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90184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1)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2)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2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3速度(1)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均为15/时。(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巧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读地球局部自转等线速度(km/h)分布示

2、意图,在同一纬线上。回答12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高纬度 D南半球中低纬度2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河谷 B盆地C高原 D山地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线速度接近赤道线速度(1 670 km/h),为低纬地区。第2题,点附近等线速度线弯曲明显,线速度大于同纬度两侧,说明海拔较高,可能是山地。如果是高原,线速度较同纬度大,并且等线速度应该比较平直。答案:1.B2.D考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2)昼夜界线:AB线为晨线。(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2产生时差(1)地方时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

3、西晚。特点: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时区和区时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3)日界线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为了避免在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该线并不完全沿180经线划分,而是略有曲折日期确定两条日界线之间为同一天。向东过0时经线,日期自然加1天(如算出地方时为1月1日25时,自然换算成1月2日1时);向

4、西则日期减1天。向西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1天,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1天,即“东减西加”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3)纬度越高,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越大。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右图为例: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如NB。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5、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2区时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定时区、定区时、定向、定差、定值。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

6、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定区时、定向、定差、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特别提示(1)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和B,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

7、,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 )时差。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4如何区分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1)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如下图中OB),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OA)。(2)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3)光照图法: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5如何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方法一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

8、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方法二根据试题提供的时间信息,先求出0点所在经线,然后求出新的一天(从0点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的经度数,旧的一天(从0点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的经度数。例如:若北京时间为7月9日12时,求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方法一由题意可知东八区为12时,则180经线地方时16时,则新的一天跨16个小时,即跨240,占全球的2/3(旧的一天跨8个小时即跨120,占全球的1/3)。方法二由东八区区时为12时,可求0点所在经线为60W,可绘图求解如下由上图知,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

9、的。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12题。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A3月21日15时20分B9月23日8时C9月23日3时20分D6月22日7时2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A20W160EB0180C70E180D110W180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70E的地方时为零时,因此北京时间为3时20分。第2题,日期的分界线为日界线和零时所在的经线,即180经线和70E经线,故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应为:70E向东至180。答案:1.C2.C 区时的计算晨昏线图的判读【图表特征】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

10、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显示整个晨昏线。如下列五幅图:图1侧视图图2极地投影图图3矩形图图4局部图1晨昏线的判断(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3)方位法如下图中,为晨昏线,据东经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判断为昏线,为晨线。2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1、(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上图中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2)确定地方时(3)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冬至(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

12、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5)确定昼夜长短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昼长(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地时间为()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悉尼 B上海C雅加达 D莫斯科思维流程1问题探究如何根据晨昏线上某点地方时确定

13、晨昏线?提示:某点位于晨昏线上,若该点地方时在0时12时之间,则该晨昏线为晨线;若该点地方时在12时24时之间,则该晨昏线为昏线。2信息解读标准答案(1)B(2)D考向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xx高考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 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 7个多小时解析: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

14、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1.A2.B考向二时间和日期的计算3(xx高考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xx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解析:选A。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东8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中时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中时区在东8

15、区西侧),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就是国际标准时间,即1日17时30分。故选A。(xx高考天津卷)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4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5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3/4解析:第4题,客机飞行路线与经过北京和芝

16、加哥两城市地球大圆上的劣弧大致相吻合,这是两城市之间的最短距离,故A错;客机大致由西向东飞,而太阳视运动则是由东向西,故B错;根据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2时,到达a点的途中用了7个小时,可计算出飞经a点时当地地方时为0时,由于a点位于北极圈内,此时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又位于与a点所在经线正相对的15E经线上,因此,乘客在a点看到的太阳位于正北方,故选C;飞经a点时飞机大致由西向东飞行,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因此客机应受到向南的地转偏向力,故D错。第5题,日期范围的确定有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以180经线的地方时确定新旧两天的范围(注:180经线与

17、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180经线以西总是全球新的一天(即今天),以东是昨天,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N个小时。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6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故选D。答案:4.C5.D考向三晨昏线的判读6(xx高考江苏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

18、“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线 B线C线 D线解析:选A。当北京时间为1时36分6秒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即地方时为6:00的经线约为174W,由此可以判断首次对接成功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线。一、选择题1(xx北京101中学期中)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纬飞行解析:选A。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看为顺时针。故A正确。(xx厦

19、门双十中学模拟)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判断23题。2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3飞机从罗马(东3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星期一的18:10B星期一的12:10C星期日的18:10D星期日的5:10解析:第2题,在北京机场17时10分看到日落,说明该日北京昼短夜长且北京正处在昏线上,图D与上述分析相符。第3题,北京机场位于东八区,星期一的17:10时,正是罗马当地时间星期一的12:10;飞机从罗马经过18小时飞行到达北京,则在罗马起飞的时间为星期一,12:1

20、0减去18小时,即星期日的18:10。答案:2.D3.C(xx泉州一模)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所示。回答45题。4该时间段是()A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B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C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D12月22日3月21日6月22日5P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A各地地方时差异 B各地气候的变化C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D极昼极夜范围变化解析:第4题,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点的地点,必然位于晨昏线与刚好出现极夜纬线的交点;图中显示该点由北极点至北极圈、再到北极点,则此时段内北极出现极夜,且极夜范围由极点向北极圈扩大,然后由北极圈

21、向极点缩小,即为北半球秋分冬至春分时间段。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这种移动使极夜范围不断变化,则极昼范围也不断变化。答案:4.B5.D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4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67题。6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等于1/2 B大于1/2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7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2015年1月6日16时B2015年1月5日8时C2015年1月5日16时D2015年1月6日8时解析:第6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

22、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第7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5年1月5日16时。答案:6.A7.C读图(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89题。8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D丙图中的CD为晨线9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间隔()

23、A360 B180C90 D不确定解析:第8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地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第9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晨线与昏线相距180。答案:8.A9.B(xx福州一中月考)下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读图完成1011题。10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AM岸BN岸C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D不能确定11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的方向均是()A向东 B向西C向南 D向北解析:第10题,在我国,河流流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所以泥沙将沉积在N岸,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N岸连接

24、在一起。第11题,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但都是向东偏移。答案:10.B11.A二、综合题12读下图(的经度为0),回答问题。(1)图中A、B、C、D、E五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2)GH是_(晨线或昏线)。(3)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_(东或者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_(东或者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D地物体_偏转。(4)此时,北京时间为_,国际标准时间为_。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即ABCDE;自转线速度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得出自转线速度CDBEA。第(2

25、)题,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判断GH线是晨线。第(3)题,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第(4)题,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0经线为8时,也即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答案:(1)ABCDECDBEA(2)晨线(3)西东不(4)16:008:0013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为_月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2)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3)此时,_经线和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4)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解析:第(1)题,由为昏线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此可知此时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26N;根据图中经度数的变化规律可知B点经度为90W,此时为18时,经计算可知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180。第(2)题,9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应为8时。第(3)题,此时180经线和0经线将地球平分为两个日期。第(4)题,转绘时注意北极圈与晨昏线的关系,注意90E的时间等关键信息。答案:(1)622(2326N,180)(2)8(3)180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