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极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735985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极版(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第1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组织学的根本概念和根本组织的内容,各种显微镜的不同用途,组织学观察标本的根本制作方法,常规HE染色法,特殊染色技术的根本概念。1、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标本制作:切片法和非切片法切片法:石蜡切片术(1) 取材与固定:(2) 脱水与包埋:(3) 切片与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特点:碱性,使细胞核内染色质以与细胞质内核糖体等染成紫蓝色;伊红特点:酸性,使细胞质以与细胞外基质中成分染成粉红色嗜碱性:细胞核、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嗜酸性:细胞质基质、溶酶体、线粒体嗜铬性: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 亲银性:硝酸银处理后呈黑色 嗜

2、银性:假如经硝酸银处理后,尚需复原剂才显色 异染性:肥大细胞中颗粒经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4) 封片:非切片法:涂片、铺片、磨片组织学的概念: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与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组织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外基质:由细胞分泌形成四大根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光镜技术: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um石蜡切片术:取材和固定、脱水和包埋、切片5 10 m 厚和染色、封片染色方法: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镀银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电镜技术: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

3、m透射电镜术扫描电镜术:用于观察组织细胞外表结构,具有真实的立体感,无需制备切片组织化学术:一般组织化学术糖类: PAS过碘酸希夫反响,显示多糖和糖蛋白,呈紫红色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第2章上皮组织本章重点: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特点:细胞多、排列紧、间质少;无血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有基膜;功能多样化。分类: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外表腺上皮构成腺体被覆上皮: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等假复

4、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皮肤表皮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细胞外表的特化结构:1、 游离面:a、微绒毛: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组成。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直径0.1um,使细胞外表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光镜下可见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肾小管的刷状緣b、纤毛:长510 m ,直径约0.2 m ,光镜下可见,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功能。内部结构:周围9 组二联微管,中央2条单微管9 + 2;动力蛋白臂,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

5、。2、侧面:a严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有屏障作用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b中间连接:又称粘着小带,位于严密连接下方,有粘着作用,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c桥粒:呈斑状连接,结实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受摩擦皮肤、食管。d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细胞膜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蛋白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管腔。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邻存在,如此称连接复合体。3、 基底面:a、基膜:由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由基板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由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硫酸肝素蛋白多糖构成,上皮细胞分泌和网板分为网状纤维和基质, 结缔

6、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产生构成。功能:支持和固着; 半透膜, 利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并影响细胞分化b、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胞膜垂直折向胞质形成的皱褶,内含长杆状线粒体;主要见于肾小管。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外表积,有利于物质转运。C、半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第3章结缔组织本章重点: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组成,结构特点、分布于功能;疏松结缔组织各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细胞间质。分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特殊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而来。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一细胞1成纤维细胞结构:

7、胞体较大,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EM: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兴旺。功能: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构成纤维和基质,参与创伤组织的修复。纤维细胞: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2巨噬细胞结构:形状不规如此,可有伪足;胞质嗜酸性,可含吞噬物;核小,深染。EM:有皱褶或微绒毛;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剩余体。趋化性:细胞沿趋化因子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的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动的特性,是巨噬细胞发挥功能的前提。功能:a、吞噬作用:特异性吞噬通过识别因子如抗体识别和粘附被吞噬物细菌、病毒、异体细胞等,非特异性吞噬直接粘附被吞噬物粉尘、死亡的自体细胞等。b、

8、抗原提呈作用:抗原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等生物分子;机体免疫系统能对外来抗原发动攻击c、分泌功能:溶菌酶、补体, 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3浆细胞结构:核圆,偏于一侧,异染色质常成粗块状,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EM:大量粗面内质网平行排列。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4肥大细胞结构: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分泌颗粒,颗粒具有嗜碱性。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发过敏反响。5脂肪细胞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功能: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参与创伤修复。7白细胞二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时

9、呈白色,又名白纤维,数量最多EM:为成束的胶原原纤维,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约64nm。成分:型与型胶原蛋白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2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名黄纤维EM:弹性蛋白位于核心和微原纤维由原纤维蛋白构成,位于外周组成。特性:富于弹性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并存,赋予组织韧性和弹性,使器官兼能保持形态和具可变性。3网状纤维嗜银性,呈PAS阳性反响EM:有64nm周期性横纹组成:型胶原蛋白,外表覆糖蛋白分布:网状组织、基膜的网板三基质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其生物大分子主要为蛋白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1蛋白多糖又称粘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组成:蛋白质和多糖又名氨基已糖多糖、糖胺多糖,多糖包

