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38733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 共14页第一章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我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旅游度假区热、主题公园热、AAAA景区热、世界遗产热等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带动作用,但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一些景区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亏损倒闭等。第一节 旅游景区分类、功能与治理体制中国旅游、建设、林业、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政策条例,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在我国基本上有两类旅游景区,一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另一类以资源保

2、护为主要目的。两类景区在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1主题公园主题公园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主题公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为投资者赢得利润。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主题公园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事业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以观赏为主要特点的影视基地型主题公园。为拍摄红楼梦而兴建的北京“大观园”、河北正定的“荣国府”就是其代表。由于其“两栖”性,在当时,

3、盈利并非最重要的目的,在管理上尚未完全企业化。进入1989年,有“中国旅游景点建设里程碑”之称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开放,标志着第二代以华侨城为代表的参与性主题公园的诞生,也意味着真正企业化的主题公园的出现。华侨城采取全资、参股、控股与输出管理方式经营以主题公园为主体的旅游业务,并且上市进行资本运作,采用了典型的企业管理模式。2旅游度假区1991年,国家推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在全国选择了12个地点发展度假旅游,希望推动中国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综合型目的地转型。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国际游客提供度假场所。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采用的是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行政上设立国家旅游

4、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比如,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是北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北海市政府对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实行统一管理,属机关事业单位(正处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经营则采取企业市场化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往往是以公共资源为依托的,景区的目标具有多重性,景区资源的社会文化与环境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由于这类景区资源的公共性,因此在经营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垄断性,政府对这类景区的干预程度较高。1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经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其功能是保护生

5、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现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的体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相对应。从1985年到今年4月建设部审批了4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有151处。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把资源的保护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实行统一管理,不允许在风景名胜区各景区范围内设立开发区、度假区,不允许出让土地,严禁出卖转让风景名胜资源。各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划组织实施,并遵照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

6、设管理规定,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乡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负责规划实施与监督、土地和生态保护、景区特许经营许可、景区游人数量的调控、景区骨干路网的监控、风景名胜资源监测和科研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在科学界定授权经营的前提条件、建立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对景区内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维护保养,物业管理,环境卫生,交通服务,通过招标择优授权经营。2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是森林公园管理的主要依据。林业部主管全国森林公园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7、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属事业单位。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可以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单独进行;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进行的,不允许改变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森林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在珍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禁止在森林公园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森林公园管理目标是:保护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维持历

8、史、文化遗迹的风貌;维持现有自然资源、生物群落及物种的自然状态;提供游憩、科普教育的机会。森林公园管理方式是: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对公众开放。森林公园保护对象为具有基础性、普通性,美学价值高的动植物。森林公园经营目的是:游憩或旅游,自然、文化知识的教育与普及。3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生态系统和使动植物种群尽可能小地受到外界的侵扰;保持遗传资源的进化演替;保持现有的生态进化过程。自然保护区

9、管理方式是:严格控制,不对公众开放。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价值为具有典型性、珍惜性和代表性的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的是科学研究、科学试验、驯化、繁殖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以及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类管理并存的管理体制。国家环保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林业、农业、地矿、水利、海洋等部门在各自的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环保部门为了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和建立示范的目的也建立和管理一批自然保护区;另外农业、海洋、地矿等部门也根据各自职责管理有关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一般可分为四大管理系统。(1)

10、行政管理系统:负责政策、法令宣传业务,监督计划、规划的实施等。(2)科研管理系统:组织综合考察与综合评价,安排科研课题。布设定位观测站和确定观测数目,有条件的可建立基本资料数据库,种植试验与养殖试验,组织编制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奠定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利用方案,提供建立标本室、展览馆、信息资料室等需要的科技资料内容。(3)生态与景观管理系统:保护站与巡逻队,公安局或派出所、农民护林员(或保护员)处理自然保护区内所反映的违法事件和破坏性事件等。(4)经营管理系统:合理研发利用自然资源方案的落实,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和旅游业、商业和妥善安排群众的生活等。分区管理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

11、。一般把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4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并不是景区概念,但绝大多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都是旅游景区。国家把不可移动文物分为三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四十万处左右,已

