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材料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7375499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9.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材料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材料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材料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资源描述:

《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材料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材料书(7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新建铁路至至铁路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集团2016年7月78 / 79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五、联系方式与公众意见征集说明说明:本环评报告书简本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容的摘要,环评报告书将根据公参征集的意见和技术评审会的专家意见进展修改完善,最终文本以环评审批部门的公示材料为准。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与相关背景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新建铁路至至铁路至段简称“甬金铁路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设计单

2、位:中铁第四勘察集团建设性质:新建客货运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最高速度160km/h。建设期: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总工期为48个月。1.1.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级;2、正线数目:双线;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预留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2800m;5、限制坡度:6;6、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动车组;货车HX系列;9、牵引质量:4000吨;10、闭塞方式:自动闭塞;11、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1.1.3 建设项目地点工程位于省市、市、市区境。至铁

3、路位于长三角南翼省中东部地区,线路西起省中西部中心城市市,途经市所辖义乌市和东阳市、市所辖嵊州市和新昌县、市所辖#市,向东延伸至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文化中心、省副省级城市市。线路西连义乌地区,与沪昆铁路、杭长客专、黄金铁路衔接;中间在嵊州站与规划的杭绍台城际交叉;东接枢纽,与甬台温铁路,北环线,港口北仑支线和镇海支线,规划的甬舟铁路和穿山港支线衔接。金甬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其中市境60.051km,市境63.147km,市境62.15km。具体线路走向见“附图1新建铁路至至铁路至段地理位置图、附图新建铁路至至铁

4、路至段线路走向示意图。图1.1-1工程线路地理位置图图1.1-2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1.1.4 功能定位甬金铁路东起枢纽,与沿海通道、杭甬通道相连,西与沪昆通道相通,形成了地区与-港至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路网上填补了浙东南片区的空白,缩短了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运输距离,进一步完善浙东地区铁路网布局,增强浙东南片区路网的机动灵活性,为沿海战略要地提供便捷、快速、大能力的运输通道。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网抗灾害的能力,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长三角区域经济较为兴旺的地区之一,也是省开展海洋经济重要的“桥头堡,是我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前沿阵地。有着

5、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着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000多亿美元,港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港,与世界主要港口之间互通、互联。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可与东南亚、欧洲各国进展贸易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金甬舟铁路的建设,打通了与陆腹地联系的便捷通道,并通过沪昆铁路、渝怀铁路、兰渝铁路、欧亚大陆桥通道等“陆路的丝绸之路沟通中东和欧洲国家。更加方便乃至全省产能过剩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同时也方便陆腹地外贸物资通过港、经海上丝绸之路通向世界各国,因此,建设金甬铁路是以与全省更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开展战略的需要,这对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以与综合经济实力

6、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1.5 建设必要性甬金铁路的建设是加快、融入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开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港拓展中西部陆腹地、缩短陆腹地出海通道时空距离的需要;是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加强新区、都市圈与浙中城镇群联系,推进沿线地区加快经济开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扩大经济区开发、促进群岛新区开展的需要;同时是区域开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绿色交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需要。1.2 主要建设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2.1 主要建设容1项目围甬金铁路正线工程甬金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新建桥梁56座按左线统计

7、,下同,隧道47座,路基,正线桥隧比为。设车站10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新建车站6个,远期预留车站1个。沿线新建直供牵引变电所3座、直供分区所4座、开闭所1座,改造既有牵引变电所3座。设东阳、新昌、云龙综合维修车间。东孝含至义乌不含既有线改造工程东孝站东端咽喉增设渡线1条;为满足沪昆客运专线跨线动车组下线运行,既有沪昆铁路义乌至东孝段按增设CTCS-2级列控系统进展适应性改造。该区域车流情况:浙赣线现状:客车63对/日,货车50对/日;杭长客专现状:103对/日。甬金铁路义乌接轨后,利用既有浙赣线东孝至义乌段,浙赣线车流变化为:货车增加4对/日,普速客车不变,开行动车组3对/日。东站扩能改造工

8、程东站新建峰前到达场,设到达线8条含推峰线2条。调车场向南侧扩建,既有上行到发场维持既有,调车场规模按22条布置,调车场新增加2股道;将沪昆下行正线向外拨移改线长度。东客车技术整备所改造工程东客车技术整备所存6、存7改为客车整备线,将存1存3改为客车停留线,存4、5作为客车车底停留线。北仑港站增设车辆装卸检修所工程在北仑港增设装卸检修所一处,办理货车装前卸后的安全检查并宣传爱车。装卸检修所规模为6人/班,四班制,总定员24人。北仑港站车辆装卸检修房屋设于货物装卸线货物装卸站台旁,建筑面积约100m2,设料具间、钳工间、值班室、更衣休息间。新建动车所在邱隘设动车运用所简称动车所,近/远期规模为存