10、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等。透明质酸是曲折盘绕的长链大分子,构成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其它多糖就像洗瓶刷子上的毛一样与核心蛋白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排列,形成蛋白多糖单位,后者再通过结合蛋白结合于透明质酸长链分子,形成蛋白多糖聚合体。功能:形成分子筛,有利组织液通过,制细菌扩散,使基质成为防御屏障。2纤维粘连蛋白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粘连性糖蛋白(3 )组织液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局部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功能:构成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产生或回流障碍,导致组织脱水或水肿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功能: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根本成分,为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育提供微环境。

11、第四章 血液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构成血细胞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55%血涂片Wright或Giemsa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最常用的方法;染色液含美蓝、伊红、天青等,将各种血细胞一次染出血浆 :水、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分类和计数的正常值红细胞男:4.05.51012/ L女:3.55.01012/ L白细胞4.01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 5070嗜酸性粒细胞0.53嗜碱性粒细胞 01单核细胞 38淋巴细胞2530血小板100300109/ L二红细

12、胞结构 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5 m;中央浅染、较薄,厚约1 m ;周缘较厚,约2 m 1、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故呈红色。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 120 天。老化的红细胞被脾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吞噬去除正常值:于男性为120 150gL,于女性为 110 140gLHb结合与运输O2和CO2,即供应全身细胞所需的O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局部CO2;Hb与CO 结合更结实,可导致煤气中毒2、网织红细胞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内尚残留局部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在血流中1天后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正常值: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临床意义:骨

13、髓造血功能障碍和贫血疗效的评价三白细胞有核的球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24小时内以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或淋巴组织根据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有粒:1、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形态:直径1012 m,胞质含许多细小颗粒,核呈杆状或分叶25叶;细菌严重感染时核左移12叶,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时核右移45叶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为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类特殊颗粒:浅红色,80,为分泌颗粒,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功能: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亡,变为脓细胞2、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直径1012 m ,核分叶、S形或不规如此;胞质内含大小不

14、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分泌物同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细胞基质内有白三烯功能:参与过敏反响的形成3、嗜酸性粒细胞:直径1015 m ,核多2 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与阳离子蛋白功能: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响,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无粒:1、单核细胞:形态:直径14 20m ;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如此,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功能: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2、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68 m ,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中淋巴

15、细胞:912 m ,胞质较多,含少量嗜天青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大淋巴细胞:1320 m 电镜:胞质富含游离核糖体,可含溶酶体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有局部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中分类:1.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T细胞,于胸腺产生,占752.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B细胞,于骨髓产生,占1015,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3.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占10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四血小板: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光镜:双凸圆盘状,直径24 m ;受刺激后伸出突起;在血涂片上常聚集成群;分中央颗粒区含血小板颗粒和周边透明区电镜:透明区含有微管和微丝;颗粒区有特殊颗粒

16、颗粒、致密颗粒和少量溶酶体;有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功能:特殊颗粒含血小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致密颗粒含5羟色胺、钙离子等;参与止血和凝血,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修复血管寿命:714天第六章 肌组织肌组织分类: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构成:大量肌细胞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细胞膜称肌膜,肌细胞质称肌浆。一骨骼肌: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肌卫星细胞:位于骨骼肌纤维外表,扁平有突起;肌损伤时可增殖分化,子细胞融合入受损肌细胞,参与肌纤维的修复胞体:长圆柱状,直径10100 m ,长140 mm。胞核:椭圆形,数十至数百个,位于周边。胞质:充满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有周期

17、性横纹暗带A带,中央有H 带,H 带中央有M 线明带I 带,中央为Z 线肌节:相邻2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 2 I 带+A带+1/ 2 I 带构成,长1.53.5 m,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肌原纤维间有肌浆网,大量线粒体、糖原、肌红蛋白粗肌丝:分布:肌节中央,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M 线,两端游离结构:长约1.5 m ,直径15nm;由肌球蛋白组成,肌球蛋白为豆芽状,分头杆两局部,头部为横桥,有ATP酶活性细肌丝:分布:一端固定于Z 线,一端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H 带外侧形状;长约1 m ,直径5nm;组成:肌动蛋白有

