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976305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反思 【摘要】大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社会变革的加速器,更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关键阶段,本文主要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阶段,教育模式分析,改革的方向等三个层面系统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从而为我国大学教育创新性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育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104-02 一、中国大学发展教育阶段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道,崇尚教育的国家,高等教育贯穿我国历史发展的始终,传统书院为主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政治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中国现代的大学却并非是从以书院为

2、主的古代大学演变而来,更多的是在中国不断开放的进程中从外部借鉴而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始于19世纪末,以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为标志,自此,我国大学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欧美阶段,学习苏联阶段,中国特色自主发展阶段。学习欧美阶段,侧重于人文主义关怀,由于这一时期中国整体的科学技术落后,但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学科一直比较发达,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大学教育在指导思想和课程设计方面更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文大师。学习苏联阶段,侧重于政治文化教育,由于世界两级格局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人才是我国这一阶段大学教育

3、的主要目标,这一时期,为响应“为无产阶级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口号,我国大学仿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院系大调整,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特色自主发展阶段,侧重于科学文化教育,十一届三中三中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各项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科学技术被党和国家重新定义为第一生产力的高度,为配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理工科教育在各类大学受到的重视也大幅度提高。 二、中国大学教育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级大学也飞速发展起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国内不少大学都提出了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计划,但是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要能够做出各种前瞻性,创新的科研成果,还要培养各行各业

4、的领军人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完善人,以教育为出发点,而当前我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恰恰背离了这一初衷,重科研,重成果,重就业率,忽视人文情怀教育从而造成了当前大学校园内功利浮躁的氛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计划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改革开放已持续了30多年,但是国内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依然仍旧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各级部门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各种大学城不断涌现,大楼,新的科研设备等硬件设施不断更新,但是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却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忽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忽视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兴趣爱好,从而限制了他们综合发展。另外在学生专业的自主选择性上,

5、虽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但却必须而对繁重的专业课必修压力,从而导致他们不能真正的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的开拓性必然受到限制。这种计划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学生的管理上,教师的工作上更容易一些,但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上却有严重缺陷。 (二)灌输式的大课教学 聪明的学生都知道该怎学什么,怎么利用自己的时间,但是当前的我国大学普遍所采取的大课教学模式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无视他们的自主性,在课程设计上,以教师为中心,对课程的前沿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不够重视,课程重复设置,内容重复教学,教师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沟通。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往往采用“一言

6、堂”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造成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思想不够开放,教师教学不够灵活的局面。另外,由于大课所占用的学生时间较多,留给学生自主支配的试验时间和科研时间较少,所以造成了国内大学生实际操作和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的现象。 (三)模糊的人才培养目标 虽然国内各类大学在各级行政文件中都提明确提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却缺乏必要的有效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当前我国的各类大学,更像是政府和企业的混合体,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进行着产业化经营,从而导致大学不在精心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而是热衷于培养就业员。教师以完成教学目标去教学,学生以毕业未目标去学习,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下走出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灵活的社

7、会工作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独立意识不够,创新意识缺乏,造成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局面。这种与社会现实脱节人才培养方式,既浪费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是对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的极大挥霍。 (四)消极的教学评价体系 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其中尊师重道的思想更是深深地烙在现代大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教师的评价都是好的,对课程的设置都是满意的,这种消极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对教师的工作也是有害的,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对学科设置缺乏科学的认识,同时也因为这种评价体系,教师不能做到教学相长,科研和教学的主动性必然受到影响。学生对老师不加质疑的尊重,既是对知识盲

8、从的体现,更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 (五)盲目追求大面全的办学理念 当前国内的各类高校,忽视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层次定位,缺乏科学的认识,一味追求大面全,盲目扩大教学班级,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社会调研,导致该专业需求过剩,同时,一方面盲目追求大面全,往往就会造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重视,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追求大面全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也会忽视教学的质量,这种追求量而轻视质的现象,极大地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由于当前中国大学教育问题较多,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在结合我国国情和各类大学的实际情况下,应有

9、一个明确的方向,即学而必用,用而需学,教书育人,降低发展速度,缩小发展规模,以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人文关怀为中心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信仰的培养 个人的信仰,不是完全由大学教育所承担的,但是由于大半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学校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信仰,正确的理想,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戒除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的处事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敬业精神是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岗位缺乏必要的尊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既是一种职业道德缺乏的表现,更是把自我意识放在首位

10、的表现,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对他们进行敬业精神的培养,是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体现。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与社会需求和公共服务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升学生道德自我净化能力,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普及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让学生掌握养成健康体魄的能力。 四、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方法 我国大学教育的现有状况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全球化进程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同时,大学也面临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大学适应这种趋势,更好的履行教书育人,提升国民素质的社会职责,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

11、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大学文化,完善大学精神 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是塑造一所大学独特气质的关键所在,是一所大学能够传承千年的核心所在。一所大学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代表着它有着什么样的核心价值,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就代表这它有着什么样的治学态度,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决定了它所培养的学生所具有德尔精神面貌。只有当大学回归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说其回归到真正的大学,同时,大学的文化和精神积累和沉淀,必然会加重它内涵上的厚重感,也一定会熏陶置身其中的学生和教师,影响着他们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引导着学生静心研究学问,教师精心培养学生。 (二)培养学生人格,完善学生心智 大学教学

12、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帮助学生形成稳定强大的道德动机,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全面人格,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大众。在加强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开拓学生眼界,培育学生兴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完善学生心智。 (三)发挥自主精神,弘扬批判思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依据自己兴的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鼓励教师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自主选择授课方式,让大学教育真正回归到自由民主开放的本质。及时淘汰落后课程,积极引入最具科研前瞻性的课程,倡导思辨式教学,创造学生与

13、教师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将强教师与学生知识和思想的交流。通过课堂的精心组织,学科文体的巧妙设置,使课程学习与学生现有的的实际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批判思维提升,改变学生对知识,对教师盲从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弱化行政干预,突出特色办学 大学之大,在于其大师,在于其精神,减少大学的行政色彩,真正让大学回归学术本质,加强大学自主性,削弱对大学的行政束缚,真正形成一个多元独立的自由思想体系。提升教授的职责权限,明确导师负责制度,完善学术研究权力运作机制。同时各级大学不应一味追求大面全的学科建设,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大学的层次,规模,和特色。彰显其个

14、性。 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实力,发展与未来,是由这个国家教育所提供的“产品”一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决定的,应抓住大学教育的核心,站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角度,全面审视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在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面前,而对新的知识与文化的冲击,大学相大学教育所承担的责任是首当其冲的,在结合个体发展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完善我国当前的大学教育,让其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培养出合格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陆亭.大众化本科教育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2魏明,胡启涛.构建创造性的大学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 3时伟.论大学教育模式的转换与改革J.教育研究,2011(11). 4郭静,邢玉升.美、德应用型大学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5马勤勤.浅谈大学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6李玉a,常宝英.浅谈哈佛大学的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08(2). 7杨军.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模式的转变D.兰州大学,2007. 8廖碧波,付孝泉.我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局限及其创新重构N南华大学学报,2007(4). 9刘春华.中国大学教育模式演化述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10徐金凤.中日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差异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12).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