12、公布为保护单位的不足七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269处,省级七千多处,市县级六万多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依据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进行管理。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经营遭遇的挑战总体而言,中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是非常成功的,1999年第一批AAAA景区平均收入利润率达24.39%,大大高于同期的旅行社和饭店的利润率,平均职工人数也大大超过了同期全国旅游涉外饭店、全国星级饭店的平均职工人数。但它也在实践上与理论上面临诸多挑战。一、经济开发型景区: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是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13、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旅游主题公园重大投资失误的项目屡见不鲜,其中的代表是投资十多亿元的科幻公园福禄贝尔乐园于1998年1月宣布破产清资,投资上亿的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不到8个月就倒闭。(一)产品雷同中国先后出现了“西游记宫”热、“影视城”热、“民族民俗园”热、“野生动物园”热、“拓展训练”热等。主题公园的主题无特色,低水平的盲目性的重复建设是导致当前国内的主题公园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直接原因。深圳世界之窗成功后,人们认为主题公园是个高盈利的行业,纷纷仿效。大量主题公园的主题相互抄袭模仿,造成旅游产品严重雷同。比如,中国已建成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影视城。北京共有39家主题公园起

14、名为“宫、馆、洞、祠”,而以“看泥人、听故事、走小路”为主要内容的就有16家之多。近年外资也纷纷进入主题公园行业,美国环球片场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将在北京建“环球片厂”,在上海也有投资意向,而迪斯尼已经在香港投资建乐园,2005年就开园。模仿必然使产品的稀缺性消失,使产品高度替代。由于产品趋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然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导致行业的高失败率。模仿不但自己不会成功,而且使那些已经成功的主题公园陷入恶性竞争之中。(二)忽视游客体验游客追求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彼得古特曼的逃避现实者集锦簿为潜在的旅行者们描述了可以亲身尝试的28种历险方式:水上居住、水陆联运、山地骑车、骑牛、乘雪

15、橇、远航、飓风追逐、峡谷漂流、护送车队、观察海豹、冰山旅行、捕捉海雀、驾驶赛车、热气球飞行、攀岩、探洞、乘筏冲浪、驾独木舟、弯道旅行、扎营远足、亲吻鲸鱼、美洲驼驮运、特技飞行表演、划旱船、重演历史战役、乘破冰船、极地耐寒和乘坐狗拉雪橇等。Pine II和 Gilmore将体验分成了四个部分: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现实(escape)和审美(estheticism)。它们互相兼容,形成独特的个人体验。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都属于最丰富的体

16、验 Pine II, B. Joseph, James H. Gilmore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July-August, 97105。而我国的旅游景区尤其是主题公园也试图在为游客提供一种体验,但由于缺乏独特性、参与性,游客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体验是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实践。我国的许多主题公园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多数是“静”物,游客无法参与,因此不太受顾客欢迎。(三)定位不准盲目定位于高端市场是许多旅游景区在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991年开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大开发,由于时代

17、太超前,加上当时定位为国际度假目的地,我国国际度假的条件尚不成熟,绝大多数旅游度假区接待的国际游客不到总游客数量的5%。这些度假区在吸引国际游客上没有成功,但这些度假区的国内旅游发展得很成功,近年由于休闲度假市场的崛起,以国内游客为目标市场的地方旅游度假区发展迅速。其实,中国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回头率高,只要产品适合他们的需求,价格适当,这些景区可以同样的获得成功。二、资源保护型景区:开发与保护之争1995年在西班牙沙罗特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所指出的:“旅游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旅游能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旅游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一)过度开发我国1985年加入保

18、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申报成功29处世界遗产。山西平遥在申报之前的1996年,国内游客只有10万人次,门票收入10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250万元。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的2000年,这几项收入则分别猛增为63万人次、780万元、7800万元,分别是1996年的6.3倍、7.5倍和6.2倍。可见申报世界遗产可以给景区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世界遗产的申报与管理成本都是十分昂贵的,比如河南龙门石窟由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洛阳市政府投入一亿多元,拆除了南门外的中华龙宫、环幕影城、部队营房及各种不协调建筑。四川都江堰为整治文化环境,拆掉了价值大约2.2亿元的建筑。武夷山在申报遗产中也花了一个多亿。清东