18、与肌球蛋白头部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可与Ca2+ 结合2、横小管:概念: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同一平面的横小管分支吻合,环绕肌原纤维;分布: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功能:将肌膜的兴奋传导至肌纤维内部3、肌浆网:概念: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结构:肌浆网纵行包绕肌原纤维的局部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形成的扁囊称终池三联体triad: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功能:膜中有钙泵和钙通道,贮存和释放Ca2+肌丝滑动原理:运动神经末梢将冲动传递给肌膜兴奋经横小管传递给肌浆网,释放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构型变化,肌动蛋白上的

19、肌球蛋白结合位点暴露,与肌球蛋白横桥结合ATP 被分解释放能量,横桥弯曲,将细肌丝牵引向M 线细肌丝向M 线滑动,明带、肌节、肌纤维均收缩Ca2+ 被泵回肌浆网,肌钙蛋白等复原,肌纤维松弛二心肌:分布于心脏,收缩具自动节律性,无肌卫星细胞光镜:不规如此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核12 个,居中有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位于周边,核周胞质染色浅,内含脂褐素细胞以闰盘连接电镜:有粗肌丝、细肌丝和肌节肌原纤维粗细不等,其间线粒体丰富横小管位于Z 线水平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兴旺,终池小而少,多形成二联体闰盘横位局部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局部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交流和电冲动传递,使心肌舒缩同步

20、化三平滑肌:分布:广泛分布于中空性器官管壁内光镜:长梭形,大小和形状因所在部位和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异无横纹,胞质嗜酸性单核,杆状或椭圆形电镜:无肌原纤维,可见粗肌丝和细肌丝与中间丝,假如干粗细肌丝聚集形成收缩单位肌丝滑动导致收缩胞膜上有密斑,胞质内有密体,为细肌丝附着处细胞间有兴旺的缝隙连接,使功能同步化第七章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为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成分:神经细胞:约1012个,也称神经元,承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一) 神经细胞:结构1、胞体:大小形状不一,5100 m 细胞核:位于胞

21、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细胞质: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还有GC、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脂褐素细胞膜:含受体、离子通道,为可兴奋膜,承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尼氏体:光镜:强嗜碱性,粗块状或小颗粒状;电镜: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功能:合成复制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化学信息载体,为小分子物质神经调质:肽类,调节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响神经原纤维:光镜: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织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电镜: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中间丝功能: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

22、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2、树突: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树突,从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树突内胞质的结构与胞体相似在分支上有大量棘状的短小突起,称树突棘功能:极大地扩展了神经元承受刺激的外表积3、轴突:每个神经元有一条轴突,由轴丘发出,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比树突细,直径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胞膜称轴膜,起始段轴膜厚,产生神经冲动, 沿轴膜向终末传递;胞质称轴质,无尼氏体,含神经丝、微管、微丝等,参与物质运输慢速轴突运输:胞体内形成的神经丝、微丝和微管缓慢向轴突终末延伸快速顺向轴突运输:由胞体向轴突终末快速输送蛋白质、酶、含神经调质的小泡等快速逆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

23、的代谢产物、或由轴突终末摄取的物质、病毒或毒素运输到胞体分类 1、按神经元的突起数量分三类: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最多双极神经元: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很少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然后呈形分为两支,周围突分布到周围器官,承受刺激,为树突;结构与轴突相似和中枢突进入S, 传出冲动,为轴突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一般为多极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主要为多极神经元,位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加工和传递信息;占神经元总数99以上3、按神经元轴突的长短分为两型:高尔基I 型神经元:是具有长轴突(可长达1米以上)的大神经元高尔

24、基II 型神经元:是具有短轴突(仅数微米)的小神经元多神经干细胞:分布:脑和脊髓的室管膜下区、大脑海马形态:类似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巢蛋白。功能:在特定环境下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替换正常凋亡的细胞或参与损伤修复二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最常见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或胞体连接,分别形成轴-树、轴-棘或轴-体突触分类: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电突触缝隙连接,传递生物电流于人极少结构: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构成突触前成分:即突触小体,为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内有突触小泡,含神经递

25、质或调质;突触前膜较厚,含钙离子通道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含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受体三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除突触部位以外,都被神经胶质细胞分隔、绝缘,以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和不受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有四种,在HE染色切片中,除室管膜细胞外,不易区分,用不同的镀银染色法如此能显示各种细胞的全貌中枢神经系统 1、星形胶质细胞体大,呈星形多突起, 核圆或卵圆形,胞质内含胶质丝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构成的中间丝功能:支持和绝缘突起末端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外表构成胶质界膜;在血管周围形成神经胶质膜,参与构成血-脑屏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组织损伤时,细胞增生形成

