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卢冶飞,孙忠宝答案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10722669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用统计学》卢冶飞,孙忠宝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应用统计学》卢冶飞,孙忠宝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应用统计学》卢冶飞,孙忠宝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应用统计学》卢冶飞,孙忠宝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统计学》卢冶飞,孙忠宝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章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ABC;2、C;3、A;4、D;5、D;6、C;7、B;8、D;9、BCE;10、ABC。三、简答题1、(1)40%的经理认为他们自己的股票投资牛或比较牛;40%的经理认为消费股票极有可能是当年股票市场的主导板块 (2)所有基金经理总体预期当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0%。 (3)基金经理总体认为房地产类股大约需要2年才能恢复上涨。2、(1)杭州电视台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成年观众;(2)受电话采访的观众;(3)要得到整个总体的单位很困难,而且成本很高。3、(1)该传媒公司试图度量电视节目受观众接受程度;(2)全国的所有电视节目;(3)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成本很高,全国的所有

2、电视节目都开展收视率的调查既有一定困难,也没有必要;(4)根据该传媒公司的电视节目与观众市场份额排序的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判断当下电视观众的喜好与发展变化,不同电视台的功绩与业务动态,分析有关的社会问题,以指引本传媒公司的业务发展。4、(1)正确。 (2)不正确。(3)正确。 (4)不正确。(5)不正确。5、(1) 如研究某电视机厂的设备使用情况则该电视机厂的全部设备就构成其统计总体,其中的每一台设备都是总体单位; 如研究某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外语所用时间与外语成绩相关情况则该校的所有学生就构成其统计总体,而每一个学生就是总体单位; 如研究某医院职工的构成则该医院的全体职工就构成统计总体其每一位职工

3、都是总体单位。 (2) 电视机 品质标志:色彩、商标,产品品种等; 数量标志:尺寸、线数、价格、电视机使用寿命; 不变标志:产品品种;可变标志:色彩、尺寸、商标、价格、寿命、线数等。大学生 品质标志有大学生的性别、所修专业、籍贯、民族、政治面貌、职业等; 数量标志有大学生的学生成绩、身高、年级、年龄、体重等; 不变标志:职业; 可变标志:性别、年龄、所修专业、民族、身高等。 (2)医生 品质标志有:性别、文化程度、专业、政治面貌等; 数量标志有:工龄、年龄、工资级别、技术级别等; 不变标志:职业; 可变标志:性别、工龄、文化程度、技术级别、工资级别等。 第2章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B;2、AB

4、CE;3、C;4、A;5、B;6、B;7、C;8、ABCD;9、ABCD;10、ABCDEF;三、分析题1、(1) 数值型,定比;(2) 数值型,定距;(3) 品质型,定序;(4) 数值型,定比;(5) 品质型,定类。2、(1)上市公司披露的反应独立董事专业能力与履职情况、独立董事身份的数据,调研获取反应独立董事社会关系的数据等; (2)专门设计的统计研究。4、(1)产品的口味检验与市场检验; (2)专门设计的统计研究。5、(1)时序数据;(2)2003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口径作了调整,表中列示两列2003年的数据,是为调整前(老口径)后(新口径)的数据连续可比之需要;(3)浙江省企业R&D

5、投入情况,其统计范围应该包括浙江省所有大中小型企业,表中数据仅仅是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缺所有小型企业与大中型非工业企业的R&D投入数据。需要专门设计的统计研究来获取缺失的数据。第3章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ABCD;2、B;3、A;4、D;5、A;6、E;7、ABC;8、ABC;9、A;10、AD。三、练习题1 某校40名学生英语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成绩人数(人)比率(%)90-100512.5080-901025.0070-801537.5060-70820.0060以下25.00合计40100.002、观察36家公司的月销售额的数据,无论用“近似组数 1+3.322lgn ”估算,还是从管理

6、的意义思考,分4组比较合适。得36家公司的月销售额频数分布表如下:36家公司的月销售额频数分布表销售额(万元)销售分公司(家)比率(%)60-70719.4470-801541.6780-901027.7890-100411.11合计36100.003、 表3-16 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与被调查者的关系工作单位参加工作年月职务或工种固定工或临时工刘 盛男46被调查者本人长城机电公司1973.7干部固定陈心华女43夫妻市第一针织厂1975.4工人固定刘淑影女20长女待业青年1999临时刘平路男18长子医学院学生第4章 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D;2.C ;3.C;4.C ;5.B ;

