、青贮饲料的制作青贮是长期保存青绿饲料的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也可采用青贮氨化。具体操作方法是青贮池用砖砌水泥磨后而制成,将饲草切断3-5cm长,

31、放入池层层压实,封口后,上面铺上优质双层塑料膜盖上土即可。此法投资少,见效快,粗蛋白含量高,消化率高,适口性好。3、饲草质量要求(1)饲草不粘泥带雨水;(2)经氨化的饲草出池后需风干;(3)鲜饲草无霉变和腐烂变质;(4)饲草中无金属物和石块。6.1.2.7秸秆养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1、技术服务对象技术服务的主要对象是5个秸秆养牛小区农户,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如秸秆饲料制作、人工授精、疾病防治、标准化生产等工作。2、技术服务机构在*县庄户奶牛场本部建立奶牛品种改良总站。在5个养牛小区建立奶牛品种改良分站各1个。3、技术服务人员与设备配置招聘技术全面、工作认真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10人,在现

32、有设备基础上添置人工授精设备、疫病检测设备、环境监控设备以与运输和通讯设备,并增建部分设施。4、疫病防治方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施强制免疫。养牛最大的风险是疫病,由于集中饲养,牛群流动量和单位面积载畜量都比分散养殖量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机率大幅度增加,稍有疏忽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项目高度重视疫病防治,在建设上统筹安排资金、人员、设施,确保牛群的健康安全。(1)建立预防接种制度五号病:每年在2月、10月各接种一次。布鲁氏菌病:每年12月接种M5号苗。牛出败:每年在4月、9月各接种一次。对牛群实施定期检测,根据结果随时修订免疫制度,并组织实施。(2)建立健全防

33、疫制度进出繁育场、奶牛养殖小区的牛群必须事先进行检疫,进出的人员车辆必须严格消毒。项目建有完善的消毒设施,配备有关设备。每年10月对牛群进行结核病和布病检测。阳性牛淘汰处理。对运出县境的牛,严格产地检疫。省外调牛,需经省级防疫机构批准,在非疫区,经所在地动物防疫机构,对规定的病严格检疫,出具有效检疫证明方可调入,调入的牛需在隔离场观察一个月,经确诊无病,方可集中或分散养殖。(3)建立驱虫制度春秋两季使用左旋咪唑、虫克星等药物驱除牛体(外)寄生虫。(4)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和消毒制度注重牛群饮水、饲草饲料卫生、定期消毒牛栏舍、收集牛粪进行生物工程处理。加强饲养管理,坚持灭蚊、灭蝇和灭鼠,定期清洗和消

34、毒饲喂用具,提高牛体抗病能力。5、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如发生重大疫情,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技术确诊,采取果断措施扑灭,防止病原扩散。本项目加强了疫情网络建设,增加通讯设备,做到疫情报告方便快捷。6.2设备选择方案6.2.1设备选择原则6.2.1.1从实际出发选择国最先进的(检测、化验)设备。设备性能良好,安全保护措施齐备,符合生产工艺要求。6.2.1.2节省能源,噪声等指标符合环保要求。6.2.1.3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在此基础上,增添设备满足生产要求,达到生产规模,又节省项目投资。6.2.2主要设备清单设备清单与投资估算表表6-1序号建设单位与容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

35、财政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备 注1*县庄户奶牛场6835.935.91.1青贮切碎机台415000661.2铡草机台1640006.46.41.3液氮罐个40300012121.4精饲料加工机组套415000661.5安装费0.50.51.6人工授精设备等套215000331.7养牛技术推广设备台2100002225个养牛小区5041.641.62.1青贮切碎机台10150001515每个小区2台2.2铡草机台20400088每个小区4台2.3液氮罐个10300033每个小区2个2.4精饲料加工机组套5150007.57.5每个小区1套2.5安装费0.60.62.6人工授精设备等套5150007

36、.57.5每个小区1套合计77.577.56.3工程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是在*县庄户奶牛场以与5个养牛小区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或新建,达到既节省投资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之目的。因此,工程项目的建设基本上是利用现有牛舍与设施进行完善达到生产要求。在现在场区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适当建设部分道路,不改变原有总体布局的整体性。建设工程一览表与投资估算表6-2序号建设单位与容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财政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备注1*县庄户奶牛场193105.587.51.1牛舍改造平方米400082.567.5151.2青贮氨化池(4个)立方米125005062.52042.