9、车线24/40条,检查库线6/10条。动车所走行线长。2设计年度初期2025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3项目建设容一览表表1.2-1 项目建设容一览表建设单位省铁路投资集团建设地点省市、市、市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集团建设期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级工程概况项目单位数量正线数目双线线路长度正线km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预留200km/h估算总投资亿元限制坡度6土建投资亿元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动车组;货车HX系列路基km正线线间距主体工程站场新建站座6到发线有效长650m既有站座3最小曲线半径3500m,困难2800m预留座1牵引种类电力桥梁桥梁长度km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特大

10、桥座-km建设意义甬金铁路的建设是加快、融入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开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港拓展中西部陆腹地、缩短陆腹地出海通道时空距离的需要大桥座-km中桥座-km隧道座-km/工程占地总面积hm2临时工程取土场处-hm2弃土场处-hm2永久占地hm2铺轨基地处-hm21-16轨枕场处-hm2临时占地hm2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处-hm2填料集中拌和站处-hm2工程土石方挖方万m3材料厂处-hm24-8填方万m3临时施工场地处-hm274-37借方万m3临时堆土场处-hm237-17弃方万m3施工便道km-hm21.2.2 主要工程项目与规模1线路工程至新建铁路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

11、。金甬铁路自义乌站引出,利用既有沪昆线东行3.6km,于既有沪昆线K305+300处设鹤田线路所,新建线路起自沪昆线新建鹤田线路所左线即上行线接入鹤田线路所,右线即下行线接入义乌站,上跨沪昆线,下穿杭长客专,在东阳城区东北侧设东阳站,在嵊州市长乐镇南侧设南山湖站,在嵊州、新昌城区结合部新昌侧设嵊州站,在新昌县黄泽江东岸设新昌站,在#市溪口镇班溪设溪口站,在方门村南侧上跨甬台温铁路、海高速公路与S214,至#站对侧并站,再沿甬温铁路接入云龙站。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新建桥梁56座-55.187km按左线统计,下同,隧道47座-94.637km,路基35.525km,

12、正线桥隧比为80.83,其中市境长度60.051km,市境长度63.147km,市境长度62.15km;另有义乌接轨右线绕行段长9.505km,云龙接轨右线绕行段8.894km。2站场工程全线车站概况金甬线义乌至云龙段设义乌、溪、东阳、南山湖、嵊州、新昌、溪口、#、云龙等车站9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义乌、云龙、#。车站性质与规模全线车站的性质与股道数量见下表。表-2 车站性质与股道数量表序号车站名称车站中心车站性质车站规模附注1义乌站既有沪昆K308+904客运站6台15线金甬线右线下行线自普速场端引出,端咽喉相应改造。金甬YCK0+000/鹤田线路所CK0+000线路所/下行正线区间接轨2溪站

13、CK18+200越行站4线车站设50m根本站台1座,到发线4条,到发线均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3东阳站CK27+750中间站2台6线办理客货运。站对左设货场1处,站同右设工区1处4南山湖站CK62+450中间站5线近期需办理货运作业,预留客运作业条件。站同左设货场、工区各1处。5嵊州站CK88+450中间站2台6线办理客运,线下式高架站6新昌站CK105+150中间站2台5线办理客货运,线下式车站,站对左设货场、工区各1处7溪口站CK133+350中间站2台4线办理客运,线下式车站8#站既有CK160+973中间站4台10线一站二场,甬温场对侧。新建金甬场。金甬场按2台6线规模设计。站房不扩建。

14、9云龙站既有甬温K11+897金甬CK181+860中间站2台6线既有站扩建,新增维修车间。预留办理客运的条件,拟与甬舟铁路同步。枢纽配套工程东站沪昆K358+872区段站二级四场既有站,扩能改造东孝站K353+929接轨站6线既有站,东端咽喉增设渡线1条3轨道工程正线轨道采用重型轨道结构、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除长度大于1km以上的隧道与隧道群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外,其余地段采用有砟轨道结构。4路基工程全线正线路基长度35.4685km,义乌右绕行线1.5471km,云龙右绕行线1.794km,正线路基占全线正线总长19.14%。其中:一般路堤长度19.18km,占全线路

15、基总长46.92;软土、松软土路基长度9.68km,占全线路基总长24.26;软质岩路堑长度4.0km,占全线路基总长10.02;硬质岩路堑长度7.05km,占全线路基总长17.67。其中无砟轨道路基长度0.39km,占全线路基总长0.977%。动车所动走线路基为软土、松软土路基,长1.335km,占动走线全长23.84%。东站个别路基工点设计类型主要有:边坡防护路基、水塘路堤和整体道床地基加固路基等。5桥涵工程洪水频率:桥梁1/100;涵洞1/100;技术复杂、修复困难的特大桥采用1/300检算。贯穿方案正线线路全长185.349km,共有大中桥55座55187.03延米,占线路长度的29.

