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98220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知识目标1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2知道司母戊鼎和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一)甲骨文1甲骨文是商朝刻在 或 上的文字。已具备 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就是 从发展而来的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 从开始的,那时的 文是今天研究商朝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二)青铜器的精湛工艺3 时期青铜制造

2、业高度发达,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4金文又叫 。因当时人们把文字刻在 上而得名。它是研究 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 的发展和 也有重要价值等。5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 也盛行一种独特的、举世闻名的 文化。出土有 、 、青铜 等。二、合作探究(结合实际任选两题探究)1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2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3根据你的想象推理一下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该有那几方面的因素?4商和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

3、艺精湛,应用普遍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反馈检测(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正确答案英文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2020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4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

4、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5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 )A.乐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装饰品6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 ) A B C D(二)非选择题(20分)7.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叫什么?哪一朝代制造的?(8分)(2)请你推测一下,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当时的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后人称这种文字叫什么?(6分)(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4分)(1) 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指的是哪个时期?(2分)四、知识链接在汉语中,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三足鼎立、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20年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想一想,你知道古代的鼎是什么样子的吗?有什么用途?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重视“鼎”(可以下去后查资料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