37、5砖混结构1.3道路改造公里1.550元/3030长1500米宽4米=6000平方米1.4建设奶牛品种改良总站个1180000181825个养牛小区52.52527.52.1青贮氨化池15个立方米75005037.51027.515个,每个500m32.25个奶牛改良站个5300001515合计245.5130.5115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7.1环境保护7.1.1环境保护质量项目区养殖户与良种牛繁育场周围无自然保护区与文物等环境敏感点,附近无污染源和污染排放物,周围环境状况良好,环境条件适合牛群的生产。7.1.2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本项目是以种牛繁殖,奶牛、商品牛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态项

38、目,生产过程中环境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牛饲养过程中排泄的粪便,二是牛舍中的废气。7.1.3节约能源本项目是以种牛繁育,奶牛、商品牛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态项目,用电量少,多为照明用电,饲草、饲料加工设备尽量采用节能型设备。7.2防止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7.2.1综合治理工艺流程图畜粪机械收集车辆运输畜粪尿水集粪池固液分离固形物暂时堆放出售液状物池过滤沉淀池综合处理池曝气池达标排放7.2.2综合治理说明7.2.2.1各类粪便的清理,以机械收集为主,每天二次,配备铲子、扫帚、手推双轮粪车。清理的牛粪送至粪棚暂时堆放。同时,每天将粪便运至主厂(场)外,销售给附近农户作有机肥,或建设沼气池生

39、产沼气。7.2.2.2各类畜舍每天用水冲洗一次,其污水排至集粪池,然后进行处理。7.2.2.3经综合处理的污水,其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78-88规定的第二类污染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7.2.2.4牛舍废气的处理措施,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按规定清理牛舍,合理安装舍通风换气设备,确保舍NH310ppm,H2S7ppm,CO21500ppm。7.2.2.5病死牛的处理对病死牛尸体,采取高温化尸池处理。此法投资少,效果好,不污染环境,同时能消灭病菌,分解物可作肥料。7.2.3绿化美化环境为优化厂(场)区生态环境,本着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绿化与防疫相结合的原则,对现有场区种植针阔叶

40、树、灌木、草地、花卉,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重点突出美化,改善环境。7.3环保部门的意见环保部门的专家经实地考察,听取项目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后认为当地自然环境、土壤水体、空气等因素符合改扩建良种牛繁殖场条件。对牛粪、生产污水、病死牛的处理措施科学合理,方案可行,只要将环保措施落到实处,与项目建设同时实施,严格遵照执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支持并同意该项目改扩建。第八章经营管理8.1机构设置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县政府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畜牧局、财政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农行、审计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商贸办公室、统计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对秸秆养牛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小组

41、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协调、落实、指导和服务。财务实行“三专”统一管理。由*县畜牧局6名中高级畜牧兽医师组成专家组,县畜牧水产局抽调4名同志组成项目监督指导组,抽调15名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组。(具体如下)*县秸秆养牛示县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财技办监庄县务术公督户畜专服室指奶牧项务导牛水管组组场产理局8.2运作模式本项目建成后,养殖户以生产经营为主,通过运用秸秆青贮、氨化以与微贮技术,普与奶牛、肉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水平。作为龙头企业的*县庄户奶牛场,在进行奶牛饲养的同时负责为全县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公牛精液与纯种母牛,带动全县养殖户不断提高

42、养牛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9.1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安排为3年,2007年2009年。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程勘测设计、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9月-12月2、技术培训 2007年1月-2009年12月3、*县庄户奶牛场道路建设 2007年1月-5月4、*县庄户奶牛场青贮氨化池土建施工与物资采购2007年6月-12月5、改良体系设备购置 2007年6月-2009年12月6、良种牛示场建设 2007年1月-2009年6月7、改良体系土建施工 2007年6月-2008年12月8、5个小区青贮氨化池土建施工与物资采购2009年1月-1

43、2月9、竣工验收 2009年9月-12月9.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时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主要工作容9-12月1-56-89-12月1-56-89-12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勘测设计、招投标道路建设技术培训青贮氨化池土建施工与物资采购改良体系设备购置良种牛示场建设改良体系土建施工5个小区青贮氨化池土建施工与物资采购项目竣工验收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估算围与依据10.1.1估算围按照项目规划方案的所有建设容与规模,分项逐一估算,并考虑必须的各项费用与规定的有关规费。10.1.2估算依据10.1.2.1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的