16、77%。其中特大桥26座47924.37延米,大桥26座6971.85延米,中桥3座290.81延米。共有框架小桥32座498.4纵延米-16858.9顶面平方米,涵洞171座3297.1横延米,公路桥5座545纵延米-6540桥面平方米。动车走行线特大桥1座-4264.99延米,中桥12座523.65延米。东站扩能改造工程新建框架中桥2座1560顶面平方米,新建框架涵17座477横延米。6隧道工程隧道分布贯穿方案新建左线隧道共47座包括1座单线隧道、新建右线单线隧道共2座,左线总长为94637.85 延米,在义乌至云龙段新建线路中隧线比51.06%。全线包括双线隧道46座-90286.85延

17、米;单线隧道3座-9176延米,其中左线单线隧道1座-4351m,右线单线隧道2座-4825m。大于10km以上的隧道共2座-25133延米。千石岩隧道14729m是本线最长的隧道。7电气化牵引网供电方式正线和动车所走行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站线、存车线和库线等采用直接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项目牵引变电所新建3座,利用2座,扩容1座,外接电源均为220kV。牵引变压器采用220 kV三相V/v结线变压器。新建东阳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20MVA;新建嵊州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16MVA;新建溪口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12.5MVA;既有#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由220+20

18、MVA增容为231.5+31.5MVA;既有义乌和规划宝幢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维持不变。接触网正线接触线采用铜合金120mm2导线、正线承力索采用铜合金95mm2绞线。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8机务设备东折返段现有电力机车整备待班线2条、燃机车整备待班线2条。本工程在东机务折返段东侧新建3条电力机车整备待班线,新建1条机车走行线。由于新建了上行到达场,原东机务车间的机车入段方式发生改变,机务段东端新建一条入段线机与到达场相连。机车由原来从西端2条出入段线入段并出段,变为西进西出和东进西出兼顾的方式。9车辆与动车设备东客整所改建工程既有东客整所客车整备线5条,动车停放线7条,临修线1

19、条。其中存6、存7线间距6米,其他动车存放线线间距均为5米。整备所设有临修棚、生产办公楼、蓄电池间、材料库、压缩空气站的生产办公房屋。考虑近远期东动车设施迁出另建,将既有东客整所存6、存7改建为普速客车整备线,改建存1存3为普速客车停留线,形成7条整备线、3条停留线的规模,满足设计近、远期普速客车整备、停留要求。改建的整备线配套增加2条整备地沟、客车上水水栓、车辆检修电源、检修电焊、充电、检修用压缩空气和空调地面电源等设施。改建存1存3为普速客车停留线,增加客车上水设施、空调车地面电源设施。既有动车存放线存4、存5作为普速客车备用车存放线。北仑港站装卸检修所方向往北仑、穿山港方向开行有13对长

20、途货车含集装箱货车2对,运行里程较长,为保证开行至北仑港的长途货车运行安全,在北仑港增设装卸检修所一处,办理货车装前卸后的安全检查并宣传爱车。装卸检修所规模为6人/班,四班制,总定员24人。北仑港站车辆装卸检修房屋设于货物装卸线货物装卸站台旁,建筑面积约100m2,设料具间、钳工间、值班室、更衣休息间。动车所动车所存车场设于邱隘站北侧,近/远期规模为6/10线检查库,24/40条存车线。存车场布置清洗线、不落轮镟、临修库,跨后塘支河后布置动车检修库,存车场与检修库呈纵列式布置。动车走行线右线自东站东端咽喉甬温线右侧并行引出,并行甬温线至海晏南路后跨甬温线、北仑支线至线路东侧,并行北仑支线往东跨