26、胶质瘢痕血-脑屏障:构成: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严密连接;基膜;神经胶质膜功能: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选择性允许营养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内环境稳定2、少突胶质细胞:分布:神经元胞体附近与轴突周围。胞体较小,突起较少;突起末端扩展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功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3、小胶质细胞:最小,胞体细长或椭圆,核小、染色深;突起细长有分支,外表有许多棘突由血液单核细胞迁入演变而成,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转变为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也可能起源于神经外胚层4、室管膜细胞:衬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形成单层上皮,即室管膜呈立方或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少数细胞有纤毛

27、;局部细胞的基底面有细长的突起伸向深部;参与产生脑脊液于脉络丛周围神经系统 1、施万细胞:参与PNS中神经纤维的构成,于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中的施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所差异;施万细胞的外外表有基膜;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与其轴突再生2、卫星细胞: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核圆,染色质较浓密;细胞外外表有基膜四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与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类: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套在轴突外;相邻施万细胞间的狭窄处称郎飞结,相邻两个郎飞结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一个结间体的外围局部即

28、为一个施万细胞施万细胞的结构分三层:中层为髓鞘,以髓鞘为界胞质分为内侧胞质和外侧胞质。内侧胞质极薄,光镜下难分辨;外侧胞质略厚,核位于其中髓鞘由多层细胞膜同心卷绕形成,电镜下呈明暗相间的板层状;含大量髓磷脂和少量蛋白质;锇酸固定标本上,可见髓鞘切迹,为内、外侧胞质间的狭窄通道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施万细胞为不规如此的长柱状,外表有数量不等、深浅不同的纵行凹沟,纵沟内有较细的轴突,施万细胞的膜不形成髓鞘;一条无髓神经纤维可含多条轴突;由于相邻的施万细胞衔接严密,无郎飞结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结构:与PNS的相似,但是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的多个突起末端形成扁平薄膜,可包卷

29、多个轴突,其胞体位于神经纤维之间,神经纤维外外表无基膜,髓鞘内无切迹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纤维:轴突外面没有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轴突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经纤维或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神经纤维的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轴膜进展;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快;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导速度慢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多数神经兼含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与自主神经纤维神经外膜:包裹在一条神经外表的结缔组织。神经内膜:每条神经纤维外表的薄层结缔组织。神经束膜:位于神经纤维束外表,由几层扁平细胞围成。细胞间有严密

30、连接,对进出神经纤维束的物质起屏障作用五神经末梢 概念: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遍布全身分类: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内脏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末端,感受环境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为感觉神经纤维终末分支,分布于表皮、角膜、各种结缔组织;感受温度、应力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参与产生冷、热、轻触和痛觉分布:真皮乳头,于手指最多结构:卵圆形,长轴与皮肤外表垂直;小体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感觉神经纤维末梢盘绕在扁平细胞间。功能:感受应力刺激,参与产生触觉分布: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

31、关节囊等处结构:体大,圆或卵圆形,中央有一均质状圆柱体,内含神经纤维末梢,周围多层扁平细胞呈同心圆排列。功能:感受较强的应力,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分布:骨骼肌内。结构:梭形,外表有结缔组织被囊;内含数条细的梭内肌纤维,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纤维中段;感觉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中段,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在肌纤维两端。功能:为本体感受器,感受骨骼肌的舒缩状态,参与调节骨骼肌活动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分布:骨骼肌光镜: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端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呈葡萄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形成突触;又称神经肌连接电镜:骨骼肌

32、纤维外表凹陷为浅槽,槽底肌膜即突触后膜,有许多皱褶;轴突终末即突触小体,嵌入浅槽,突触小泡内含乙酰胆碱功能:支配骨骼肌收缩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分布:心肌,内脏与血管平滑肌,腺体结构:无髓神经纤维分支末段呈串珠样膨体,贴附于细胞外表或穿行于细胞之间,与细胞建立突触。功能:控制或调节肌细胞收缩、腺体分泌第10章 循环系统组成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淋巴管系统::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导管心脏 (一) 心壁的结构内皮:单层扁平上皮,外表光滑,利于血液流动 内皮下层:内层为薄层结缔组织,有少量平滑肌纤维;外层又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小血管和神经