19、陵投资了近亿元。连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两个小村落,也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整治环境。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过高的保护成本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至少在现阶段,我国的地方申报世界遗产非常看重其经济价值,而对其保护的重视不够。过度商业化与城市化严重破坏了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世界遗产组织的“摘牌”威胁并非空穴来风。武陵源为了保住“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牌,不得不拆除违规建筑,耗资3.45亿元,相当于1990年2001年底武陵源所有门票收入的总和!超载开发,不少风景区城市化与商业化,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

20、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祝光耀发展旅游莫忘生态保护人民日报,2002.7.21(7)。 (二)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近年在景点公司上市、景区经营权转让方面存在很大争议,除了认识水平外,更多的是旅游景区管理的多头隶属关系所致。不少旅游景区同时拥有“世界遗产”、“AAA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保护区”中两项以上的头衔,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达12个,国家建设、文物、林业、旅游、环保、文化、宗教、水利、海洋、国土、科学院等部门都在管景区。比如庐山出现了海拔800米以下归星子县管理,海拔800米以上归庐山管理局管理的尴尬局

21、面 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中国旅游报,2002.12.11。管理者的立场不同自然发出的指令有分歧,使得景区无所适从。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的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大量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可以看见某厅、某局建的培训中心、疗养所 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三)资产价值低估、土地占用过大在经营权转让中普遍存在过度资源让利,旅游资源价值低估现象,四川某因产权转让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转让的国有林7000亩,期限50年,转让价为350万元,平均每亩国有林价值10元。景区除景观资源价值外,大部分森林为近熟林

22、的杉木和阔叶林,任意抽一株都超过10元,一亩林捡的柴火每年都超过10元,更何况森林的自然增值 杨丽平资本碰壁旅游业旅游管理,2001,(6)。另外,许多旅游地方围绕景区容易开辟开发区,土地占用过大,许多景点土地长期撂荒。在占地时没有通过征地这一过程,只是随意给农民一点补偿,严重侵占农民利益。三、景点公司上市之争 任传辉自然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发展难题、原因及对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03(一)盈利方式贫乏上市公司过分依靠提高景区门票和索道价格的手段来提升业务收入和业绩, 1997年1999年间,黄山旅游的游客数量年增长率为21.4%,门票价格年增长率为26.1%;

23、2002年,门票价格则较上年增长49%,而游客数量较上年只增长0.8%。黄山旅游在1986年的游客人均逗留时间为4.05天,年底索道投入运营后,198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2天3天左右;1999年提高门票32.8%,超过接待游客总数增长的百分比21%,同期索道和客房餐饮收入增长基本都在16%左右,落后于门票增长速度,说明未选择索道上山或未在山上住宿的游客占了相当比例。泰山上市前,为提高索道乘客的数量,将门票大幅下调,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增加游客数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游客消费支出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其索道消费的支出比例,避免造成互代关系。(二)资金投向频繁变更(见表1.1)表1.1 上市公司资金投向变

24、更(2001)公司名称募集资金总额(万元)主要投向变更资金数额(万元)变更资金占总额(%)黄山旅游23083.4景区业务1671272峨 眉 山25900.8景区业务1120043京西旅游13403.9景区业务752956(三)投资方向盲目短期投资(国债或委托理财)行为较多。泰山短期国债投资达一千多万元,峨眉山1998年国债投资四千多万元,其余闲置资金则存在银行;黄山1998年短期投资收益只有5万元,1999年上半年则达到170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6%;桂林旅游2001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长远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原因在于短期投资收益带来850万元的利润,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0%。投资的区域

25、化。京西旅游多次进行的资产置换和并购,大都没离开门头沟区;峨眉山2000年将变更的募集资金投向本区的杨零公路项目和建设低山区环游路线项目,由于投资项目无法产生效益,公司又通过关联交易置换入峨眉山红珠山宾馆的经营性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盲目扩大投资范围。泰山旅游曾在各地投资索道建设与经营,结果并未成功;京西旅游的主业却覆盖了从旅游到房地产、建材及所谓高科技等行业的经营,虽然公司从上市以来一直都在进行资产整合,转让股权、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连续不断,但整合的效果却是一面在努力缩短产业链,而另一面却又有新的关联度并不高的投资项目在拖长产业链,2001年业绩大幅下滑,2002年亏损,2003年华远地产入主京

