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07309865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所在地 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际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

2、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500吨级内河货运码头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545001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象州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象发改投资200613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G5530内河运输业占地面积(m2)63719绿化面积(m2)27213总投资(万元)1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1%评价经费(万元)0.9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项目位于象州县石龙镇龙大桥下游2000m处的

3、柳江河西岸,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开挖土方230000m3,填充土方230000m3,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表1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m2)备注码头平台5900 平台共3个道路6244 料场9000 港口锚泊区11975 综合办公楼632 包含员工宿舍、食堂、公厕配电房72 边坡、场地绿化27213 预留空地2673 含垃圾站约700m22码头建设原料项目建设主要用到水泥和片石,其中水泥1200m3、片石3000m3。3吞吐规模拟建码头吞吐量为6105t/a,其中机械装卸4.5105t /a、人力装卸1.5105t /a。主要装卸货物为钢材、杂货等。4主要工作设备主要工作设备情况详见

4、表2。表2主要工作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数量备注铲车1辆港口电动轮胎吊机2台1台为40t级,另一台25t级200kVA变压器1台发电设备1套功率150kw,停电时备用集装箱起重船1艘40t级散货溜槽1个5能源供给项目用电由来宾市电网供给,用电量1.0106kwh/a。液化气3t/a,液化气主要用于员工生活。6给排水给水:项目用水取自自来水,主要为项目员工、汽车司机及船舶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码头平台及船舶船舱的清洗用水。用水量为8375.8 m3/a,其中生活用水4007.8m3/a、清洗用水4368m3/a。排水: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船舶舱底油污水经隔油池及SBR污水处

5、理器处理,各种废水处理达标后均用于农田灌溉。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项目拥有员工30人,码头内居住。工作制度:年工作183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船舶在航道枯水期无法载重运输,故项目工作时间仅为6个月)。8环保投资环保投资73万,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估、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设施验收2万元,隔油池及沉淀池建设10万元,SBR污水处理器10万元,厨房油烟气治理1万元,绿化、导流渠建设及护坡、护岸工程50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所在地原为荒地,无明显污染物排放现象。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

6、等)1、地理位置、地质、地貌项目位于象州县石龙镇石龙大桥下游2000m处的柳江河西岸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东面为金秀县,西临柳江县,来宾市兴宾区,南连武宣县,北接鹿寨县。象州县境出露地地层有泥盘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前三者系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后者为新生代陆相河流沉积。石炭系和二叠系见于马坪、石龙一带,分布有限;石炭系是县内水泥原料的蕴藏地;二叠系为主要含锰地层。第四系零星分布于大乐、中平、寺村、新庆、迷赖等地,产粘土和泥炭。受地质构造、河流和气候的影响,象州县地貌呈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四大类型,分别为侵蚀构造地貌(中低山陡坡地貌和低山丘陵地貌)、剥蚀堆积地貌(丘陵平原平原丘陵地貌和倾斜山前平

7、原地貌、侵蚀堆积地貌(河漫滩第一阶地和河漫滩第二阶地)、岩溶侵蚀构造地貌(低丘陵岩溶地貌和岩溶残丘平原地貌)。2、气候项目所在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湿热的海洋气流,炎热多雨;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冷凉少雨。该县年平均气温20.7oC;年平均降水量616.5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0.9mm,降水多集中于48月,占全年降水量地70,雨季平均总雨量928.9mm;年平均总蒸发量为1713.1mm,大于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气温76;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出现频率为23,静风频率25,当年9月至次年5月以北风为最多风向,年平均风速为2.5m/s。3、水文象州县境内河流属于珠

8、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自北向南流经运江、象州、马坪、石龙四乡镇,于是西南端石龙镇三江口汇合自西北而来的红水河,形成黔江流入武宣。柳江河石龙河段多年水流量为1300m3/s,最小流量为108m3/s,水文条件符合建港条件。4、植被象州县地处南亚热带北缘向中亚热带南缘的过渡地带、森林亚热带阔叶林带。原生植被普遍受到破坏,仅有少量存于低山地带的沟谷中。植被类型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县内自然植被主要为白椎、红椎等,藤本植物亦有相当分布,草丛结构以五节芒、青香芋等。人工植被主要为人工林、水稻、甘蔗、木薯及蔬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项目所在地周围的植物种类松树、甘蔗等;动物主要有麻雀、青蛙、田鼠、蜥蜴等。评价

