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715033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工业废水氨氮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原水泵粗格栅曝气沉砂细格栅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MBR池消毒池出水 污泥回流一、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脱氮的传统工艺1是在1969年美国的巴茨Barth提出的,被称为三级活性污泥法,是以氨化、硝化和反硝化3步反响过程为根底建立起来的。活性污泥含有有机物降解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它们分别在各自的反响池内生长繁殖,并且有各自的沉淀池和回流设施,如图1.1所示。在实践中还可采用两级生物脱氮系统如图1.2所示,将前两级BOD去除和硝化两道反响过程合在同一反响器内进展,第一级池去除BOD,将有机氮转化为NH3、NH4+,同时使NH3、NH4

2、+进一步氧化成NOx-N。第二级池在缺氧条件下,将NOx-N复原为氮气,并逸出大气,应采取厌氧缺氧的运行方式。碳源,既可投加CH3OH甲醇作为外加碳源,亦可引入原废水作为碳源。该工艺优点反响速率大,而且比拟彻底。缺点是处理设施多,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管理不够方便,因此在实践中采用比拟少。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图1.2 两级生物脱氮工艺A/O脱氮工艺是8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工艺流程图1.4。废水经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后,首先进入缺氧池,利用氨化菌将废水中有机氮转化成NH3-N,与原废水中的NH3-N一并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中,除与常规活性污泥法一样对含碳有机物进展氧化外,在

3、适宜的条件下,利用亚硝化菌与硝化菌,将废水中NH3-N硝化生成NOx-N。为了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好氧池中硝化混合液通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池,利用原废水中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进展反硝化,将NOx-N复原成氮气。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A/O系统不用投加外加碳源,可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展反硝化,达到同时降低COD和脱氮的目的。缺氧池设在好氧池之前,当水中碱度不足时,由于反硝化可增加碱度,因而可以补偿硝化过程中对碱度的消耗。A/O工艺只有一个污泥系统,混合菌群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浓度上下交替条件,有利于控制污泥膨胀。近十几年来A/O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开展较快,被认为是解决城市污水与

4、含氮工业废水氮污染的有效工艺。图1.4 A/O法3. 氧化沟氧化沟是上世纪50年代由荷兰巴斯韦尔Pasveer开发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根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废水和活性污泥以与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不停地循环流动,完成对废水的硝化与反硝化处理。生物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氧化沟在空间上形成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具有良好的脱氮功能。以卡鲁塞尔氧化沟为例,其是在每组沟渠的转弯处安装一台外表曝气机,靠近曝气机的下游为富氧区,而

5、上游为低氧区,外环还可能成为缺氧区,这样形成了生物脱氮的环境条件。目前常用的氧化沟主要有多沟交替式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见图1.4)。a 多沟交替式氧化沟 b卡鲁塞尔氧化沟c奥贝尔氧化沟 d一体化氧化沟图1.5 氧化沟 4.SBA法SBR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开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以序批间歇式操作为主要特征。所谓序列间歇式有两种含义,一是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按序排列的、间歇的。由于废水大多是连续排放,且流量波动很大,这使得SBR至少两个池或者多个池,各个池按一定顺序和周期运行,也是间歇的。二是运行操作在时间上也是按序排列的、间歇的。一般按运行次序分五个阶段,

6、即进水、反响、沉淀、排水和闲置阶段,称为一个运行周期,如如下图所示。进 水 反 应 沉 淀 排 水 闲 置图1.6 SBR法工序循环周期和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与运行状态都可以根据具体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灵活控制。例如,在进水阶段,可以按限制性曝气进水期间不曝气运行,也可以按半限制性曝气进水到一半时开始曝气运行,还可以按非限制性曝气边进水边曝气运行;在反响阶段,可以一直曝气,为了实现生物脱氮除磷也可以曝气后搅拌或者曝气搅拌交替进展;剩余污泥排放可以在排水阶段或排水后期排放。只要我们有效调节好SBR运行周期、各阶段运行时间和运行状态就可以达到多种功能的要求。 DAT-IAT工艺是SBR工艺继ICEAS

7、、CASS、CAST、IDEA法之后不断完善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其主体构筑物由需氧池Demand Aeration Tank,简称DAT和间歇曝气池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简称IAT串联组成如图1.6所示。废水进入DAT池后,在DAT池内与以前的混合液以与回流液完全混合,并进展连续曝气,具有较高的溶解氧,细菌的活性非常强,大局部可溶性有机物被去除,它的反响机制以与有机物的去除机理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CFS根本一样,但是在DAT池内有机物浓度要高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有机物负荷高,降解速率快。IAT池与典型的SBR池相似,包括曝气、沉淀、排水、闲置四个阶段,也可以根据

