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0729268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紧绷&ld;保密”这根弦 莫让微信成&ld;危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使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欢送大家阅读参考。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12022年2月25日,*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莫让微信成&ld;危信”,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扎紧防范牢笼,严防微信失密泄密事件发生。教育片中的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我深化认识到,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保密学习,筑牢思想防线,严格保密制度,增强保密

2、意识,深化汲取案例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微信在机关日常办公中应用越来越频繁,为工作生活交往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一般性会议通知、工作部署、信息公布等,通过微信推送可以迅速传到达位,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反应汇总相关情况,进步了落本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机关工作人员迅捷办公所推崇喜爱。同时,微信也成了失密泄密的&ld;打破口”,不能不引起警觉和反思,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一定要进步保密意识,管好用好微信,决不能让微信成为新的失泄密载体,变成真的&ld;危”信。因此,我们要&ld;以不变应万变”,强化措施、综合施策,做到在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国家机密平安的同时,充分享受信息化为工作带来的

3、便利。1、从&ld;人”上下功夫。大量微信泄密案件反映出局部机关单位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保密常识欠缺,对保密工作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会。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加强保密宣传培训和教育提醒,做到全员覆盖:要深化普及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别是让大家清晰掌握保密法第四十八条所列的严峻违规行为;要开展经常性案例警示教育,深化剖析讲解互联网泄密案件特点、危害和后果,使&ld;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成为全体人员的根本常识与行为准那么。2、从&ld;制”上做文章。制度是日常保密治理的重要保障,要认真梳理微信等互联网通信工具在本单位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完善日常治理制度和使用标准,

4、向全体人员严明制止涉及涉密内容的要求,依据实际情况,视情对微信工作群进展登记备案,明确工作群建立。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2为加强微信等社交媒体使用保密警示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民警保密平安意识,严防微信失泄密案事件发生,和龙边境检查站组织全体民警观看警示教育片莫让微信成&ld;危信”。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人们工作生活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成为日常办公的&ld;利器”,进步了工作效率,但对于保密工作而言,微信当前已然成为失泄密案事件的&ld;高发地”。警示教育片莫让微信成&ld;危信”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微信失泄密真实案例,教育民警在涉密资料信息保管、流转、使用、销毁等环节必需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

5、规章制度,结实树立&ld;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的底线思维,充分认清保密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杜绝麻木大意思想和幸运心理,进一步提升保密意识,时刻绷紧保密思想之弦。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民警们承受了一次深化的保密警示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加强保密知识学习,深化汲取案例教训,警钟长鸣,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坚决筑牢保密工作&ld;平安线”。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3近年来,微信成了人们常用的通讯方式,微信社交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新常态。我们不仅能借助互联网使用它发送短信和语音,还可以视频谈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间隔 。但是一些不法

6、分子利用微信造谣、诈骗,微信就变成了&ld;危信”。微信,几乎已经覆盖所有的智能手机。它的月活泼用户到达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挪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广告收入增至36。79亿人民币,微信支付用户那么到达了4亿左右。现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挪动即时通讯软件。(数据来于百度百科)正因为微信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所以人手一个微信号成了一种新潮流。相隔万里的人,只要在微信里轻轻一点&ld;视频通话”,便可以面对面交流,好过传统的纯语音交流,因此深受用户的喜爱。而且,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人们更喜爱快捷的网购方式,微信

7、支付又为此提供了便利。我的家人没有一个不用微信的,特别是我妈妈玩得特别入迷,每天不是刷朋友圈,就是抢红包。随着微信的流行,妈妈手机上的好友也越来越多,有时添加好友列表中,也会蹦出几个不认识的好友,还写上我是某某某,其实根本就不认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随意添加。一些老人总是劝我妈少看点手机,一来对眼睛不好,二来怕被手机上的好友诈骗,哎,他们都知道&ld;网上好友交不得”&ld;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还让大人们着迷的是:各种微信群里的跑胡子局。过了手瘾的同时,也应反思,是不是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和孩子平心交流的耐心?前不久,我看过这样一那么新闻:一位男子在微信社交平台上分布谣言,他

8、谎称某地小学有几位小学生牵手跳楼。一开场我只看到前面一段,真是吓坏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造谣,好在他们也得到了处分,并在网上抱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可见,使用微信有利也有弊。在此,我呼吁广阔用户管好自己的嘴,不造谣不传谣;稳住自己的手,慎重交友不沉迷,不让微信成为&ld;危信”!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4&ld;快抢群里的红包呀!”&ld;哎呀,怎么我就抢了这么少点儿呢。”这两句话相信大家都一定耳熟能详了,微信—是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繁的社交软件之一。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使用的各类手机软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传递消息、发送文件图片、红包转账、朋友圈等功能便捷新颖,自微信出现以来

9、,短信、彩信、空间等传递消息、表达想法的功能平台逐渐被大家弃用。不得不说,微信以它独有的魔力迅速成为了人际沟通的宠儿。当我们在享受着微信带来的娱乐、便利的同时,有没有看到它释放出的&ld;危险信号”呢?早在去年6月,安徽省纪委就通报了一起利用微信行贿、受贿的案件。界首市靳寨粮站副站长张宾在夏粮收买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屡次收受卖粮人于某某、饶某某、杨某某以及鲍某某和村民肖某、张某的微信&ld;红包”及现金,共计30288元。张宾收取红包后,为他们在小麦验质、插队售粮等方面提供一些便利,违规收买&ld;关系粮”&ld;人情粮”。这些钱物中,涉及微信&ld;红包”14个,每个200元,合计28

10、00元;微信转账2次,每次2000元,合计4000元;另外,他还收受现金21000元。微信红包之所以成为&ld;送礼神器”,不仅仅在于其隐蔽性,红包依托于网络、挪动终端进展交易,送礼者和收礼人不用见面,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让腐败在云端插上了翅膀。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微信红包面额往往相对较小,一天单个红包最多200元,全天累计红包上限8000元,这种小面额红包往往打着人情世故名义,温水煮青蛙,更容易让官员放松戒备。警觉这种&ld;微信腐败”的蔓延,靠技术手段难以鉴定、难以操纵,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我看来党员干部首先要进步自律意识,心怀廉洁。治理腐败,打击遏制是一个方面,防范于未然更是不可缺少。

11、治理贪腐,根本还是在思想上,管住了思想,也就管住了贪腐行为。其次,纪检部门对类似的隐形利益输送绝不能姑息。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列入反&ld;四风”的查处范围。同时加强与运营商、金融部门的协同作战,从数据流中筛查可疑线索,寻出异常支付、异常交易的蛛丝马迹。只有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ld;微信腐败”,才能让更多干部主动对装着腐败祸心的微信红包说不。最后,当然少不了公众言论及媒体的社会监视。新闻媒体已成为一种不可无视的社会力量,尤其在社会违法事件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成为当今社会一些民众维护正义与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监视的眼睛多了,腐败自然不敢在猖狂。微信,仅仅是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繁的社交软件之一,科技在进步,往后肯定会有更好社交软件,但这不应该带来腐败的滋生,让腐败更加&ld;隐秘”,我们需及时看清&ld;危险信号”,坚决地说&ld;不”!以上就是WTT为大家整理的莫让微信成为危信警示片观后感(最新3篇),盼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END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