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2)(1)

上传人:da****ge 文档编号:107232900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2)(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2)(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2)(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2)(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飘的两种译本归化与异化的探讨于芳 孙翠艳 陈安东(湖南理工学院 外国语语言文学学院 0903班)摘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但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够达到目的语文本意欲达到的目的,都是合适可取的。本文旨在从归化与异化出发,对飘傅东华译本和黄怀仁、朱攸若译本的不同翻译方法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其达到的不同翻译效果。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两种译本;归化与异化 Compari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Gone with the wi

2、nd Study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bstract: Skopos theory is the core of the Germa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determines the approaches to be adopted. However, it is practical to employ no matter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as long as it can achieve what t

3、he target-language version aims to. This essay concentrates on analyzing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respectively adopted in Fus and Huang and Zhus versions of Gone with the wind, so we can figure out their different translation effects. Key words: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pur

4、pose, two version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引言: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的长篇小说 飘 自1936年问世以来,风靡全球,该小说以主人公郝思嘉的成长和转变为主线 ,描写了美国内战和战后重建时期佐治亚州的社会变迁,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原本小说在我国拥有多重译本,各译本就风格,语言而说各不相同,其好坏如何,各方评价不一。在国内的较为普遍的傅东华的译文是归化的典型代表,而黄怀仁和朱攸若的译本则堪称是异化手法的典范。本文将运用功能翻译论的中的翻译目的论来评价这两种主流译本,分析二者在不同的翻译目的的引导下,各自所达到的翻译功用。并将从

5、二位译者对于人名地名、具体描写、部分删节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处理探究翻译目的对翻译方法的影响。一、 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独树一帜,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1971年,莱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一书中首先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1】一书中,正式提出功能目的论这一概念。他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参照的不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改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费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

6、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而目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具体方法是,不同的文本类型决定不同的翻译方法。每一种文本功能对应一个文本总体类型:信息功能翻译以内容为主(content-centered)的文本类型;表情功能对应以形式为主(form-centered);焦点在信息的发出者;劝说功能与行为为主(behavior-centered)的文本类型发生关联,焦点在信息的接受者。【】德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立并到现在逐步完善的功能翻译理论为核心,把异化、归化作为实现翻译功能的手段,对我们使用归化或异化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翻译中,归化意味着消除原文中的陌生感和抑郁性,异化译法则力争保留原文的异质成

7、分。目前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都呈现出异化译法渐渐占主导地位的趋势,这个趋势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著名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是当之无愧的异化派的代表,其翻译思想的核心是解构主义理论。他主张用异化译法来实现文化交流的平等。“通过对翻译史的追溯,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其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郭建中, 1999)二、 飘两种译本的翻译目的 由于受到不同翻译目的的影响,傅东华和黄怀仁、朱攸若对飘的翻译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傅东华在翻译飘这部作品时,由原著改编的电影早已先发夺人,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然而,由于受到电影形式和

8、时间的限制,电影中对很多重要的心理描写和精彩对白的删除使得这部作品在国人眼里变成了一部纯粹的爱情小说。【】基于中国观众的需求,傅东华也是将其作为一部流行爱情小说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因此,其翻译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深受外国人喜欢的爱情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为其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为了使国人愿意阅读、接受甚至喜欢它,翻译就不能生硬,不能使读者感到故事和自己很遥远、很陌生,而是应该以平实的、读者熟悉的语言将故事讲出来。同时,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读者最大的期望是尽好、尽快地了解故事情节,这与归化翻译所能提供的“准确理解”和“快速”相一致,同时也是翻译目的的要求。然而傅东华在翻译时却把原文中的大量描

9、写进行了删节 ,无疑有背于原文的。从这个方面看,傅的译文确实还有待完善。 相比而言,黄 、朱译文翻译的初衷便是针对傅译本归化手法的不足进行重译,所以其翻译目的也很明确,即把原著尽可能原封不动地介绍给读者。所以他们两人翻译的“宗旨是信为本,尽量采用直译的方法。”【】整个译本也达到了原来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异化也无可厚非。但从忠诚原则来看,译者却忽略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要求。即使读者要求看到原文的真实再现,译本读者也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环境,一味追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而不考虑译语的语际文化势必造成译文一些地方的生涩僵硬,甚至影响读者的理解,反过来反而会损害翻译目的的实现。三、飘的两种译本的具体比较作为两

10、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异化的成分该占多少,归化的成分该占多少,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但是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的目的合理地把握这个“度”。傅东华偏向于归化,而黄、朱译本更偏向于异化。两种译本各有千秋,但都不尽完善。傅本失之忠实,而黄、朱译本失之流畅。(一)人名的地名的不同译法为了让译文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意识,傅先生有意将人名、地名改译成了颇具中国色彩的名字。 小说中有身份、有地位人物的姓名,几乎都翻译成了汉语中的人名、姓氏。所以有了耳熟能详的郝思嘉(Scarlett OHara)、白瑞德(Rhett Butler)等

11、,连黑人奴仆也叫中国式的佣人名字:阿金(Jeems)和阿宝(Pork)。这些名字的翻译体现了中国的命名习俗,读起来简单朴实。在地名翻译中,傅译借助了汉语的表达,使译名带有中国气息。如“饿狼陀、陶乐场、肇嘉州、钟氏坡、曹氏屯”等译名中的“陀、场、州、坡、屯”等常用于中国地名之中。译者还将一些机构名称按汉语中的表达方式翻译。如“佛大”(University of Virginia)、“亚大”(University of Alabama)、“南大”(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肇大”(University of Georgia)等大学名称的翻译。这样读起来也通俗易懂