9、区域内未发现有珍稀保护野生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明、文物保护等)象州县是广西49个“老、少、边、穷、山”县之一;地处广西中部,总面积1898.74平方公里。象州镇下辖9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8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共6732户4.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非农业人口2.37万人,居住有汉、壮、苗、侗、仫佬等6个民族。象州县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是广西区粮食、糖料蔗、水果和桑蚕生产的重点县之一。粮食、甘蔗是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5以上,象州县盛产大米,为柳州市主要商品粮供应基地。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在全区名列前茅。石龙镇全

10、镇总面积128.41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街)56个自然村,人口22204人。有耕地面积328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78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856公顷,总产量9010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826.7公顷,总产量690.8吨;甘蔗种植面积2213.3公顷,总产量22.12万吨;水果种植面积423.3公顷,总产3094吨;有林面积 2819.8公顷,森林覆盖率19.1%。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800万元(当年价),财政收入104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元。境内主要矿产有锰矿、泥炭矿等,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红瓜子、龙眼等;中华鲟为当地珍贵鱼类。赛龙舟、舞狮为民间特色游艺。项目位于石龙大

11、桥下游2000m处的柳江河西岸,以西150m以内为甘蔗地、松树林及灌木丛,150m以外为旱地,其中进港道路以南为甘蔗地、松树林及旱地,进港道路以北为松树林灌木丛,800m处为秤铊湾村(约有村民300人);项目以北的沿岸均为松树林;以南300m内为甘蔗地;以东为柳江。评价区域内无风景名胜及文化古迹。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石龙镇以农业经济为主,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其周围1.5km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地面水2006年8月,来宾市环境保护

12、监测站对该河段进行采样监测,监测数据见表3 监测项目监测断面pHCODcrBOD5氨氮溶解氧SS石龙镇下游段面平均值7.9052L0.3918.217标准值692041.0530标准值数0.450.40.3910.0640.57秤铊湾村断面平均值7.895L2L0.4008.214标准值692041.0530标准值数0.450.4000.0640.47表3表明,柳江河评价断面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3声环境2007年6月1日对项目场址及周围敏感点进行了监测,昼夜间各监测一次,每个监测点每次监测10min。监测时段为10:00-11:00和23:00-24:00,

13、监测点为:1#位于项目西面厂界外1m处、2#位于项目西面800m处的秤铊湾村内。评价结果详见表4。表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监测点昼间噪声dB(A)夜间噪声dB(A)标准限值dB(A)监测值超标值监测值超标值昼间夜间1#48.2未超标40.3未超标60502#49.1未超标41.5未超标6050表4表明,1#、2#监测点噪声值符合GB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4生态环境项目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项目周围环境特征,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1确保项目员工、停留在码头的司机和船舶工作人员及项

14、目西面2000m处的秤铊湾村村民的身心健康。2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地表水水质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4声环境达到GB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项目TSP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年均值0.200.08-日均值0.300.124.001小时平均-0.1210.002地表水水质执行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项 目CODBOD5氨 氮SS最高浓度(mg/L)2041.03声环境执行GB

15、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类别昼 间夜 间2类标准60 dB(A )50dB(A )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TSP=1mg/m3);2生活污水排放执行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项目CODBOD5最高允许浓度(mg/L)2001003清洗废水、舱底油污水执行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项目SSCOD石油类最高允许浓度(mg/L)7010054噪声执行GB 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标准;时段昼间夜间标准限值60 dB(A)50 dB(A)总量控