26、西旅游;重组前的张家界涉足房地产、软件等领域,实践证明,景点上市公司盲目实行多元化导致经济效益下滑,成为ST公司。(四)管理费用急剧膨胀重组前的泰山旅游主营业务收入在1999年达到7326.2元的高峰,较上期增加25.7%,但同期的企业费用却高达5011.8元,增幅高达117.4%,致使净利润反而比上期减少8.5%,重组前的2000年在中天门索道维修影响业务收入及费用仍然控制不力的情况下,公司的净利润下降比例达37.6%。1997年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2.6%,但经营成本(经营成本、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增加了48.2%,利润下降13.8%。(五)政企不分上市扶贫:沪深两市的自然景区类

27、旅游上市公司的上市名额也是通过争取指标的方式获得的。如京西旅游,1998年前后,出于扶持北京周边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门头沟区取得了一个上市名额,当时门头沟区没有一个大的资产可以上市,加之区政府打算以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为战略目标,逐步发展旅游业,于是决定由京西旅游开发公司为独家发起人,将旅游相关资产(主要是三山两寺)捆绑上市。政企不分:旅游景区承担政治使命,上市要帮助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地方融资能力、提供就业机会及提高政绩。景区自己委托、自己代理,景区管委会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景区旅游集团或景区旅游公司一般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景区当地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是一把手兼任景区管委会主任,管委会

28、主要负责人担任景区旅游总公司法人代表,还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的职务。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对景区的资源保护、经营活动、综合治理等,但它将景区发展的不同目标和能力要求集于一人之身,容易使不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获得企业经营者的位置,也容易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和追求政绩的现象。管委会主任与上市公司董事长又一人身兼,非常有可能造成监督者的缺位和决策的失误。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如京西旅游,门头沟区政府在公司的战略发展、日常运营及人事架构等方面拥有指导权,公司下属的各景区分公司人事任免权都由区政府负责。1999年,京西旅游用第二次募集资金收购煤钎石空心砖项目、北京赛阳特种水泥厂和区建设开发公司,均是从区政

29、府接手而来,但却没有给京西旅游带来经济效益。其中,赛阳特种水泥厂在收购时负债达5659万元,京西旅游承担了债务又投入6000万元资金后仅能“持平”;门头沟区建设开发总公司被收购后,证监会督促京西旅游按照公司法规定将建设开发公司的法人资格予以注销,改制成分公司,但一直得不到区建设开发公司的配合,2002年度,区建设开发公司在京西旅游不知情的情况下增资2000万元,但据称是得到区政府的支持,且区建设开发公司一直对外宣称是区属国有企业。又如黄山旅游,黄山名下处于亏损状态的华山宾馆系政府收购行为,黄山旅游曾投资3900万元于本地的黄山松柏乡村高尔夫球俱乐部,不久即因为亏损而折价出让股权,损失近200万

30、元。对于泰山旅游,泰安国资局要求泰山旅游承担泰安造纸厂的问题,但泰山索道公司的股东认为与公司的主干业务相距甚远予以拒绝,于是国资局就使出大股东的权势,让索道公司退出,让浪潮信息进入。四、理论上的挑战在理论上,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称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层次稍高的开发重视市场定位,但从根本上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非常弱。曾经对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有过重要影响的两条假定,现在面临政府、企业与学术部门的越来越强烈的质疑,这两条假设是:1旅游业是无烟工业;2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这两条假定,一方面鼓励人们大力发展旅游业

31、,另一方面它指导的旅游发展方式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不会导致资源与环境破坏。这种理念必然导致人们忽视旅游业对资源与环境造成的破坏,忽视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中国在1978年以后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地方都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获得发展。发生在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恶性事件:如武当山遇真宫的火灾、张家界的城市化、泰山的索道缆车、孔庙的水洗事件的现实都证明旅游业“浓烟滚滚”。而“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是建立在我国旅游资源国有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土地都是通过无偿划拨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的前提是“旅游资源无成本”。受这两条

32、假定引导的旅游开发是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掠夺性开发。进入2000年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在中国的旅游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世界遗产的管理体系的引入,中国旅游业的环境与文物保护意识才产生了质的提升。第三节 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旅游体验论与可持续发展观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的两大问题的根源。忽视游客体验,产品就没有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开发就牺牲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既为游客提供了舒畅的旅游体验,又实现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旅游体验论到底游客需要什么?旅游体验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