8、实际需要增加搅拌阶段,处理后的上清夜和剩余污泥均在IAT池内排放,但与SBR法又有不同点,其进水是连续的。由于DAT池对水质的调节、均衡作用,使得进入IAT池内水质稳定,有机物负荷低,提高了系统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同时,由于有机物浓度低,为硝化菌繁殖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硝化反响进展。IAT池间歇曝气,并根据需要增加厌氧搅拌,使得微生物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降解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IAT池中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大局部作为该池下个处理周期使用,一局部污泥用污泥泵连续打回DAT池作为DAT池的回流污泥,多余的剩余污泥引至污泥处理系统进展污泥处理。 曝气

9、 搅拌 曝气 曝气 曝气 沉淀 曝气 排水图1.6 DAT-IAT工艺工序 废水中含有氨和各种有机氮化物,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排水中含有相当量的氮。如果在二级处理中完成了硝化阶段,如此氮通常以氨或硝酸盐的形式存在。投氯后次氯酸极易与废水中的氨进展反响,在反响中依次形成三种氯胺: NH3 + HOCl NH2Cl(一氯胺) + H2O NH2Cl + HOCl NHCl2(二氯胺) + H2O NH2Cl + HOCl NCl3(三氯胺) + H2O 上述反响与pH值、温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也与氨和氯的初始比值有关,大多数情况下,以一氯胺和二氯胺两种形式为主。其中的氯称为有效化合氯。 在含氨水中投入氯

10、的研究中发现,当投氯量达到氯与氨的摩尔比值11,余氯下降到最低点,此即“折点1,当污水的预处理程度提高时,到达折点所需氯量就减少。 折点加氯产生酸,当氧化1 mg/L NH3-N时,需14.3 mg/L的碱度以CaCO3计来中和,实际上,由于氯的水解,真正需要的碱度为15 mg/L。大多数情况下,pH值将略有降低。 为了达到折点反响所参加的氯剂,除形成次氯酸外,还增加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在废水复用情况下,溶解固体的含量可能成为影响回用的障碍。以氯气进展折点氯化 6.2:1 以次氯酸钠进展折点氯化 7.1:1 投氯气后,用石灰中和全部酸度 12.2:1 投氯气后,用NaOH中和全部酸度 14

11、.8:1 折点加氯法因加氯量大,费用高,以与产酸增加总溶解固体等原因,目前尚未见以此为主要除氨方法的污水厂在运行吹脱法用于脱除水中氨氮,即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常用空气作载体假如用水蒸气作载体如此称汽提。水中的氨氮,大多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存在。其平衡关系式如下:NH4+OH-NH3+H2O 1氨与氨离子之间的百分分配率可用下式进展计算:Ka=Kw /Kb=H3CH+/H4+ 2式中:Ka氨离子的电离常数;Kw水的电离常数;Kb氨水的电离常数;C物质浓度。式1受pH 值的影响,当pH值高

12、时,平衡向右移动,游离氨的比例较大,当pH 值为11 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0。由式2可以看出,pH 值是影响游离氨在水中百分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温度也会影响反响式1的平衡,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表1 列出了不同条件下氨氮的离解率的计算值。表中数据明确,当pH值大于10 时,离解率在80%以上,当pH 值达11时,离解率高达98%且受温度的影响甚微。表1 不同pH、温度下氨氮的离解率%pH203035255058608083809093989898氨吹脱一般采用吹脱池和吹脱塔2 类设备,但吹脱池占地面积大,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氨气的吹脱常采用塔式设备。吹脱塔常采用逆流操作,塔内装有一

13、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传质面积从而有利于氨气从废水中解吸。常用填料有拉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废水被提升到填料塔的塔顶,并分布到填料的整个外表,通过填料往下流,与气体逆向流动,空气中氨的分压随氨的去除程度增加而增加,随气液比增加而减少。2 影响因素与液气比确实定影响游离氨在水中分布的pH 值、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吹脱效率。另外气液比、喷淋密度等操作条件也是影响吹脱效率的主要因素。下面以逆流塔为例分析液气比确实定与其影响。氨吹脱是一个相转移过程,推动力来自空气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浓度相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由物料守衡见图1可得吹脱塔操作线方程为:Y=L/VXX1+Y1 3图1.7

