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928409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 27陶罐和铁罐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2、 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3、 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自由发言。3、师归纳。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

2、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板书:奚落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

3、度。“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7、指导朗读19自然段。通过19片段段的

4、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

5、,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五、总结课文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6、。六、作业: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板书设计:陶罐易碎永久忍让奚落铁罐坚硬氧化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28 古诗二首 1教案 语文A版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和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懂诗句,体会诗人与友人间的真挚友情。过程与方法:结合文中插图,朗读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友爱互助。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

7、师要带大家走进古诗,去感受古代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3.导入:这节课,先学第一首古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音。2.分句指名读诗,集体评议、纠错正音。3.学习诗中生字新词。4.强调多音字“舍”。5.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出示导学提纲,引导自读感悟。(1)联系注解,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2)诗人是在什么季节里送元二使安西的?你从哪些诗句看出来?(3)找出表示友谊的诗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题目的意思

8、:(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2)春天送别的诗句,指名说意思,谈感受。(3)表示友谊的诗句,看图,体会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牵挂。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四、背诵古诗,书写生字。1.整体感知古诗内容。2.学生练习背诵古诗。3.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第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评议。2.齐背古诗。3.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描写送别的古诗,去感受另一番的送别情景。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音。2.指名读古诗。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5.了解古诗大意:这首古诗是写谁送别谁?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提纲导读。(1)高适是在哪个季节送别董大?请找出相关诗句来说明。(2)找出表示友谊的诗句,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3)想象诗人送别的场景,练习有感情地读读古诗。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3.教师引导理解诗意,体会诗情。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四、总结比较,感悟友情。1.对比读本文中的两首古诗。2.说说:同样是送别友人,但又有何不同之处?3.教师小结:留恋也好,安慰也罢,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4.齐读两首古诗,结束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