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974986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二1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8个生字,正确书写“讶、折、独、梅、暗、寒”6个生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内容分析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寒冬季节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点,刻画出梅花的洁白、傲雪的品性。夜雪通过对雪夜情景和诗人感受的描写,可感不可见的特点。重点:认识8个汉字,会写“讶、折、独、梅、暗、含”6个生字。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体会夜雪可感不可见的美。学生分析古代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孩子们学习启蒙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2、,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古诗,可以让孩子们背诵一定的古代诗词,又可以学习汉字、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对落实新课标很有意义。设计思路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融读诗、看景、想象、品味为一体,使学生知其景、入其境、悟其情。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第一课时梅花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课件或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些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梅花?你还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识?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情景。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几枝红梅迎雪绽放。这美妙、飘香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让我们与诗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

3、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它的品性!3、板书课题。教师边画梅花,边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墙:qing数sh 凌:lng雪:xu 为:wi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墙角数枝梅:数枝,许多枝。凌寒独自开:凌寒,冒着严寒。遥知不是雪:遥,从很远的地方看。为有暗香来:为,因为。暗香

4、,淡淡的花香。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7、反复练习朗读,想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面。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点。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行认读。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梅:形声字,左形右声。暗、独:采用旧字加部首的办法记忆。遥:和形近、同音字摇进行区分记忆。寒:和形近字“赛”进行区分记忆。凌:可采用编写谜或顺口溜的办法记忆。凌:两点水做准备,土八折文排好队。3、指导书写。(

5、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寒:要注意端正。下面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宝盖头,三条横线间距要均匀。四、引导背诵.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2、播放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3、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背诵。第一课时夜雪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一猜:我是水,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变成极小极小的点,连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风一来,我就会变成小花朵落下来。你们猜,我变成了什么?2、板书课题:夜雪3、根据诗题猜猜这首诗写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

6、雪景,夜晚出雪)4、试读古诗引导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二、带种疑问,学习古诗,了解大意.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新字朋友。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衾:qn 枕:zhn 讶:y 复:f 折:zh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5、播放雪景课件,师配乐范读。6、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已讶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头。讶,惊讶。复见窗户明:复,又。明,明亮。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时闻折竹声:时,时常。闻,听见。折竹声,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7、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已讶/衾

7、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8、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思:我睡着睡着,感到很惊讶,怎么被子和枕头越来越冷?这时候,我又看到窗户外面的雪特别明亮。夜己经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时常还能听到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9、同桌互相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想像画面,体会诗的意境。三、学习生字,记忆生字,指导书写.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讶:形声字,左形右声。枕:(编顺口溜)木头横着放,倦腿人枕上。复:(编顺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还复杂。3、指导书写。讶:讶的第四笔是竖折。折:第五笔撇,要写在竖中线上。

8、右边是“斤”,不是“斥”。这两个字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才好看。四、想想画画.把你喜欢的梅花或雪景画下来。同桌互相讲解、欣赏。五、教学反思:1、课的设计能够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重视背诵朗读的基础上,把识字的要求在课堂上落实的比较好。3、重视听说读写,还能让学生把对诗歌的感知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能较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

9、程一、导入揭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抬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师对“首”作强调,下面是“自”不是“白”。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上我们在识字一学过的成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景色。(生回答:层林尽染,山河壮美)不光我们现代人喜欢秋天,赞美秋天,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他也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题目叫:赠刘景文(板书)齐读。大家想读读吗?快快打开语文书。二、初读古诗1、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2、同桌互相读古诗,互相纠正。 (生互读。)3、四人小组轮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词语或者句子?(整体感知

10、,了解古诗的大意,交流字词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识字1、出示本课6个生字,带拼音。生自由练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朋友,读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较难读,你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就读错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 (生自由读,全班交流,师做重点指导,必要时领读。)2、组词、读准字音: (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3、去掉拼音练读词语。刘景文菊花残枝君子橙色橘子 (齐读,开火车读。)4、保留生字,抽读。5、这些生字大家都读的非常准确,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记着这些生字,你把哪个字记的最牢?在小组里跟同伴说说。(小组合作记着生字。)然后全班交流。6、齐读生字。(师檫掉生字)这些生字现在跑到古诗里去了,赶快打

11、开书,读一读吧。四、学习古诗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哪里读的最美。(师有感情的范读,以夸张的节奏、韵律来感染学生。)生评价老师。师:“大家想不想学学老师,把古诗读的有感情?”生齐读,抽读,(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师作评。)模仿读。2、师作意境的渲染:请同学们把书合上,出示焉而低垂的荷叶、枯萎的菊枝、黄澄澄的橙子、绿油油的橘子,一边用赞美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景色。运用图画的直观效果,想像古诗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3、面对这么美的景色,同学想怎么表达?那就快快读读古诗吧,边读边看看黑板上的画。4、多种形式的朗读。 (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5、诵读

12、:看着黑板,边看图画,边跟老师一起背诵。生自由练背。比赛背诵,看谁背既准确又有感情。五、写字1、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6个生字。 (生自由认读,抽读,老师带词语教读。)2、我们看到一个生字能不能马上就动笔写?对,要先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它是什么结构,观察它的重要的笔画,观察发生变化的笔画)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吧,呆会儿看谁观察的仔细,提醒大家的最好。 (生观察生字,并全班交流。)3、师范写生字。 (边写边指导。)4、生练习,师作评价、展示。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乐于写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用自

13、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一幅云雾缭绕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枫林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什么? (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熟读古诗,感知美: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现在就让我们

14、跟着作者一起走入这美丽的图画中吧!同学们,预习后你们获得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查阅的有关资料。)注意课内外结合,通过让同学们,了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诗范读等资料;自主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 (学生各抒己见。)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二、领悟意境,品

15、读古诗,欣赏美1、理解诗意,领悟意境: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师:刚才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来把你们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随机出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表扬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说说、想想、议议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2、整体感知,体会诗情:师:你们真

16、是了不起,能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描绘这深秋的山林?(生看着画面说,师点拨。)师:作者欣赏着美丽景色想到了什么呢? (引导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品读古诗,欣赏美:“紧扣词句”。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此时此刻我相信大家与作者一样陶醉于火红的枫树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来夸一夸这首诗赞一赞美丽的深秋,好吗?四人小组的同学再朗读全诗,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四人小组朗读讨论,师巡视。)生:我最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他让我看到了火红的枫树林,比春天的花还要红。比较“霜叶红于二月花”和“霜叶红如二月花”的不同之处。品味词句

17、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想象漫游”:师: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生:多美的景色啊!真希望能把他画下来。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三、美读品味,感悟诗情,表达美1、美读品味:师:美丽的秋景,生动的诗句,同学们我们怎样美美地朗读呢?老师准备了一段乐曲,你们在优美的伴乐下尽情朗诵吧! (生找小伙伴有感情地背诵、师抽生朗读、背诵。)2、感悟诗情,表达美:师:小朋友,通过学习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丽,你们愿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

18、来表达心中感受到的美吗?出示表达方式: 读一读。 演一演。 画一画。 写一写。 (生自由选择,小组合作,表达美。)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地学、生动地学,再尽情展示学后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尽力做到了开放思维、激发想象、发挥潜能。四、训练迁移师:学了这首古诗你们准备完成什么作业?生:课外朗读杜牧的诗,抽时间与同学交流。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