33、,休闲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据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可以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时下的美国休闲业已成为居首位的经济活动。美国人有近1/3的休闲时间,有2/3的收入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这一切意味着满足人们休闲要求的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体验经济的特征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写道:“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 1998年Pine和Gilm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现在的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

34、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服务经济时代在生产行为上强调分工及产品功能;消费行为则以服务为导向。而体验经济在生产行为上以提升服务为首,并以商品为道具;消费行为则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创造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并注重与商品的互动。Pine和Gilmore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指出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惟一”(汪丁丁,体验经

35、济专文推介)。新派体验经济的经典文献总结:“创造体验一直是娱乐业的核心,但今天娱乐体验已经在电影院与游乐场之外的产业生根”;“体验不仅属于消费产业,企业间服务同样可以像迪士尼那样精心设计体验”;“体验不限于娱乐,只要让消费者有所感受、留下印象,就是提供体验”。“体验经济”是顺应“以人为本”时代大潮的产物。传统理论认为,人只有不断让自己“社会化”(不断放弃个性,同化共性的过程),才能适应社会。“每项业务都是一个舞台,因此工作就是剧场”。服务经济像哲学,体验经济像诗歌。“哲学的语句愈上升到一般,就愈接近真理,而诗的语句则愈掌握个别,就愈确实”。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个

36、性化即要求产品的差异化与多种选择。(二)旅游体验:心理需求重于生理需求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 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因此,旅游体验分两部分:旅游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感受。以Driver和Brown为代表的北美体验派(Experience-based Management)学者较早认识到游客体验才是旅游休闲管理的最终产品,这些体验包括享受自然、逃避精神压力、学习、价值共享与创造等。这个学派秉承了北美室外娱乐传统(outdoor recreation tradition),重要概念是娱乐机会谱(recrea

37、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指出旅游开发规划的核心是为游客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 Driver, B., Brown, P. & G.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1991。游客到底需要什么体验呢?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Sunlust)的、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现代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质量与物有所值、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有了更多的旅游经历,需要更多的个人关注。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到

38、自我实现。旅游者的主要特征变化见表1.2。表1.2 传统旅游者与现代旅游者特征的比较传统旅游者现代旅游者追求阳光寻求不同的体验跟随大众自己做主游完就走观看享受但不损坏仅寻找“到此一游”的感觉只为有趣占有(Having)并存(Being)优越感理解谨慎冒险在饭店餐厅用膳外出尝试地方风味趋同混合资料来源:Auliana Poon, Tourism,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CAB International, 1993总体上说游客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游客的特征是: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不是购买

39、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3从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 吴正平旅游心理学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三)最优体验标准:畅席克珍特米哈依(M. Csikszentmihalyi)在1982年发表的论文建立最佳体验的心理学的基础之后,于1990年发表了对休闲心理学影响深远的专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书中指出:“三千三百年前,希腊哲学家戴奥真尼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

40、而今天要找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恐怕更加困难”。此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旅游体验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畅”(flow)的概念,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体验。”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Csikszentmihalyi, M.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1990。“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两者都不能让人获得真

41、正的休闲。这样,休闲从根本上是一种有益于个人健康发展的内心体验,而不是用什么外在标准界定的具体活动;体验“畅”的能力使人能超越“工作与休闲”的断然划分,从而不论在工作还是闲暇活动中都更能积极地去寻求最佳的心灵体验。Iso-Ahola 1980年在休闲与娱乐的社会心理学中提出休闲为实现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获得“畅”或“迷狂”(ecstasy)的心灵体验提供了机会。他也认为畅是休闲体验的最高标准。休闲行为不止是寻找快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 Iso-Ahola,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Bubuque, IA: W

42、m. C. Brown Publishers, 1980。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体验的基本事实会清楚地反射于语言中,例如描述体验的动词:喜欢、赞赏、讨厌、憎恨等;形容词:可爱的、诱人的、刺激的、酷毙的等。用电影洗澡中的一个词就是“舒坦”。让一个人舒坦是洗澡体验中的最高境界。同样我们在旅游过程中经常发出的感叹:“爽!”、“唔哇(Wow)”等都是检验体验优质的标准。让游客从生理与心理都通畅,这是景区必须实现的目标。(四)5-2-3模型笔者