21、东环南路进动车运用所;动车走行线左线利用北仑支线出东站,至东南环路西侧出岔引出,跨东南环路后进动车运用所。10综合检测与维修本工程分别在东阳、新昌、云龙新设综合维修车间,各车间分别设有效长260m的大机停放线、有效长120m的轨道车停放线,停放线供工务维修用的轨道车与供电维修用的接触网作业车停放;设车间综合楼、轨道车库含机具材料间;配备轨道车,并配置轨道测量仪、捣固机等检测维修设备。本工程分别在南山湖、#设带配线的综合维修工区南山湖站综合工区已避开长乐江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围,各工区分别设有效长260m的大机停放线、有效长120m的轨道车停放线;工区设综合楼、轨道车库含机具材料间;配置燃仿形打磨

22、机、液压起道器等保养设备。其中,新建的#工区为赔建工区,建成后归甬台温线所有,既有#工区归本线所有。本工程分别在溪、嵊州、溪口、动车所设不带配线的综合维修工区,各工区设综合楼、机具材料间;配置燃仿形打磨机、液压起道器等保养设备。其中,动车所工区含线路工区和信号工区。11给水排水给水本线设邱隘1个给水站;生活供水站8个,分别为溪、东阳、南山湖、嵊州、新昌、溪口、#和云龙站; 12个生活供水点,其中牵引变电所3处,东阳大桥看守1处,4座长度大于5km隧道两端洞口消防点。排水动车所洗车废水和其他含油污水采用调节沉淀隔油处理,集便污水采用厌氧池集中处理。动车所、溪站、东阳站、嵊州站、#站、云龙站粪便污

23、水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三级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东站生产废水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南山湖站、新昌站、溪口站因没有配套的城市污水管网,设污水处理站,南山湖站、溪口站采用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新昌站采用SBR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达标后就近排入附近的沟渠。12电力新建10kV配电所共6座。各所接引两路独立10 kV地方电源。其余车站均从地方接引10 kV电源作综合负荷电源。本线用电负荷主要包括沿线车站通信、信号、给排水设备、防灾报警、灾害监测、信息系统、空调

24、通风、照明等负荷,其中区间负荷主要有:信号中继站、信号线路所、通信基站、通信直放站、电力牵引各所用电、隧道照明、隧道防灾通风与消防泵等。13通信、信号通信工程包括通信光缆、传输系统、数据网、交换、铁路专用通信系统数字调度和GSM-R、会议电视和视频监控等。信号工程包括运输调度指挥系统、闭塞与列控设备、联锁设备等。14信息信息工程设售检票系统、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安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设置综合布线、电源系统等根底设施。15房屋与定员全线房屋建筑面积总计146207m2其中东站扩能改造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2405m2。其中生产房屋12173

25、4m2,生产附属房屋24473m2。全线新增定员1476人其中东扩能改造新增定员124人。1.2.3 行车组织1列车对数根据线路分工与列车开行方案,研究年度本工程列车对数见下表:表1.2-3 各区段客、货列车行车量表 单位:对/日年度运行区间动车城际列车普速客车双层集装箱列车直区列车摘挂列车合计近期义乌-云龙5119719253远期义乌-云龙8171221/243/22712列车编组短编组动车编组8节,长度200米;长编组动车编组16节,长度400米。普速旅客列车编组18节,长度400米;集装箱列车长度800米;直区货车长度800米;摘挂货车长度560m。3运行时间设4小时综合维修天窗时间。4

26、速度目标值金甬铁路按设计速度160km/h,开行双层集装箱,并满足运行时速200km动车组的标准建设。5管理体制本线由省和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按公司法组建甬金铁路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与经营管理,运营管理建议由公司委托铁路局负责。1.2.4 征地、拆迁与土石方1征地本工程永久用地m2,主要为耕地计m2,其中根本农田202.36 hm2和林地180.54 hm2。本工程临时用地hm2,占地类型以林地主要为疏林和灌草地和低产田为主。2拆迁拆迁各类建筑物总计777600m2,其中金甬正线工程含义乌、云龙右线绕行段拆迁各类建筑物512251 m2区间拆迁395942m2,站场拆迁116309m2,

27、平均每正线公里拆迁约2764m2;东编组站改造拆迁各类建筑物2866 m2;动车运用所与走行线工程拆迁各类建筑物262483m2。3土石方主体工程设计全线土石方挖填总量为万m3,其中挖方万m3,填方万m3,利用方万m3,总借方万m3,总弃方万m3。经水保方案优化后,全线土石方挖填总量为万m3,其中挖方万m3,填方万m3,方案加大隧道出渣调配利用,工程挖方尽可能利用为填方,利用方万m3,总借方万m3,总弃方万m3。1.2.5 大临工程1取土场主体工程拟设置取土场12处,取土量为万m3,总占地面积m2,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经水保方案优化后,工程共需设置取土场12处,优化减少取土场取土量,优化后取土

