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导学案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10736061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竹影》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竹影》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竹影》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竹影》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影》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竹影导学案.精品文档. 竹影 七年级备课人:杨小红审核:七年级语文组时间:2010年7月班级:_姓名:_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幽蝉、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2、通读全文,概括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课 时:2课时导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朗读概括法,品读圈点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工整地抄在下列横线上,每个三次,并注音。 _ _ _2、收集丰子恺的个人资料,探究一下:他是怎样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

2、 _ _3、分别剪贴一幅“中国写意画西洋油画在下面”,初步比较不同点。 _ _课堂导学:第一课时导学要点:通过朗读,积累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导学设计:一、导入: 出示一幅有关竹子的墨画,由对“竹”的关注自然引出课题。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三、介绍作者,检查预习(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文第一遍,验证一下:本文是否真的在写“竹影”之景呢? _2、速读课文第二遍:用几个短语概括一下:“我和小伙伴们的活动”。 _3、讨论:作者为什么偏偏要以“竹影”为题? _ _五、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本文重点写了“我和伙伴们在月光下_”,领路人“爸爸”的出现,给我们讲解了_

3、。读完全文后,我感悟到_。课堂练习:1、听写“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2、搜集有关“竹”的诗句。第二课时导学要点:通过品读,体会景物的特点;联系生活,感受儿童的情趣;借助爸爸的话与你的美术知识,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导学设计:一、温故而知新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哪些活动?借助这些活动,表现了什么? _ _二、品读圈点,感受童趣教师引导: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你认为作者的哪些描写最为生动有趣,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把体会写在旁边空白处。提示:可以某个词、句式、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评论。如:原来月亮在东方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正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

4、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评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院子里的光景当作一幅画,一支乐曲来描绘,形容生动地再现了院子里的光景由热闹明朗变得沉静幽静幽暗,符合孩子的视觉特点。 _ _ _三、讨论感悟1、“游戏本是儿童的天性”,课文为什么要写父亲的参与? _ _2、文中的父亲,在你眼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_ _四、拓展延伸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童年,都做过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也进行过某种艺术创作,只是当时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们再来重新审视吧!如:堆雪人、堆积木、玩泥巴建筑雕塑艺术_五、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_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两条。 _ _课堂练习:请你回想儿时

5、富有童趣的一件事,自取一个题目,并用一段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_ _ _课后练习:从竹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它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造作。在唐代,曾有一位叫戴嵩的名画家,因为疏忽了对生活的留恋,使那幅斗牛图成为一幅有瑕疵的珍品,给艺术留下了一份缺憾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扯着九只羊,每只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一张之后就

6、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童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天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

7、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1、摘录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_2、短文记叙了三件事,根据记叙的要素知识,第一件事的结果是( )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个故事讲给我们听。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每段内容概括在10字内)(1)第二件事:_(2)第三件事:_4、丰子恺从创作中悟出了“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的道理。其实,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能得到不同的启示。试用一句简明的话概述你从丰子恺作“牵羊图”和戴嵩作“斗牛图”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_ _ _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