43、在总结以往的学说同时提炼出旅游需求的5-2-3模型,该模型认为旅游主体主要由“5有”(有钱、有闲、有车、有房和有病)人群构成,“5有”是旅游休闲的条件与动机。“有病”或防止“有病”是旅游休闲的主要动机。“5有”人群有“2求”:求补偿、求解脱;他们在旅游中寻找快乐“3感”: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而检验他们是否得到真正快乐的标准是“畅”。如图1.1。图1.1 旅游需求的5-2-3模型“有钱”: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属低水平的小康社会,未来将增至3000美元。过去的20年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而未来的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恩格尔系数:19

44、78年我国城市57.5%,农村67.7%;2001年城市37.9%,农村47.7%;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至30%。2005年我国将有2亿中产阶级拥有自己的住房、汽车、休闲度假、接受继续教育。产业结构将发生大的变化,各类服务性产业将占大的比重。旅游休闲将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有闲”: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114天(含星期日)。学生(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加进寒暑假,全年约140天;国家公务员、外资企业管理人员享有“带薪休假”制度,每年约10天,全年约124天。农民全年约有半年闲。第二产业的工人,约有4000万人处于待业、失业、不稳定工作状态。退休人员(相当多的企业退休年龄

45、已经提前,一般在50岁左右)绝大多数是赋闲在家。未来5年,中国全面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将成为可能。法国1997年通过法律从2000年开始,每周工作35小时。“有房”:住房的非福利化使私有住房占有率大幅度上扬,年轻人贷款买房成为时尚,小户型、SOHO、第二家居、分时度假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有车”: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再创新高,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0%和34.21%。其中生产轿车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轿车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净增92.81万辆和84.56万辆。虽然中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水平

46、不到1%,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2.5%。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经济型轿车近年来平均每年至少降价1万元。驾照拥有率在以下地区分别达到广州28%、北京19%、上海12%。汽车对旅游方式的影响是:出游距离拉长,每次旅游花费减少,但出游次数增加,因此总旅游开支增加。“有病”:这里的“有病”指生理尤其是心理的不良状况,包括压力、郁闷、不满等。中国精神病的发病率在20世纪80年代是10.5,到90年代我国现有各种精神病患者1600 多万,占13.47,而广东省已达14.05。精神病在中国疾病总体负担的排名跃居首位,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血脂、糖尿病及抑郁症

47、等精神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疾病,而细菌感染症已下降为次要疾病。中国自杀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二十三,远超过世界平均(约十万分之十三)。自杀已成为中国年轻人中最为常见的死因。中国妇女的自杀率超过男性达25%,是世界上惟一超过男性自杀率的国家。“有病”的含义是人们在承受过高的生活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旅游休闲来缓解这些压力。“5有”是旅游的条件与动机,日常生活不能够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旅游休闲来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其实,不管旅游心理如何变化,旅游是人类追求快乐的重要方法。从游客的旅游终

48、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从需求上看,游客更多地关注心理满足而非生理满足,这也要求在服务中更多地要求心理服务,而非功能服务。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3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2求

49、”(求补偿与求解脱),而快乐的最高境界就是“畅”。二、可持续发展观满足了顾客的快乐体验可以给旅游景区投资商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否一定会给社区带来持久的利益,居民能否获益,环境能否得到保护,生态多样性能否得到丰富,这仍需要有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这种理论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观。(一)理念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开发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后来,以clare a. 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出现,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

50、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linkage)、社区与交通干线(access) Gunn, Clare, A.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Third Edition, Taylor & Francis, 1994。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

51、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WTTC, WTO, and EC. Agenda 21 for 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TTC, Landon, 199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保持未来下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 Keyser, Heid. Tourism Dev

52、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74。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旅游要带动社区发展。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5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生态旅游概念其实与可持续旅游概念非常相似,生态旅游是到自然区域、保护环境并持续当地居民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 Blangy, S. and Wood, M.E.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co-tourism guidelines for wild-lands and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53、In: Lindberg, K. and Hawkins, D.E.(eds).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The Ecotourism Society,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1993。这是一种狭隘的定义,只强调自然区域。现在大多数学者的生态旅游定义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产品,这种行为不仅包括保护自然生态而且要保护地方的社会文化遗产。广义的生态旅游就是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的观念中有4个重要概念:娱乐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可接受的变化极限(l