28、方量万m3,占地m2,工程取土场均为坡面取土场。2弃土场主体工程拟设置弃土场57处,弃土量为万m3,占地m2,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经方案优化后,工程共需设置弃土场57处,优化减少弃土场弃土量,优化后,弃土量为万m3,占地m2。3施工生产生活区本项目施工生产生活区总占地面积为m2。大临设施:大临设施总占地m2,主要包括铺轨基地1处共16hm2,轨枕场1处共m2,材料厂4处共8hm2,混凝土集中拌和站15处共m2,填料集中拌和站6处共m2。其他临时设施:临时施工场地74处共37hm2,临时堆土场37处共17hm2,临时电力线共m2。1.2.6 投资估算本项目由省铁路投资集团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

29、,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亿元,其中土建投资亿元。本项目建设资本金以省与沿线地市与铁路总公司共同筹资为主,约占资本金的50%,剩余50%使用国银行贷款。1.2.7 建设工期主体工程计划2017年1月开工,2020年12月全线完工,总工期4年48个月。施工准备:工期3-6个月,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区段,征地拆迁时间一般可按13个月,城市一般可按36个月,不影响总工期的其他施工地段按实际情况流水安排。路基工程:工期24个月,同时考虑612个月的沉降工期,主要包括路基填筑、开挖、过渡段、地基处理、路基防护、支挡结构与相关工程局部。桥涵工程:工期26个月,主要包括桥梁的根底、墩台与特殊孔跨的现浇梁工程。隧

30、道工程:工期32个月,主要包括正洞开挖与后序工程施工,涵盖了施工中影响隧道专业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线路。其中千石岩隧道L=14729m工期31个月,鲍村隧道L=10404m工期29个月含施工准备,隧道综合进度按围岩级别不同按单口月成洞30160m考虑。铺架工程:工期20个月,主要包括T梁架设,无砟道床、有砟道床与轨道铺设,其中T梁架设16个月,进度2双线孔/日;铺轨5个月,无砟铺轨进度4km /天,有砟铺轨天。四电等站后工程:工期12个月,主要包括架空电力线路与接触网工程的基坑开挖、支柱安装、导线架设,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沟槽的开挖回填,电缆敷设,设备安装、调试与相关工程局部组成。联调联试与运行

31、试验:工期6个月。1.3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 线路与铁路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组成局部。因此,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与路网的规划协调性分析“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提出,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要任务之一是根底设施建设,包括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建设城际快速网络、强化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农村交通建设、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地港澳交通6项容。规划对铁路的总体要,科学推进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大能力运输通道,形成快速客运网,强化重载货运网。开展高速铁路,根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贯穿“四纵四横客运

32、专线,建设相关辅助线、延伸线和联络线。强化区际干线,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相结合,扩大快速铁路客运服务覆盖围。金甬铁路东起枢纽,与沿海通道、杭甬通道相连,西与沪昆通道相通,形成了地区与-港至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路网上填补了浙东南片区的空白,缩短了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运输距离,进一步完善浙东地区铁路网布局,增强浙东南片区路网的机动灵活性,为沿海战略要地提供便捷、快速、大能力的运输通道。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网抗灾害的能力,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线的建设,符合“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1.3.3 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容性分析1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容性分析拟建线路西起义乌,

33、向西途径东阳、嵊州、新昌、#,讫于鄞州,位于省中部。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拟建工程沿线区域不属于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国土资源开发要求。本项目图1.3-1 本工程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位置2与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开发方式省国土空间分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生态经济地区、国家禁止、省级禁止等八类区域。本工程涉与的区属于国家、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与省级生态经济地区。图1.3-2 本工程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位置工程属于线性工程,且全线桥隧比例高,工程占地少;采用电力牵引

34、,不排放空气污染物;各站产生少量生活污水,对区域农产品生产不构成影响;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产生影响。铁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对带动沿线区域人员流动、经济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工程建设通过设置车站带动周边地块开发,促进城镇化建设,工程建设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总体分析,本工程建设与主体功能区规划要相符的。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本工程涉与的城市规划区有东阳县、嵊州市。1与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根据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四十八条“规划的甬金铁路线东阳段位于东阳城区北侧,沿北山南麓走线,向西北经义乌城区与浙赣铁路相接。 本项目设计线路与规划中的线位一致,与规划