7、6.C;7.B ;8.AD ;9.ACE ;10.BCE。三、计算题1. 74.35件 2.;,主要原因在于甲乙两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同,乙企业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A产量相对比重较大,而甲企业则单位成本较高的产品B产量比重相对较大,而产品C两企业的产量比重一样,这样就使得甲企业的总平均成本高于乙企业。38.74%4.可采用标准差系数度量,因为成年组和幼儿组的平均身高有较大差别。,由此得出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5(1)众数=82.35,中位数=80.91;(2)算术平均数=80.44,标准差=12.65;(3)偏度系数=-0.0121,峰度系数=-0.4224;(4)略第5章 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 D

8、;2. D ;3. B;4. A ;5. D ;6. A;7. C;8. A C ;9. D ;10. A。三、计算题1. (150.13,150.47),达到规格要求。2. (31.824,34.836)3. (340,356)4. (1)(1113.57,1291.43)(2)(55.66%,69.34%)5. (1)73.10小时,72.37小时;(2)1.40%,1.39%;(3)(4193.79,4486.21)(95.20%,100%)6. (923.88,1676.12)7. (0.2633,0.3367)8. (19.07%,40.93%)9. (0.2014,1.2232)第

9、6章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D;2.A ;3.C ;4.C ;5.B; 6.C ;7.A ;8.C ;9.A;10.C;11.B;12.AB ;13.ABCD ;14.ACE ;15.D三、计算题1.(1)检验统计量,正态分布。 (2)检验的拒绝规则是:若,则拒绝原假设 (3),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改进工艺后纤维的平均强度有显著提高。2. 不在质量控制状态。3. 不拒绝,外商应该接受该批皮鞋。4. ,不拒绝,样本证据不足以推翻“该广告不真实”。5. ,拒绝,可以认为两厂生产的平均抗压强度有显著差异。6. ,拒绝,有理由认为两种操作平均装配时间之差不等于5分钟。第7章 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D ;2

10、.C; 3.C; 4.D ;5.AE ;6.A ;7.D; 8.A ;9.D ;10.C三、计算题1.由Excel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由上表可知:F=10.63636F crit=4.256495,或P-value=0.00426=0.05,表明三家制造商的机器混合一批原料所需平均时间不相同。2.利用Excel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由此可知:5个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3.(1)方差分析表如下:来自三个总体的ANOVA分析表差异来源SSdfMSFP-valueF crit组间42022101.478102 0.2459463.354131组内383627142.074074 总计4

11、25629(2)由上表可知:没有证据表明三个总体的均值有显著差异。4.(1)利用Excel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由上表可知,三个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2)有关计算如下:由此可知,总体1与总体2均值有差异。5.由Excel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可得如下结果:由此可见,不同的包装方式和不同的地区对销售量均有显著影响。第8章 习题答案二、 选择题 1C; 2BCD; 3A; 4C;5ABD; 6C; 7A;8BCE; 9BC; 10. D。三、 计算题 1、(1)略 (2) 相关系数r=0.966。(3) 月收入为200时,人均生活费为127.4元。(4) 估计标准差为3.27;y的估计区间为1

12、27.423.27。2、(1)回归方程为 ;参数的经济含义是: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增加1个单位估计总产值将相应平均增加O896个单位。如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增加10000元时,估计总产值将平均增加8960元。(2)相关系数r=0.948,高度相关。3、(1)多元回归模型(2)估计标准差1.8774、(1)回归方程(2)相关系数r=0.8(3)决定系数为0.64,表明y的变化中有64由x决定。5、(1)回归方程(2)实际值与估计值误差的平方和为284.85。6、(1)(2)(4)对;(3)错第9章 习题答案二、 选择题1.D;2.D;3.D;4.D;5.D;6.BCE;7.ABE;8.BDE;9.C

13、D;10.AD。三、计算题1、该企业一季度平均人数为211人;二季度平均人数为227人;上半年平均人数为219人。2、该校58年来平均每年毕业生人数为1493人。3、该企业下半年平均每月人均产值为3.21万元/人。4、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为2434元/人;上半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为2262.3元/人。5、年度发展水平增减量平均增减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累计逐期定基环比定基环比2004 2852005 327.5 42.5 42.5 42.5114.9 114.9 14.9 14.92006 391.2106.2 63.7 53.1137.3 119.5 37.3 19.52007 413