44、投资估算围和统一取费参数。递延资产、无形资均计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0.1.2.2建筑工程单位造价按当地定额,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10.1.2.3设备价格根据设备生产厂家报价与市场价相结合(含运输费)。10.2投资估算10.2.1建设资金(详见附表2)本项目建设资金340万元,系直接用于生产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包括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费用,田间工程费用、仪器设备购置与安装工程,也包括科技推广费用、前期工作费用和其它费用。其中:10.2.1.1建筑工程投资245.5万元;详见第六章表6-2。10.2.1.2设备购置(含安装工程)投资77.5万元,详见第六章表6-1。10.2.1.3其它

45、工程建设费用投资17万元,主要是技术培训费10万元,前期工作费5万元(主要包括咨询服务费、勘测设计费、工程招投标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前期费用),其它费用2万元(主要包括预备费用等)。主要建设容与投资:新建青贮、氨化池20000立方米,投资100万元;购置秸秆处理机械50台件,投资36万元;购小型饲料加工设备9台,投资14万元;购人工授精设备与化验仪器7套,投资10.5万元;购液氮罐50个,投资15万元;建改良站点6个(包括1个改良总站和5个小区改良站点),投资33万元;扩建*县庄户奶牛场1处,投资112.5万元;科技推广费12万元(包括技术培训费10万元,技术推广设备2台2万元);前期工作费5

46、万元;其它费2万元。10.2.2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应收帐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60/最低周转天数,项目的存货、现金、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的最低周转天数,按类似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外购原材料=年外购原材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动力+年工资与福利+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应收帐

47、款=年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周转次数现金需要量=(年工资与福利+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与福利、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应付帐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动力)/应付帐款周转次数根据上述流动资金计算公式,结合该项目特点,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使用情况,估算该项目正常年需要流动资金为800万元。10.2.3项目总投资(详见附表3)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340+8001140万元10.3资金筹措10.3.1建设资金340万元10.3.1.1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50万元;10.3.1.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5万元;10.3.1.3

48、项目建设单位自筹80万元;10.3.1.4项目建设的5个小区受益群众自筹35万元10.3.2流动资金8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建设的5个小区受益群众自筹解决。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与措施该项目严格按照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组建项目法人管理机构,实施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审计制等项制度,具体为:11.1县政府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畜牧水产局、财政局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银行、审计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商贸办公室、统计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政策、资金、土地、技术等问题,确保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好项目。11.

49、2县畜牧水产局为监督单位,负责对本项目监督实施,协助有关乡镇和*县庄户奶牛场搞好项目建设,并成立技术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抓良种牛示场、示村、示户,带动秸秆养牛项目的开展。11.3进一步加强乡(镇)畜牧站和动物防检站的建设,配备得力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素质,确实搞好品种改良、防疫灭病、技术推广和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11.4大搞宣传发动,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利用电视台、电台广播宣传以与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秸秆养牛的意义、作用、效益,召开现场会,以点带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秸秆发展养牛生产的积极性。第十二章财务效益分析12.1基础资料12.1.1该项目

50、财务效益计算期拟定13年,其中建设期3年,从第2年起开始出产品到第4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各年生产负荷分别为第二年60%、第三年80%、第四年与以后各年100%。12.1.2劳动定员:12.1.2.1*县庄户奶牛场新增养殖、技术和管理人员50人,其术管理人员10人,养殖工人40人。12.1.2.2项目5个养牛小区新增养殖、技术和管理人员200人。其术管理人员30人,养殖工人170人。12.1.3项目建设投资34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45.5万元,设备材料与安装费用77.5万元,技术培训、前期工作与其它费用1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45.5万元和设备材料与安装费用77.5万元,共计323万元形成该

51、项目的固定资产;技术培训、前期工作与其它费用17万元形成该项目的无形和递延资产。12.1.4按现行税收政策,该项目不需交纳增值税与附加,所得税按33%计算。12.2新增销售收入与新增成本费用估算12.2.1新增销售收入估算见下表,项目正常年(项目第4年与以后各年)新增销售收入为2970.9万元,项目第二年(生产负荷为60)新增销售收入为1782.5万元,项目第三年(生产负荷为80)新增销售收入为2376.7万元。销售收入估算表表12-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备注1庄户奶牛场新增收入头230694.91.1小母牛头1845000941.2人工授精头20002041.3牛粪吨1