35、相符合。2与嵊州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根据嵊州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新建甬金和嵊上铁路,其中甬金铁路沿甬金高速公路南侧走线,本项目设计线路与规划中的铁路线位与车站位置根本一致,沿线区域规划主要为绿化带,距离嵊州市规划的商住区最近距离超过200m,因此,工程与嵊州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较好。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2.1 声环境现状概况1市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分贝,声环境质量属一般;象山、慈溪、余、#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均属较好,分别为分贝、分贝、分贝、分贝、分贝。居民文教区昼间噪声市六区、慈溪、余、#、象山、全部达标,夜间噪声仅象山、达标;混合区昼

36、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仅#超标;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仅市六区超标;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全部超标。2市2015 年全市各区、县市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围为 52.5-54.9 分贝。各区、县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水平等级均为“较好水平。2015 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值与上年相比,新昌县略有上升,嵊州市与上年持平,柯桥区、越城区、上虞区和某某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区域声环境质量改善较明显。3市市各县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在分贝之间,义乌市最高,东阳市最低。各县市城市功能区定点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市城市声环境总体质量略差于2013年。区域环境噪声平

37、均值为分贝,较2013年上升了2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分贝,较2013年上升了分贝。生活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仍是影响我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2014年,市区与7个县市进展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监测覆盖面积平方千米,有效网格测点数944个。各县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在分贝之间,义乌市最高,兰溪市最低。各县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分贝之间,均在70分贝的控制值之。2.2.2 地表水环境现状概况1市2014年地表水水质根本保持稳定,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总体较低,地表水80个市控监测断面中,优良率,比2013年下降个百分点;功能区达标率,比2013年下降个百分点;劣类断面比例11.3%,比2

38、013年上升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石油类。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1%。2市2015 年全市 70 个市控与以上断面中,58.6%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41.4%的水质为、类或劣类。其中类断面有 2 个,占总断面数的 2.9%;类 19 个,占 27.1%;类 20 个,占 28.6%;类 26 个,占 37.1%;类 2 个,占 2.9%;劣类 1 个,占1.4%,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有 42 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 60.0%,不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有 28 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 40.0%。2015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稳中

39、趋好,局部流域改善明显,流域水质差异较大。水域污染分布特征表现为城市周边河流和流经城市水体水质污染仍较为严重;娥江水系总体水质有所变好;鉴湖水域水质明显变好;绍虞平原河网总体水质明显变好;浦与壶源江水系水质继续保持优秀。2015 年全市地表水超标的主要 4 项污染物分别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2015 年各区、县市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汤浦水库、蔡水库、南山水库、长诏水库水质优良,水质状况为-类水质,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3市2014年,全市42个地表水断面中,类、类水断面数为22个,占断面总数的52.4%;类水断面14个,占33.3%;类水质断面4个,占9.5%;劣类

40、水断面2个,占4.8%。与2013年相比,符合与优于类水标准的断面数上升了个百分点;类水断面数上升了个百分点;类断面数下降了个百分点,劣类水断面数下降了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较上一年有所好转。全市8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GB 3838-2002标准中的类水标准。2.2.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概况1市2014年,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标天数比例83%,相比2013年上升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02天,超标62天,其中轻度污染53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2天。市区环境空气复合污染特征明显,首要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中、PM10和NO2年平均浓度超标。2014年各县市10个省控

41、站点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达标天数比例围73.7-87.1%。各县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年平均浓度均超标,余、慈溪PM10年均浓度超标。2014年市区二氧化硫浓度围5g/m73g/m,年平均浓度17g/m,比2013年下降22.7%,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日均值全年无超标天。各县市二氧化硫浓度围3g/m108g/m,年平均浓度16g/m。2014年市区二氧化氮浓度围9g/m122g/m,年平均浓度41g/m,比2013年下降6.8%,年均值超标倍,日均值超标10天,超标率2.7%。2014年市区PM10浓度围14g/m261g/m,年平均浓度73g/m,比2013年下

42、降15.1%,年均值超标倍,日均值超标22天,超标率6.0%。各县市浓度围8g/m264g/m,年平均浓度为70g/m。2014年市区PM2.5 浓度围8g/m202g/m,年平均浓度46g/m,比2013年下降14.8%,年均值超标倍,日均值超标49天,超标率13.4%。2市2015 年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天数比例在72.6%-85.3%之间,平均为79.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围在之间,平均为。市与各区、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经评价均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各区、县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越城区 73.9%、柯桥区 72.6%、上虞区 74.6%、某某市

