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945360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硅基周期槽结构的刻蚀工艺研究摘要: 针对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湿法槽刻蚀技术,基于硅材料各向异性腐蚀特性研究了硅基周期槽的湿法刻蚀工艺,得出了优化的光刻参数。通过对比实验详细分析了搅拌在腐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搅拌可以增加腐蚀溶液的流通性,使硅表面不易产生气泡形成“伪掩膜”阻碍反应的进行,从而制备出表面光滑平整的周期槽结构。同时,在搅拌的条件下对槽深和腐蚀时间的关系也做出了相应的分析。为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各向异性; 刻蚀; 搅拌; 周期槽 Abstract: Due to the imp

2、ortanc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wet etching technique,the fabrication of periodic groove structure based on anisotropic etching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And the optimal lithography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by several experiments.On the basis of this,we observe that the stirring play

3、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et etching technique.Stirring can increase the liquidity of the corrosion solution so that the silicon surface is not easy to generate bubbles to form "false mask",which can stop the reaction of the silicon and the solution.Then the surface of the periodic groov

4、e structure is very smooth.Furtherm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ove depth and the etching time is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ilicon micro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Keyword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 anisotropic; etching; stirr

5、ing; periodic groove 引 言 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是在成熟的微电子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以微电子、微机械及材料科学为基础,研究并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装置,并将机械构件、光学系统、驱动部件、电控系统、数字处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的微型系统1。它结合了可动机械结构和大规模、低成本、微电子加工的优点,在微小尺度上实现与外界电、热、光、声、磁等信号的相互作用。MEMS主要是用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包括硅体微加工、硅表面微加工、光刻电铸注塑和晶片键合等技术)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制造出

6、各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微型化的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和微系统2-5。MEMS是各种设备小型化的发展方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学科交叉技术,它涉及机械、电子、化学、物理、光学、生物、材料等学科。它将像二十世纪的微电子技术一样,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硅腐蚀技术是硅微机械加工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技术,它通常有两种:干法腐蚀和湿法腐蚀。根据腐蚀剂的不同,硅的湿法腐蚀又可以分为各向同性腐蚀和各向异性腐蚀6-9。各向异性腐蚀则是指根据硅的不同晶向具有不同的腐蚀速率从而刻蚀出特定的槽结构10-15,同时硅的各向异性腐蚀速率还与腐蚀剂类型、配比、反应温度等各参数有关。与干法刻蚀相比,湿

7、法腐蚀工序在成本、速度、性能等方面更有优势。本文针对硅基槽刻蚀技术,对硅基周期槽刻蚀的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 1 实验原理 本文是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的基础上研究周期槽机构的刻蚀工艺以及腐蚀过程中搅拌所起的重要作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是指腐蚀剂对硅的不同晶面具有不同腐蚀速率的一种硅加工工艺,这种腐蚀速率的各向异性是由硅的晶体学特性决定的。KOH、NaOH等这类刻蚀剂在(100)面方向的刻蚀速率比(111)面方向要快100倍,当(100)面上的硅被二氧化硅覆盖时,在腐蚀完全的条件下,这种有方向性的刻蚀剂会使硅表面产生精确的V形槽,槽的边缘是(111)面,与(100)面的夹角为54.7°,而在腐

8、蚀不完全的条件下,硅表面则会产生梯形槽。图1为各向异性腐蚀示意图。 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得知,KOH首先将硅氧化成含水的硅化合物,然后与异丙醇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硅络合物,这种络合物不断离开硅的表面,此过程中水的作用是为氧化过程提供OH-。 2 实验步骤 本实验采用2 cm×2 cm P型(100)单晶硅单面抛光硅片作为基片,其电阻率为0.0010.005 Ωcm,在基片表面生长1.5 μm的SiO2作为掩膜层,因为在KOH腐蚀溶液中,SiO2的刻蚀速率远远小于Si。实验前为了保证样品具有较高的清洁度,首先将硅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去离子水10 min甲醇15 min

9、丙酮30 min甲醇10 min去离子水5 min去离子水5 min。 接下来在硅片表面涂光刻胶,实验中采用的光刻胶为正胶AZp4620。硅片表面的水分会使光刻胶产生针孔和气泡,导致光刻图形飘移,因此在涂胶前必须先将硅片置于2 100 的烘箱中30 min。同时,刚烘完的硅片不应立即涂胶,应放置一段时间,等基片的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时再进行静态滴胶,否则会出现光刻胶收缩现象。然后进行软烘焙、对准曝光、显影、后烘等步骤。刻蚀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1) 软烘焙(前烘) 此烘焙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胶膜内溶剂充分挥发,使胶膜干燥,增加胶膜的粘附性及耐磨性。此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时间和温度。若烘焙不足