33、;在心室有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2.心肌膜 由心肌内纵、中环、外斜构成心房肌纤维短而细,局部细胞含心房特殊颗粒,分泌心房钠尿肽排钠、利尿、扩X血管和降低血压;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有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架结构,称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别附着其上;肌纤维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为心包脏层,为浆膜间皮+ 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脂肪组织;心包脏、壁两层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利于心脏搏动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外表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缩时血液倒流。患风湿性心脏病时,心瓣膜内胶原纤维增生,瓣膜变硬、变形,可发生粘连,不能正常关闭和开放(二) 心脏传导

34、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室间隔两侧的左右房室束与其分支。发生冲动,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各局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收缩。组成细胞有三种:1.起搏细胞: 心肌兴奋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中心; 细胞小, 梭形或多边形, 细胞器较少, 有少量肌原纤维, 较多糖原2.移行细胞: 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周边与房室束;传导冲动;结构介于起搏细胞和心肌细胞间3.蒲肯野纤维: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 纤维短而粗, 形状不规如此,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较少,缝隙连接兴旺;与心室肌纤维相连,将冲动快速传递到心室各处,引发心室肌同步收缩动脉一大动脉弹性动脉内皮:

35、内皮细胞含特征性、长杆状的W-P小体内含vWF,可同时和胶原纤维与血小板结合,参与止血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含少量平滑肌纤维 营养由血管腔内血液渗透供应2. 中膜:很厚,40 70层弹性膜,膜上有窗孔,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平滑肌细胞3. 外膜: 疏松结缔组织;有营养血管,分支进入中膜二中动脉肌性动脉1. 内膜: 有明显的内弹性膜2. 中膜: 较厚, 由1040层平滑肌纤维组成3. 外膜: 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营养血管和神经纤维;有外弹性膜三小动脉 管径0.3 1mm,为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纤维;有较多神经纤维,调节血管的舒缩四微动脉 管径在 0.3

36、mm以下;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 2层平滑肌纤维组成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大动脉:将心脏连续的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中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X,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动脉和微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X,能显著地调节组织局部血流量和血压毛细血管(一) 结构管径最细一般为6 8m、分布最广的血管;管壁由一层内皮和基膜组成周细胞:位于内皮细胞和基膜之间,细胞突起紧贴内皮;含肌动蛋白丝、肌球蛋白,具收缩功能;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参与组织再生(二) 分类1.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由严密连接封闭细胞间隙,基膜完整,胞质内有大量吞饮小泡;以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液之

37、间进展物质交换;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胸腺和肺等处2.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直径60 80nm,一般有隔膜封闭;窗孔为物质交换的途径;分布于胃肠粘膜、一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3. 窦状毛细血管血窦管腔较大且不规如此;内皮细胞间隙较大,血细胞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细胞间隙出入血液;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异静脉1、微静脉管径50 200 m,管腔不规如此,内皮外有或无平滑肌2、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结构似毛细血管,较毛细血管略粗,有些部位内皮细胞间隙较大,有物质交换功能第12章 免疫系统组成1、淋巴器官:中

38、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2、淋巴组织: 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3、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浆细胞、粒细胞等功能:“内审诸己,外察诸异免疫防御:识别和去除进入机体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异体细胞和异体分子免疫监视:识别和去除外表抗原发生变异的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免疫稳定:识别和去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一) 淋巴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孔中充满淋巴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1.弥散淋巴组织:无明确界限;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又称淋巴滤泡。呈球形小体,有明确界限;含大量B细胞,局部Th细胞、滤泡树

39、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刺激后, 产生生发中心。无生发中心者, 称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者称次级淋巴小结;抗原刺激下,增大增多,是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标志。生发中心 暗区:位于淋巴小结一端,着色深细胞嗜碱性强,主要含大而幼稚的B细胞 明区:位于淋巴小结中心,含中等大的B细胞和局部Th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小结帽:含幼浆细胞、记忆性B细胞(二) 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胸腺和骨髓。淋巴性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形成初始T 细胞,在骨髓形成初始B细胞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初始淋巴细胞在此遭遇抗原或承受抗原提呈,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淋巴结结构 被膜:含输入淋巴管

40、门部:含输出淋巴管 小梁:被膜伸入实质形成, 构成粗支架 实质:皮质和髓质1. 皮质浅层皮质B 细胞区:含大量淋巴小结和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副皮质区T 细胞区:位于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又称胸腺依赖区;有许多高内皮微静脉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星状内皮细胞支撑窦腔,许多巨噬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上;淋巴在窦内缓慢流动,利于巨噬细胞去除抗原2. 髓质髓索:索条状淋巴组织;有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髓窦:腔宽大;巨噬细胞多,过滤功能强功能1.滤过淋巴巨噬细胞去除淋某某的抗原物质细菌、病毒、毒素等2.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B 细胞;细胞免疫应答T 细胞第13章 内分泌系统组成