43、73.5%、嵊州市 81.8%、新昌县 85.3%。2015 年度全市各区、县市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围为0.066 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均值为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区、县市级以上城市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围为 0.0090.093 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均值为毫克立方米。嵊州市、新昌县日评价达标率分别为98.9%、99.5%。嵊州市和新昌县年平均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5 年度全市各区、县市级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围为0.255 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均值为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的 0.093 毫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 15.1%。2015 年度全市各区、县市级以

44、上城市细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围为0.192 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均值为 0.053 毫克/立方米,其中越城区年均值为 0.056 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了 11.1%。3市2014年全市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全市8个城市、级空气质量天数优良天数均为60以上,其中磐安县达到90以上,均以级的天数为主。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围,平均为。全市SO2、NO2、PM10、CO和O3等六项污染物单项指数中,单项指数最高,是各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其次为PM10、NO2和O3。二氧化硫全市年均浓度在m3之间平均为m3,8个城市全部达标。二氧化氮全市年

45、均浓度在m3之间平均为m3。3个城市不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全市年均浓度在m3之间平均为m3。6个城市不达标。细颗粒物全市年均浓度在m3之间平均为m3。8个城市均不达标。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围、评价等级2.2.1 评价围本次评价各专题的具体评价围依据环评导如此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生态影响、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 声环境、HT/J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地面水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大气环境、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 输变电工程确定,具体如下:表2.2-1 评价围汇总表环境因素评价围生态环境1工

46、程设计外侧轨道用地界向外300m以区域;2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100m以区域;3取、弃土渣场与临时用地界外100m区域;4过水桥涵两侧300m以水域;通航河流桥位上游500m、下游1km河段。在满足以上评价围的条件下,工程过#斑竹白颈长尾锥保护小区、斑竹华溪省级森林公园和斑竹省级森林公园路段的评价围适当扩大到对整个敏感区域可能产生影响的围。声环境线路外轨中心线两侧或站、场边界外200m以区域。振动环境线路外轨中心线两侧60m以区域。地表水环境评价围为本工程设计围的动车所、东客整所和沿线11座车站东、义乌、溪、东阳、南山湖、嵊州、新昌、溪口、#、云龙、北仑港与沿线跨越的主要水体,并将线路涉与的饮

47、用水源保护区作为评价的重点。电磁环境1220kV户外式牵引变电所评价围为站界外40m;2GSM-R基站评价以天线为中心半径50m区域为分析影响的重点围;3电视受影响评价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50m以。2.2.2 评价工作等级1生态环境m2,沿线区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受线路总体走向、技术标准、地质条件的限制以与沿线地方政府的要求,穿越了#斑竹白颈长尾锥保护小区、斑竹华溪省级森林公园和斑竹省级森林公园3处生态敏感区,根据HJ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 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如此,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工作按一级评价开展。2声环境本工程为

48、大型铁路项目,项目建设前后大局部路段噪声级增量在5dBA以上,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声环境的要求,确定本次评价等级为一级。3振动环境参照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工作要求。4地表水环境本工程排污单位为工程围的动车所、东站与沿线10座车站,其中动车所污水排放量最大,为380m3/d,小于1000m3/d。根据工程分析与污染源类比调查,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所以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回用或排入附近农灌沟渠,按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如此 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等级确定为三级。5环境空气项

49、目不设锅炉,无集中式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项目无新增大气污染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工程污染分析3.1.1 噪声1施工期噪声源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如此HJ 2034-2013,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与车辆的噪声源强汇于表3.1-1。表3.1-1 施工机械与车辆噪声源强施工阶段序号施工设备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LmaxdBA土方阶段1轮胎式液压挖掘机5842推土机5843轮胎式装载机5904各类钻井机5875卡 车592根底阶段6平地机5907空压机5928风锤598结构阶段9振捣机5

50、8410混凝土泵58511气动扳手59512移动式吊车59613各类压路机57686各阶段14发电机5982运营期噪声源本工程正线为新建客货铁路,正线轨道采用60kg/m钢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除长度大于1km以上的隧道与隧道群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外,其余地段采用有砟轨道结构;桥梁采用箱梁。噪声源强按铁道部铁计201044号文件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如此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确定。本次评价采用的列车噪声源强详见下表。表3.1-2 列车噪声源强表单位:dBA列车类型速度,km/h源强,dBA备 注路堤线路桥梁线路旅客列车50无缝线路、60kg/m钢轨

51、,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线路;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m,轨面以上3.5m处。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新型货物列车50无缝线路、60kg/m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线路;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m,轨面以上3.5m处。60708090100双层集装箱列车5060708090100动车组有砟轨道160无缝线路、60kg/m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线路;桥梁线路为13.4桥面宽度、箱型梁、带1米高防护墙。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m,轨面以上3.5m处。根据动走线实测数据,1