10、(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则显影时易浮胶,图形变形;烘焙时间过长,增感剂挥发,导致曝光时间增长,甚至显示不出图形;烘焙温度过高,光刻胶粘附性降低,光刻胶中的感光剂发生反应(胶膜硬化),不易溶于显影液,导致显影不干净。 (2) 对准和曝光 这一步骤主要是保证光刻胶上形成精确的图形尺寸,从而所制作的器件具有更好的性能。所以,涂好光刻胶后,第一步是把所需图形在光刻胶表面上准确定位或对准。第二步是通过曝光将图形转移到光刻胶涂层上。 (3) 显影 显影就是将未感光的负胶或感光的正胶去除,显示出所需要的图形。若显影时间过短,可能有少量光刻胶残留,不能得到完整的光刻图形;若显影时间过长,引起光刻胶软化、膨胀、

11、浮胶,可能导致图形边缘破坏。影响显影效果的因素还有前烘的温度和时间、胶膜的厚度、显影液的浓度、显影液的温度。 (4) 后烘 后烘能使软化、膨胀的胶膜与硅片粘附更牢,增加胶膜的抗刻蚀能力。若后烘不足,则腐蚀时易浮胶,易侧蚀;若后烘过度,胶膜热膨胀,导致翘起脱落,腐蚀时也会浮胶。 通过多次实验探究,得到最佳的光刻参数为前烘100 3 min,曝光时间为71 s,显影时间为2 min,后烘120 3 min。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周期槽光刻效果图如图3所示。 光刻完成后将进行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即腐蚀。本实验采用的腐蚀溶液配比KOHH2OIPA(异丙醇)=361,腐蚀温度80 。 在各向异性腐蚀前,对

12、样品进行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即利用HF缓冲液(HFH2O=16)去除腐蚀窗口表面的SiO2氧化层,使硅能充分而快速接触腐蚀液,预处理时间为6 min。然后将预处理的硅片放置于已完成配比的腐蚀液中进行腐蚀,并且腐蚀装置置于水浴锅中,便于腐蚀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为了观察搅拌对腐蚀结果的影响,选用相同的两个样品进行实验。对于样品1,在腐蚀过程中不给予搅拌;对于样品2,在腐蚀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搅拌。两个样品的腐蚀时间相同,都为75 min,腐蚀装置为塑料量筒。腐蚀完成后分别将样品1和样品2放置于干净烧杯中,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 min,去除表面残留的腐蚀液。然后在电子扫描电镜下观察样品1和样品2的表面特

13、征。 如图4所示,(a)和(b)分别是在电子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到的腐蚀过程中给予未搅拌、搅拌的样品表面特征图。可以从图中观察到经过搅拌的腐蚀样品比未搅拌的样品表面平整光滑,未经过搅拌的实验样品表面较为粗糙,出现了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锥状物,而经过搅拌的实验样品表面平整光滑。 为了进一步说明搅拌在腐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增加了样品图案复杂程度,通过增大搅拌速率来观察所得样品的表面特征。如图5所示,在腐蚀过程中增加搅拌速率,周期谐振环结构表面极度光滑平整、几乎没有锥状小丘的生成。这是由于在刻蚀过程中,生成的氢气气泡吸附在硅片表面,形成“伪掩膜”面而产生锥形小丘,

14、致使表面粗糙。然而,在腐蚀过程中采用搅拌步骤,可以增加腐蚀溶液的流通性,从而带走部分生成的气泡,减少“小丘”的产生。 与此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在搅拌的条件下硅腐蚀深度与腐蚀时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槽的深度增加,二者几乎呈线性增加,这是由于在搅拌的条件下,腐蚀各部分的溶液浓度比较均匀,反应过程中的气体不易生成气泡附着在硅表面,使得腐蚀反应较为稳定地进行。由图6(a)可以观察到硅在该实验条件下的腐蚀速度约为0.26 μm/min,当反应时间增加到75 min时,样品刻蚀至底部,形成V型槽,图6(b)为电子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样品横截面图。 3 结 论 本文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的基础上,研究了硅基周期结构槽的湿法刻蚀工艺流程,观察到搅拌在硅基周期槽制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搅拌,腐蚀溶液的流通性增强,呈“伪掩膜”的气泡不易残留在样品表面,从而硅能更好地与腐蚀溶液反应,进而制备出的周期槽结构样品表面光滑平整,几乎无锥状的“小丘”生成。与此同时,总结出了在搅拌的条件下槽深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这一工艺研究解决了湿法腐蚀工艺中样品表面粗糙度的问题,可为MEMS元器件的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