14、 逆流吹脱塔物料衡算即以L/V为斜率的直线,如图2 的直线MN。在此,L 值已经确定,假如减少吹脱气体的用量,操作线斜率将会增大,点N 便沿垂直线X=X2向上移动,传质推动力X2 X2*或Y2 Y2*随之减小,当点N 落在线Y*上时,Y2=Y2*,塔顶吹脱气体浓度达到平衡,即最高浓度。此时气体用量最小,这是理论上液气比能达到的最大值,但推动力变为0。L/Vmax=Y2*Y1/X2X1 4通常要求达到的氨去除程度X1、进口浓度X2为,空气进口浓度Y1为零,Y2*为与X2对应的气体平衡浓度,可由亨利定律求得2、3,如下式:Y=mX 5因此最大液气比可表示为:L/Vmax=mX2 /X2X16式中m

15、为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所以温度对气体平衡浓度进而对L/Vmax有较大的影响。有文献报道4,当温度从10变为40时,L / V max从0.58增大到2.4。在逆流吹脱塔中,对确定的废水量而言,增大气体量,传质推动力相应增大,有利于氨氮吹脱去除。但气量太大,气速过高,将影响废水沿填料正常下流甚至不能流下,即引起液泛现象。因此,对一定废水量,最小液气比受液泛气速控制。液泛气速与塔式结构、填料种类和液体物性等因素都有关。显然,实际的液气比应满足下式要求:L/V泛L/VL/Vamx 7图1.8 逆流吹脱塔操作线3 吹脱工艺的应用吹脱法已广泛用于化肥厂废水、垃圾渗滤液、石化、炼油厂等58含氨氮废水。

16、低浓度废水通常在常温下用空气吹脱,而高浓度废水如此常用蒸汽进展吹脱。有些高浓度废水经吹脱处理后,仍含有较高的氨。因而常与其它工艺相结合。 二、工艺选择 1吹脱法+ 生物法根据工程事例,采用吹脱一缺氧一两级好氧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其中氨氮含量达1400 mg/L,COD浓度为40005000 mg/L。选定pH 值为9.5,吹脱时间12 h,经吹脱后氨氮去除率为60%,经生化处理后氨氮去除率达95%,同时取得90%以上的COD 去除效果。其工艺流程如图2.1。图2.1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2.吹脱法+折点氯化法注:预处理包括两级调节、铜置换、沉淀图4 酞菁蓝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折点氯化法是投加过量

17、的氯或次氯酸钠,使废水中氨完全氧化为N2或硝酸盐的方法12,可用以下反响式表示:NH4+HOClNH2Cl+H2O+H+ 8NH2Cl+HOClNHCl2+H2O 9NHCl2+HOClNCl3+H2O 10一氯胺进一步氧化为氮:2NH2Cl+HOClN2+H2O+3H+3Cl- 11二氯胺经如下反响生成硝酸盐:NHCl2+H2ONHOHCl+H+Cl- 12NHOHCl+2HOClNO3-+4H+3Cl-13氯化法处理率达90%100%,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操作方便、投资省,但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运行本钱很高。假如在此之前用吹脱法降低废水中氨氮含量,可以减少加氯量,极大地降低处理本钱

18、。 3.A/O法+折点加氯法利用A/O法去除大局部的氨氮,在利用折点加氯法确保出水的达标。三、试验1、工艺流程图:a、硝化过程的主要环境条件1好氧条件,根据计算,1g的氮完全硝化需要4.75g的氧,要求溶解氧不低于1mg/L;2有机物,混合液中的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BOD应在1020mg/L以下;3温度,适宜的温度为:2030,15以下时,硝化速率下降,5时完全停止;4pH值,最优X围:8.08.4;5碱度,1g氨态氮以N计完全硝化,需要碱度以CACO3计7.1g;6污泥龄,至少为硝化细菌最小世代时间的两倍;7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有重金属,高浓度的氨态氮、硝态氮、有机底物以与其他络合阳离子等。B

19、、反硝化过程的主要环境条件1碳源,反硝化菌碳源的来源有废水中的碳源和外加碳源,要求BOD5/TKN35;2pH值,最适宜的pH是:6.57.5;3溶解氧,反硝化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L以下;4温度,最适宜温度X围是:2040。3.设计参数: 停留时间根据水质的不同而变化进水水质BOD800mg/L ,停留时间8h以上;pH自动控制在8.0。DO通过PID控制器保持在3mgO2/L。保持温度在20;硝化池容积:VN=YQS0QC5;污泥龄Qc-1;X=24g/L;2/L以下。保持温度在25;内循环回流比:68;反硝化容积VDN=QNo-Ne/qDNX,qDN-1;No,Ne:入流和出流的硝态氮浓度,mg/L。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