12、,中国普通老百姓比较易于理解。如果傅译是归化的典型代表,那么黄怀仁和朱攸若的乱世佳人则堪称是异化手法的典范。在黄、朱二人的译本中,人名严格按照了直译。比如:Red Butler译为雷特巴特勒,Scarlett OHara 译为斯卡利特奥哈拉,Ashley Wilkes译为阿什礼威尔克斯,Melanie Hamilton译为梅拉尼汉密尔顿,还原了英文人名的本色。在地名翻译中,黄、朱二人严格遵循直译原则,使译本英文气息浓重。如亚特兰大,俄亥俄,弗吉尼亚等。(二)语言特征的差异傅译语言简练、流畅,但是没有能够保留原文中的句法修辞手段。例如:So still was her face as she s

13、tared at Stuart that he,never analytic,took it for granted that she was merely surprised and very interested。”【】傅译:她瞠视着司徒,脸上非常平静,司徒是向来没有分析头脑的,总以为郝思嘉因这消息来得突然,不免惊异,并且觉得很有兴趣罢了。这个例子中,“sothat”是英语中的一个常用结构,译为“如此以至”,但地道的汉语中较少用这种结构,故将他们处理为并列分句。而黄、朱二人的翻译在句法层面上再现了原文的修辞特色。如第四十三章有这样一句话:At least,he had friends wh

14、o took him in,whereas I was Ishmael。黄朱译:至少他有朋友肯收留他,而我却是个以实玛丽。原文用了圣经典故,即雷特以亚伯拉罕和其侍女所生的Ishmael自比,说明自己曾经遭遇的冷落。(三)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处理傅对原文段落作了略译,甚至是删节,省略了一些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例如,第二十五章中,郝思嘉从一个老南方人的角度阐发对战争的看法,原文五百多词,译文仅一百五十多字。第三十五章删节了约八九千字关于Scarlett的心理和Tara庄园的描写,第四十一章删节了约四五千字关于Scarlett的心理描写。在小说的第三章中有这么一段话:Shrewd man that

15、he was,he knew that it was no less than a miracle that he,an Irishman with nothing of family and wealth to recommend him,should win the daughter of one of the wealthiest and proudest families on the Coast. For Gerald was a self-made man。傅译:他虽不是个傻子,可是知道自己是个爱尔兰人,既无门第,又无财产,没有哪一样可以凭借,然而现在竟跟海滨一家最最富有、最最高贵

16、人家的小姐结了婚,他还有不认为天幸的吗?傅译省略了原文的最后一句 For Gerald was a self-made man。原因如他本人所言:“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从段落宏观层面来审视,傅的归化法追求的是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而非一枝一节。 傅先生译文中删节的部分,黄、朱两位先生的译文中全部补齐。他们在原文的序言中就声明译文是“采取全文照译的办法,不肆意改动。原文有些地方,即使我们认为冗长乏味,语言重复,也还是保留了下来。”例如:Hatred of Rhett burned in her hea

17、rt as she plodded along the slippery way. What a blackguard he was! She hoped they did hang him,so she would never have to face him again,with his knowledge of her disgrace and her humiliation. Of course,he could have gotten the money for her if hed wanted to get it. Oh,hanging was too good for him!

18、 Thank God,he couldnt see her now,with her clothes soaking wet and her hair straggling and her teeth chattering. How hideous she must look and how he would laugh!黄朱译:她在滑溜溜的人行道人费力地走着,心里在暗暗地怒斥雷特。好一个无赖!她在他面前已出过丑,她希望他们真的把他绞死,今后她永远不要再见到他。其实他如果存心给她钱,她当然有办法把钱拿到手的。哼,绞死他也还是便宜了他!感谢上帝,他没看见她现在这副模样:披头散发,牙齿打战,浑身上

19、下像只落汤鸡。要是让他看见她如此狼狈,他准会讥笑她。译文自然流畅,准确贴切,把一个恼羞成怒的斯卡利特呈现在译文读者面前。 而二人虽然每句都翻译了出来,但字字句句力求与原文对应,不仅显得生硬,而且意思也有悖于原文。四、结语从功能翻译理论而言,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它们都是服务于一定的翻译目的的。它们要么是为了迎合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么是为了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B)。我们不能因为其些许纰漏而以偏概全,给予全盘否定,而应该整体把握,全面衡量。通过对两种译本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归化与异化不相伯仲。然而,就其达到的翻译目的而言,傅东华的译本略胜一筹,因为该译本更好地实现了目的语文本意欲达到的效果,使得飘

20、在中国家喻户晓,广为颂扬。参考文献:【】费米尔.翻译理论基础概述(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郭著章,李庆生,刘军平,郭丽君 编著。【】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报), 第二期。 2005年,郭玉英【】中国翻译第五期,2003年,文军,高晓鹰【】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 著。注:本论文的分工合作情况如下:于 芳: 研读原文与译本,查找与整理资料,撰写论文“一、功能翻译理论”部分,整理论文的格式。孙翠艳:研读原文与译本,撰写摘要与结语,以及论文“二、飘两种译本的翻译目的”部分。陈安东:研读原文与译本,撰写引言与论文“三、飘的两种译本的具体比较”,整理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