16、制指标COD:0.64t/a石油类:0.0013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汽车运入码头平台卸货及装货船舶运出生产噪声、清洗废水舱底油污水交通噪声、扬尘货物船舶运入码头平台卸货及装货汽车运出生产噪声、清洗废水舱底油污水交通噪声、扬尘货物项目员工生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活废气和厨房油烟气CO、NO2、CnHm等污染物CO、NO2、CnHm等污染物1船舶装货2船舶卸货汽车司机及船舶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1废气:项目土方开挖、平整土地、各建筑及平台的建设产生扬尘;施工车辆产生CO、NO2、CnHm等污染物。2废水: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生活污水。3固体废弃物:项

17、目土方开挖产生弃土;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生活垃圾。4噪声:各施工设备产生噪声。营运期:1废气:运输车辆由进港公路进入装卸平台产生少量扬尘;运输车辆及船舶产生含CO、NO2、CnHm等污染物的尾气;员工生活产生生活废气和厨房油烟气。2废水:清洗码头装卸平台及船舶船舱产生清洗废水;船舶舱底产生舱底油污水;项目员工、运货司机、船舶工作人员在码头生活产生生活污水。3固体废弃物:项目员工、运货司机、船舶工作人员在码头生活产生生活垃圾。4噪声:运输车辆、铲车、港口电动轮胎吊机、集装箱起重船等设备工作产生噪声。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

18、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及汽车尾气少量少量营运期运输车辆扬尘少量厂界外浓度1mg/m3运输车辆及船舶汽车及船舶尾气少量少量食堂厨房生活废气和厨房油烟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场地河流淤积物少量少量生活污水少量少量营运期员工及来往人员生活生活污水1098 m3/a1098 m3/aCOD330mg/L、1.06t/a200mg/L、0.64t/aBOD5220mg/L、0.71t/a100mg/L、0.32t/a码头平台及船舶清洗废水4368 m3/a4368 m3/aSS 200mg/L、0.87t/a80mg/L、0.35t/a船舶舱底油污水168m3/a168m

19、3/a石油类2000mg/L、0.32t/a8mg/L、0.0013t/a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少量少量弃土230000 m3230000 m3营运期:员工及来往人员生活生活垃圾18.7t/a18.7t/a噪声施工期:各种施工设备施工噪声6595dB(A)6585 dB(A)营运期运输车辆交通噪声80100dB(A)中心线30m外60 dB(A)中心线300m50 dB(A)装卸设备生产噪声100 dB(A)昼间厂界外60 dB(A)夜间厂界外50 dB(A)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施工期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不大,但施工时会破坏用地范围内植被;河岸边坡及进港道路边

20、破若未采取浆砌石护坡,可能会造成坍塌、水土流失,。 营运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垃圾经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废气及厨房油烟气经油烟净化机组处理后高空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大气环境施工期土方开挖,遇天气干燥季节易产生扬尘,据类比分析,在此天气条件下,扬尘产生处下风向60m范围内TSP超标,距施工点下风向150m以内的空气环境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短期性、间歇性和可逆性。此外,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CO、NOx及CnHm等污染物。本项目距敏感点远,施工时可洒水作业,

21、上述污染对环境影响不大。2、水环境码头建设抛石护坡、航道疏浚以及清理施工期间产生少量河流淤积物,可造成的短期水体浑浊,是近岸水体污染是主要因素。项目应加强施工期管理,规范建设,减少河流淤积物的产生量,大部分河流淤积物在短距离内沉降入河道,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很小。3、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弃土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弃土产生量为230000m3,部分用于进港道路的修建。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经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很小。4、声环境施工过程使用的运输车辆等施工设备的噪声在65

22、95dB(A)之间,对距作业点100m内的环境有一定影响。距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其西面800m的秤铊湾村。项目施工期短,敏感点距施工场地远,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扬尘码头内汽车来往及装卸货物产生少量扬尘。项目主要用于装卸钢材及杂货,少有易产生扬尘的粉状货物装运,同时进港道路及码头平台均为水泥地面,道路表面粉尘量少,故项目在规范装运操作、加强码头地面清洁及码头道路洒水降尘的情况下,扬尘产生量很少,厂界外TSP浓度可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TSP=1mg/m3),对环境影响较小。(2)汽车及船舶的尾气

