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702477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上4生命的周期教案一、备课设想:1、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总结,来了解生物成长过程。3、学生分析:由于生物成长过程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验证才行。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活动、分析、总结。二、重难点:知道任何有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变化,并在合作、交

2、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三、教法:观察、活动学法:整理、验证四、教具: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学具:自制(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物的成长过程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空当接龙活动:空当接龙(1)教师出示活动规则。(2)学生看完后,开始游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游戏时间)通过游戏,有什么发现?全班进行交流。二、模型与解释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回忆上一节学过的我们在成长各种动物、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吗?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第二课时一、整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整理总

3、结出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卵)。师做小结并出示“生命周期”或“成长周期”,师给生做相关的解释。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生物的生命周期呢?小组内相互交流探究。二、课外知识拓展科学自助餐(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三、做54页的试剑石。附送:2019-2020年五上5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课标要求: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难点:制作

4、地球模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二、表达与交流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

5、出来的?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三、观察与提问: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换意见。四、搜集资料。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

6、样子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第二课时一、巧手小制作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出示制作提示:a 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二、展示与评价: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谁制作的模型最棒。三、教学反馈: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