41、: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 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于其它器官中内分泌腺的特点:内分泌细胞形成团、索、或滤泡,无导管,毛细血管丰富一甲状腺结构 分左右两叶;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实质含大量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1、甲状腺滤泡大小不等,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腔内充满嗜酸性均质状胶质,即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周围结缔组织富含有孔毛细血管;滤泡上皮细胞:含氮激素分泌细胞,胞质顶部有分泌颗粒和胶质小泡,产生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形成过程滤泡上皮从血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基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储存。滤泡上皮能从血中

42、摄取I,经氧化,再进入滤泡腔内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最后被水解酶分解,形成T3和T4。2、滤泡旁细胞 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较大,色淡,分泌颗粒内含降钙素 降钙素: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骨盐沉着;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降低血钙二甲状旁腺有被膜,腺细胞排成索团状 1、主细胞:数量多,多边形,色浅,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作用于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促进溶解骨盐;促进肠和肾小管吸收钙,升高血钙2、嗜酸性细胞:青春期前后出现,胞质嗜酸性,含大量线粒体;功能不明(三) 肾上腺结构 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实质分皮质和髓质,前者占肾上腺体积的80%90%皮质 含大量类固醇

43、激素分泌细胞和丰富的血窦1、球状带:较薄,细胞聚集成球团状;细胞较小,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促进肾保Na+排K+和胃吸收Na+ ,维持血容量2、束状带:最厚,细胞排成索;细胞较大,含大量脂滴,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促进蛋白和脂肪转变为糖,抑制免疫应答,对抗炎症3、网状带:最薄,细胞索吻合成网;细胞较小,嗜酸性,含较多脂褐素,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髓质 含髓质细胞、少量交感神经节细胞、血窦,有中央静脉 髓质细胞(嗜铬细胞):多边形,排成索、团,含嗜铬颗粒黄色,分为肾上腺素细胞占80%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四) 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局部组成。腺垂体1.

44、 远侧部a、 嗜酸性细胞:胞质嗜酸性,分泌:生长激素GH:促进肌肉、内脏的生长与多种代谢过程;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 催乳激素PRL:女性较多,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分娩前期和哺乳期功能旺盛 b、嗜碱性细胞:较少,胞质嗜碱性,分泌: 促甲状腺素TSH:促进甲状腺素的形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进女性卵泡发育;促进男性精子发生 黄体生成素LH促进女性排卵和黄体形成;促进男性分泌雄激素 c、嫌色细胞:多,体积小,染色浅,界限不清,局部含少量分泌颗粒,为脱颗粒的嗜色细胞,或处于形成嗜色细胞的初期阶段2. 中间部 由嗜碱性

45、细胞和滤泡构成;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MSH3.结节部 主要由嫌色细胞构成,有少量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4.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上A (结节部上端)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漏斗)垂体门微V(结节部)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远侧部)V窦小V垂体门微静脉与两端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5. 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分泌6种释放激素、3种释放抑制激素 由轴突漏斗释放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调节激素分泌调节调节靶器官神经垂体组成1、无髓神经纤维: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形成的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赫令体:视上核、室旁核的分泌颗粒沿轴突聚集而成的嗜酸性团块,内含

46、抗利尿激素加压素或催产素2、垂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有的含较多脂滴和脂褐素与下丘脑的关系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由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神经垂体为下丘脑激素的贮存和释放部位a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b催产素使子宫平滑肌收缩第14章 消化管一胃 构成 黏膜a上皮:单柱外表粘液细胞 胃小凹 无杯状细胞b固有层:贲门腺 幽门腺 胃底腺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结缔组织 肌层:很厚的平滑肌(内斜中环外纵) 外膜:浆膜胃底腺1.主细胞胃酶细胞 LM光镜结构: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有酶原颗粒 EM电镜结构:RER、GC兴旺,顶部有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2、 壁细胞泌酸细胞L