14、.8128.8 22.6 42.9145.2105.8 45.2 5.82008 562.8 277.8149.0 69.5197.5 136.0 97.2 36.02009 580.8 295.8 18OO 59.2 203.8 103.2 103.2 3.206、(1)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5.82亿元;“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56%。(2) 若年均增长10%,需要经过8年可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0元;若要在2015年达到40000元,那么年均增长速度应为15.92%。7. 根据公式(9.6):计算各月的季节指数,结果见下表第2列:将原时间序列Y与相应的季节指数

15、相比,获得剔除季节变动的时间序列Y/S,见下表年/月季节指数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0.66 120.0 140.0 137.7 101.7 151.6 20.65 120.0 141.5 153.8 112.6 122.9 30.73 115.7 111.4 157.1 117.5 149.3 40.78 120.4 120.6 138.1 120.8 151.0 50.81 120.9 125.6 155.7 91.8 157.0 60.86 120.2 130.6 138.3 117.8 144.1 70.77 121.0 121.3 116.3 139.3 153.1 80.3

16、3 124.6 130.6 138.1 131.8 125.8 90.99 111.3 119.1 133.9 133.9 152.7 101.22 104.4 125.6 142.7 133.3 144.9 111.86 113.0 123.3 146.9 133.8 133.9 122.35 103.1 121.7 149.5 140.5 136.1 8、 解: 时间价格(元)5期平均移动法股票价格指数平滑值(万元)a=0.3a=0.4a=0.513.1123.13.11 3.11 3.11 33.093.11 3.11 3.11 43.083.10 3.10 3.10 53.093.10

17、 3.09 3.09 63.053.09 3.09 3.09 3.09 73.063.08 3.08 3.07 3.07 83.053.07 3.07 3.07 3.06 93.033.07 3.07 3.06 3.06 103.083.06 3.06 3.05 3.04 113.053.05 3.06 3.06 3.06 123.033.05 3.06 3.06 3.06 133.023.05 3.05 3.05 3.04 143.033.04 3.04 3.04 3.03 152.993.04 3.04 3.03 3.03 162.933.02 3.02 3.02 3.01 172.943

18、.00 3.00 2.98 2.97 182.952.98 2.98 2.96 2.96 192.97 2.97 2.96 2.95 (1)用5期平均移动法,预测第19个工作日的收盘价格为2.97元; (2)采用指数平滑法用平滑系数a=0.3,a=0.4和a=0.5预测每个工作日的收盘价见上表。预测误差a=0.3a=0.4a=0.5平均绝对误差0.0302 0.0259 0.0229 平均相对误差0.0101 0.0086 0.0076 均方误差0.0013 0.0010 0.0009 均方根误差0.0366 0.0323 0.0297 相比较而言采用平滑系数a=0.5预测的误差最小。第10章

19、 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A;2、B;3、B;4、D;5、D;6、A;7、AB;8、CD;9、CD;10、CD。三、计算题1、(1)商品计量单位个体指数k(%)物价p销售量q甲乙丙双 件双112 114100110 12560 (2)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指数与增加额分别为:132.3%与767600元; (3)三种商品物价综合指数为113.13%,由于物价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365000元; (4)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为116.94,,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402600元。2、调和平均数形式计算。三种商品的综合物价指数为106.5%。3、销售量增长了15.8%。4、物价指数为112.36%。

20、5、今年和去年相比,该市零售总额指数:149.88%;零售价指数:111.5%;零售量指数:134.42%。零售量变动对零售额的影响为2960万元;零售价变动对零售额的影响为1330万元。6、()零售物价上涨了7.3%;()为维持上年的消费水平,由于零售物价上涨消费者多支出了396亿元;()若零售物价保持不变,消费者因提高消费水平导致零售量增长而增加的零售额为475亿元。7、物价上涨使食品销售额增加510.77万元;食品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73.31万元。8、该地区3种水果的价格指数为:96.09%;由于价格变动使居民开支减少5.29万元。9、解:编制计算表如下表10-7(a)所示。表10