52、60km/h以下动车组噪声源强汇于表3.1-3、表3.1-4中。表3.1-3 动走线桥梁线路类比监测结果测量次数源强,dBA类比条件25m1无缝线路、60kg/m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线路,T型梁;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m,轨面以上3.5m处。234平均值表3.1-4 动走线路堤线路类比监测结果测量次数源强,dBA类比条件25m1无缝线路、60kg/m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线路;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m,轨面以上3.5m处。2平均值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动车组噪声源强选择为:当车速为60km/h,在距轨道25m处动车组通过时段

53、的桥梁线路源强采用63.9dB(A),路堤线路源强采用69.3dB(A)。3.1.2 振动1施工期振动源本工程施工期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各类施工机械振动源强见表3.1-5。表3.1-5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VLzmax:dB施工阶段施工设备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510203040土方阶段挖掘机82-8478-8074-7669-7167-69推土机8379746967压路机8682777169重型运输车80-8274-7669-7164-6662-64根底阶段振动夯锤10093868381风 锤88-9283-857873-7571-73空压机84-858174-7870

54、-7668-74结构阶段钻孔机63混凝土搅拌机80-8274-7669-7164-6662-642运营期振动源本工程建成运营后,列车运行中车轮与钢轨撞击产生振动,经轨枕、道床、路基或桥梁结构、地面传播到建筑物,引起建筑物的振动。本工程为客货共线,无缝、60kg/m钢轨,桥梁采用箱梁。轨道除长度大于1km以上的隧道与隧道群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外,其余地段采用有砟轨道结构。振动源强根据铁道部铁计201044号文件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如此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确定。列车运行振动源强见表-6。表-6 列车振动源强表列车类型速度,km/h本次评价拟采取源强备 注

55、路堤线路dB桥梁线路dB动车组160无缝、60kg/m钢轨,轨面状况良好,平直线路;桥梁线路为箱梁。地质条件为冲积层。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30m的地面处。普速客车507080110120130140150160新型货车60708090100集装箱货车608090100动车组16066无缝、60kg/m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无砟轨道,平直线路。地质条件为冲积层。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30m的地面处。为了确定隧道的振动源强,选择具有可类比性的西长线的槐树岭隧道、延庆县的军都山隧道作为振动源强类比调查和测试的对象。表3.1-7 类比铁路隧道振动源强实测结果隧道名称隧道位置列车速度km

56、/hVLzmaxdB备注上行下行槐树岭西长线8090客货运军都山延庆大线3845货货运表注:测点布设均在下行侧。根据槐树岭隧道监测结果,车速8090km/h条件下,多列车振动VLzmax平均值为89.0dB,本次评价隧道段客车源强按89.0dB此进展预测。根据军都山隧道隧道监测结果,车速3845km/h条件下,多列车振动VLzmax平均值为87.2dB;本次评价货车源强按87.2dB进展预测,不同货运列车考虑运行速度、轴重修正。动车组源强采用条件相似的沪宁铁路栖霞山隧道动车组振动类比监测结果。类比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1-8 铁路隧道振动监测结果表隧道名称隧道所在线路列车运行速度km/hVLZ

57、maxdB测点位置备注栖霞山沪宁铁路洞距轨道电力牵引、碎石道床、无缝线路、轴重小于16t本次隧道动车组源强选取:动车组行车速度为118.7km/h时,隧道振动源强VLZmax值为86.9dB。3.1.3 废气1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一是施工过程中开挖、堆放、运输土方与运输堆放和使用黄沙、水泥等建材所产生的扬尘;另一类是施工机械和重型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m。2运营期大气污染源项目运营后,列车牵引类型采用电力牵引,没有机车废气排放。本工程不新增加生产、生活锅炉,无锅炉废气排放。3.1.4 污水1施工期

58、地表水污染源分析本工程施工期污水来源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与车辆冲洗水、桥梁施工污水等。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动植物油、SS等,各污染物浓度COD:200300mg/L,动植物油:50mg/L,SS:80100mg/L。施工机械与车辆冲洗水泥沙含量较高,各污染物浓度COD:5080mg/L,石油类:、SS:150200mg/L。桥梁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2运营期地表水污染源分析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源于动车运用所和沿线车站。动车所污水主要有生产废水来自车辆外皮洗刷污水、少量维修含油污水、车辆集便器卸放的高浓度集便污水、以与生活设施排放的生活污水。沿线车站污水主要是旅客候车和铁路职工办公、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