47、M: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酸性EM: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 功能:分泌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杀菌、内因子3、颈粘液细胞: 分泌酸性粘液;楔形,色淡,核扁平,居基底 4、干细胞: 增殖分化为外表粘液细胞和胃底腺细胞 5、内分泌细胞ECL细胞: 组胺,促进壁细胞泌酸 D细胞:生长抑素,抑制壁细胞 G细胞:位于幽门腺,分泌胃泌素,促进壁细胞泌酸和胃肠粘膜增殖自我保护机制a、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粘液层:不可溶性粘液凝胶- 隔离上皮与胃蛋白酶- 减慢H+向粘膜扩散 2外表粘液细胞HCO3-中和H+H2CO3 碳酸酐酶 CO2 + H2Ob、胃上皮细胞快速更新、迁移二小肠构成

48、粘膜a上皮:单柱 b固有层:大量小肠腺 c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粘液 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外膜:局部十二指肠-纤维膜其余-浆膜粘膜外表积的三级放大: 1.环行皱襞:距幽门5cm回肠中段,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 2.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突出形成 3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指状突起,密集排列形成纹状缘 粘膜上皮:1. 吸收细胞LM:高柱状,游离面有纹状缘 EM: 游离面a微绒毛:使细胞游离面扩大30倍 b细胞衣:糖蛋白,含双糖酶、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是消化吸收的部位 侧面:严密连接阻止肠腔内的物质由细胞间隙进入组织胞质: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GC,将吸

49、收的脂类形成乳糜微粒功能2.杯状细胞 分泌粘液;从十二指肠至回肠,逐渐增加3.内分泌细胞I 细胞:胆囊收缩素- 促胰酶素 S细胞:促胰液素4.潘氏细胞 小肠腺特有,锥形,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5.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下半部,小,柱状;增殖分化,更新上皮细胞粘膜固有层 :小肠腺 中央乳糜管:腔大,内皮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运输乳糜微粒 有孔毛细血管:水溶性物质经此入血 少量平滑肌纤维:收缩可缩短绒毛,利于淋巴和血液运行 淋巴小结:十二指肠、空肠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为集合淋巴小结三大肠 无环行皱襞和绒毛 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 大肠腺兴旺,含大量杯状细胞 外纵行肌三处增厚形成结肠

50、带第十五章 消化腺组成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腺和肝小消化腺:小唾液腺、食管腺、胃腺、肠腺功能 分泌消化液,进展化学消化,内分泌(一) 胰腺结构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胰腺小叶实质分为:外分泌部,为浆液性腺;内分泌部胰岛1外分泌部 1. 腺泡:主要由胰腺泡细胞组成,为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 分泌:1.消化酶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DNA 酶和RNA 酶等,分别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2.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两种蛋白酶原被激活 特点: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扁平或立方形,色浅,是闰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胞,为胰腺腺泡的特点2、导管:上皮可分泌水和 HCO3- 等多种电解质 流动途径:闰管单

51、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小叶内导管单层立方上皮小叶间导管单层柱状上皮主导管单层高柱状上皮+杯状细胞与胆总管集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2内分泌部 胰岛 分散于腺泡之间的大小不等的浅色细胞团,分泌多种激素1. A细胞甲细胞,细胞:20%,分泌胰高血糖素 2. B细胞乙细胞,细胞:70%,分泌胰岛素3、 D细胞丁细胞,细胞:5%,分泌生长抑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的胰岛细胞,抑制其分泌4、PP细胞:很少,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与胆囊收缩(一) 肝结构 外表覆以致密结缔组织被膜,除右叶上后部为纤维膜外,均为浆膜;结缔组织随肝门部的血管和肝管的分支伸入实质

52、,将其分隔形成大量肝小叶;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1肝小叶:肝的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多角棱柱状 a、中央静脉 b、肝板: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切片上呈现为肝索,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放射状排列,并吻合成网 界板:肝小叶周边的肝板,肝细胞较小,嗜酸性较强1.肝细胞 LM:多面体形;核大而圆,居中,常染色质丰富,局部有双核或多倍体核;胞质嗜酸性,含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EM:1三种功能面: 血窦面 胆小管面 细胞连接面:有严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2)细胞器兴旺 粗面内质网:合成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和补体等血浆蛋白 滑面内质网:参与生物转化和代谢,如胆汁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

53、、激素代谢和有机异物的转化 高尔基复合体:参与蛋白质加工和胆汁排泌 线粒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丰富 (3)含糖原、脂滴、色素等内涵物 2、肝血窦 位于肝板之间,汇入中央静脉;腔大而不规如此;内皮细胞有大量窗孔,无基膜,通透性高 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附于内皮,形态不规如此,多突起,溶酶体丰富,参与去除血液中的异物、衰老血细胞 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附于内皮或肝巨噬细胞,溶酶体丰富,有免疫功能肝细胞与血窦内皮间的腔隙 贮脂细胞:形态不规如此,胞质含大量脂滴;贮存维生素A,形成网状纤维 4.胆小管:相邻肝细胞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连接成网,腔面有微绒毛,肝细胞间隙有连接复合体封闭2门