23、进出码头的车流量平均720车次/d、船舶每天67艘(实际平均每天6.6艘),故汽车及船舶的尾气产生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丰水期,对环境影响较小。(3)生活废气及厨房油烟气项目食堂仅供员工使用,不对外开放,项目员工仅30人,故项目生活废气及厨房油烟气产生量较少,经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活污水项目员工30人,生活用水按250L/d人计算,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98m3/a;预计汽车司机及船舶工作人员平均进出码头720人次/d,生活用水按20L/d人次计算,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108.2m3/a。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共3206.2 m3/a,主要污染

24、物浓度为:COD 330mg/L、BOD5 220mg/L,污染物产生量为:COD 1.06t/a、BOD5 0.71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浓度为:COD 200mg/L、BOD5 100mg/L,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污染物排放量为:COD 0.64t/a、BOD5 0.32t/a。用于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2)清洗废水码头清洗用水按5L/m2计算,清洗频率4次/月,其废水产生量为708m3/a;船舶船舱清洗用水按20m3/d计算,其废水产生量为3660m3/a。项目清洗废水产生量共为4368 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SS 200mg/L,产

25、生量为SS 0.87t/a。项目应为每个平台建设一个沉淀池,每个沉淀池容积不得小于10m3(沉淀池位置详见附图2),同时在平台周围建设导流渠,使清洗废水通过导流渠流入沉淀池,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染物浓度为SS 80mg/L,排放量为0.35t/a,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要求,用于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3)舱底油污水据类比分析,船舶舱底产生含油废水为168m3/a。其主要污染物浓度为石油类2000mg/L,产生量为0.32t/a,项目应建设隔油池及SBR污水处理器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经上述措施处理后,主要排放浓度为石油类8mg/L,排放量为0.0013

26、t/a,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用灌溉用水水质选择性控制项目标准值(旱作)标准要求,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 3固体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仅为生活垃圾,项目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按1kg/d人计算,产生量为5.5t/a;汽车司机及船舶工作人员平均进出码头720人次/d,其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1kg/d人次计算,产生量为13.2t/a。项目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共18.7t/a,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很小。4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码头装卸机械、进出码头的运输车辆及船舶。其中进港道路来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可视为线声源,码头装卸设备及船舶工作产生的生产噪声可视

27、为点声源。(1)交通噪声据类比分析,项目线源噪声可根据线源衰减经验公式计算: L=77+10lg(Q/V)+10lg(7.5/ r)-13式中,L受声点接受到的交通噪声值Q车流量,辆/h;V车速,km/h;r受声点离路面中心线的距离,m。其中Q取60,V取45。经计算得,距离中心线各距离的噪声值见表5表5 进港道路两侧交通噪声预测值距离行驶中心线(m)7.5101520253050100200300噪声贡献值65.264.062.260.960.059.257.054.051.049.2根据噪声叠加公式:LpT=10lg(10 0.1L )pii=1n经计算,项目交通噪声在道路中心线两侧30m

28、处为59.5 dB(A),300m处为49.5 dB(A),分别达到GB 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道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项目交通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进港道路部分路段将通过秤铊湾村,故车辆夜间驶出项目用地范围内的进港道路后应减速缓行、禁止鸣笛,减小对称铊湾村村民的影响。(2)生产噪声据类比分析,码头生产噪声的源强约100 dB(A),根据点源衰减公式:式中,L1、L2 r1、r2处的噪声值,dB(A); r1、r2距噪声源的距离,m; L房屋、树木等对噪声衰减值,dB(A)。其中,由于项目西部地势高于码头平台,且有大量

29、茂密植被作为天然屏障,故L取15dB(A)。声源与西部厂界的距离约60m(项目陆地边界中,西部厂界距离声源最近)。经计算,项目噪声衰减后,到达西面厂界处噪声值为49.4dB(A)。与噪声背景值叠加后昼间噪声51.8 dB(A)、夜间噪声49.9 dB(A),达到GB 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对环境影响较小。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及尾气 施工时洒水作业,项目距敏感点远对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运输车辆扬尘少量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输车辆及船舶汽车及船舶