21、-7(a) 某厂成本指数计算表企业基 期报告期单位成本(元)产量(件)单位成本(元)产量(件)甲乙 260001100030000275002700026000合计51.3972048.181100370005750053000产品的总平均成本()=产品单位成本(z)产品产量(q)/产品产量(q) 产品的总平均成本指数=产品结构变动指数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指数93.96%=101.71%92.18% 从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水平看:产品的总平均成本变动=产品结构变动对产品总平均成本的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产品总平均成本的影响 3.21 = 0.89 +(4.10) 评价:该公司的产品总平均成本报告期比

22、基期降低了6.24%,平均每件单位成本下降了3.21元。其中,由于产品结构变动使产品总平均成本提高了1.71%,平均每件单位成本上涨了0.89元;由于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使产品总平均成本下降了7.82%,平均每件单位成本下降了4.10元。10、(1)总量指标两因素分析经济方程:工业增加值=工人人数(F)工人劳动生产率(T) 指数方程:工业增加值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计算结果:150%=111.1% 135.1% 200 = 44.4 + 155.6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今年比去年工业增加值增加了200万元,增长幅度达50%。其中,有44.4万元是由生产工人平均人数增加带来的,对工业

23、增加值增长幅度影响达11.11%,其余的155.6万元是由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 此数额使工业增加值的增幅达35.13%。 (2)总量指标多因素分析经济方程:工业增加值=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比重工人劳动生产率 指数方程:工业增加值指数=职工人数指数职工构成指数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计算结果:150%=108.3% 102.6% 135.1% 200 = 33.3 + 11.1 + 155.6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今年比去年工业增加值增加了200万元,增长幅度达50%。其中,由于职工人数增加50人,使工业增加值增加了33.3万元,增幅达8.3%;生产工人占职工人数比重上升,使工业增加值增加了11

24、.1万元,影响其增幅为2.6%;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工业增加值增加了155.6万元,影响其增幅达35.1%。四、案例分析(略)第11章 习题及答案1、根据抽样调查,某月某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图所示。(单位:元)请对其按80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500、15001600、1600以上用频数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分组。1、答案:(1)先将样本数据排成一列,本例中为A1:A50。(2)利用频数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分组和计算频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定单元格区域,本例中选定的区域为D3:D11,单击“插

25、入”菜单,选择“函数”选项,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选择类别”中选择“统计”,在“选择函数”中选择“FREQUENCY”。如下图: 第二步:打开“FREQUENCY”对话框,输入待分组数据与分组标志 (如下图)第三步:按“Ctrl+Shift+Enter” 组合键,在最初选定单元格区域内得到频数分布结果,在本例中为D3:D11,(如下图)2、如下图中列出学生两门功课评定结果,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整理。2、答案:按如下步骤建立交叉频数表: (1)选中图中表格中有数据的任一单元格,然后选择“数据”菜单的“数据透视表”子菜单,进入数据透视表向导。 (2)选择“Microsoft Excel数据

26、清单或数据库”为数据源。单击“下一步” 。 (3)选择待分析的数据的区域,一般情况下Excel会自动根据当前单元格确定待分析数据区域,因此你只要直接单击“下一步”按扭即可。 (4)确定数据透视表的结构,在此例中,要建立的是一个交叉频数表,分别按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对学生的人数进行交叉频数分析,因此可按图将三个按扭“学号”、“语文”、“数学”分别拖放到表格的指定部位,并且双击“求和项:学号” ,将其改为记数项,结果如下图所示,然后单击“下一步”按扭。(5)选择数据透视表的显示位置之后,单击“完成按扭” ,可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数据透视表。 3、某灯泡厂抽取100只灯泡寿命如下:8009149918279

27、0990489199699994695086410499279498529488679888499589341000878978816100191810408541098900869949890103892787810509249059548901006926900999886907956900963838961948950900937864919863981916878891870986913850911886950926967921978821924951850要求:(1)用MIN和MAX函数找出最小值和最大值,以50为组距,确定每组范围;(2)用“数据分析”中“直方图”作直方图;(3)用