54、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小区,含门三联管,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构成 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 肺一气管与主支气管分层 粘膜: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 固有层- 含淋巴组织、弹性纤维 粘膜下层:含混合性腺外膜:C字形透明软骨环(气管)不规如此软骨片(主支气管) 平滑肌束、弹性纤维粘膜上皮 纤毛细胞 柱状,纤毛密集,可快速摆动排出痰液; 杯状细胞 分泌粘液; 刷细胞 柱状,微绒毛密集整齐,局部基部有突触,可感受刺激;小颗粒细胞 锥形,含致密核芯颗粒,为内分泌细胞,分泌5-羟色胺等,调节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 基细胞 锥形,较小,于基部,为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上

55、皮细胞二肺结构 浆膜:胸膜脏层肺实质:肺叶、肺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等1导气部 1、 叶支气管 - 小支气管: 管壁结构同主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软骨片、腺体渐减少;平滑肌纤维增多2、细支气管: 直径约1mm;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软骨片、腺体少或无;环行平滑肌明显 3、终末细支气管 : 直径约0.5mm;单层柱状上皮,以克拉拉细胞为主,杯状细胞、软骨片和腺体消失;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克拉拉细胞 :柱状,有分泌颗粒,分泌糖蛋白,于管壁形成保护膜2呼吸部 1、呼吸性

56、细支气管:单层立方上皮,肌层薄;管壁出现肺泡 2、肺泡管:肺泡隔末端膨大,由单层立方上皮和平滑肌束组成 3、肺泡囊: 假如干肺泡的共同开口4、肺泡:半球形小囊,由单层肺泡上皮组成肺泡上皮 型肺泡细胞 覆盖95% 肺泡外表;扁平宽大,不含核处薄;参与气体交换 型肺泡细胞 覆盖5% 肺泡外表;圆或立方形,含板层小体;分泌外表活性物质磷脂,降低肺泡外表X力,稳定肺泡大小;可增殖分化为型肺泡细胞 肺泡隔 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 肺巨噬细胞 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位于肺泡隔、肺泡腔,吞噬大量尘埃颗粒后改称尘细胞 肺泡孔 相邻肺泡之间的小孔,侧支通气均衡肺泡内压

57、气血屏障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展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外表液体层 、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在小局部区域内有、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组成:肾 - 泌尿 输尿管、膀胱、尿道-贮尿、排尿 功能:排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肾结构被膜:纤维膜致密结缔组织实质 a皮质包括肾柱:皮质迷路 髓放线 b髓质:肾锥体 :底:与皮质相接 尖:肾乳头,突入肾盏 肾叶:每个肾锥体与与其相连的皮质 肾小叶:每个髓放线与其周围的皮质迷路一肾单位 是肾的结构与功能的根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球组成。浅表肾单位:85%,肾小体于皮质浅部,较小,肾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

58、作用 髓旁肾单位:15%,肾小体于皮质深部,较大,肾小管长,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2.肾小体肾小球结构1、血管球a毛细血管袢:入球微A (粗短) 出球微A细长 b血管系膜:由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前者合成基膜和基质,并有吞噬功能,维持基膜的通透性:双层上皮囊 壁层: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足细胞(初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裂孔膜)肾小囊腔 血管球基膜:中层厚、致密,内、外层薄、稀疏;在滤血中起分子筛作用功能 滤过膜滤过屏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构成;选择性通透血浆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分子量7万以下、直径4nm以下的物质可通过,如葡萄糖、多肽、尿素、电解质和水,形成原尿,180升/日3.肾小管 单层上皮性小管,近端接肾小囊,远端接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局部成分和排泄的作用,分:近端小管,细段 ,远端小管近端小管:最长、粗a近曲小管 LM: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核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 EM:游离面密集的微绒毛,顶小管、顶小泡;侧面有侧突;基部有质膜内褶、线粒体、钠泵 b近直小管 结构似曲部,细胞较矮,微绒毛、侧突、质膜内褶不兴旺功能:重吸收原尿的主要部位,重吸收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和大局部水、离子和尿素;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转运和排出酚红、青霉素等药物细段管腔小,单层扁平上皮,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