54、imit to acceptable change)、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这些都成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Newsome, David, Susan A. Moore and Ross K. Dowling. Natural Area TourismEcology, Impacts and Management,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二)原则:真实性与完整性资源保护的原则是确保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真实性原则经常用于遗产管理。真实性(authenticity)按照taylor的说法就等同于原物、原型(original),真实性意味着在变化中

55、保留。在罗马神话中真实性是指历史背景中的真正的(true)、纯粹的(sincere)、原始的(original)因素 McKercher, Bob and Hilary du Cros. Cultural Tourism.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2002。文物修复中要求的修旧如旧的原则就是要保证文物的真实性。为了操作上的便利,徐嵩龄提出了历史上的真实性、演进中的真实性与妥协下的真实性三原则 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旅游学刊2003,(1),但这些并没有抓住真实性的本质含义。真实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遗产地任何构成物作改造都要在改造前和后分别详细记录,

56、任何改造都要与现有的保护计划政策相一致。对遗产地的自然条件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并定期采取保护措施。在文化旅游中大量出现舞台化的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即对真实的自然与文化根据游客的需求而做一定的改进。crick认为舞台化的真实就是不真实,因为文化被创造并重塑,因素被重新组织。舞台化的真实使那些寻求真实的游客成为受害者。比如泸沽湖为了突出其传统文化总是把走婚作为它的文化特色来对外宣传,而母系家庭才是摩梭文化的核心。完整性包括生态完整性(ecological integrity)与纪念完整性(commemorative integrity)。生态完整性的核心含义是“完全”,指

57、生态系统并非孤立的,它与比邻的生态环境是彼此关联的,它们对各种干扰作出调整,形成平衡。纪念完整性的核心含义是“整体”,它指自然或文化遗产地的关键资源既未受损又未受到威胁,把遗产地的历史有效地呈现给公众,它的价值受到尊重 许学工等加拿大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在实际管理中意味着对资源的保护除了要保护核心资源外,对其周边的环境也要完整地保护。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是要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证旅游资源的完整性。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多年来,许多民族文化遭到灭顶之灾,文化趋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洪水猛兽。鄂伦春人、达斡尔人从森林迁徙到了城镇;许多川滇藏边界

58、的藏民住进了楼房;泸沽湖边的村民变成了商人。城市化与商业化对旅游景区的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致命打击。当然真实性并非一成不变,新创造能够增加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三)保障措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承载力管理,包括4种承载力,即生态承载力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限度;心理承载力游客在转向另外的目的地前,在该地期望得到的最低娱乐程度;社会承载力当地居民对来访游客最大忍耐程度,和/或游客能够接受的拥挤程度;经济承载力不影响当地居民活动的情况下能举行旅游活动的能力。开发程度不能超过地方的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估(EIA),识别旅游项目中可能产生的旅游活动的性质;识别环境中受旅游影响较大的因素;评估旅游

59、对环境的起初和随后影响;管理旅游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到游客行为管理,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出了生态旅游者10条“道德标准”:1尊重地理的脆弱性。意识到如果不保护环境,后代可能不会再看到独特而美丽的目的地。2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不乱写乱涂,不乱扔垃圾,不从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上取走纪念品。3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4尊重别人的隐私和尊严。征求对方意见后再拍照。5不买由濒危动植物制成的产品,如象牙、龟壳、动物皮毛等。阅读美国海关不能进口物品清单行前需知。6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7了解并支持环保计划和组织。8尽量徒步或使用对环境无害的交通工具,鼓励司机停车时关闭发动机。9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饭店、航空公司、度假区、游船、旅行社)及其行为,包括改善水和空气的质量,废物利用,安全管理有毒材料,消除噪音,鼓励社区参与和雇佣致力于环保且经验丰富的员工。10询问美国旅行社协会会员,找出赞同美国旅行社协会关于航空、陆地和水上旅游环境指南的组织。建议这些组织采用自己的环境规范,约束游客在特殊景点和生态系统的行为。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