30、尾气少量对环境影响较小员工食堂生活废气及厨房油烟气少量对环境影响较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场地河流淤积物规范施工,加强管理对环境影响很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至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营运期员工及来往人员生活生活污水对环境影响较小码头平台及船舶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至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船舶舱底油污水经隔油池及SBR污水处理器处理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很小弃土用于进港道路的修建对环

31、境影响很小营运期:员工及来往人员生活生活垃圾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很小噪声施工期:各种施工设备施工噪声项目施工期短,敏感点距施工场地远对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运输车辆交通噪声距道路中心线300m外50 dB(A)对环境影响较小装卸设备生产噪声衰减至厂界处已达标对环境影响较小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施工期结束后应加强绿化,对被施工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应在码头西部边界建设浆砌水泥导流渠,同时在进港道路两侧及码头上下游各10 m河段采取浆砌石护坡、护岸措施,避免崩塌及水土流失。营运期船舶及汽车的尾气产生量较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32、船舱油污水经隔油池及SBR污水处理器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评价区域内野生动物均为已适应人类生活的物种,项目噪声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结论与建议结论:一、产业政策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属于允许类,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环境质量状况1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柳江河评价断面水质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3评价区域内环境噪声符合GB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三、施工期环境影响施工期土方开挖,遇天气干燥季节易产生扬尘,运输车辆排

33、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CO、NOx及CnHm等污染物。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短期性、间歇性和可逆性,此外,本项目距敏感点远,施工时可洒水作业,上述污染对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再加强施工期管理,规范建设的情况下,可减少河流淤积物的产生量,大部分河流淤积物在短距离内沉降入河道,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很小;弃土用于进港道路的修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很小。项目施工期短,敏感点距施工场地远,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四、营运期环境影响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扬尘故项目在规范装运

34、操作、加强码头地面清洁及码头道路洒水降尘的情况下,扬尘产生量很少,厂界外TSP浓度可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TSP=1mg/m3),对环境影响较小。(2)汽车及船舶的尾气汽车及船舶的尾气产生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丰水期,对环境影响较小。(3)生活废气及厨房油烟气项目生活废气及厨房油烟气产生量较少,经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去除效率不得低于60%),对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共3206.2 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浓度为:COD 200mg/L、BOD5 100mg/L,达到

35、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污染物排放量为:COD 0.64t/a、BOD5 0.32t/a。用于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2)清洗废水项目清洗废水产生量共为4368 m3/a,经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染物浓度为SS 80mg/L,排放量为0.35t/a,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要求,用于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3)舱底油污水项目舱底油污水经隔油池及SBR污水处理器处理后,主要排放浓度为石油类8mg/L,排放量为0.0013t/a,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用灌溉用水水质选择性控制项目标准值(旱作)标准要求,用于周围农田灌

36、溉,对环境影响较小。3固体废弃物项目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共18.7t/a,堆沤后用于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很小。4声环境影响分析(1)交通噪声经计算,项目交通噪声在道路中心线两侧30m处为59.5 dB(A),300m处为49.5 dB(A),分别达到GB 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道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项目交通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2)生产噪声经计算,项目噪声衰减后,到达西面厂界处噪声值为49.4dB(A)。与噪声背景值叠加后昼间噪声51.8 dB(A)、夜间噪声49.9 dB(A),分别达到GB 1234890工业企业厂

37、界噪声标准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对环境影响较小。要求与建议: 1员工食堂厨房内安装油烟净化装置。2项目应为每个平台建设沉淀池,每个容积10m3,同时应建设导流渠,使清洗废水通过导流渠流入沉淀池。3项目应建设隔油池及SBR污水处理器,其处理能力达到处理船舶油污水的要求。4施工期结束后加强恢复植被,建设导流渠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加强护岸、护坡工作。5施工时建议使用商品混凝土。综合结论:综上所述,在切实落实本报告表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预审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 章经办

38、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注 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影响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弃物影响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