28、“数据分析”中“描述统计”计算100只灯泡的平均数,样本方差、中位数、众数和全距。3、答案:(1)将上表的数据复制到EXCEL中;(2)选“插入-函数-统计-MAX”在单元格中出现最大值1098,同理找出最小值800;(3)选一个单元格,输入每一组上限,组距50;第一组850,第二组900(4)在“工具”中选“数据分析”-“直方图”(第一次要“加载宏”-“分析工具库”)(5)在“输入区域”填入数据范围,在“接收区域”填入分组的范围,选择“输出区域”和“图表输出”,得到次数分布和直方图;(6)对直方图进行编辑:在直方图上按右键,选“数据系列格式-选项”,将“分类间隔”设置为0;(7)在“数据分析

29、”中选“描述统计”,选择“输入区域”、“输出区域”和“汇总统计”即可得结果。4、如下图所示,已知10个象征性的样本数据,请从中随机抽取5个数据。 4、答案: (1)选择B2单元格,输入公式“=RAND()”并回车 。 (2)拖动B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至B11单元格,并在B1单元格输入列标志名称“random”。 (3)选取单元格B2至B11,右击选中的区域选择“复制”,再次右击选中的区域,选择“选择性粘贴”,单击选项“数值”后,点击“确定”按扭,此时B2:B11单元格是10个稳定的随机数。 (4)选取单元格A2至B11单元格,选择“数据”菜单项下的排序子菜单。(5) 选取“RANDOM”为主

30、要关键字 ,然后点击“确定”按扭。排序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用A2至A6单元格的样本作为随机抽取的5个样本。5、已知样本数据如下:28.5、26.4、33.5、34.3、35.9、29.6、31.3、31.1、30.9、32.5,请根据样本推断总体。5、答案: (1)构造工作表。如下图,首先在各个单元格输入以下的内容,其中左边是变量名,右边是相应的计算公式。 (2)将A列的名称定义成为B列各个公式计算结果的变量名。选定A4:B6,A8:B8和A10:B15单元格(先用鼠标选择第一部分,再按住CTRL键选取另外两个部分),选择“插入”菜单的“名称”子菜单的“指定”选项,用鼠标点击“最左列”选项,然

31、后点击“确定”按扭即可。 (3)输入样本数据,和用户指定的置信水平0.95。 (4)为样本数据命名。选定D1:D11单元格,选择“插入”菜单的“名称”子菜单的“指定”选项,用鼠标点击“首行”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扭,最后得到下图所示的计算结果。 6、请对第5题的样本进行假设检验。 6、答案: (1)构造工作表。如下图所示,首先在各个单元格输入以下的内容,其中左边是变量名,右边是相应的计算公式。 (2)将A列的名称定义成为B列各个公式计算结果的变量名。选定A3:B4,A6:B8,A10:A11,A13:A15和A17:B19单元格,选择“插入”菜单的“名称”子菜单的“指定”选项,用鼠标点击“最

32、左列”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扭即可。 (3) 输入样本数据,以及总体标准差、总体均值假设、置信水平数据。如下图所示。 (4)为样本数据指定名称。选定C1:C11单元格,选择“插入”菜单的“名称”子菜单的“指定”选项,用鼠标点击“首行”选项,然后点击“确定” 按扭,最后得到计算结果。 该例子的检验结果不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均为拒绝Ho假设。所以,根据样本的计算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拒绝总体均值为35的假设。同时由单侧显著水平的计算结果还可以看出:在总体均值是35的假设之下,样本均值小于等于31.4的概率仅为0.0203035620.05,小概率事件居然发生,所以,同样得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

33、拒绝总体均值为35的假设的结论。 7、利用Excel来描述t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7、答案: (1)计算概率打开“t 分布”工作表。在单元格E1中输入“10”。在单元格B2中输入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公式“=NORMSDISt(A2)”,用来确定一个小于A2单元格变量值的标准正态变量的概率,此值为3.17E-0.5。在单元格C2输入t分布函数公式“=tDISt(ABS(A2),$E$1,1)”,这个公式是以单元格A2的绝对值为变量,以单元格E1的数值为自由度的单侧t分布的概率,此值是0.001259166在单元格B3,输入公式“=NORMSDISt(A3)-NORMSDISt(A2)”,用来计算

