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01826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填空题1. 燃烧是指 与 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反应,物质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可称之为火三角,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括号中分别填写三个条件。灭火时只要消除其中 个条件即可灭火。2. 若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则会引起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 和 ,当接触明火时,就会有发生 的危险,因此这些场所必须贴上“ ”的字样或图标。3. 当今世界上的三大矿物燃料是 、 、 。人们通常把 称为“工业上的血液”,把 称为“工业上的粮食”。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

2、属于 。4. 沼气、天然气和可燃冰中都含有一种可燃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城市煤气中通常含有CO气体,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 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了 能。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源于化石燃料,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需要做到 。6. 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煤燃烧排

3、放出 、 等污染物,它们遇到雨水成为 降落到地面。7. 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中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车辆在行驶中正常燃烧或未充分燃烧时,能产生一定量污染大气的物质是 、 、 和烟尘等。二、选择题1. 一杯酒精放置在空气中,酒精没有着火燃烧的原因是( )A. 酒精不具有可燃性B. 空气中氧气浓度太小,不足以支持酒精的燃烧C. 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 以上三种原因都存在2. 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质的着火点,在空气中最容易被点燃的物质是( )A. 红磷B. 木炭C. 酒精D. 无烟煤物质红磷木炭酒精无烟煤着火点/2403203705587007503. 据统计,我国仅

4、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4.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煤粉B. 一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5. 北京的地铁站严禁携带、存放易燃品。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在地铁站张贴的图标应该是( )6.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贴的图标是( )7. 下列

5、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A. 石油B. 天然气C. 煤D. 太阳能8. 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石油分馏净化水蒸发食盐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A B CD9.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煤B. 石油C. 氢气D. 天然气10. 下列各选项中说明酒精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性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A. B. C. D. 11. 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卫星、军事上。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

6、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都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 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 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D.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12. 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B.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D.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13. 下列情况:煤的燃烧;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燃放鞭炮;用汽油为

7、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 B. C. D. 三、综合题1. 表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0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I轻度污染II中度污染I中度污染II重度污染空气质量级别IIIIIIIIIIVIVV表2:2020年12月13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城 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上海可吸入颗粒物111III 轻度污染I淄博可吸入颗粒物103昆明二氧化硫61II 良海口24I 优(1)请依据表1和表2中

8、的内容,确定当日淄博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格里。(2)汽车尾气(含有CO、SO2、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这一转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_。(3)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了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少用煤作燃料B. 采用燃料脱硫技术C.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熟石灰D. 开发新能源。2. 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但有时水却是可引火的。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棉花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但如果将少量水滴到包有超氧化钾粉末的棉花上,则棉花迅速发生

9、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请回答: (1)从这一实验现象作出对该反应结果的推理是: _ , 。(2)某探究小组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推理。用以证明推理的实验方法是: ;用以证明推理的实验方法是: 。3.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1)按图1实验(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照实验(1)、(

10、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一、填空题1.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氧化 有可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一2. 爆炸 气体 粉尘 爆炸 严禁烟火3. 煤 石油 天然气 石油 煤 混合物4. CH4 CH4+2O2CO2+2H2O 2CO + O22CO25. 光 热 电 化学 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6.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酸雨7.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二、选择题1. C 2. A 3. A 4. D 5. A 6. C 7. D 8. D9. C 10. C 11. B 12. C 13. C三、综合题1. (1)III

11、 轻度污染I (2)2CO+2NON2+2CO2 (3)昆明 ABD2. (1)该反应放热 反应后有氧气生成 (2)在Q口处放一装水烧杯,Q口没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在P口处放一带火星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大家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认识。从图1所示的实验可知,红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故未发生燃烧;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超过了它的着火点,但由于没有和空气接触,因而也未发生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既与空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它的着火点,所以才燃烧起来。可见,(1)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二是要与氧气接触。图2所示实验描述的是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的现象。这一现象和我们初步学习的燃烧概念及灭火常识有一定的冲突,(2)它表明物质燃烧不一定是跟氧气反应,有些火灾也不能用CO2灭火。这也同时表明我们对化学的认识是在不断的深化和提高的。本题第(2)问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C+2MgO答案:(1)可燃物燃烧,一是要达到着火点,二是与氧气接触(2)2Mg+CO2C+2Mg0物质燃烧不一定是跟氧气的反应,有些火灾不能用CO2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