52、01.4鲜奶吨2897.52000579.5含改良后增加产量1.5小公牛头1844007.42养殖小区收入头150022762.1小母牛头120030003602.2小公牛头1200300362.3牛粪吨502.4鲜奶吨915020001830小计合计(12)2970.912.2.2、总成本费用估算(详见附表6):项目正常年总成本为2715.8万元,经营成本为2633.5万元,固定成本为311.9万元,可变成本为2403.9万元。12.2.2.1原材料费原材料水电动力成本估算表表12-2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备注1庄户奶牛场新增成本1.1预混料原料吨15001500225含

53、分摊1.2饲草料吨400020080含分摊1.3防疫费11.4水、电、动力费31.5其他(包括工具费等)8小计3172养殖小区2.1饲草吨160002003202.2饲料吨660015009902.3防疫费320元/头2.4水电费52.5其他(包括工具费等)7小计1325合计(12)164212.2.2.2工资与附加根据当地现有工资水平,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庄户奶牛场需增加人员50人,其中管理与技术人员10人,养殖工人40人;5个养殖小区定员200人。管理与技术人员年工资按人均10000元,工人与销售人员年工资按人均7000元计,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奖励基金,同时按国家现行社保政策统

54、筹规定,各项社保(含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费用按工资总额的30%计提。年工资与附加总额为269.3万元。12.2.2.3折旧和摊销根据国家财政税收有关规定,本项目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折旧法进行计算。建、构筑物折旧年限为15年,残值按5%计算,残值在期末回收,建筑工程年折旧额为15.5万元。设备按10年折旧,残值按5%计算,残值在期末回收,设备材料与安装工程年折旧额为7.4万元。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共计22.9万元。估算详见附表4。递延资产原值为17万元,按5年摊销,年摊销额为3.4万元。无形与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详见附表5。12.2.2.4修理费修理费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所需费用,按固定资产折

55、旧费的40%计算,每年9.2万元。12.2.2.5利息支出根据财务制度,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主要为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作为财务费用计入总成本费用。项目运行期间约需流动资金800万元,达产后年支付利息约为56万元。12.2.2.6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包括销售费、管理费(含土地租赁、办公经费、招待费等)、技术开发费等合计713万元。其中:销售费,按销售收入的12%计,2970.912%356.5万元技术开发费,按销售收入的2%计,2970.92%59.4万元管理费,按销售收入的10%计,2970.910%297.1万元。12.3利润(详见附表7):项目正常年可实现利润为255.1万元,项目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

56、按税后利润的10%和5%计提,共计提15%。12.4 财务分析12.4.1 静态分析12.4.1.1项目投资利润率=正常年利润/项目总投资100%=255.1/1140100%=22.412.4.1.2项目销售收入利润率=正常年利润/项目收入100%=255.1/2970.9100%=8.612.4.2盈利能力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是考察项目投资在项目计算期所取得利益的大小,按基期计算的项目全部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见附表8,计算方法为:全部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全年净现金流量=7-1+181.2/253.2=6.72年(含建设期)当行业基

57、准折现率(ic=8%),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为718.3万元,项目全部投资财务部收益率为15.86%,这些指标均高于行业指标要求,说明项目在财务上讲是可以接受的,项目财务效益比较理想。12.4.3不确定性分析12.4.3.1盈亏平衡分析:该项目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盈亏平衡点(BEP)=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可变成本-税金与附加)100%=311.9/2970.9-2403.9100%=311.9/567100%=55上式中的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可变成本、营业税金为正常年,计算出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为55,盈亏平衡销售收入为1634万元。表明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要达到1634万元

58、以上,项目才可保本。项目经营风险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强。12.4.3.2敏感性分析:以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销售收入作为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比较敏感的因素,考察计算其单因素变化率在5%的情况下,对主要财务指标全部投资财务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从测算结果(见下表)可以看出,项目收入对项目财务部收益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营成本,当项目的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减少或增加5%时,项目投资部收益率大于8%,说明项目可行;当固定资产增加5%,项目财务部收益率高于8%。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单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表序号项 目变化幅度财务部收益率变动量备 注1销售收入-5%10.24%-5.622固定资产投资+5%15.03%-0.833经营成本+5%11.18%-4.684基准方案15.86%第十三章效益分析13.1农业产业化经营13.1.1壮大主导产业。项目实施后将促使项目区奶牛养殖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本项目采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将会大大促进主导产业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本项目示区涉与5个乡(镇)5个养殖小区。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小区农户养殖良种奶牛1500头,可极大程度地满足本地与外地市场对奶牛的需求。以繁育场和示小区为契机,带动全县奶牛生产的发展,使全县奶牛饲养量达1.2万多头,使奶牛成为该县的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