34、单元格A3与单元格A2之间的正态分布概率。在单元格C3中输入公式“=tDISt(ABS(A3),$E$1,1)-tDISt(ABS(A2),$E$1,1)”,用来计算单元格A2到单元格A3之间的 t 分布的概率。注意这个公式中的单元格E1是绝对引用,这样便于复制公式。单元格C3中显示为0.000221338。将单元格B3与C3中的公式复制至第82行。找到第38行,单元格A38应显示-0.4,B38应显示0.036041,C38应显示0.034837。如果正确,便可以拟合两种图形了。单击单元格C43,在其公式前面加上绝对值函数,以避免出现负值。其公式为: =ABS(tDISt(ABS(A43),

35、$E$1,1)-tDISt(ABS(A42),$E$1,1)并复制此公式到C44:C82中的各单元格中。(2)绘制图形 打开“抽样分布.xls”工作簿,选择“t 分布”工作表。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选项,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在第1步的“图表类型”中选择“折线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数据点折线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在第2步“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在数据区域输入A1:C82。打开“系列”页面,在系列中删除“变量值”,在分类X轴标志中输入“=t分布!$A$2:$A$82”,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步骤3的“图表选项”对话框中,不选标题,打开“图例”页面,选择图例在底部在单元格E1中

36、分别输入8,5,2,1,可以看出随着自由度的值变小,两个分布的差异便更加明显。在单元格E1中分别输入20,100,1000,10000和100000,可以看到随着自由度的增加,两个分布的差异逐渐变小,甚至相同。结果如下:结论是随着自由度增加,t分布将越来越接近于正态分布。 8、如图中所示,一产品制造商雇佣销售人员向销售商打电话。制造商想比较四种不同电话频率计划的效率,他从销售人员中随机选出32名,将他们随机分配到4种计划中,在一段时期内记录他们的销售情况已经在表中列出,试问其中是否有一种计划会带来较高的销售水平。 8、答案: (1)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双击“方差分析: 单因素

37、方差分 析”选项,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2)按下图所示方式填写对话框。然后单击“确定”按扭即可。 结果分析:按照如上的操作步骤即可得到计算结果如下。其中表格的第二部分则是方差分析的结果。SS列分别给出了四个分组的组间方差、组内方差以及总方差,DF列分别给出了对应方差的自由度, MS列是平均值方差,由SS除于DF得到,它是总体方差的两个估计值。F列是F统计量的计算结果,如果四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成立的化,它应该服从F分布,即近似为1,它是最终的计算结果,通过将它与一定置信水平下的F临界值F crit比较,可以判断均值相等的假设是否成立,在本例中,1.677612.94668 ,所以不能拒

38、绝四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P-value列,是单尾概率值,表明如果四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成立的化,得到如上样本结果的概率是19.442% ,即得到以上样本并不是小概率事件,同样也得到不能拒绝四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的结论。按相似方法可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有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 9、如下图中是我国1987年至1997年的布匹人均产量和人均纱产量,试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9、答案:(1)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双击“回归”选项,弹出回归分析对话框。 (2)填写对话框:X值输入区域为$B$1:$B$12, Y值输入区域为$C$1:$C$12, 并选择“标志”

39、和“线性拟合图”两个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扭即可。 (3)按照如上的操作步骤即可得到下图的计算结果。结果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归统计的结果包括多元相关系数、可决系数R2、调整之后的相关系数、回归标准差以及样本个数。第二部分是方差分析的结果包括可解释的离差、残差、总离差和它们的自由度以及由此计算出的F统计量和相应的显著水平。第三部分是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的估计值以及它们的估计标准误差、t统计量大小双边拖尾概率值、以及估计值的上下界。根据这部分的结果可知回归方程为Y=8.46433*X-18.288。第四部分是样本散点图, 其中蓝色的点是样本的真实散点图,红色的点是根据回归方程进行样本

40、历史模拟的散点。如果觉得散点图不够清晰可以用鼠标拖动图形的边界达到控制图形大小的目的。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进行多元线性方程的参数估计,还可以在自变量中引入虚拟变量以增加方程的拟合程度。对于非线性的方程的参数估计,可以在进行样本数据的线性化处理之后,再按以上步骤进行参数估计。 10、某市1978-2005年GDP(亿元)如下表年份GDP(亿元)年份GDP(亿元)年份GDP(亿元)年份GDP(亿元)1978 13.22 1985 37.80 1992 126.86 1999 733.19 1979 15.02 1986 44.91 1993 196.53 2000 828.12 1980 17.97

41、1987 54.96 1994 296.78 2001 932.08 1981 19.18 1988 69.21 1995 403.59 2002 1060.97 1982 21.37 1989 72.84 1996 510.09 2003 1226.44 1983 24.34 1990 77.90 1997 605.82 2004 1400.00 1984 30.21 1991 92.92 1998 677.19 2005 1600.00 要求:(1)作出趋势图(折线图或X-Y散点图);(2)用“添加趋势线”方法,找出一个最好的方程;(3)预测2006年、2007年该市GDP。10、答案:(

42、1)将数据复制到EXCEL中,年份和GDP各为1列;(2)选“插入”-“图表”-“折线图”,作出趋势图;(3)点击图表,在“图表”中选“添加趋势线”,选择适当类型,在“选项”中选择“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反复试验,直到找到一下最好的曲线;(4)在EXCEL中输入表达式,预测2006年、2007年该市GDP。11、根据我国1990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单位:亿元),如下图所示,用移动平均法计算预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发展趋势。11、答案:(1)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其“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移动平均”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打开“移

43、动平均”对话框。(2)确定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选中“图表输出”复选框。(3)单击“确定”按钮后,在指定位置给出移动平均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12、某啤酒厂近五年全年及分月啤酒销售量数据如下图所示。结合五年分月数据,利用Excel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12、答案:(1)按已知数据资料列出计算表,将各年同月的数值列在同一列内。(2)计算各年合计与各年同月数值之和。计算每年的啤酒销量总数:单击N3单元格,输入“=SUM(B3:M3)”,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N4:N7区域,得各年销量总数;计算各年同月销售总数:单击B8单元格,输入“=SUM(B3:B7)”,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8:N8区域

44、,得各年同月销量总数与全部销量之和。(3)计算同月平均数与总的月平均数。计算同月平均数:单击B9单元格,输入“=B8/5”,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9:M9区域;计算总的月平均数:单击N9单元格,输入“=N8/60”回车得结果为43.21667。(4)计算季节比率。单击B10单元格,输入“=B9*100/43.21667”,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10:M10区域。(5)计算季节比率之和,绘制季节变动曲线。单击N10单元格,输入“=SUM(B10:M10)”,回车得季节比率之和为1200。根据季节比率,可绘制季节变动曲线。13、以第12题的资料采用乘法型时间数列变动测定季节变动。13、答案

45、:(1)输入各年季度数据资料如下:(2)计算四个季度的移动平均数。计算移动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动平均工具,也可以使用公式与函数。移动平均工具在前面内容中已讲过,本例采用公式与函数方法来计算。单击D4单元格,输入“=AVERAGE(C2:C5)”,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5:D20区域。(3)移正平均。因为本例是偶数项移动平均,所以还需将四项移动平均值再进行两项“移正”平均,如果是奇数项移动平均,则该步骤省去。单击E4单元格,输入“=AVERAGE(D4:D5)”,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E5:E19区域。(4)消除长期趋势。本例采用乘法模型,因此,将原数列除以趋势值以消除长期趋势。单击F4单元

46、格,输入“=C4*100/E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F5:F19区域。(5)计算季节比率。将图中Y/T*100得到的数据重新编排,得到如下图中左边数据表中前五行的基本数据(本例将上图中Y/T*100的数据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然后利用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具体步骤参见月平均法,本例省略,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14、用如下数据作多元回归方程,并进行预测。年份粮食产量y有机肥x1牲畜头数x219942446151995254417199626461619972646151998254415199927461620002845182001304820200231501914、答案:(1)输

47、入数据(2)在“数据分析”中选“回归”(3)输入“Y”、“X”、“输出区域”;得到输出结果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41103051R Square0.885674952Adjusted R Square0.847566603标准误差0.924835513观测值9方差分析dfSSMSF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239.7569619.8784823.240970.001494253残差65.1319240.855321总计844.88889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Intercept-11.26028928.289961-1.35830.223217-31.54509257X Variable 10.5448275860.2172332.5080350.0460250.013277964X Variable 20.7764182420.2224263.4906750.0129730.23216046(4)写出直线回归方程,R平方值,并判断方程统计检验是否通过;(5)2003年X1=52,X2=21进行预测,即可得方程和预测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